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雲的兒子樂樂上幼兒園半年多了,張雲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樂樂放學回家就直奔廁所,一臉難受喊著要拉臭臭,還說自己憋很久了。問他為什麼不在幼兒園大便,樂樂說在幼兒園拉不出來。
張雲擔心孩子在幼兒園受了委屈,就跟幼兒園的老師提了這個事。結果老師很詫異,因為孩子在幼兒園從來沒說自己想拉臭。
張雲跟其他幾位寶媽溝通,發現好幾個孩子都有這個問題,從來不在幼兒園拉臭臭。甚至還有孩子寧願拉到褲子裡也不跟老師說想大便。
為什麼孩子一定要回家再拉臭臭呢?
很多媽媽第一反應是幼兒園老師嫌麻煩,不讓孩子在幼兒園大便。其實這個情況是很少的,大部分老師都和藹可親,會主動提醒孩子們上廁所。
孩子非等到回家再拉臭,可能是像樂樂說的那樣,在幼兒園拉不出來,或者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臭。原因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孩子還沒適應幼兒園生活,在幼兒園不夠放鬆
對孩子來說,上幼兒園是生活中的重大變化。從之前輕鬆自由的家庭環境到講究規則的幼兒園生活,孩子需要有一段時間的過渡和適應,很容易焦慮不安,引起大小便反常。如果沒有做好充分的銜接準備,孩子很有可能陷入巨大的排斥和壓力中,抗拒在幼兒園拉臭。
大便通常要在放鬆,熟悉的環境中進行,而幼兒園裡通常都是集體行動,廁所一般都是開放式的,人也多,有的孩子擔心自己跟其他人不一樣,遭到其他孩子的嘲笑和老師的批評,心理上有負擔,無法輕鬆排便。
二、孩子自理能力不夠
很多爸爸媽媽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會教會孩子穿脫褲子,自主大小便,但還有一些家長不注意這些細節,幼兒園孩子多,有時候老師照顧不到,孩子又不會自己動手,就會選擇憋著。而在調查「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在幼兒園上廁所」的原因時,「不會自己擦屁股」佔了很大比例,家長也要反思下自己日常的生活教育了。
三、孩子生物鐘跟幼兒園作息安排不一致
幼兒園都是集體活動,什麼時間上課,什麼時間做遊戲都是有安排的,喝水,上廁所也都是小朋友排隊進行,這是幼兒園為了方便管理和照顧。但對孩子來說,可能規定的上廁所時間並無便意,等有便意了,班裡正安排吃飯、睡覺等活動,孩子這時候提出的上廁所請求可能被忽視。
四、孩子不好意思找老師幫忙
幼兒園裡老師要照顧的孩子多,難免有顧不上,不夠友好的時候。有的孩子不會自己擦屁股,又覺得找老師擦屁股是很羞恥的事情,不好意思找老師幫忙;有的孩子因為上廁所或者拉臭臭的事被老師批評過,心理有陰影,不敢找老師幫忙。
知道了孩子不在幼兒園拉臭臭的原因,我們對症下藥,不怕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提前幫孩子練習如廁
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家長就要教會孩子穿脫褲子,自主大小便。孩子兩歲左右,會表達上廁所的需求時,讓孩子坐小馬桶。早上醒來,晚上睡覺前,在小馬桶上坐一坐,讓孩子把如廁當成常規的程序,教會孩子大小便,穿脫褲子。
跟家裡坐便不同,幼兒園的廁所一般是蹲廁,所以家長在家也可以訓練孩子蹲的動作,鍛鍊腿部肌肉,防止幼兒園大便時出現腿軟的現象。
告訴孩子排便是正常的,解除孩子心理負擔
孩子對大便的態度更多來源於家長的態度。所以我們做家長的,不要表現出對大便的厭惡或者躲避,告訴孩子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排除孩子大便時的「羞恥感」和心理負擔。實在不知道怎麼說的,可以藉助繪本或者科普讀物,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幫孩子調整生活規律
家長多關注下孩子的排便情況,觀察生物鐘是否亂了,儘量幫孩子調整一個輕鬆合適的排便時間,比如早起或晚上睡覺前,最好每天大便一次。
如果孩子一連幾天沒有大便,可能是有便秘的情況。要多給孩子吃些水果蔬菜,多喝水,加大運動量,促進孩子排便。
如果孩子不在幼兒園拉臭並沒有對孩子造成身體上的傷害或精神上的困擾,那爸爸媽媽也不用太擔心,孩子的適應能力比我們想像的要強。給孩子一些時間,慢慢就會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