財產保險公司單方面批單增加「受益人」無效

2020-12-25 和訊保險

  案件事實

  李女士通過貸款方式購買一輛汽車,貸款銀行有自己的合作的財產保險公司,在李女士購車的時候,在該保險公司投保了車險。

  通常貸款購車時, 該銀行會要求保險公司、購車人,在保險單中將銀行作為第一受益人。然而,李女士這一單保險出了點問題,該保單為電子投保,投保時未向客戶李女士手機發送增加關於「第一受益人」的特別約定內容,即李女士在投保時未對「第一受益人」內容進行書面確認。

  由於該車輛為貸款購車,保險公司在出單後發現保單中無「第一受益人」(即貸款銀行)的特別約定內容,隨即自行進行批改,增加上述內容。此批改亦無投保人李女士確認內容。

  後該車輛出險全損,李女士向保險公司提出索賠,同時銀行也要求保險公司將保險金給付至銀行,李女士對此強烈不滿,保險公司也犯愁了。

  律師評析

  很多車輛出售、出租公司或貸款銀行因擔心自己的債權沒有保障,所以要求債務人在辦理保險的時候,務必要把車輛出售、出租公司和貸款銀行作為受益人寫入保單內,有的寫成「第一受益人」。很多情況下,保險公司均是直接在保險單中註明這一情況,稱之為「特別約定」,但並沒有其他文字表述,這就存在風險和麻煩。

  在我國保險法法規和法律理論中,根本沒有財產保險「受益人」的概念。

  我國《保險法》,被保險人是指其財產或者人身受保險合同保障,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險合同中由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

  可見,受益人概念只在人身保險合同中存在,財產保險合同中只有「被保險人」概念,不存在受益人概念,保險金只向被保險人賠償。而且,保險公司現在使用的保險標的保險合同條款裡面根本沒有任何「受益人」字樣。

  如果在保險合同中沒有關於所謂「受益人」的特別約定,那麼僅僅在保單中規定一個「受益人」概念沒有意義。

  其實不管是被保險人也罷,受益人也罷,想要獲取保險賠償款的前提,應該是存在著保險事故導致的損失。而如果保險標的受損,進行修理,這個過程中銀行並沒有損失,所以如果銀行獲得保險賠償金,顯然屬於不當得利,這不符合保險的基本補償原則。

  為何會有銀行作為受益人這個做法呢?筆者理解,應該是由《擔保法》的相關規定演化而來。《擔保法》第五十八條規定:「抵押權因抵押物滅失而消滅。因滅失所得的賠償金,應當作為抵押財產」。從這個規定看,應該是被保險標的全部滅失,即全損的情況下,保險金應該先歸銀行所有。

  車輛出售、出租公司和貸款銀行希望在被保險人(也就是債務人)尚未還清貸款、車款的期間內,一旦保險標的出險,保險金能夠歸自己所有,以歸還債務人尚欠自己的款項,所以要求自己對於車險的保險金具有特定的優先權,這樣比較容易實現自己的債權。為了有書面憑據,不得不在保單上特別註明自己對保險金享有的優先權。於是比照著人身保險的做法,有了車險「受益人」這個概念。

  這種意圖是合法的,也可以理解,但採用的方法卻不太科學,更缺乏法律依據。

  財產保險中,「受益人」概念其實沒有什麼意義,因為被保險人是法定的保險金領受人,不管又多出來多少個受益人,也沒有改變這一點。

  「第一受益人」概念其實也沒有什麼意義,因為根本就沒有第二受益人。這樣寫,也並不能像人身保險那樣,保險金只給第一受益人,不給第二受益人。保險標的出險後,債務人作為被保險人有權索賠,出售、出租公司、貸款銀行等作為「受益人」也有權索賠,若都提出索賠,保險公司應該向誰付錢?

  其次,根據我國《保險法》第十八條規定:「訂立保險合同,應當協商一致,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除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必須保險的外,保險合同自願訂立。」

  第二十條規定:「投保人和保險人可以協商變更合同內容。 變更保險合同的,應當由保險人在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上批註或者附貼批單,或者由投保人和保險人訂立變更的書面協議。」

  由此可知,無論是協商、籤署保險合同,或者是修改保險合同,都需要保險合同當事人,即保險公司、投保人之間進行妥善的協商,這才會形成保險合同,保險合同才具有法律約束力。如果沒有這樣的協商,任何一方單方面地形成、變更保險合同條款,卻強行要求另一方必須接受、必須受其制約,這是沒有法律依據的、沒有道理的。

  本案中,無論在保險合同訂立過程中,還是修改保險合同過程中(即批單),李女士都不了解、未同意所謂「受益人」一事,因此本案中訂立保險合同時對特別約定等未經協商一致,在承保、批改環節存在問題,該特別約定應屬無效。

  現實中,這樣的情形不少,但是這種情形也是市場需求和保險公司不得不進行的工作,為此我們建議應該考慮其他的方案解決問題:例如由車輛出售、出租公司、貸款銀行作為債務人同意的保險金代領取人,將保險金歸還欠款後再向債務人進行分配。或者,將出售、出租公司、貸款銀行作為保險金優先權人,通過保險合同的約定,確定其權利和相應的保障。

  不管什麼解決方案,保險公司都需要以詳細的批單、投保單、合同條款等約定清楚,需要投保人明確的籤字認可,保險公司才能擺脫麻煩。

  (作者系北京格豐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

(責任編輯:唐明梅 )

相關焦點

  • ...美亞財產保險有限公司國內貿易裝運前融資信用保險德銀項目批單...
    保監許可〔2016〕13號    美亞財產保險有限公司:    《美亞財產保險有限公司關於報批國內貿易裝運前融資信用保險德銀項目批單的請示》及其補正材料(美亞Trade Credit23373〔2015〕第40號、美亞Trade Credit 23394〔2015〕第76號)收悉。
  • 保險合同無效的條件是什麼
    :財產保險、人身保險、責任保險、信用保險等,因此我們要更加重視大家和保險公司所籤署的保險合同,而保險合同的有效問題也是重中之重。那麼保險合同無效的條件是什麼?如果籤訂的保險合同不合法有什麼後果?無效保險合同怎麼處理?下面就由 範海濤律師 為你介紹相關的內容。  一、保險合同無效的條件是什麼  1、合同主體不合格。主體不合格是指保險人、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或保險代理人等資格不符合法律的規定。
  • 保險受益人到底該如何指定合適?
    因為根據《保險法》第四十二條規定,被保險人死亡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險金作為被保險人的遺產,由保險公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規定履行給付保險金的義務:(一) 沒有指定受益人,或者受益人指定不明無法確定的;比如說,吳太太為吳先生投保一份壽險,受益人是默認的法定繼承人,沒有特別指定是誰,那等吳先生去世以後,保險金就會作為被保險人的遺產處理了。
  • 保險受益人是什麼,買保險為什麼一定要指定受益人?
    購買保險,尤其是壽險的時候保險公司往往會告知投保者要明確保險受益人相關信息。部分初次接觸保險產品的人可能會對保險受益人這個概念比較迷糊,究竟保險受益人是什麼意思,在保險合同中有什麼作用呢?實際上,保險受益人的確定與保險金的領取息息相關。
  • 保險受益人是什麼意思,受益人寫誰比較好?
    保險受益人可以更改嗎?奶爸總結一、 保險受益人是什麼意思?保險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險中,接受保險合同利益的人。是指當被保險人出險後,保險受益人將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金。保險受益人分為法定受益人與指定受益人,且指定優於法定。是否指定受益人,可能會影響到保險公司處理保單的速度。
  • 保險信託:未成年受益人的保護傘
    所謂的人壽保險信託,就是指人壽保險的投保人,在生前以保險信託契約或遺囑形式委託信託機構代領保險金,並對保險金進行管理、運用,再定期支付給受益人的一種信託業務。  這種人壽保險信託具有以下特點:首先,信託資產存在獨立性,也就是說,保險金一旦成立信託以後,受益人的債權人或是其他任何人,包括其監護人,都不能再對信託財產進行主張與強制執行。
  • 一紙離婚證引發的保險拒賠糾紛:指定受益人有多重要?
    大家好,我是磐石君,一個每天笑著幫保險公司擦眼淚的男子。、免賠額、免賠率、比例賠付或者給付等免除或減輕保險公司責任的條款,可以認定為保險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根據《保險法》的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對保險合同中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保險人在訂立合同時應當在投保單、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
  • 房貸保險中受益人是自己還是銀行?
    房貸保險中受益人是自己還是銀行?人民銀行頒布的《個人住房貸款管理辦法》第25條規定:「以房產作為抵押的,借款人需在合同籤訂前辦理房屋保險或委託貸款人代辦有關保險手續。抵押期內,保險單由貸款人保管。」商業銀行要求借款人購房貸保險即據此而來。
  • 保險受益人怎麼選?法定vs指定
    什麼是受益人保險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險中,接受保險合同利益的人。不同的險種,保險理賠金的給付對象是不同的:通過上圖可以清晰地知道,不管是重疾險、醫療險還是意外險,只要是人還活著,保險理賠金最終都是給到被保險人本人。保險受益人分為兩類,一類是法定受益人;一類是指定受益人。
  • 保險基本知識:投保人、被保險人、保險人、受益人
    在保險合同中總是會看到「四人」,有些消費者就被這「四人」弄暈了,到底誰是誰?保險中的「四人」指的是投保人、被保險人、保險人、受益人。近乎全部的消費者都知道受益人是什麼,而對其他的「人」不是很了解。投保人是指與保險公司訂立保險合同,並按照保險合同負有支付保險費義務的人。
  • 婚後買的保險,離婚後財產分割時,常規操作指南!
    於是剛離完婚,男的就揪著女的跑保險公司來退保。本來這張保單就是女方的親戚賣的,一看小夫妻居然還真離婚了,還來哭哭啼啼的要退保。女方親戚一面穩住小夫妻2個人,一面打電話給雙方他們老人!不過一會兒,雙方老人就趕到現場,然後是各方數落,揪著2個人往家裡走。這場面,甚是精彩。最後呢,兩個人還是復婚了,保險呢也沒退。2.那如果真離婚的話,保單怎麼辦?
  • 保險受益人可以是朋友嗎保險的受益人怎麼規定?
    關於保險受益人的規定,在保險史上有很多值得關注的案例。在國外,起初保險受益人是可以填寫朋友的名字的,但因為保險一般會涉及比較大的金額,也引發了很大的道德風險,後來法律規定受益人必須是被保險人的親屬,那麼在中國,保險受益人怎麼規定?保險受益人可以是朋友嗎?
  • 保險受益人怎麼填?電影《受益人》告訴我們關於受益人的一些事兒
    指定受益人有如下好處:1、避免可能會產生的家庭糾紛家庭的結構、家庭成員間的關係不一定是一成不變的,如果沒有指定受益人,以後家庭結構和人員關係改變,理賠結果可能會與投保初衷有悖,容易產生不必要的家庭糾紛。2、理賠簡單指定受益人去申請理賠,需提供的理賠資料相對更簡單。被投保人身故,指定受益人只需要提供自身相關資料,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就可以了。
  • 人壽保險合同已履行七年,法院會認定合同無效嗎?
    項秦律師 作【案例導引】黃女士2014年為其女兒購買了包含有以被保險人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人壽保險,保險期間至100周歲人,但未經其女兒同意並籤字。現在黃女士認為其當時之所以買該份保險是受了保險公司銷售人員的欺騙,其當時只是想要買理財產品,故其意欲解除合同,退還保險費及利息,法院會支持嗎?
  • 我男朋友很愛我,他保險的受益人都是我?
    前兩天,就刷到一個和保險相關的短視頻,大意就是小姑娘認為男朋友很愛自己,保險受益人都是她,感覺未來可期。猛一看沒啥問題,原來保險還有這樣的意義,目測也是甜甜的愛情了。但是細琢磨一下,總覺得哪裡不對,保險的受益人能填女朋友嗎?保險受益人,又稱保險金領取人,也就是保險出險了,把錢賠給誰,誰就是受益人。
  • 被保險人未指定受益人導致的母嬰安康保險糾紛案
    在實施剖腹產手術前,婦產科一位醫生為某保險公司代辦母嬰安康保險,收40元保險費,保險金額為被保險人(孕婦)1萬元,連帶被保險人(胎兒)2000元,總計1.2萬元。保險責任之一是:「被保險人或連帶被保險人在被保險人住院分娩期間,因疾病或意外事故所致死亡,保險人給予約定的保險金額,保險責任終止。」田某拿出了50元錢,由張某之姐隨著醫生到辦公室交費填單。
  • 保險百科|什麼是受益人?
    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險合同中由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通俗來講,就是保險事故發生後,可以領取保險金的人。1、什麼人可以做受益人?以下人群都可以作為受益人:1)自然人、法人及其他任何合法的經濟組織;2)自然人中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甚至活體胎兒等;3)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本人。而受益人取得受益權的唯一方式是被保險人或投保人通過保險合同指定。受益人中途也可以變更。但若是投保人指定或變更受益人,必須徵得被保險人的同意。
  • 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條款
    、聲明、批註、附貼批單、變更申請書及其他書面協議構成。                                  三、被保險人在保險責任有效期內,不論一次或多次因遭受意外傷害造成身體殘疾,本公司均按上述規定分別給付保險金,但累計給付的保險金達到保險單上載明的保險金額全數時,對該被保險人的保險責任終止。
  • 理財- 家庭財產保險有哪些險種家庭財產保險賠償多少?
    家庭財產保險為家庭財產損失提供及時的經濟補償。那麼,家庭財產保險賠償多少?家庭財產保險簡稱家財險,是以城鄉居民的有形財產為保險標的的一種保險,是個人和家庭投保的最主要險種之一。在關注家庭財產保險賠償多少之前,先去看看家庭財產保險有什麼險種。
  • 創業者不做財產隔離:受傷的不止自己,還有家人
    第二,信託財產應當確定,即信託財產的範圍及權屬確定。除了上述關於信託財產應登記的問題外,信託財產還應為委託人的財產,且該財產應與委託人未設立信託的財產相區分。同時,信託財產應為委託人合法擁有且可以設立信託的財產。第三,受益人或受益人範圍應當確定。根據《信託法》第十一條的規定,受益人不確定的,信託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