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公校學習不足受欺負 日華人子女上"塾"比例高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1月24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日本的國立、公立學校自2002年實施新的教育大綱實行「寬鬆」教育後,很多華人擔心公校學習力不足,以及公立學校經常出現欺負人現象,選擇把孩子送往補習「塾」和私立學校。

  有關機構調查發現,現在日本小學生中報考私立初中的人數並沒有隨著少子化傾向減少,反而有增加趨向。華人由於人數的增多,在日本社會生活日漸穩定,子女上塾率大幅度攀升。據記者對有小學四、五、六年級小學生的抽樣調查,華人子女上塾率達30%左右,高於日本社會平均數。在新華人居住比較集中的川口市芝園團地,上私立初中的華人子女人數更佔總人數的三分之二以上。這顯示華人擔心日本公立學校學習力不足,肯在子女教育上投資的重教傾向頗強。

  日本的國立、公立學校自2002年實施新的教育大綱以來,實行「寬鬆」教育,為此很多人擔心學生在校學習力不足。

  2004年12月,日本經濟協力開發機構發表的國際學習達成度調查表明,與2000年相比,日本學生的讀解能力從國際排名第8位下降到第14位,數學應用能力從第1位下降到第6位。國際教育評價學會在同一時期發表的「國際數學,理科教育動向調查」也顯示,與1995年相比,日本小學四年級理科的平均分從553分下降到了543分,初中二年級的數學平均分從581分下降到570分。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考慮送孩子進私立學校,報考私立初中的人數在畢業生中比率連年增加,1999年是12.6%,2002年達13.9%,到2004年達15.2%,今年預計會達到16%左右。

  在日華人由於初來日本時對日本教育不夠了解,大多送孩子到公立學校上學。隨著對日本社會了解的加深,把孩子送進塾補習、考私立初中也就成了很多家長的選擇,華人子女上塾比率也逐年增加。

  有的華人家長表示,送孩子上私立中學,最主要是擔心日本的公立學校經常出現的欺負人現象,和公立學校中常見的學習不足開放有餘的風氣。

  調查中也有一些華人家長表示,由於經濟上的原因沒有送孩子上塾,不考私立,但同樣擔心日本教育不足,由家長在家督促孩子比照中國的教科書學習,並參加了較為經濟實用的通訊教育等。

  日本著名連鎖補習校——市進學院的一位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華人子女進塾學習的人數確實在不斷增多,這些華人子女大多和日本本土學生一樣,各有強項和不足,華人家長不必過於擔心,他建議華人家長在孩子的圖書閱讀量和動手能力上多下功夫。

相關焦點

  • 私校好還是公校好?砸鍋賣鐵還是聽之任之?新移民的子女教育焦慮!
    而對於澳洲華人而言子女的教育也好似這樣的圍城,大的圍城裡面有小的圍城,大家在裡面穿梭、張望。圖片來自網絡對於華人家長以及新移民家長而言,NAPLAN是他們選校、轉校非常重要的一個參考指標之一。ICSEA指數是根據學校學生的家長職業、家長受教育程度、學校地理位置以及土著學生比例等因素綜合評定的。ICSEA指數在華人社區中常被家長戲稱為「拼爹指數」。
  • 澳洲留學生子女入讀公校費用高 被勸回國上學
    澳洲留學生子女入讀公校費用高 被勸回國上學 >   中新網8月29日電 據澳大利亞新快網報導,維州機會均等與人權委員會(Victorian Equal Opportunity and Human Rights Commission)的調查顯示外國留學生們被告知如果他們付不起高昂的公立學校學費,只好送他們的孩子回國上學。
  • 芝加哥公校新學期開學按課表上網課 華人家長表肯定
    中新網9月10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日前,芝加哥公立學校新學期開學,30多萬名學生通過網絡與久違的老師、同學「視頻見面」,從學前班到高中四年級學生,新學期上課日都需上滿六小時的網課,比起上學期因疫情而緊急改上網課的混亂,華人學生與家長都對新學期老師實時上線且照課表上下課的方法支持,華人家長表示,「至少孩子終於重新學習」。
  • 華人新移民英文能力不足,嚴重影響小孩子網課質量
    「網課其實對新移民學生最不利」美國一公立小學任教多年的華裔老師Emily(化名),語重心長的道出她過去幾個月的遠距教學心得,她直指,華人新移民家庭受影響最大
  • 名校志向塾精英級SGU指導團隊直擊Offer!
    申請中心成立於2009年,從最初的G30項目開始,到今天的SGU項目,我們依託名校志向塾強大的師資團隊作為後盾力量,給赴日全英文申請的考生...雖然在美國學習過一段時間,但語言成績並不理想,而且專業基礎知識薄弱。同時,這位同學的目標專業——九州大學的經濟學SGU項目申請門檻一直比較高(國內曾經有一位DIY的同學在雅思7.0、gre315的情況下也沒收到offer)。為了幫助馬同學達成心願,我們的團隊做了非常細緻的統籌規劃。
  • 廣州越秀區:承租人子女可統籌安排讀公校
    廣州越秀區:承租人子女可統籌安排讀公校金羊網  作者:譚錚  2020-04-24 23日,廣州市越秀區教育局一次性公布5份配套文件,進一步規範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保障相關群體受教育的權利。
  • 美一公校被指資優錄取歧視亞裔 聯邦教育部將調查
    中新網3月15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近期,美國馬州最大公校系統「蒙郡公校」(以下簡稱「MCPS」)因資優班錄取惹爭議,包括8名華人在內的家長投訴MCPS在初中磁性計劃錄取中考慮族裔因素,導致亞裔學生遭受不公對待。
  • 華人家庭鏖戰日本考學季節:歷盡辛苦 收穫喜悅
    如果說考大學是考學生,那麼被稱為父母與考生一起考學的私立中學考試,則更進入熾烈的考試戰,今年,日本首都圈私立中學報考率已經達到16%,每6個小學六年級學生裡就有一名考私立,而具有「望子成龍」傳統的中國人父母,更對子女教育傾注了極大的熱忱。時值考學放榜的高峰期,考學的華人考生與父母都經歷了一場「苦戰」,也收穫了幾多成果。
  • 名校志向塾上野校OPEN
    作為日本規模最大、專門針對在日華人升學所成立的留學生輔導機構,名校教育集團15年來已將數以萬計的來日同學成功送入各大日本頂尖學府。只有新宿區有塾可上?電車上的漫漫長路讓考學難度更加一等?讓上野校的開幕來終結這段歷史!在上野校,文理課程隨到隨上,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學不到的!擔心在家學習沒動力?圖書館又規矩森嚴太麻煩?
  • 在澳洲讀了公校、私校、精英學校的孩子們,後來怎麼樣了?
    剛剛結束的澳聯邦大選,自由黨領導人Scott Morrison成功當選新一屆澳洲總理,在一次採訪中,有記者問到,為什麼送兩個女兒上私校而不是公校時,他的回答是,不想讓雖然此番言論,被媒體解讀為反對工黨提出的「安全校園」(safe school)活動,但也或多或少的說明了,在澳洲,很多政客和社會精英都喜歡把子女送往私校讀書的事實。
  • 私校優勢明顯,公校最好選這裡?
    菲沙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於周四(3月14日)凌晨更新了備受華人關注的2019年度卑詩小學排名報告,在獲得滿分的19所小學中,僅有4所為公校且都位於西溫,本年度未參與基礎學能測驗(Foundation
  • 最新報告:洛杉磯華人居民比例高或推高房價
    最新報告:洛杉磯華人居民比例高或推高房價
  • 公校確定21日重開 華裔家長兩難
    【僑報記者楊澄雨9月1日紐約報導】市長白思豪1日宣布推遲全市公校的開學時間,定於9月16日開始遠程教學過渡,面對面授課學習則延至9月21日。不少華裔家長接受採訪時表示,孩子在家上網課缺乏自覺性,容易影響學習效果,但目前市教育局及學校公布的返校計劃又過於籠統,憂心師生的健康安全無法保障。
  • 「霞關亞洲中國塾」開校紀念國際研討會在東京舉辦
    中國日報網3月19日電(信蓮)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近日,「構築亞洲知識共同體」「霞關亞洲中國塾」開校紀念國際研討會在東京的日本記者俱樂部成功舉辦。愛知大學校長兼理事長佐藤元彥致開幕辭,表示希望通過「霞關亞洲中國塾」為中日友好交流搭建新的橋梁。
  • 民辦校姓「公」是一種教育腐敗
    據《華商報》報導,「上名校」=「高學費」,這看起來是理所當然的理論。但華商報記者調查發現,這些所謂的民辦學校,其投資主體資格多為國有資本,一邊享受國家統一的城鄉義務教育生均公用經費的同時,一邊以民辦學校名義收取高額學費。
  • 早期海外華人子女接受何種教育?不是「空氣很甜」,值得現今學習
    華人子女在美國讀書,面對的最致命的教育問題就是美國對華人的種族歧視。為此華人開展了激烈的反歧視運動。1859年,經過舊金山華人社區多次抗議,依舊沒能獲得華人子女前往當地公立學校讀書的權利之後,華人社區決定自主修建學校,同年9月,華人學校開始面向舊金山華人子女招生。
  • 名校志向塾帶你盤點日本留學生很少的大學列表!
    根據JASSO發布的「平成30年度外國人留學生在籍狀況調査結果——外國人留學生受入數の多い大學」的調查數據,前30中,早慶上、七帝大、東工、關關同立(除關學)、日東、橫國、筑波、明治、法政榜上有名,所以這些大學理所應當是被排除在這次的討論外的。
  • 教育|2020卑詩省小學最新排名出爐,前10僅1所公校
    17所滿分小學裡仍是私校的天下,只有一所公校。圖源:CBC這份名單中,17所滿分小學裡仍是私校的天下,只有一所公校,不僅如此,在排名前20的小學裡也只有一所公校,還是在西溫,是常年在小學排行榜中高居第一的West Bay小學。
  • 華人華僑子女競相回國學習:中國的月亮也開始變圓了?
    海外華僑華人生活作為接收華僑華人子女歸國學習的典型代表,華僑大學表示自2018年至今,在校華僑華人學生數量已從不到2000人增長至目前的3000餘名。對於這一現象,網上褒貶不一。有人說,這是中國的月亮開始變圓了,華人華僑歸國學習是因為覺得中國強大了。
  • 公校倉促延期開學 紀思庭批市長
    【僑報記者高詩云9月17日紐約報導】眼看紐約公校即將開學,市教育局17日突傳新令,緊急推遲中小學複課,引發各界譁然。代表南布碌侖的多名市議員猛烈炮轟市府的又一次巨大失敗,強調真正的複課計劃應經過溝通、尊重實際,而不能僅是市長的一意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