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學法律: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為

2020-12-14 法潤人心

一,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概念

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為,是指民事法律行為成立後,是否能夠發生效力尚不能確定,也就是說它到底是有效的還是無效的行為,但是不能夠確定的,待享有形成權的第三人,作出追人或者拒絕的意思表示有效還是無效的法律行為。

二,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的特徵

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的特徵,主要體現在以下的三個方面:

1,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為已經成立,但是因缺乏代理權或者行為能力而使效力不齊備!

2,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並不是完全無效,也不是完全有效,而是處於一種效力不確定的中間狀態!

3,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為是否發生效力尚不確定,需要其他行為或者事實使之確定到底是有效還是無效?

三,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情形

1,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從事依法不能從事的法律行為,這種行為的效率需要等待她的法定代理人確認!因為根據我國民法總則的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只能從事與其治理和年齡狀況相符的行為,其他的行為都是屬於效力待定的行為!

那麼在此種情況下的效力應當如何確定呢?在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從事的行為當中,有三個人第一個人是這個行為人,第二個就是相對人,第三個就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在行為發生之後,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至起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如果沒有做表示的話,就視為拒絕追認民事法律行為,被追認之前,如果相對人是善意的,那麼此時這個善意相對人就有撤銷的權利,撤銷的話,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舉例子:比如說一個14歲的富二代,3月15號一個人去奔馳店買了一輛車,然後帶著自己的女朋友出去兜風,他的父親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後,覺得自己的兒子長大了,後來在3月20號汽車店打電話催告富二代的父親,讓他來追認這個行為富二代的父親,追認了購車合同,那麼此時這個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為就轉變為有效的法律行為,並且這個追認行為是具有溯及力的購車合同素極道,3月15號生效!

2,無權代理人以他人名義從事的民事法律行為!

無權代理,就是指代理人沒有代理權限,而從事代理行為,或者說代理人享有代理權,但是超越了代理權限,而從事的民事法律行為,那麼此時被代理人就享有追認權,如果被代理人追認的話,那麼此時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法律後果由被代理人承擔,如果被代理人拒絕追認的話,此時,法律後果則由無權代理人承擔責任!

四,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法律後果

1,真正的權利人行使追認權,對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為進行事後追認,這裡要注意的是追認是一種單方意思,表示並不需要相對人的同意就可以發生法律效力!

2,善意相對人具有撤銷權,從而使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直接歸為無效。

3,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為會因特定事實的出現而補證其效力!

相關焦點

  • 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為
    《經濟法》今天推送的是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為。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為,是指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尚未生效,須經權利人追認才能生效的民事法律行為。一旦權利人追認,民事法律行為自成立時生效;如果權利人拒絕追認,則民事法律行為自成立時起無效。
  • 民事法律責任之效力待定的法律行為
    效力待定的法律行為的效力在其成立之時是待定的,既非無效,也非有效,最終是由第三人決定。這個第三人是承認權人,若承認權人承認,該法律行為是有效的法律行為,並且自始有效;若承認權人拒絕,該法律行為是無效的法律行為,並且自始無效。
  • 關於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的規定|法學家講解《民法典》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講解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為,是指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尚未生效,須經權利人追認才能生效的民事法律行為。一旦追認,則民事法律行為自成立時起生效;如果權利人拒絕追認,則民事法律行為自成立時起無效。
  • 效力待定法律行為
    效力待定合同,是指法律行為成立之後,是否能發生效力尚不能確定,有待享有形成權的第三人作出追認或拒絕的意思表示來使之歸於有效或無效的法律行為。1.限制行為能力人超出能力的法律行為【民法總則第145條】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實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為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後有效。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一個月內予以追認。
  • 民法典中關於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為適用規範
    >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為是指其有效或者無效在行為成立的時候處於一種不確定的狀態,商待享有形成權的第三人同意或者拒絕的意思表示來確定最終的結果的民事法律。根據該定義可以得出民事法律行為成立的時候該民事法律的行為的效力是一種不確定的狀態。它既不是無效,也不是有效的,而是處於一種懸而未決的狀態。效力的待定的民事法律行為效力最終的決定者是享有形成權的人決定事後的意思表示而決定的。享有形成權的人擁有否定權或者追認權或者撤銷權。形成權人通過形成權來確定民事法律行為的。
  • 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待定,怎麼辦?|學習不久就施行的《民法典》
    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尚未生效,須經權利人追認才能生效的民事法律行為,就是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為。追認的意思表示自到達相對人時生效。一旦追認,則民事法律行為自成立時起生效;如果權利人拒絕追認,則民事法律行為自成立時起無效。
  • 一詞一解丨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待定
    一詞一解丨字裡行間讀懂《民法典》系列(四)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待定法律行為成立之後,是否發生效力尚不能確定,有待於其他行為或事實使之確定。例如民法典第145條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實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為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後有效。」
  • 跟我學法律: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
    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一,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概念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是指雙方當事人在民事法律行為當中設立一定的事由為條件,以條件的成就與否,或者說是是否發生作為決定民事法律行為法律生或者解除的根據的民事法律行為
  • 效力待定合同的法律後果有哪些?
    籤訂一個合同或者協議很常見的,雙方的民事法律行為如果想要籤訂一個合同的話,那麼雙方的主體必須是合格的,並且籤訂的內容和步驟都必須要符合法律規定,這才是一個有效合同的籤訂過程,如果上文當中所提到這些條件有一項不符合,或者是出現了法律當中所規定的其他情況的話,那麼這個合同很有可能是成為一個效力待定的合同
  • 【民法典】什麼是民事法律行為,效力如何?(二)
    民事法律行為效力分為有效和效力瑕疵,其中效力瑕疵包括效力待定、無效以及可撤銷。效力待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實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為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後有效。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無效: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 效力待定合同的法律效果如何
    如果這三個條件中有一個不成立,合同就無法發生效力。那麼效力待定合同的法律效果如何?閱讀完以下王觀濤律師為您整理的內容,一定會對您有所幫助的。 一、效力待定合同的法律效果如何  1、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後,該合同有效,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
  • 物業管理知識:效力待定民事行為
    其與可撤銷行為的區別:(1)可撤銷行為在撤銷之前為有效,撤銷權人為行為的一方當事人;(2)效力待定行為在確定之前處於效力不確定狀態,有權確定其效力的為行為當事人以外的第三人。效力待定民事行為包括:(1)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依法不得獨立實施的行為。(2)無權處分行為。一般來說,只有所有權人或依法、以約定享有處分權的人才有對物的處分權,如果無處分權而擅自處分他人之物則為無權處分。(3)無權代理行為。
  • 效力待定的民事行為
    效力待定的民事行為,是指行為雖已成立,但是否生效尚不確定,只有經特定當事人的行為,才能確定生效或不生效的民事行為。效力待定的民事行為包括以下類型:  (1)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實施的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多方民事行為。
  • 日月泰每日一「典」解讀: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情形、關於惡意串通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關於無效或者被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
    、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本條是關於民事法律行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無效和違反公序良俗無效的規定。
  • 【民法典】什麼是民事法律行為,效力如何?(三)
    民事法律行為效力分為有效和效力瑕疵,其中效力瑕疵包括效力待定、無效以及可撤銷。可撤銷: 基於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 跟我學法律:可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
    一,可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概念和特徵可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跟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都是因為欠缺有效條件,但是可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當事人有權依照法律規定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這種民事法律行為並不是當然無效,而是必須由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請求裁定之後才是情況而定
  • 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民法攻略:無效民事法律行為的類型
    無效民事法律行為,是指欠缺民事法律行為的一般有效要件,因而行為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的意思表示不發生法律效力的行為。無效民事法律行為的特徵:(1)自始不發生法律效力,即無效的民事行為,從行為一開始就不具有法律上的約束力。(2)無效民事法律行為處於明確的不發生法律效力的狀態,不需要任何人主張,也不需要法院等有關機關認定即為無效。
  • 事業單位考試公基知識:你的民事法律行為是否有效呢?
    我們都知道,法是調整人的行為的一種規範,而民事法律行為在事業單位考試中,更是民法中的重要考察部分,民事法律行為作出之後並不都是有效的,有可能處於效力待定即不確定的情形,那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到底如何呢?需要我們根據不同的情形進行分析,今天就讓我們通過幾道試題來考察一下大家。
  • 無權處分行為的法律效力及相關法律制度
    2004-10-09 10:25:53 | 來源:中國法院網 | 作者:汪昕瑤   內容摘要:《合同法》51條規定了效力待定的民事行為之一的無權處分行為
  • 民事行為的否定性評價並非一定要否定整個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上)
    就無效民事法律行為的法律後果,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生效力後,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