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約特島的概況
馬約特島位於印度洋西部,處在莫三比克海峽北端,該海域有股莫三比克暖流自印度洋塞席爾群島周邊流入,並向南流入到南非東海岸大約南緯27度附近同阿古拉斯暖流和東馬達加斯加暖流匯合。該地區也受到印度洋颶風的影響,2019年4月25日,肯尼斯颶風經過葛摩群島,給當地造成了破壞。馬約特島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處在坦尚尼亞的三蘭港至馬達加斯加的馬哈贊加的航道中間,是扼守莫三比克海峽通道的交通要道之一。
馬約特島(Mayotte),是在印度洋上,位於南緯12°50′35″,東經45°08′18″,莫三比克海峽北部,馬達加斯加島西北295公裡處,昂儒昂島的西南偏南67公裡,葛摩群島的一部分,是葛摩群島最東南端島嶼,為法國屬地。由一個主島大特雷島(格蘭德·特爾Grande-Terre,法語為「大地GrandeLand」)或毛雷島(Maore),一個小特雷島(佩蒂特特爾Petite-Terre,法語為「小地Little Land」)或帕曼濟島(Pamanzi),和圍繞這兩個島的幾個小島組成。總面積374平方公裡(144平方英裡),人口279,471(2020年1月)。最大馬約特島(大島),長39公裡(24英裡),寬22公裡(14英裡),面積363平方公裡,為火山島,山脈為南北走向,有海拔500∼600米(1,600∼2,000呎)的山峰,最高山是貝拿勒山(Benara),海拔660米(2165英尺)。中部和東北部平原較廣。
四周由珊瑚礁環繞,外珊瑚礁長195公裡,容納1,500平方公裡(580平方英裡)的瀉湖,最大深度約為80米,它被描述為「印度洋西南部最大的堡礁湖群」。其中包括7.3平方公裡的紅樹林。是船舶和魚類的棲息地,至少有250種不同的珊瑚物種,760種熱帶魚類。
馬約特島的植物種類繁多:記錄下來的物種有1,300多種,其中一半是特有的,該島的15%被列為自然保護區。然而,由於非法砍伐森林,原始森林目前僅佔該島的5%。就像許多火山島一樣,馬約特島棲息著唯一的本地物種是馬約特狐蝠。
馬約特島分為17個市鎮,馬穆楚為最大城市,1977年後馬穆楚成為首府(原為藻德濟)。陸地和珊瑚礁之間的水域有利於水運和漁業。屬溫暖溼潤的熱帶海洋性氣候,平均氣溫在23和30°C之間,溼度往往超過85%,炎熱和潮溼,11月至次年4 / 5月平均氣溫為27~30°C,8月平均氣溫24℃,12月為27℃;年平均降雨量5,000毫米,植被為繁茂常綠的熱帶林。
2017年馬約特的GDP總計為29億歐元(33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11,354歐元(12,820美元)。馬約特的鐵路全長10.5公裡,有著總長度為93公裡的公路,其中72公裡為鋪裝公路。
1500年葛摩人在島上建立了毛雷蘇丹國。 1503年,葡萄牙探險家發現馬約特島並將其命名為「聖埃斯皮裡圖·桑託」(Espirito Santo)。1843年馬約特島連同其他葛摩被割讓給法國。馬約特島在2009年3月29日全民公決後,批准了一項憲法改革,約95 %的選民中同意馬約特島成為法國一個新的海外省。2011年3月31日成為法國繼瓜德羅普島,蓋亞那,馬提尼克島和留尼旺後,第五個法國海外領土,屬法國海外第五區。
經濟以農業、畜牧業和漁業為主, 居民從事農業,產香草,肉桂和丁香等香料作物,種植椰子、咖啡、劍麻、甘蔗、木薯、香蕉、菠蘿、芒果、玉蜀黍和稻米。養牛、山羊和家禽及捕魚。主要出口香精、香草、咖啡和椰仁幹。
馬約特島地圖
馬約特地形圖
馬約特島政區圖
馬約特島交通圖
馬約特島地圖
馬約特島在葛摩群島的位置圖
馬約特島在葛摩群島的位置圖
馬約特島地形圖
馬約特島行政區域劃分圖
1、藻德濟(Dzaoudzi),位於12°47′24″S 45°16′50″E,原是馬約特島首府,面積6.66平方公裡(2.57平方英裡),人口17,831人(2017年),其中大多數人居住在拉巴託伊爾鎮。藻德濟鎮(Dzaoudzi)為礁質露頭,與東方約2.5公裡(1.5哩)處的帕曼濟島(Pamandzi)間有長1.9公裡(1.2哩)的堤道相連。藻德濟市郊有機場和港口,是印度洋上主要的航空、航海補給站之一。
2、帕曼濟(Pamandzi),位於12°47′55″S 45°16′31″E,面積4.29平方公裡(1.66平方英裡),人口9,892(2012年)。
帕曼濟島(Pamandzi),是在馬約特島西部,位於南緯12°47′15″,東經45°16′30″。面積10. 95平方公裡(4.23平方英裡)。人口15,339人(2007年7月)。馬約特島的唯一機場在該島。其中藻德濟市(Dzaoudzi),位於12°47′24″S 45°16′50″E,面積6.66平方公裡(2.57平方英裡),人口14,311(2012年)。1977年前,藻德濟曾是馬約特島的行政首府。藻德濟是印度洋上主要的航空、航海補給站之一。帕曼濟市(Pamandzi),位於12°47′55″S 45°16′31″E,面積4.29平方公裡(1.66平方英裡),人口9892(2012年)。屬熱帶海洋氣候,雨季從12月到4月,而旱季則覆蓋剩餘的七個月。涼爽時期的平均溫度徘徊在23°C(73°F)附近。在最溫暖的時期,平均氣溫為27°C(81°F)。年降雨量約為1000毫米(39英寸)。
帕曼濟島一景
帕曼濟島藻德濟區一景
馬約特島帕曼濟島藻德濟港
馬約特島藻德濟鎮衛星圖
馬約特島帕曼濟島附近衛星圖
馬約特島帕曼濟島帕曼濟鎮一街景
馬約特島帕曼濟島藻德濟海岸
馬約特島帕曼濟島藻德濟海岸一景色
馬約特島帕曼濟島藻德濟海岸外景色
馬約特島帕曼濟島東部的莫亞海灘
馬約特島帕曼濟島東部的莫亞海灘漁民房屋
帕曼濟島藻德濟一油庫
帕曼濟島藻德濟的鯧參海灘(Pompano beach)懸崖
帕曼濟島藻德濟的鯧參海灘的懸崖
帕曼濟島藻德濟的法國印度洋殖民地的舊殖民地政府
帕曼濟島藻德濟的通訊天線
帕曼濟島藻德濟一室內市場
在帕曼濟島藻德濟海岸看馬約特島
帕曼濟島藻德濟半島
帕曼濟島藻德濟海岸一民居
帕曼濟島藻德濟海岸一民居內
帕曼濟島藻德濟海岸一民居內廚房
帕曼濟島藻德濟一民居前露臺
帕曼濟島上的西瓜
帕曼濟島帕曼濟鎮一景
帕曼濟島帕曼濟鎮山上南望機場
帕曼濟島東北部的扎尼·扎哈湖(Dziani Dzaha)
鳥瞰馬約特島帕曼濟島機場
馬約特島帕曼濟島機場
馬約特島藻德濟博物館
帕曼濟島上的木瓜
帕曼濟島上的體育場
帕曼濟島上一公路
帕曼濟島藻德濟巴加莫約(Bagamoyo)海岸
帕曼濟島臨近鯧參海灘的巖石
馬約特島的帕曼濟島衛星圖
3、馬穆楚(Mamoudzou),位於12°46′50″S 45°13′40″E,面積41.94平方公裡(16.19平方英裡),人口71,437(2017年8月)。除了馬穆楚外,還由卡維尼(Kawéni),姆薩佩雷(Mtsapéré),帕薩馬因蒂(Passamainti),瓦希貝(Vahibé),松祖一(Tsoundzou I)和松祖二(TsoundzouII)6個村莊組成。2015年3月馬穆楚市被細分為3個區。鎮上的瑪麗亞茲街(RueMariaze)有政府的廣播電臺,政府部門,包括政府辦公樓,農業和林業,教育,衛生和社會保障,公共工程,就業和培訓以及青年和體育部門。該鎮的經濟中心是馬爾凱廣場(Place du Marché),有一家銀行和購物中心,法航和法國伊娃航空辦事處以及旅遊局。
馬約特島馬穆楚的法國海外省總理事會
馬約特島馬穆楚市政廳
馬約特島馬穆楚馬爾凱廣場的市場
馬約特島馬穆楚別墅區
馬約特島馬穆楚海港
馬約特島馬穆楚海濱
馬約特島馬穆楚港碼頭
馬約特島馬穆楚港碼頭至藻德濟的輪渡
馬約特島馬穆楚市姆薩佩雷村清真寺
馬約特島馬穆楚一居民客廳
馬約特島馬穆楚的日落
馬約特島馬穆楚一海岸
馬約特島馬穆楚一海岸景色
馬約特島馬穆楚一海岸工地
姆博齊島(Mbouzy),是在馬約特島馬穆楚港南岸,位於12°48′43″S 45°14′07″E,面積84公頃,為自然保護區。
馬約特島馬穆楚的姆博齊島(Mbouzi)
馬約特島姆博齊島上的狐猴
馬約特果蝠
馬約特島的姆博齊島
馬約特島姆博齊島一景色
馬約特島海中的姆博齊島
馬約特島姆博齊島南部的珊瑚礁
馬約特島姆博齊島海邊的遊艇
在姆博齊島上考察
4、當伯尼(Dembeni),位於12°50′02″S 45°10′21″E,面積38.8平方公裡(15平方英裡),人口10,923(2012年)。
馬約特島當伯尼
當伯尼的馬約特大學中心樓
5、邦德雷萊(Bandrélé),位於12°54′33″S 45°11′40″E,面積36.46平方公裡(14.08平方英裡),人口7,885(2012年)。
馬約特島邦德雷萊的姆薩莫多村(Mtsamoudo)
馬約特島邦德雷萊海岸外的白沙島
馬約特島邦德雷萊的白沙島(塞布爾島Îlot de Sable)的沙灘
馬約特島邦德雷萊的標誌
馬約特島邦德雷萊的海灘
馬約特島邦德雷萊的傳統民居
馬約特島邦德雷萊的薩科利(Sakouli)沙灘
馬約特島邦德雷萊的薩科利沙灘一景
馬約特島邦德雷萊的薩科利沙灘
馬約特島邦德雷萊的薩科利海灘一景
馬約特島邦德雷萊的音樂海灘
馬約特島邦德雷萊的哈莫羅(Hamouro)海灘
馬約特島邦德雷萊一樹
馬約特島邦博島一景
在邦博島海岸看馬約特島
海中的邦德雷萊島(前左)和邦博島(後右)
邦博島(Chissioua Bambo)
邦德雷萊島(Chissioua Bandrele),是在馬約特島東南部,面積0.21平方公裡。
白沙島(塞布爾島)'îlotde Sable Blanc,是在馬約特島東南部,位於12°59′13″S 45°13′00″E,在印度洋,呈米字形,薩齊利角(Saziley)東南約1.7公裡,長約453米,寬148米,是馬約特島東部的海洋公園的最南端。
馬約特島東南白沙島
6、卡尼·凱利(Kani-Kéli),位於12°57′25″S 45°06′20″E,面積20.51平方公裡(7.92平方英裡),人口5,507(2017年)。
馬約特島卡尼-凱利的恩古賈(Nguja)一景色
馬約特島卡尼-凱利南部海岸的猴麵包樹
7、布埃尼(Bouéni),位於12°54′22″S 45°04′41″E,面積14.06平方公裡(5.43平方英裡),人口6,402(2012年)。
馬約特島布埃尼海灘
8、希龍居伊(瓊吉)(Chirongui),位於12°56′04″S 45°09′04″E,面積28.31平方公裡(10.93平方英裡),人口8,047(2012年)。
馬約特島瓊吉村
馬約特島瓊吉山周圍森林
馬約特島瓊吉山保護區標誌
馬約特島瓊吉山頂(海拔549米)
9、薩達(Sada),位於12°51′04″S 45°05′59″E,面積11.16平方公裡(4.31平方英裡),人口10,195(2012年)。
馬約特島薩達鎮一海岸景色
馬約特島薩達鎮大溪地海灘
馬約特島薩達鎮
馬約特島薩達鎮民居
10、烏昂加尼(Ouangani),位於12°50′55″S 45°08′41″E,面積19.05平方公裡(7.36平方英裡),人口9,834(2012年)。
11、希科尼(Chiconi),位於12°49′59″S 45°06′52″E,面積8.29平方公裡(3.20平方英裡),人口 7,048(2012年)。
馬約特島希科尼鳥瞰圖
馬約特島希科尼的蘇荷亞(Sohoa)海灘
馬約特島希科尼的蘇荷亞海灘一獨木舟
12、辛戈尼(Tsingoni),位於12°47′09″S 45°06′41″E,面積34.76平方公裡(13.42平方英裡),人口 10,454(2012年)。
馬約特島辛戈尼的蘇魯(Soulou)海灘
馬約特島辛戈尼的清真寺,始建於1538年。
13、姆桑加莫吉(姆特桑岡烏日M'Tsangamouji),位於12°45′35″S 45°04′58″E,面積21.84平方公裡(8.43平方英裡),人口6,432(2017年)。
馬約特島姆桑加莫吉鎮
馬約特島姆桑加莫吉市政廳
14、阿庫阿(Acoua),位於12°43′21″S 45°03′23″E,面積12.62平方公裡(4.87平方英裡),人口5,192(2017年)。
15、姆桑伯羅(Mtsamboro),位於12°42′S 45°04′E,面積13.71平方公裡(5.29平方英裡),最高點海拔472米,人口7,805(2012年)。主要經濟活動是漁業和種植橘子。著名地標是韋曼尼(Wemani)清真寺和姆桑伯羅酒店。至少有3個小型運動場。
姆桑伯羅村(Mtsamboro)位於島的西北海岸,1號國道旁。東北是姆薩哈拉村(Mtsahara),西南是姆桑加杜阿村(Mtsangadoua)。村莊地區有兩個小半島,其中較大的一個半島位於村莊中心以北約1英裡處,哈姆雅戈村(Hamjago)將姆桑伯羅村(Mtsamboro)與姆薩哈拉村(Mtsahara)隔開。距喬齊爾群島(Choazil)最近的半島的這片水域被稱為喬齊爾水道。喬齊爾群島西北是更大的姆桑伯羅島(Mtsamboro)。兩個島嶼被姆桑伯羅水道隔開。奇西奧·姆桑伯羅島是一個多山的島嶼,該島的西南部,有一個主要定居點和沿著海灘點綴的眾多小屋。東南地區森林茂密,是北森林保護區的一部分。東面是海拔472米的DzianiBole山。
奇西奧·姆桑伯羅島(ChissiouMtsamboro),以前稱為贊布魯島(Zamburu),又被稱為馬鞍島(Saddle Island),是在馬約特島西北海岸約3英裡,位於12°38′41″S 45°01′53″E,屬姆特桑博羅區,面積2平方公裡,是一個多山的島嶼,最高點海拔273米。東南地區森林茂密,該島的西南部,有一個主要定居點和沿著海灘點綴的眾多小屋。島上有漁民居住。
馬約特島的奇西奧·姆桑伯羅島
馬約特島的奇西奧·姆桑伯羅島位置圖
喬齊爾群島(Choazil),是在印度洋北部馬約特島姆桑伯羅村海岸外的兩個小島,位於12°40′37″S 45°3′26″E,西北是更大的奇西奧·姆桑伯羅島,這片水被稱為莫三比克海峽的喬齊爾水道。珊瑚礁接壤了除南部以外的所有島嶼。最高點在群島的西部高164英尺。
馬約特島的喬齊爾群島
16、邦德拉布阿(Bandraboua),位於12°43′31″S 45°06′26″E,面積32.37平方公裡(12.50平方英裡),人口 10,132(2012年)。
馬約特島邦德拉布阿的攔河壩
馬約特島邦德拉布阿當地人在河邊洗衣
馬約特島邦德拉布一水庫
17、庫恩古(昆古)(Koungou),位於12°44′19″S 45°12′26″E,面積28.41平方公裡(10.97平方英裡),人口 26,488(2012年)。
馬約特島庫恩古
馬約特島一景色
馬約特島一景
馬約特島的棕色狐猴
馬約特島的植物
馬約特島上的馬達加斯加黑短腳夜鶯
馬約特島上的馬達加斯加灰杜鵑
馬約特島上的馬達加斯加海鴿子
馬約特島上的馬達加斯加天堂鳥
馬約特島上的馬達加斯加塘鷺
馬約特島上的馬達加斯加翠鳥
馬約特島上特有的白眼圈鳥
馬約特島上的巴斯德壁虎,通常居住在樹木和灌木叢中,以昆蟲和花蜜為食。
馬約特島上不會飛的白喉鳥
馬約特島上的變色龍
馬約特島上的馬達加斯加綠鴿子
馬約特島上的葛摩布穀鳥
馬約特島上的葛摩藍鳥
馬約特島南部的春吉山(Mont Choungui),該島的第二高峰,海拔593米(1,946英尺),它最東南的薩齊利角(Saziley)是個國家公園,長4公裡,山脊陡峭,上升至233 米。覆蓋灌木叢和猴麵包樹,成立於1991年,佔地4180公頃。其中面積1,600公頃的土地被國際鳥類保護組織(BirdLife International)認定為重要鳥類保護區(IBA)。
馬約特島地形圖
馬約特島衛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