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講:「畫虎不成反類狗」,還有下半句,可惜十人九不知

2020-12-24 葉諾說文化

古人講:「畫虎不成反類狗」,還有下半句,可惜十人九不知

說到農村俗語,大家應該或多或少都了解一些吧,若是在農村生活過一段時間,就對俗語更加熟悉了。每一句俗語都是由老一輩的農民創造出來的,他們借鑑的是自己的生活經驗,然後總結出一句一句通俗易懂的話。這些俗語第一次聽到會讓人覺得很有趣,甚至開懷大笑,但事後仔細回味一下,又會發現這其中是蘊涵了很多人生道理的。

其實,從古至今有太多的人都發現農村俗語是一筆寶藏,看過《增廣賢文》的人應該知道,這本書裡面收藏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農村俗語,近代也有一些學者編寫了收錄俗語的書籍,如《俗語辭典》。

接下來筆者跟大家分享的這條俗語就是這本書裡面的,說的是「畫虎不成反類狗」。從字面上來理解的話,說的是畫老虎畫不出來,畫完看起來倒像是一條犬

這句俗語被人們用來諷刺那些喜歡好高騖遠的人,做事情不能腳踏實地,總是定下一些不切實際的目標,最後因為自己沒有實現目標而變得不倫不類、一事無成。

理想的確很美好,但我們應該學會面對現實,若是總喜歡空想而不付諸行動,那麼理想到了最後也只能是想想。有的人總是幻想好事降臨到自己身上,還想著自己會獲得高人幫助,甚至一夜暴富。其實這些也只能想想,回到現實中才發覺現實有多麼殘酷,於是便抱怨生活,命運的不公,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你無法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小事造成的。

還有這樣一類人,他們有著自己對未來的規劃,有自己獨立的想法和遠大的抱負。他們不喜歡好高騖遠,更願意付出實際行動,認真過好每一天,當自己實現一個小目標的時候,他們為了自己的收穫感到欣喜,因為這標誌著他們的成長與進步。

其實,這只是上半句俗語,還有後半句,很少人知道,說的是「刻鵠不成尚類鶩」,它指的是畫天鵝一點也不像,最後竟然畫成了鴨子。後半句俗語的意思和前半句相同,指的是模仿得不夠逼真,結果出人意料。這後半句俗語比前半句更有道理,即便是有些相似,本質還是大不同的。

這句最早出自《後漢書》,是馬援勸勉自己子侄的話,他的子侄特別喜歡在背後議論別人,馬原告訴他們不管是什麼人死後都免不了被別人非議,希望他們不要向那些喜歡非議的人學習。

確實,每個人都應該做好自己,前提是先認清自己。別人擅長的事情你不一定擅長,你一定有比別人出彩的地方,只是你還沒有發現罷了。再者,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好高騖遠是不會有成就的。學習上是如此,生活中更是這樣,與其定下一個難以實現的目標,倒不如給自己定一個近期的小目標,每實現一個目標都要鼓勵自己繼續努力,未來還很遙遠,你只有變得更加優秀才能跟得上時代的腳步,不至於落伍。

以上就是這句俗語的全部意思,筆者希望大家今後能夠多去關注農村俗語,然後學習、了解它,相信它們對你今後的生活大有幫助,會讓你變得越來越優秀、越來越出彩。

相關焦點

  • 俗語「畫虎不成反類狗」,下一句十人九不知,可卻更有道理
    俗語「畫虎不成反類狗」,下一句意思相同,但因兩個字而鮮為人知文/婉清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俗語就是縮影,所以探看俗語就可窺見文化的冰山一角。從古至今有很多人發現俗語是寶藏,比如《增廣賢文》就有收錄一些膾炙人口的俗語,而近現代更是很多學者編著一些有價值的俗語成書,比如《俗語辭典》。在此書中有一句俗語叫做「畫虎不成反類狗」,可以說這句俗語家喻戶曉,但它的下一句卻十人九不知,雖然下一句意思相同且更有道理,但因兩個字從而使他鮮為人知。
  • 人常道,畫虎不成反類狗,後一句更深刻,古人智慧,多數人不知
    通過簡單的幾句話,就將人生當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問題都概括出來,不得不讓我們感嘆,古人的智慧真的是無窮無盡。而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相信朋友們一定都聽過,那就是畫虎不成反類狗。這句話的字面意思真的很好理解,簡單的來說就是一個人明明想畫老虎,結果畫的反倒和一隻狗差不多。
  • 俗話說:「腿軟不同房」,其實重點在下半句,可惜十人九不知!
    俗語是我們喜聞樂見的一種表現形式,他以通俗易懂,很直白的話語展示出一些經驗,更容易讓廣大勞動人民所接受,還有一點就是它的實用性很強,這也是在民間被廣為流傳的原因之一。就拿今天這句俗語:「腿軟不同房」,重點在下半句,可惜十人九不知!
  • 中國好典故-957畫虎不成反類其犬(哪個畫家這麼笨,把老虎畫成了狗...
    王封臣評書講國學系列中 國 好 典 故(好聽多打賞!至少轉發下吧!更多音頻到喜馬拉雅搜「王封臣」訂閱)典故:957畫虎不成反類其犬(附「畫虎類犬」、「畫虎類狗」、「畫虎不成反類犬」、「刻鵠成鶩」)評書:=======出處原文:(聽完評書,再閱讀原文,有效提高古文水平哦!)
  • 俗語:「父不進子房」,其下半句更經典,不料卻十人九不知!
    尤其是在農村生活過的人,會經常聽到老一輩的人說這樣的話,俗語體現在生活的各個方面,有句俗語是這樣說的,「父不進子房」,其下半句更經典,不料卻十人九不知!「父不進子房」,字面意思是父親一般不會隨意進出自己孩子的房子。在古代孩子一旦大了,父母也不會輕易的進孩子的房間,尤其是女兒和已經結婚的子女。古人,非常注重名譽,所以,這方面父母還是很注意的。
  • 古人講:「十個光頭九個富」,啥意思?許多人不知深層含義
    古人講:「十個光頭九個富」,啥意思?許多人不知深層含義不少男性中年後都會面臨脫髮的困擾,到處尋醫問藥,甚至不惜買假髮,只求能恢復一頭濃密的秀髮。光頭在不少人看來都是一件不雅的事情。不過美國有一項研究表明,光頭的男人相比一般人,更容易長得高大,健壯,更有男子氣概,且更容易成為領袖。而我們國家也有類似的說法,比如「十個光頭九個富」。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首先,從面相上來說,古人都認為天庭飽滿是有福氣的表現。比如古人塑造的那些福祿壽神仙畫,裡面各個仙人都是一副額頭突出的模樣。
  • 【成語故事 ·漢】畫虎成狗
    成語出處:《後漢書·馬援傳》:「效季良不得,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也。」成語釋義:畫老虎不成,卻成了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近義詞:畫虎不成反類狗、刻鵠類鶩反義詞: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人物介紹:馬援(前14年—49年),字文淵,扶風郡茂陵縣(今陝西省興平市)人,漢族。東漢開國功臣,明德皇后的父親。
  • 俗語「老大傻,老二奸」,還有下半句,古人說的真是話粗理不粗!
    俗語「老大傻,老二奸」,還有下半句,古人說的真是話粗理不粗!在中國文化的形式體現有多種多樣,實體的文化體現就有戲曲和書法等等。而在民間,其實也有一種民俗的文化體現形式。老百姓不知道怎麼來形容來總結它的存在,但幾經幾代人流傳下來的俗語就是文化的體現形式。
  • 古人說「朋友妻不可欺」,還有一句同樣經典,可惜十人九不知
    「多行不義必自斃。」然而,在與朋友和家人打交道時,有些情況我們需要注意和避免,比如「朋友妻不可欺」 這句話字面意思是告訴我們:不可以欺負朋友的妻子。但是既然是朋友,誰會欺負和侮辱對方的妻子呢?簡而言之,大多數人都說男人好色。這是一種本能的行為,但大多數人在法律和道德的限制以及社會環境的影響下控制和壓抑這種原始的欲望。
  • 「人前不言父過」,老農民:背後莫誇誰?可惜十人九不知
    「人前不言父過」,老農民:背後莫誇誰?可惜十人九不知華夏文化源遠流長,唐詩宋詞、儒學道經,都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一直大放異彩。然而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思想學說就開始在廣大人民群眾中生根發芽,逐漸就成了大家共同的信仰,綿延不絕流傳至今。特別是在家風家訓底蘊深厚的各個農民家庭,更是把這些國學經典當作傳世之寶,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比如這句「人前不言父過」,在廣大農村地區更是人盡皆知,甚至人人都在遵守。這又是為什麼呢?
  • 俗語:「有錢能使鬼推磨」,下一句更加經典,可惜十人九不知!
    俗語:「有錢能使鬼推磨」,下一句更加經典,可惜十人九不知!從字面來看,俗語意思相當明了,大致就是說,只要人有錢,鬼怪都可以駕馭,就連鬼推磨這樣荒誕離奇的事,照樣沒有辦不到的。很顯然,這句俗語暗含貶義,而且鬼在古代認知中,正好與神仙互為對立,是不吉的象徵,如果有人花錢買通鬼來推磨,那這人肯定心術不正,幹的事情也大多壞事為主,而事情一旦被外人知曉就常會咬牙切齒道:沒錯吧?有錢能使鬼推磨!
  • 俗語:「好馬不吃回頭草」,下半句才是精華,可惜十人有九個不知
    可是有許多人只知道俗語的上半句,而不知道下半句,這就導致了許多人曲解了俗語的含義或者錯過了俗語中最為精彩的地方。就像俗語"好馬不吃回頭草",還有下半句,而下半句才是精華,可惜十人九不知。那麼,下半句究竟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 古言四難之一的「畫獸難畫狗」,國畫中有哪些以犬為主角的畫
    古言畫有四難:畫人難畫手,畫獸難畫狗,畫花難畫葉,畫樹難畫柳。講了中國畫的最難畫的地方。畫獸難畫狗 原因無非是因狗是尋常人家常見的動物,而且機敏好動,不容易把握,尤其是其靈動性更難以畫出來,稍有偏差就會讓人挑出來毛病。所以才有此說。
  • 俗語「父不進子房」,下一句道盡普通人之辛酸,可惜十人九不知!
    俗語「父不進子房」,下一句道盡普通人之辛酸,可惜十人九不知!
  • 古語說:「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難測,有道理
    我們現在已經處於一個知識時代,但古人的智慧依舊可以運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很多,生活,心理,工作上的問題,所以我們需要了解!《增廣賢文》中有這樣一句話「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勸賭不勸嫖」的下半句,99%的人沒聽過,彰顯古人處世之道
    這些話用直白的語言說出,體觀了那個時代老百姓的自然純樸,也向世人傳遞著一種為人處世的社會經驗,那麼你聽說過「勸賭不勸嫖」這句古語嗎?估計99%的人沒聽過哦!從字面意思來看,「勸賭不勸嫖」就是勸人戒賭但不勸人去嫖。如此匪夷所思的話,讓很多人聞後不解。因為在多數人的眼裡,賭和嫖都是不能沾的,若是沾上一樣,就有可能會落得個身敗名裂或者是萬劫不復的下場。
  • 別再理解錯了,下半句同樣經典!
    俗語讀起來確實很俗,比如這句「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從字面來看,確實不高雅,但其中的意味卻耐人尋味。這些蘊藏著深刻道理的俗語,說白了就是千百年之前古人在生活、勞作過程中經歷了很多大事小情後的一些經驗總結,雖說很俗,卻對後人為人做事有一定的警惕、預見性。
  • 俗語「畫龍畫虎難畫骨」是生活真理,它下一句更加經典,更加實際
    今天小於要和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便是古人通過生活積累的經驗而總結出來的語句。它分上下兩個半句,上半句是「畫龍畫虎難畫骨」,意思是想要透過現象看事物的本質很難,下半句「知人知面不知心」,大概意思就是人心難測!
  • 「來客不擺三盤菜,可嘆十人九不知」
    農村俗語:「來客不擺三盤菜,可嘆十人九不知」有什麼含義呢?其實在我們國家有很多的俗語和約定俗成的規矩,在經過很多年的傳承之後可能後來人已經不知道剛開始他所代表的含義,但是還是會墨守成規會繼續延續下去,就像「三」這個數字,總是讓人能夠油然而生出一種敬畏。
  • 「十朵菊花九朵黃」看似平淡無奇,其實下半句才是核心,暗含深意
    比如我們今天跟大家說的這句「十朵菊花九朵黃」,看似平淡無奇,但卻蘊含了深刻道理,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有沒有下半句呢?而我們常見的大多數菊花都是黃色的,在古人眼裡,黃色的菊花更容易比喻人。老百姓在田地裡埋頭苦幹的同時,也會打趣。雖然大多數菊花都是黃色的,但它就好像是龍生九子,似乎每個孩子都不同,但究其根本基因卻和父母是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