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鐵蹄下的「大大佳木斯&rdquo
日軍侵華物證整理小組沈豔玲/執筆 宋修明/翻拍
兩幅畫面清晰的圖片展現在眼前。
一幅,一隊鬼子兵騎著高頭大馬,持槍荷彈耀武揚威地走在街道上,隊列的背景是一座城門。
「這條街道叫中央大街,就是佳木斯現在的西林路,這個城門,叫佳勝門。」
「佳勝門就是佳木斯的老西門!」收集日軍侵華物證四十多年的宋金和老人聲若洪鐘。
另一幅,騎馬列隊行走的日軍隊伍,圖片下方印有一行小字——「佳木斯市街道前進中/炮兵」。
日軍鐵蹄踏在佳木斯的真實寫照!
行進在佳木斯街路上的關東軍炮兵部隊
眼前的兩幅日寇鏡頭下的紀實寫真圖片,仿佛撳動開關,瞬間開啟了佳木斯歷史上最為漫長最為黑暗的記憶閘門……
「大大」佳木斯
據史書記載,佳木斯原是松花江通往黑龍江三江口的古驛道,在《康熙皇輿全覽圖》上,在佳木斯地區上被寫作「甲母克寺噶珊」,後又以滿漢文字稱「嘉木寺屯」。按滿語解釋,佳木斯為驛丞,噶珊為村,所以佳木斯為「驛丞村」或「站官屯」,歸三江首府依蘭管轄。1888年,由依蘭旗署設「東興鎮」,後沿用「佳木斯」之稱至今。
由於佳木斯緊靠松花江,有天然良港,上通依蘭、哈爾濱,下接黑龍江直達日本海,得水陸交通之便利,由一個自然經濟小鎮逐漸成為依蘭以東的商業中心城鎮。 「九一八」事變前,佳木斯工商戶達400多家,商貿活動內聯三江,南通內地,遠及俄羅斯、日本、朝鮮等國,經濟實力與三江首府依蘭大致相當,大有取代三江首府依蘭之勢。
1932年5月17日,濃密的烏雲從江邊壓來,將佳木斯迅速籠罩——日本軍艦開進佳木斯港,佳木斯鎮被日軍佔領。這一天,因日本侵略者拉下黑暗的侵略佔領大幕,而永久載入佳木斯史冊。
在宋金和老人收集的日軍侵華物證中,我們看到第三師團長若山「視察」佳木斯的圖片!
八木聯隊長觀看演習圖片!
日軍主力在佳木斯登陸圖片!
佳木斯日軍兵營全景圖片!
……
日本侵略者的鏡頭下,出現了許多當時佳木斯的圖片。日寇緣何「衷情」於當時僅是個小鎮的佳木斯?
佳木斯地處三江平原腹地。這塊平原黑土沃野,產金產煤,魚肥糧豐,資源十分豐富。附近群山綿亙,森林茂密,江河交錯,交通發達,可謂是一個天然的寶地。特別東隔烏蘇里江、北隔黑龍江與蘇聯遠東地區相望,這一切表明佳木斯是一個潛力巨大,真正的戰略要地,以其為中心,可輻射四方。1933年1月4日,日軍第十師團派出大佐飯冢朝吉帶63聯隊和一個團偽軍,就是從佳木斯出發,經集賢、興隆、三道崗,於1月8日擊退套河地區的中國守軍,當日晚佔領寶清縣第二大鎮(七)星河鎮的。這個被當時百姓因痛恨而戲謔地稱之為「飯桶」的飯冢,於1934年3月10在震驚中外的土龍山暴動中被擊斃。
如此,軍事之要地,經濟之重鎮,資源之富鎮,當然要牢牢抓在手上。侵略者發出「小小的哈爾濱,大大的佳木斯」慨嘆便不是什麼奇怪之事了。
日本軍艦開進佳木斯僅11天,便將偽樺川縣公署設立在佳木斯。
1934年,在日本侵略者幕後導演下,偽滿洲國決定設立偽三江省,將省會設在佳木斯。
1935年,日偽政權便著手制定《佳木斯都邑計劃》。顯然在日本侵略者「務實」的思維中,僅給佳木斯以政治的省會待遇還不夠,而是需要作進一步的戰略性升級。開始的建設規劃是由樺川縣擬制。在《佳木斯新市街設計說明書》中寫道:「查原有鎮街,前臨松江,背銜遠山,中為平原,所謂山川鍾秀,毓久必發是也。按舊鎮街,出南門四裡至南崗,為一土山平崗,不但無妨於建築,且可作為新都市之點綴,為天然之美觀。而東西南三面,地勢平坦,最宜建築,且山川形勝,乃邊防要區;作為松江下遊政治中心,扼守滿國東北門戶,於茲重鎮建設新府,誠千古之盛舉也。」
隨之佳木斯第一個自來水水源建成(現二水源);圖佳鐵路林口至佳木斯段接軌通車;圖門至佳木斯鐵路全線通車;佳木斯鎮內始修自來水管道;由偽滿鐵道建設局承建施工的佳木斯松花江鐵路大橋開工興建;建成的佳木斯火車站正式營業;建成四處飛機場、三處大軍營、軍用倉庫……
所有的一系列建設都在為佳木斯鎮由縣轄鎮改為省轄市建製做準備,為日本侵略者進一步擴張、掠奪做鋪墊。1937年12月1日,佳木斯鎮升為省轄市,隸屬偽三江省,成為偽滿省、市、縣三署重鎮,東北十大新都市之一。
從擔任偽三江省省長「官員」的升遷之路中,我們亦可「讀」出佳木斯的「大大」。曾擔任第一任偽三江省省長的金名世在從偽三江省省長的位置上開始「官運」亨通,最後升為偽滿洲國民生部大臣。他的繼任者於琛澂更是將第四軍管區司令官、北滿鐵路護路軍總司令與三江省省長三職一肩挑。因為軍管區司令部在哈爾濱,三江省公署設在佳木斯,日軍特意為他配備了一架專用飛機,往返於佳木斯與哈爾濱之間。後來這個「於大頭」因在三江省「戰功」顯赫,升遷為偽滿洲國治安部大臣。而「於大頭」的繼任者盧元善則從偽三江省省長的位置爬到偽滿洲國總務廳次長的要職,直接參與偽滿洲國重大決策的制定,後升遷為偽滿洲國文教部大臣。三江省省長成為漢奸晉升的跳板,而能作跳板的地方——省會佳木斯,在日寇心目中一定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而這一切都是以將「大大的佳木斯」建成重要的侵略基地為原點,以實現日本軍國主義扼蘇聯,抗美英,佔東北為半徑畫的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