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牛的媽媽發現,牛牛似乎在幼兒園並不拉臭臭,因為一回家,牛牛就開始尋找衛生間,媽媽都開始懷疑是不是幼兒園的廁所壞了。經過詢問老師才知道,原來牛牛並不是沒有找到衛生間,而是一直憋著不肯上,直到回家之後,牛牛才跑去了衛生間。這讓牛牛的媽媽很是不解,牛牛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其實,通過幼兒園老師反應,不只是牛牛,還有一部分小朋友都是這樣,不敢在幼兒園拉臭臭,但是對於這些小朋友,老師也沒有辦法,所以,今天大家一起來解決一下這個問題吧。
一、為何孩子不敢在幼兒園拉臭臭,背後原因有多少?
一位叫橙汁的網友說道:我的女兒之所以不在幼兒園上廁所,那是因為她第一次嘗試上廁所的時候,被她的小夥伴嘲笑了,說她拉出來的臭臭太臭了,女兒非常的害羞,感覺到了無比的尷尬,再加上幼兒園一直實行的集體上廁所,女兒想要單獨一個人也不好意思,於是便不再在幼兒園拉臭臭了。
據統計,孩子不敢在幼兒園拉臭臭,一般都是以下幾種原因:
1.對於陌生的環境不適應。
孩子拉臭臭對於他自己來講,是一個比較隱私事情,因此,孩子感覺奧周圍環境不適應的時候,就會拒絕拉臭臭,例如,如果孩子已經喜歡了坐便式,但幼兒園是蹲便式,於是孩子就會不適應,然後拒絕上廁所。
2.對幼兒園的集體管理不喜歡。
在幼兒園裡面,老師為了方便管理,並且也是為了照顧到每一個孩子,總是喜歡集體上廁所,所以,對於一些比較害羞,不喜歡與別人一起拉臭臭的孩子,也不願意麻煩老師陪自己單獨來一趟,所以就會想著回家拉臭臭。
3.孩子處於秩序敏感期。
當孩子過了2歲之後,會走進一個秩序敏感期,在此階段,孩子有著自己的規則和秩序,一旦破壞了孩子的秩序,例如在幼兒園的一些行為,孩子就會奮起反抗,上廁所也是其中一種。
4.孩子肛欲期的明顯表現。
孩子在3到6歲之間,會有一種肛欲期的表現,也就是孩子可以通過憋小便和憋臭臭可以獲得一定的快感,所以孩子會經常進行憋臭臭,以此獲得樂趣。
二、孩子長期憋臭臭,會造成哪些後果?
有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在一段時間之內精神有些萎靡,而且不喜歡上廁所。經過一番查詢之後才知道,這是因為孩子已經到了習慣性便秘的階段,所以才有以上的表現,經過發現,孩子因為長時間憋臭臭,會導致以下幾種比較嚴重的後果:
1.引發痔瘡和肛裂,損害肝臟功能。
一位兒科的朋友,前幾天在朋友圈裡說道:現在最年輕的痔瘡患者不是15歲,而是5歲,甚至更小。
因為在孩子進行憋臭臭的時候,會損傷腸管的黏膜,導致孩子容易因為感染,得痔瘡,嚴重的時候,還會因為肛門括約肌受到損害,導致孩子肛裂,結腸炎也是最常見的症狀,最重要的一點是,當憋臭臭的時候,也就相當於將原本排毒素的通道給堵塞了,因此對於孩子的肝臟功能也有著負面影響。
2.新陳代謝紊亂。
有一個媽媽發現,自己的女兒自從不在幼兒園拉臭臭的時候,女兒的臉上就出了一點小痘痘,甚至食慾還有些不佳,所以對於孩子憋臭臭,會影響孩子的新陳代謝,導致孩子的皮膚,以及食慾都有很多的影響。
3.注意力不集中。
習慣性憋臭臭的孩子,經常會出現精神萎靡的狀態,因為孩子便秘,導致了孩子的精神不振,氣色變差,甚至是孩子的小肚子也是鼓鼓的,這都是因為毒素沒有及時排除體外,影響了孩子的注意力,導致孩子出現精神萎靡的現象。
三、引導孩子有便意就需拉臭臭,爸媽該如何做?
鄰居家的孩子已經4歲了,所以上了學校之後,很不願意在學校裡面上廁所,因為他有些小潔癖,認為學校裡面髒,但是自從他不在學校進行拉臭臭之後,鄰居就很擔心,甚至嘗試了給孩子吃瀉藥,孩子直接因為腸胃問題上了醫院,所以對於孩子的自覺拉臭臭,需要正確的方法來指導的。
1.在家教會孩子簡單的自理知識,幫助孩子養成了良好的上廁所習慣。
孩子在幼兒園或者小學,都是需要自己解決一定的衛生問題,因此在家的時候,家長可以通過科學的角度,給孩子介紹一定的自理知識,最好的是,在家中幫孩子準備孩子專用的上廁所用具,幫助孩子一起鍛鍊,自主上廁所,養成良好的上廁習慣。
2.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幫助孩子適應陌生環境。
有朋友表示,自己孩子所在的幼兒園老師對於孩子上廁所老是催促,所以導致自己的孩子太過緊張,每次想要拉臭臭的時候,總是想要,但是由於精神不放鬆,拉不出來。所以對於孩子,一定要讓孩子放鬆下來,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幫助孩子適應學校的環境,才能有便意就拉臭臭。
3.和孩子及時溝通,讓孩子了解憋臭臭的後果。
當孩子是處於害羞或者肛欲期的時候,孩子因為不知道憋臭臭有什麼壞處,所以就會一直進行下去,之後給孩子帶來傷害。所以對於孩子的這個壞習慣,一定要跟孩子及時溝通告知孩子憋臭臭之後帶來的疾病和嚴重後果,讓孩子了解之後,就會自動改正了。
總而言之,孩子憋臭臭是一個壞習慣,對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父母一定要正確引導,給孩子一個健康的身體。
看完以上,你對孩子憋臭臭的習慣有什麼看法,可以在下面與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