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1928年的朝鮮半島,日本佔領時期的影像

2021-01-07 迪比特愛歷史

1928年,朝鮮通川風光。位於西太平洋島嶼上的日本向來希望在大陸上擁有一席之地,從十六世紀晚期開始不斷向亞歐大陸的東部滲透,但由於實力不濟一直都沒有成功。1868年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國力大增,對陸地領土的野心再一次被點燃,而朝鮮半島成為其首要的侵略目標。

1927年,水原,荒廢的城牆和城樓。在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中,分別擊敗清朝和沙俄後,日本取得了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的大部分利益。1910年,朝鮮正式被日本吞併。

朝鮮漁民捕撈的沙丁魚。佔領朝鮮後,日本對其實行殖民主義統治,限制其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並瘋狂地掠奪朝鮮的資源。日佔期間,日語被定為國語並限制朝鮮語的教學,對學生實行奴化教育,試圖用「日韓同祖」來同化朝鮮人。

1928年,平壤的官伎。二戰期間,日本大量掠奪朝鮮勞動力、大量強徵慰安婦,為侵略戰爭服務,並招收很多朝鮮青年到戰場當做炮灰。所有這一切隨著二戰的結束成為了歷史。

1928年,朝鮮,海金剛風景。

1927年,平壤,箕子陵。商朝滅亡後,其遺臣箕子逃到遼東和朝鮮半島一帶建立箕子朝鮮。據《高麗史》記載:肅宗七年(1102年)10月壬子朔,禮部奏:「我國教化禮儀,自箕子始,而不載祀典。乞求其墳塋,立祠以祭。」看來箕子確實開啟了朝鮮半島教化之先河。

1927年,朝鮮半島鹹興城俯瞰。

1927年,開城,人參的種植。開城是朝鮮著名的人參產地,因地緣和氣候特點,這裡出產的人參,藥理效果最佳。從高麗時期開始,開城人參就已經聞名於世。

1928年,金剛山新溪寺。

1927年的朝鮮,背著孩子行走在鐵路邊的婦女。

相關焦點

  • 亮眼數據與血淚——日本殖民時期朝鮮半島的經濟狀況
    1910年,《日韓合併條約》的籤訂標誌著大韓帝國的滅亡,朝鮮半島淪為日本帝國的殖民地,從1910年到1945年日本法西斯被擊潰,朝鮮半島光復,這段時間在韓國被稱為「日帝強佔期」。半島礦產資源多分布在北部,南部缺乏,因此在北部發展工業,而南部氣候更具海洋性,降水和氣溫都比北部更適合發展農業,這就是日本殖民者進行這一規劃的根據。半島光復之後,大部分重工業和軍事工業都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境內,加之本身就具有的明顯的礦產資源優勢,這成為了朝鮮在韓戰之初獲得巨大勝利的重要因素。客觀上的發展日本殖民時期朝鮮半島的經濟確實取得了發展。
  • 韓國人為什麼恨日本:歷史上日本從沒有停止過對朝鮮半島的侵犯
    其實,從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看出日本在海洋上的強大。他們到中國沿海,他們到朝鮮海岸,來去自如。但是我們呢?除了元朝,沒有任何朝代的戰船到過日本。日本其實才是亞洲的海洋強國,近代他的擴張實力,也是建立在若干年的成就之上的。日本人一直有野心,在明代他們就差點佔領了朝鮮。如果沒有當時的明朝相助,朝鮮真的是就滅亡了。
  • 老照片,甲午戰爭時期的朝鮮,那時清朝和日本正在這裡激戰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國王邀請宗主國清朝出兵鎮壓,清政府派葉志超、聶士成率2500名清軍入朝。日軍亦以保護使館和僑民為藉口不請自來,逐漸增至上萬人,朝鮮半島局勢驟然緊張。圖為在仁川登陸的日本軍隊,日軍登陸後通過馬匹把大量的戰略物資運輸到戰爭前線。
  • 用陰陽五行破解朝鮮半島何時統一:朝韓分裂一百年
    朝鮮半島分裂局面,已經維持了七十多年。那麼,什麼時候朝鮮半島能夠統一呢?這主要看朝鮮半島分裂的具體原因是什麼。朝鮮半島分裂是共產黨國家聯盟,同西方資本主義強國之間鬥爭而造成的。日本戰敗後,共產黨勢力控制北朝鮮,資本主義掌握著南朝鮮。一九五O年,金日成發起統一韓戰,被美國破壞;美韓反擊準備滅了北朝鮮,又被中蘇所阻止。形成了今天這種分裂局面。
  • 《論語》在朝鮮半島的早期傳播
    戰國末期,燕人衛滿率移民進入朝鮮半島,並於公元前194年推翻了箕氏統治,建立衛氏政權,稱為「衛滿朝鮮」。此時《論語》已經成書,很可能被衛滿等人帶入朝鮮半島。從戰國末期一直到南北朝時期,中原及遼東的多年戰亂迫使大量中國人避入朝鮮半島。在這個過程中,一些難民也可能將《論語》帶入。但這些只是推測,直到漢四郡時期,《論語》在朝鮮半島傳播的證據才真正出現。
  • 日本天皇祖上竟有朝鮮半島血統?
    ▲不同時期的朝鮮三國,百濟和高句麗的變化很大從公元前4世紀(比徐福要早)開始,大和族就不斷從朝鮮半島進入日本,他們擊敗繩文人,成了日本列島的主人。大和族的一大軍事優勢就是他們可以從朝鮮半島源源不斷地得到二手(或者說三手,因為朝鮮半島的鐵器很多來自山東等地)鐵製武器。
  • 松商:朝鮮半島的開城商人
    導語:明清時期,徽商、晉商等以地域為紐帶的商人群體一直活躍在古代經濟領域。我國東邊的朝鮮半島也有類似的商人群體,義州商人被稱為灣商,開城商人被稱為松商,東萊商人被稱為萊商,今天就來簡單介紹一下松商。開城商人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網絡,在朝鮮半島各地開設「松房」,積極進行商業活動。松房是開城商人特有的組織體系,可以快速溝通商業信息,主要從事商品中介、批發以及高利貸等活動。
  • 與山東隔海相望的朝鮮半島,歷史上到底和中國是什麼關係?
    在有文字記載的3000多年中,朝鮮半島北段有1200多年(古朝鮮、統一新羅時期)由中國直接統治,半島全域有近800年(漢四郡、三韓、三國時期)由中國直接統治,半島全域有近1000年(高麗王朝、朝鮮王朝時期)、南段有268年(統一新羅時期)與中國是宗藩關係。就是說,歷史上的朝鮮半島有2/3的時間全部或一半是中國領土,1/3的時間全島都是中國的附屬國,可謂淵源頗深。
  • 究竟誰挑起了韓戰?日據時期便種下禍根 民族分裂是根本原因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不能不結合朝鮮軍隊越過三八線突襲韓國前的整個歷史脈絡單純的來看待這個問題。 朝鮮半島自從1910年被迫與日本籤訂《日韓合併條約》淪為日本殖民地以後,朝鮮國內的民族獨立解放運動便從未停歇。但在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過程中,其獨立組織內部左右翼兩股勢力的對立便早已涇渭分明。
  • 冷戰時期朝鮮是亞洲最富強的國家 日本中國都沒法跟它比
    1945年8月9日,一道「三八線」在地圖上穿越了朝鮮半島,從此,南韓北朝向著不同的兩個方向疾馳而去,各奔東西。在日本戰敗投降的前夕,美國提出以北緯38°為界,美國和蘇聯各佔領南北朝鮮半島的提議,朝鮮半島從此一分為二,分別成立了大韓民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朝鮮和韓國差不多同時建國,經濟發展卻根本不在同一個水平線上。
  • 至今令朝鮮民族憤恨,近代日本的「內鮮一體」策略是什麼?
    學近代史我們知道,由於近代日本的崛起與擴張,東亞地區很多地方都成為了日本的殖民地,比如臺灣、朝鮮、東北地區等;不過,如果更學術一點地討論的話,日本的這些殖民地還是有區別的,比如臺灣和朝鮮半島,這分布在1895年和1910年被併入日本,雖然實際上這就是侵略所獲得的殖民地,但事實上一直到二戰前
  • 中國宋代地圖《華夷圖》首次出現朝鮮半島
    託勒密的《地理學》中,沒有描繪朝鮮半島。後世傳抄的託勒密亞洲地圖中,西方認識的東方之極是「賽裡斯國」,中國邊上的朝鮮半島還不為西方所知。也就是說,在託勒密的《地理學》中,沒有描繪朝鮮半島。後世傳抄的託勒密亞洲地圖中,中國海岸邊有眾多島嶼,一些小島是名貴香料的產地,最大的兩個島嶼被冠以「Chrise」(金島)和「Argira」(銀島)。  這一時期,西方認識的東方之極是「賽裡斯國」,這個絲國邊上的朝鮮半島還不為西方所知,更輪不到新羅了。
  • 日本防相辦公室掛朝鮮半島地圖 韓國人怒了:不懷好意
    日本防相辦公室,掛一副朝鮮半島地圖(推特)19日,日本防衛大臣河野太郎公開其辦公室照片,結果他身後的一張朝鮮半島地圖,引發韓國輿論不滿。韓國網友認為,日本國防部一把手辦公室單獨掛出半島地圖,且與旭日旗並排,是「不懷好意」,還有人質疑日本想把半島視作「未來戰場」。對此,日本防衛省回應「沒有特殊含義」。據韓聯社報導,這張引發爭議的照片,是河野太郎與印度尼西亞國防部長通話時拍攝的。照片右上角,懸掛一副朝鮮半島地圖,頗為顯眼。
  • ...朝鮮半島局勢 朝鮮半島 朝鮮領導人 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國際新聞...
    金正恩表示,只要朝鮮不受核威脅挑釁,朝鮮絕對不使用核武器,不洩露核武器和核技術。金正恩還稱,朝鮮將集中全部力量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營造對發展經濟有利的國際環境,維護朝鮮半島和世界和平,朝鮮將與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積極展開緊密聯繫和對話。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21日就朝鮮這一決定發表談話稱,中方對此表示歡迎。
  • 二戰中,日本究竟佔領了多少國家,最多時達到了三十多
    而且在二戰中佔領了很多國家,最多的時候達到了三十多,我們看一下日本在二戰中佔領的國家。日本最最早佔領的是朝鮮,甲午戰爭失敗之後朝鮮就徹底的淪為日本的勢力範圍了,1910年日本就徹底的吞併了朝鮮了。不過在這之前也佔領了中國的臺灣和澎湖列島。這個時候只是部分,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之後沒多久就佔領了我國的東北,之後在1937年之後開始了全面侵華。
  • 漢武帝在朝鮮半島設立的漢4郡,統治範圍在哪?又是如何消失的?
    公元前109年,西漢武帝派兵由水、陸兩路大軍進攻滅亡了盤踞在朝鮮半島中部、北部的衛滿朝鮮,並在其舊地設立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及臨屯郡,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漢4郡」。那麼問題來了,「漢4郡」其統治範圍在哪?又是如何消失的?先說樂浪郡!
  • 這個國家一直憋著壞,恨不得朝鮮半島趕緊打起來!
    看看上面這張地圖,就知道朝鮮半島恰好擋住了日本前往中國的去路,當然,也擋住了中國前往日本的去路。於是朝鮮半島在地緣政治上不幸成為了一個「跳板地形」,歷史上,中國強大時,朝鮮半島在中國向日本進兵過程中擔任著馬前卒,而日本展現「雄心」時,朝鮮半島也是烽火必經之路。日本人第一次以徵戰方式踏上朝鮮半島大概要追溯到中國的唐代。當
  • 選賢舉能:朝鮮半島的的科舉制度
    越南、朝鮮等中國周邊的國家深受中華文化影響,仿效中國的科舉制度,創立了自己的科舉制度,在帶著中國烙印的同時,也有著自己的特色。1.高麗王朝時期的科舉高麗王朝時期是朝鮮半島古代科舉制度的創立時期。918年,太祖王建一統三韓,建立了高麗王朝。初期的高麗王朝在各地存在著一大批地方豪族勢力,把持一方,加之在戰爭中立下了汗馬之勞的功臣集團,嚴重幹擾了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
  • 朝鮮半島有兩個國家,分別是朝鮮和韓國,他們的國名從何而來?
    我們都知道,我們隔壁的朝鮮半島有兩個國家,分別是朝鮮和韓國,那麼他們的國名是從何而來的?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首先明確一個時間序列,那就是:「朝鮮」這個國名早於「韓國」這個國名。既然「朝鮮」這個國名更早,那我們就從朝鮮說起。
  • 張景全解讀2014年朝鮮半島新變化 出現「恩惠style」
    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教授張景全就朝鮮半島形勢發言,他認為2014年朝鮮半島形勢出現四點新變化,第一是「恩惠style」,第二是「忍人轉化」,第三是「抱團取暖」,第四是「平惠理念」。 第一,恩惠style。「恩」指的是金正恩,「惠」,毫無疑問是樸槿惠。2014年,半島雙方在「朝鮮經濟改革」和「半島統一」兩個議題上都出現了非主觀的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