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書法史,能比肩王羲之的也只有他了!

2021-02-08 書法功課

標星「」「書法功課」,不再錯過精彩文章

古代書法家寫字都用什麼紙?

我想看到標題應該有一部分人是支持我這個觀點的。

我說的這個人就是王鐸。說王鐸超越王羲之可能有點誇張,但是要說比肩書聖,我覺得完全沒問題。我大概分析幾點原因,供大家討論。

書寫功底

書寫功底方面王鐸比王羲之略遜,因為在自然書寫意境方面,書聖王羲之真的是已經入妙境界,無人可敵。

而王鐸,雖然書寫功底極深,超越了宋元明三代任何一位大家,甚至是毫不遜色於唐代的諸位大家。但是在王羲之面前,王鐸的自然書寫功底還是要低於王羲之的。

從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中可以看出,王羲之對控制筆鋒的能力下相當強悍,且在很少借鑑前人的情況下變化多端(王羲之那個時代可以借鑑的前人不多,也就是秦漢三國這期間的那幾位大家)這種能力在之後的所有朝代直到今天,仍然無人可以與之比肩和實現超越。

單字結體

可能是因為時代風格的原因,魏晉時代的結體偏向於守拙質樸,而到了唐以後的書法風格則偏向於規則性的外在妍美。從取法乎上的角度來說,我們還是偏向於魏晉的結體為宗。

王羲之的結體自不必說,王鐸的結體風也是上承魏晉的,但是有一點優勢就是,在繼承魏晉的同時,王鐸的結字風格還融入了唐宋風。可謂是相得益彰。

完全符合了筆法及形態多樣化的要點。這一點,從藝術發展的角度來說,王鐸是可以比肩甚至超越王羲之的。

雜糅百家

也許是王羲之與王鐸的時代不同,王鐸所處的時代,歷經多個朝代,數十位大家,可以借鑑的資料數不勝數。

而王羲之所處的時代,書法大家屈指可數,最關鍵的是那幾位大家基本都是一脈相傳的技法及書風,單一性比較強。而王鐸,卻可以借鑑數十位大家的技法,書風與創作意圖。

王鐸的書法,可以找出魏晉到元朝任何一位大家的書風影子,不信大家可以自己讀帖一下,就明白了。從雜糅百家,汲取精華方面,王鐸也是可以比肩王羲之的。

曠達心態

說起這個曠達的心態,可能要屬魏晉專有了,雖然春秋時期也是曠達的時代,但是自秦漢以後,也只有魏晉時期算得上是百花齊放的時代了。

而王鐸所處的時代,則是以儒家法家兼有的共治社會了,基本不存在什麼文人曠達的心態,禁錮思維多,受限制多。而王鐸能在降臣的微詞之下,把書法學到這種水平,不能不說也是具備了一定的曠達心態的。

但是這方面與王羲之比較還是有欠缺的。

在書法創作中,曠達的心態是書法進入自然書寫妙境的核心創作心態。古人雖然沒有藝術創作這種概念,但是這種時代文人觀在古代是極其盛行的。

這也與兩晉時期的清談現象有很大關係。大部分文人都善於邏輯思維的辯論。

這種邏輯思維也同樣被應用到做文章與作字上來。這是一種精神絕對自由的狀態。這種狀態自唐以後基本不存在了,只有少許存在於唐宋之間。宋之後,再也沒有精神自由下的藝術創作。



相關焦點

  • 他能用8支毛筆寫字,自認比肩王羲之,網友:我還能說什麼?
    書法作為我國的傳統文化藝術,源遠流長。這門藝術需要雄厚的功底,而且也需要天賦。如果沒有十幾年的功力,很難有所成就。可以說,歷朝歷代的書法大家,全是憑藉自己一筆一字磨練出來的。而臨帖則是書法最基本的修習方式和手段。尤其是今天,如果沒有臨帖,寫出來的字就算結構好看,也只能是江湖體。
  • 書法史罕見的「曠世奇才」,他精通「五體」,造詣比王羲之還高!
    意思是說趙子昂五體皆能,並且沒一種書體都能冠絕古今,其書法之名天下皆知。趙子昂天分是與生俱來的,他是宋太祖趙匡胤兒子秦王德芳的後人,屬於皇室貴胄,雖然到了南宋末年,大宋王朝已經風雨飄搖,身處離亂之際的趙子昂還能學習不輟,真正做到了「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的處事理念!
  • 他臨寫百家名帖,書法瀟灑飄逸,譽為「最美行書」,比王羲之如何
    真正的書法家往往是通曉經史、詩詞、篆刻等等藝術,也有著不凡的造詣。比如王羲之、趙子昂、文徵明、白蕉、啟功等等,都是有很深的文化根底!現在書法家能寫小字,已經很少見了,通經史、詩詞的更是少之又少!而學會米芾「狂」字的人,可真不少!比如中書協草書委員會主任劉洪彪先生說過:在書法方面,我們有很多方面超越古人!劉洪彪先生多次提到,書法必須要創新!
  • 王羲之:書法翩若驚鴻,婉若遊龍,他的字如今能買一套房!
    在中國古代書法史上,有這樣一個人:他遺世獨立,視書法為終生至寶,他用毛筆染黑了八缸水,只為筆力更進一層,他隨手一寫,便留下了流芳百世的《蘭亭序》。他就是書聖,他是王羲之。王羲之又名王右軍、王會稽,字逸少。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王羲之,探尋他傳奇的一生。
  • 800年來「小楷第一人」,他一天能寫10000字,水平不亞於王羲之!
    真正有書法史是在中國的3000多年以前,流變到今天,書法史的發展經歷了許多階段,從最早甲骨文的成熟,再到唐代楷書的成熟,再到後世諸家對於書法的發展和探索。
  • 王鏞為何推崇何紹基書法,卻貶低王羲之書法寫不出大氣象的東西?
    但是王鏞貶低王羲之書法寫不出大氣象,這個幾乎不可能。這個觀點可能是網友聽了王鏞某句話之後斷章取義寫出來的。一個書法學博導,寫中國書法史的人,怎麼可能犯如此低級的錯誤?王羲之的大氣象在方寸之間,在筆端變幻莫測,而不在如何紹基一樣的謀篇筆墨。
  • 姚政:量子文物藝術品檢測儀大顯神威——王羲之書法真跡橫空出世
    略有點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人都知道,他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名氣如雷貫耳,是唯一享有「書聖」之美譽的書法泰鬥。此幅《絲布衣帖》手卷橫300 釐米,縱30.5 釐米,其中王羲之書法橫220釐米。41行,166字。見下圖:
  • 書法史上最後一位「通才」,稱雄800多年,無人能與之比肩!
    在中國書法史上有著許多精彩絕豔的大書法家, 他們精通諸體,影響力深遠,在書法史上有著極高的聲望。史稱王羲之「精研諸體」,歐陽詢「八體盡能」,米芾「精通八法」,然後論及綜合實力,這些人皆比不上趙子昂。他是中國繪畫史的奠基人,後世之人學習繪畫,趙子昂絕對是繞不過去的一個人物。
  • 民國書法排名第一的人,被世人譽為「王羲之再世」!
    近代以來,有這樣一位大書法家,他獨特的天分與際遇,加之他畢生對於禪宗的領悟加持了其書法得精神氣格,是他成為了600年不世出的一位書法泰鬥,推崇者,將其評為「王羲之在世」,其書法再現了魏晉風流,在民國排第一!他就是白蕉!
  • 王羲之的書法能有這樣高的造詣,是和他勤學苦練分不開的
    太尉郗鑑的女兒郗浚沒年已及笄,出落得如同下凡的仙女。郗鑑對她極為疼愛,然而越是疼愛,越是犯愁,總不能將女兒一直養在家裡,誤了她的終身大事。要找個好女婿,倒也確實不易。有人知道他的心思,好心地對他說:「王導家佳子弟甚多,為何不到他家尋一佳婿?」郗鑑久聞王家子弟的名聲,只是未見其人,不好亂點。他讓一位得意門生到王家去看看,若有中意的年輕人,就把女兒嫁給他。王導把家中子侄都叫到東廂,將事情向他們說明,並要他們做好準備。年輕人一聽是郗鑑派人相親,哪一個不想做郗家女婿?一個個換上簇新的衣服,端端正正地坐著,等著來人相親,都巴望能交上鴻運。
  • 中國書法史之 明朝
    祝允明的草書成就最高,清朝朱和羹在《臨池心解》中這樣評價他:「祝京兆大草深得右軍神理,而時露傖氣;小草則頓宕純和,行間茂密,亦復豐致蕭遠,庶幾媲美褚公。」文徵明小楷名動海內,代表作《千字文》被認為可比肩王羲之《聖教序》。唐寅書名為畫名所掩,主要學趙孟頫但筆力稍弱。王寵晚年書法大巧若拙,自成一格。
  • 開卷有益:王羲之書法精品欣賞
    ,不僅作為中國書法史上一座極具象徵性豐碑深遠影響中國千年書法,還留下了大量的豐富多樣的書法精品,下面我們就來欣賞吧!此帖為一組書信,據考證是寫給他朋友益州刺史周撫的。書寫時間從永和三年到昇平五年(公元347-361年),時間長達十四年之久,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書法發展的重要資料。清人包世臣有《十七帖疏徵》一文可以參考。
  • 王羲之所有的書法消失?包括《蘭亭集序》,這事竟與他有關?
    我們之前已經介紹過王羲之這個大書法家,為什麼要分兩篇文章來寫王羲之?因為王羲之的書法裡面,有件作品特別被大家推崇的就是《蘭亭集序》,天下第一行書,這需要單獨寫篇文章來表達我對它的喜愛。王羲之畫像公元353年的三月三日在山陰縣(今浙江紹興越城區),王羲之、謝安、孫綽等貴族高官42人,為了「修禊」聚集在蘭亭。
  • 衛夫人真是王羲之的書法老師嗎 ?
    初唐時,李世民偏愛王羲之書法,親自為《晉書》撰寫了《王羲之傳論》,把王羲之推到了「書聖」的地位,使得王羲之書法為世所寶,成為學書者的仿效楷模。人們在「書聖」王羲之身上汲取到了極大的滋養,但原有的資料不能滿足人們對於「書聖」的多方需求,於是便有了圍繞著「書聖」王羲之展開的一系列再創造活動:懷仁和尚花費了二十一年時間集王羲之書法刻出了著名的《大唐三藏聖教序碑》,大雅和尚集出了《興福寺碑》。作偽王書者也趨之若鶩,內府不得不委派褚遂良、徐浩等專家去鑑定真偽,後人所作《草訣歌》也偽託王羲之之名而傳世。
  • 《說文解字》、李斯與王羲之「變古」:淺談篆書在書法史上的意義
    就書法史來說,篆書是第一個具有書法審美色彩的文字書體。甲骨文和金文、篆籀之文雖然也具有一定的欣賞價值,但是比之篆書還是相當差,尤其是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李斯撰寫了很多篆書碑刻,用來頌揚秦始皇的偉大功業,這些篆書作品後世的書法家看來,極具美感和欣賞性。
  • 《書法問集》599、書法家解讀《蘭亭序》,符合王羲之的本意嗎?
    原來題目:《蘭亭序》就是隨意瀟灑寫的,書法家對他的筆法章法解讀很多,這符合王羲之的想法嗎?我是一人。這個問題非常有趣。【王羲之在寫《蘭亭集序》的時候,肯定沒有想筆法和章法書法方面的問題。王羲之喝了酒不是那麼清醒的狀態,能夠寫出這麼一篇文章,並且字也寫得這麼好,所以他就是書聖。更不要覺得王羲之書法理論不強,千萬不要以為王羲之如果想要思考想的不夠多。雖然有些人解釋《蘭亭集序》,看上去非常的誇張,甚至有些詞彙雲裡霧裡的,如果說是「書法方面的乾貨」,沒有人有王羲之的多。
  • 王羲之最有名書法欣賞,《蘭亭序》行雲流水,被稱天下第一行書!
    要問大家最喜歡哪一位書法名家,我想很多網友會想到書聖王羲之,書聖王羲之的名氣那在中國的書法界非常的大,說到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大家肯定會想到《蘭亭序》,這幅書法作品非常的漂亮,也贏得了很多書法愛好者的喜歡,因為千百年來無人能超越,所以也被後人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看到這裡以後大家是不是也想欣賞一下王羲之的作品《蘭亭序》呢?
  • 他是「草聖」,王羲之自愧不如,草書飄逸灑脫
    他是「草聖」,王羲之自愧不如,草書飄逸灑脫!在中國書法史上,「書聖」只有一個就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行書也有「天下第一行書」,但是「草聖」卻有好幾位,歷史上,張芝曾被稱為「草聖」,唐代的草書名家張旭和懷素也同時被稱為「草聖」,明末清初的王鐸被日本人稱為「草聖」,近代的書法名家林散之先生又被稱為「當代草聖」。
  • 書法珍品《王羲之行書字典》筆畫檢字表,更方便學習王羲之書法
    這是一本《王羲之行書字典》,以筆畫檢字表的形式來查找您要寫的字,非常的方便書友們學習,這本書幾乎囊括了王羲之全部書法作品中的字,全本459頁,分享前100頁,需要全本的可以私信我,關鍵字:字帖 王羲之,中國著名的書法家,東晉人,師從當時書法大家衛夫人,從張芝等大家吸取藝術養分,並開拓創新出了王氏獨特的書法藝術風格
  • 乾隆在國寶上寫了一個字,專家看後心痛:王羲之書法不值錢了
    乾隆無論去到哪,看到什麼都要在那裡題字,不僅如此,他還非常喜歡在自己收藏的歷史名畫名帖上題字,只要文物上有乾隆御覽之寶印章以及乾隆的題字,文物的價值就大大大折損了。這可不是隨口說說的,而是千真萬確。目前故宮以及臺北故宮收藏的文物很大一部分來源於清宮舊藏,而清宮舊藏的文物大多數是乾隆收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