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壺茶,一段江湖,你怎么喝茶
文/姚志芸
(當您打開這篇文章時,感恩在我心。在浩瀚的網絡裡,姚志芸堅持正能量的寫作,或許微不足道,但您的關注和留言支持就是小編的全部動力。)
說起茶,一時不知道該從何說起?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歷史文人,對茶的講究到了苛求極致的境界。在日常生活中,茶是一種湯汁,稍微比白開水好喝一點。
我印象裡的茶是從爺爺開始,一個黑乎乎的小罐子帶著長長的鐵絲,裡面的茶垢黑,外面的煙燻黑,搭在爐子邊上,撲哧撲哧的冒著白煙,爺爺來回搓著雙手,然後打開烤烤火,烤熱了繼續搓....等爐面上的饃饃烤熱了,爺爺咬口饃饃,滋溜一口滾燙的茶,茶杯裡沒茶了,小罐子繼續熬。
尤其冬天,家裡會來很多人,來的人圍著火爐坐成一圈,架旺火爐,換一個大點的瓦罐,將黑瓦罐裡的茶熬的濃釅至極,一口口的呷著,然後天南海北聊著天,吹著牛,顯得十分舒坦輕鬆。小時候幾乎家家都有罐罐茶具,藉以聚親會友,大家把品飲罐罐茶看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比起沉重的農活,坐著喝罐罐茶消磨時間的確是享受,
喝罐罐茶很慢,一般要用一個多小時甚至於比這還要久。
我很好奇爺爺為什麼喜歡這樣子的感覺,或許是煙霧繚繞,有種騰雲駕霧的感覺吧。
那時候太小,不懂這就是罐罐茶,只知道這樣子喝茶太麻煩了,在爐子上會燙傷過程又麻煩,還不如喝白開水方便。後來長大了才懂,小時候條件艱苦,哪有什麼好茶?熬罐罐茶多半是苦中作樂,用幾塊錢的劣質茶葉偷來半份閒。一個土火爐子、一隻"曲曲罐"、一撮茶葉或一籠火,一撮茶,一個茶罐和一隻茶蠱,便是罐罐茶的全部家當了。
一杯罐罐茶裡,容進了所有生活的艱澀滄桑,
在這樣苦澀的罐罐茶裡,一代又一代地奮鬥著!
茶可以解乏,這是父親的喝茶觀。父親和爺爺的喝茶方式既相同又不同,爺爺的罐罐茶父親不喜歡,父親更喜歡泡茶喝,童年的我沒有什麼好飲料,就跟著父親喝茶。親戚朋友都笑話我,說女孩子喝茶會長鬍子變男孩子。事實上父親的茶很簡單,一小撮茶葉用滾燙的水衝出淡黃色的液體,一口滋溜下去,父親說自己就不乏了。
父親是一名退伍軍人,因為多年當兵的好習慣,經常早睡早起按時吃早飯,一杯清茶和一塊饃饃成了父親多年的早點,吃完後就去散步,上班。後來生活條件好了,我刻意讓父親改變吃單一早點的方式,可以喝碗羊肉湯,可以吃碗牛肉麵,或者包子稀飯.....
父親生氣了,說自己就想喝茶吃饃饃,多少年習慣了,早上不喝茶就一天犯困,一天沒有精神。這樣子他不喜歡。在父親的強烈堅持下又開始了以前喝茶吃饃饃的早點,父親反而更加精神了。無論我去任何地方都會給父親帶茶葉,雲南的白毫,安徽的鐵觀音,四川的竹葉青,洞庭的碧螺春,貴州的雀舌...喝過多種茶的父親建議我還是買綠茶,價格便宜還適用。其實父親最喜歡濃香型的鐵觀音,一直嫌太貴。後來網上聯繫了農戶直銷的鐵觀音,便宜實用父親才喝的踏實。
父親的茶也越來越複雜,菊花,陳皮,紅枸杞,黑枸杞,大棗,桂圓..........茶櫃裡滿滿當當都是泡茶用的原材料。父親的茶繼續著,和爺爺的罐罐茶一樣享受著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安寧和愜意,不在其中不知其味,這種體驗或許不是外人能感受到的,眾樂樂不如獨樂樂,茶溶解了父親的人生,把歲月喝進了喉嚨裡。
質樸而又簡單的喝茶方式或許才是人間煙火,
更符合日常老百姓的生活。
生活不就這樣嗎?
有點小悠閒,有點小愛好,然後繼續著平凡的人生和明天。
茶裡面有什麼酶,誰去關心呢?
喝著喝著仿佛不會在乎太多功效了。
2012年,我去了一趟西藏,曾經以為的執念在喝完一暖壺拉薩的奶茶後釋然。
因為和前男友打架,傷心絕望的我只想尋找一片地方,去尋找自我,去問問自己到底需要找尋什麼?自己的人生路該如何走?網上搜索了一下,我選擇去了西藏,一張機票一個手提包。下飛機的那一刻,沒有高反,大腦茫然,未知的世界,未知的路。
漂在街道上的我,信步走進了八廓街上的一家奶茶店。很原始,很土,長長的條桌,長長的條凳,坐著很多人。嘈雜的聊天聲裡我看懂了藏人的喝奶茶方式,一杯奶茶5毛錢,喝一杯交一杯的錢。要是要一暖瓶8元錢,能喝到肚子撐。
曾經對西藏的執念就是落後和貧窮,路邊的奶茶店很簡陋,喝完奶茶後,才知道奶茶比任何城市的好太多,不是用奶精和香料勾兌的,奶香和紅茶激蕩出來的拉薩奶茶,如同天空一樣清透,人心的純在這裡洋溢著,瀰漫在空氣裡。
很多人把拉薩奶茶叫拉薩甜茶,它將磚茶在清水中煮沸,再倒進牛奶,依據口味可以添加一點青鹽,當煮的奶茶溢出茶壺時,即可飲用。奶茶倒入碗中,顏色白裡透黃,滋味既不是完全的牛奶味,也不是茶水味,茶水和牛奶混合在一同,喝起來幽香可口。
據傳,甜茶傳入西藏已有百餘年的歷史。是由穿梭在西藏、尼泊爾、印度的伊斯蘭商人帶過來的。之後,這種飲品很快得到了拉薩貴族們的喜歡,有的上層家庭甚至專門從尼泊爾、印度請來廚師,專門製作甜茶。
於是,甜茶以更快的速度進入拉薩上層家庭,成了必需品和待客飲品。大約1920年左右,拉薩街上出現了甜茶館,成了有錢人和貴族的專享,1980年,甜茶館還是女人的禁地,如果誰家的女人去了甜茶館,不但會很快傳遍全城,頃刻之間留下輕浮女人的汙名連累家人。時代越來越進步,拉薩甜茶成了去拉薩必嘗的美食,
帶著西藏的烙印,這種奶茶的味道也越來越濃,
更讓西藏成了一個去了還想一去再去的地方。
白居易在詩裡這樣寫:琴裡知音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中國的茶文化博大精深,能穿越千年,能流傳萬年。
不同的民族,因為茶更加融合和悠久。
歷史沉澱出來的茶馬古道成全了人類的歷史,
更讓茶文化走進了千家萬戶,
一口濃茶,品的是人生,更是情懷。
茶,發於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於宋代。茶文化糅合了儒、道、佛諸派思想,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豔麗的花。
中國人講究喝茶之道,歷來有客來敬茶的傳統禮節,注重春飲花茶,夏飲綠茶,秋飲青茶,冬飲紅茶。茶,素有清香、平和、謙遜、平淡的內質。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並。一種植物的葉子在陸羽的茶經裡像一個個跳躍的音符,演奏著生態之間看不見的樂曲。淡淡的幽香,當人們感覺到疲倦的時候,聞著這絲若隱若現的清香,品著茶湯,精神會慢慢的飽滿起來。
一壺茶,一段江湖,你怎么喝茶?
【原創作品】敬請點擊頭像關注,作品持續更新,非常喜歡您的認可歡迎朋友的點讚留言。用古色生香的詩韻點綴平淡的生活,拿抑揚頓挫的文字,給生命注入激情!
原創作品,各平臺同步發布,未經容許,請勿轉載!網絡配圖,圖片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