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鐵蹄下的「大大佳木斯」

2021-01-12 東北網專題

  日軍鐵蹄下的「大大佳木斯&rdquo

  日軍侵華物證整理小組沈豔玲/執筆 宋修明/翻拍

  兩幅畫面清晰的圖片展現在眼前。

  一幅,一隊鬼子兵騎著高頭大馬,持槍荷彈耀武揚威地走在街道上,隊列的背景是一座城門。

  「這條街道叫中央大街,就是佳木斯現在的西林路,這個城門,叫佳勝門。」

  「佳勝門就是佳木斯的老西門!」收集日軍侵華物證四十多年的宋金和老人聲若洪鐘。

  另一幅,騎馬列隊行走的日軍隊伍,圖片下方印有一行小字——「佳木斯市街道前進中/炮兵」。

  日軍鐵蹄踏在佳木斯的真實寫照!

  行進在佳木斯街路上的關東軍炮兵部隊

 

  眼前的兩幅日寇鏡頭下的紀實寫真圖片,仿佛撳動開關,瞬間開啟了佳木斯歷史上最為漫長最為黑暗的記憶閘門……

  「大大」佳木斯

  據史書記載,佳木斯原是松花江通往黑龍江三江口的古驛道,在《康熙皇輿全覽圖》上,在佳木斯地區上被寫作「甲母克寺噶珊」,後又以滿漢文字稱「嘉木寺屯」。按滿語解釋,佳木斯為驛丞,噶珊為村,所以佳木斯為「驛丞村」或「站官屯」,歸三江首府依蘭管轄。1888年,由依蘭旗署設「東興鎮」,後沿用「佳木斯」之稱至今。

  由於佳木斯緊靠松花江,有天然良港,上通依蘭、哈爾濱,下接黑龍江直達日本海,得水陸交通之便利,由一個自然經濟小鎮逐漸成為依蘭以東的商業中心城鎮。 「九一八」事變前,佳木斯工商戶達400多家,商貿活動內聯三江,南通內地,遠及俄羅斯、日本、朝鮮等國,經濟實力與三江首府依蘭大致相當,大有取代三江首府依蘭之勢。

  1932年5月17日,濃密的烏雲從江邊壓來,將佳木斯迅速籠罩——日本軍艦開進佳木斯港,佳木斯鎮被日軍佔領。這一天,因日本侵略者拉下黑暗的侵略佔領大幕,而永久載入佳木斯史冊。

  在宋金和老人收集的日軍侵華物證中,我們看到第三師團長若山「視察」佳木斯的圖片!

圖為關東軍第三師團長若山來佳

  八木聯隊長觀看演習圖片!

  日軍主力在佳木斯登陸圖片!

  佳木斯日軍兵營全景圖片!

  ……

  日本侵略者的鏡頭下,出現了許多當時佳木斯的圖片。日寇緣何「衷情」於當時僅是個小鎮的佳木斯?

  佳木斯地處三江平原腹地。這塊平原黑土沃野,產金產煤,魚肥糧豐,資源十分豐富。附近群山綿亙,森林茂密,江河交錯,交通發達,可謂是一個天然的寶地。特別東隔烏蘇里江、北隔黑龍江與蘇聯遠東地區相望,這一切表明佳木斯是一個潛力巨大,真正的戰略要地,以其為中心,可輻射四方。1933年1月4日,日軍第十師團派出大佐飯冢朝吉帶63聯隊和一個團偽軍,就是從佳木斯出發,經集賢、興隆、三道崗,於1月8日擊退套河地區的中國守軍,當日晚佔領寶清縣第二大鎮(七)星河鎮的。這個被當時百姓因痛恨而戲謔地稱之為「飯桶」的飯冢,於1934年3月10在震驚中外的土龍山暴動中被擊斃。

  如此,軍事之要地,經濟之重鎮,資源之富鎮,當然要牢牢抓在手上。侵略者發出「小小的哈爾濱,大大的佳木斯」慨嘆便不是什麼奇怪之事了。

  日本軍艦開進佳木斯僅11天,便將偽樺川縣公署設立在佳木斯。

  1934年,在日本侵略者幕後導演下,偽滿洲國決定設立偽三江省,將省會設在佳木斯。

  1935年,日偽政權便著手制定《佳木斯都邑計劃》。顯然在日本侵略者「務實」的思維中,僅給佳木斯以政治的省會待遇還不夠,而是需要作進一步的戰略性升級。開始的建設規劃是由樺川縣擬制。在《佳木斯新市街設計說明書》中寫道:「查原有鎮街,前臨松江,背銜遠山,中為平原,所謂山川鍾秀,毓久必發是也。按舊鎮街,出南門四裡至南崗,為一土山平崗,不但無妨於建築,且可作為新都市之點綴,為天然之美觀。而東西南三面,地勢平坦,最宜建築,且山川形勝,乃邊防要區;作為松江下遊政治中心,扼守滿國東北門戶,於茲重鎮建設新府,誠千古之盛舉也。」

  隨之佳木斯第一個自來水水源建成(現二水源);圖佳鐵路林口至佳木斯段接軌通車;圖門至佳木斯鐵路全線通車;佳木斯鎮內始修自來水管道;由偽滿鐵道建設局承建施工的佳木斯松花江鐵路大橋開工興建;建成的佳木斯火車站正式營業;建成四處飛機場、三處大軍營、軍用倉庫……

  所有的一系列建設都在為佳木斯鎮由縣轄鎮改為省轄市建製做準備,為日本侵略者進一步擴張、掠奪做鋪墊。1937年12月1日,佳木斯鎮升為省轄市,隸屬偽三江省,成為偽滿省、市、縣三署重鎮,東北十大新都市之一。

  從擔任偽三江省省長「官員」的升遷之路中,我們亦可「讀」出佳木斯的「大大」。曾擔任第一任偽三江省省長的金名世在從偽三江省省長的位置上開始「官運」亨通,最後升為偽滿洲國民生部大臣。他的繼任者於琛澂更是將第四軍管區司令官、北滿鐵路護路軍總司令與三江省省長三職一肩挑。因為軍管區司令部在哈爾濱,三江省公署設在佳木斯,日軍特意為他配備了一架專用飛機,往返於佳木斯與哈爾濱之間。後來這個「於大頭」因在三江省「戰功」顯赫,升遷為偽滿洲國治安部大臣。而「於大頭」的繼任者盧元善則從偽三江省省長的位置爬到偽滿洲國總務廳次長的要職,直接參與偽滿洲國重大決策的制定,後升遷為偽滿洲國文教部大臣。三江省省長成為漢奸晉升的跳板,而能作跳板的地方——省會佳木斯,在日寇心目中一定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而這一切都是以將「大大的佳木斯」建成重要的侵略基地為原點,以實現日本軍國主義扼蘇聯,抗美英,佔東北為半徑畫的圓。

相關焦點

  • 高中音樂《鐵蹄下的歌女》教案
    一、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習作品《鐵蹄下的歌女》,激發愛國熱情。【過程與方法】通過對歌曲的賞析以及對《風雲兒女》片段欣賞,體會處於社會最底層的歌女的悽楚生活及對國家和民族的熱愛之情。【知識與技能】了解歌曲創作背景,體會歌曲旋律特點。
  • 原子彈下少冤魂,回憶日軍攻佔南京後,日本民眾是如何舉國歡慶!
    自1937年開始,日軍全面進軍侵佔中國,逐一打破中國各個首要城市,南京就是其中之一。在南京,任何中國人都可以隨意被日軍欺負凌辱,他們全然不顧中國人的尊嚴,種種罪行都暴露了日軍的無恥行為,他們在中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據當時南京大毒殺的倖存者回憶:「南京城中到處瀰漫著硝煙與戰爭,充斥著人們無助與眼淚,隨處可見的都是人們的屍體。」
  • 英國弱女子帶百名中國孤兒跋涉千裡躲避日軍鐵蹄,如今被我們遺忘
    1940年,一位身高不足1米5的英國女性,為了使她收養的100個中國孩子免受日軍鐵蹄的踐踏,拖著受傷的身體,帶著這些孩子穿越崇山峻岭,用了27天的時間,跋涉千餘裡最終將他們安全的由山西陽城護送到陝西西安。當他們抵達目的地的時候,這個頭部受傷、肩部中彈,同時還患上了傷寒、肺炎及營養不良的小女人立即陷入了昏迷,她的生命幾度垂危,在床上整整躺了一年多。
  • 佳木斯火了
    2020年1月1日17時許,黑龍江佳木斯東郊機場發生火災,現場有巨大火球升騰,機場緊急疏散人群。工作人員回應:目前所有事情已經結束,航班已可正常起降。下一步,消防部門將進行認真調查處理。藉此,給大家介紹下我的家鄉佳木斯吧佳木斯有三個機場,分別是:佳木斯東郊機場、撫遠東極機場、建三江溼地機場(筆者只去過東郊機場)佳木斯市,黑龍江省地級市、黑龍江省域副中心城市 [1] ;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地處祖國東北邊陲的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匯流而成的三江平原腹地
  • 牡佳客專佳木斯段線下工程完工 預計2022年2月通車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10日訊 記者從中國鐵道建築集團有限公司獲悉,8月2日上午,在中國最北端的高鐵站佳木斯站附近,中國鐵建所屬中鐵二十二局集團工人完成佳木斯特大橋連接的路基碾壓,至此,牡(丹江)佳(木斯)客專佳木斯段線下工程提前完成
  • 牡佳客專佳木斯段線下工程提前完成 我國最北端高寒高鐵建設取得...
    來源:經濟日報8月2日上午,在中國最北端的高鐵站佳木斯站附近,中鐵二十二局集團工人完成佳木斯特大橋連接的路基碾壓,至此,牡(丹江)佳(木斯)客專佳木斯段線下工程提前完成,這條位於中國最北端高寒地區的高鐵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 吉林公布舊檔案記錄日軍屠殺中國軍民細節:刺刀殺人就像切豆腐
    在佳木斯憲兵隊1942年2月5日《特周報》中,還記載了被害人身上佩有趙尚志、王永孝的印章,屍體存放在興山鎮警察署。日本憲兵隊推測,趙尚志是準備進入蘇聯途中與日偽警察交戰時被殺害。此檔案系佳木斯憲兵隊昭和十七年(1942年)《特周報(第五號)》。檔案記載了被害人身上佩有趙尚志、王永孝印章,屍體存放在興山鎮警察署。
  • 日軍最後悔攻打的中國城市,耗費物資無數,直到投降時也沒打下來
    日軍曾叫囂過「三個月拿下中國」,但令日軍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攻打重慶的時候,他們卻遭遇到他們發動侵華戰爭以來最大的失敗。重慶地處川蜀之地,群山拱衛,山險路險水險,所以日軍的重型武器根本就沒有辦法被運輸上來。
  • 黑龍江省同城高校,佳木斯大學和佳木斯職業學院
    佳木斯,屬於邊疆城市,人口僅有230萬,全市GDP才1000多個億,但是卻有4所高校,1所本科,3所專科,其中黑龍江三江美術職業學院屬於民辦學校,其他三所都是公辦高校。早期的佳木斯經濟在北方來講,實力還算不錯,只是近些年隨著國家戰略調整,經濟才有所下滑,高校實力也隨之下降。
  • 最後一次閃電戰,蘇軍擊斃8萬日軍俘虜60萬,此人回憶一悲慘遭遇
    在中國戰場上,日軍最終戰敗,裕仁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但不容否認的是,侵華日軍在14年裡在中華大地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然而二戰結束之後,日本一直都在美化侵華戰爭。並且鼓吹所謂的侵華戰爭是幫助中國從歐美殖民者的鐵蹄下解救出來,堪稱是無恥至極,但良知還是在的,有許多日本老兵後來良心發現,紛紛站出來懺悔自己當年的罪行。
  • 泗峽坳之戰:一團勇士血戰4000日軍4晝夜,殺得近衛師團寸步難移
    56團陣地被日軍攻破,日軍連下彩塘村、那煙村、鎮南圩後,逼近泗峽坳。為擋住日軍鐵蹄,守衛泗峽坳。524團在團長巢威帶領下,迅速趕到泗峽坳布防。下午6點,當他們趕到泗峽坳時,日軍搜索隊也趕到坳底的泗峽村,巢威即刻主動出擊,打死日軍騎兵7人,日軍倉皇后撤到鎮南圩等地集結待援。16日清晨,日軍1000多人趕到。
  • 北京淪陷期間的故宮:侵華日軍真的沒有洗劫故宮?圖8戳穿了謊言
    【航拍北京故宮】有人可能會產生疑問,日軍佔領期間故宮怎麼可能保存的如此完整?有一點大家需要注意,早在日軍佔領北京時,故宮裡的大量珍貴文物早已被南遷了。但是,日本依舊對北京故宮進行了洗劫,比如大量圖書文本等。(這是一組反映抗日軍佔領下的北京故宮老照片。)
  • 石牌保衛戰,讓日軍知道最不該攻打中國這個城市
    但日軍被一時的勝利衝昏了頭腦,準備集中精銳攻打重慶,這樣可以滅亡國民黨政府或是迫使其投降,儘早結束侵華戰爭。可惜他們的如意算盤打錯了。四川人自古就是最頑強最好戰的,在古代,任何一支軍隊要想徵服四川都是要付出慘重代價的。
  • 他8個字要了2萬日軍的命,日軍卻把他當心腹,還讓他娶日本妻子
    無法歸鄉的才子夏文運為日本侵略者兢兢業業地服務了十幾年,一度成為了日軍高層們的心腹。而他被如此重用的根本原因就是,他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才子。夏文運出生於1905年,家鄉在美麗的海濱城市遼寧大連,彼時的東北三省還未被侵略者的鐵蹄踐踏,是我國最富饒繁榮的地區。
  • 日軍入侵浙江象山石浦後「安民告示」首次曝光
    這是一份日軍侵略石浦的罪證  近日,象山縣黨史辦工作人員史復明在做象山地方抗戰歷史研究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份侵華日軍發布的、原件存於象山縣檔案館中的侵華日軍《布告》。  史復明介紹,這份《布告》文字清晰,表面雖有摺痕和揭取時被撕破的痕跡,但整體品相較為完整。
  • 2020佳木斯一中金榜
    屬於佳木斯一張耀眼的名片的就是佳木斯第一中學。佳木斯第一中學位於黑龍江東部。坐落於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匯流而成的三江平原,學校是黑龍江省重點高中。學校實力強大,多次奪得黑龍江省高考文理科狀元。學校現有三個校區,佔地面積近17.8萬平方米。現有教職工455人,特級教師、全國勞模、全國優秀教師16人,省市級教學能手、骨幹教師和優秀教師60餘人,高級教師168人。
  • 黑龍江高校——佳木斯大學
    #大學#佳木斯大學始建於1947年,1995年經原國家教委批准,由佳木斯醫學院、佳木斯工學院、佳木斯師範專科學校和原佳木斯大學(市屬)合併組成;2000年後,佳木斯市糧食職工中等專業學校、富錦師範學校、黑龍江省理工學校相繼併入。
  • 親曆日軍屠殺的百年中學:聖士提反書院70年記憶傳承
    中新社香港8月25日電 題:親曆日軍屠殺的百年中學——香港聖士提反書院的70年記憶傳承  中新社記者 盧哲  「這個是我們的書院大樓,一樓有些課室,二樓是學生宿舍。1941年12月25日,約200名日軍士兵闖進已被臨時改成軍事醫院的書院大樓,他們用刺刀殺死了當時負傷臥床的英軍及加拿大軍人,還有部分醫護和我們學校的教職員。
  • 中國最牛「漢奸」夏文運:本是日軍翻譯,卻成臺兒莊戰役功臣
    留學日本的海歸碩士1905年,夏文運出生在日本軍國主義鐵蹄統治下的旅大港,也就是今天的遼寧省大連市。在這座日俄戰爭中淪喪的國土上,夏文運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時期。由於日本統治者"民族日化"的文化統治政策,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日本的"日式教育法"。因此,在16歲之前,夏文運並不知道自己是中國人。
  • 中國人抓獲的第一個日本俘虜,日軍這樣解釋當時的情景
    當時的日軍 就這樣,1月餘,4任主帥,從少將到中將再到大將,日本以7萬之眾的兵力對決中方5萬人,最後在聯合國大會的決議下,實現協議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