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跟著讀大學的兒子來廈門,賣豆花一碗只要5元!如今已開分店

2020-12-23 小依聊美食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小依聊美食。中國美食向來有博大精深,對於吃這一件事,我們國家的人都是很認真的在研究,即使是隨意的街頭小吃,也能變成媲美高檔餐廳的美食。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廈門的名吃,燒豆花。

燒豆花是廈門眾多小吃中的一員,也是很多廈門90後童年最美好的記憶,小攤販們把木質的蓋子掀開,露出裡頭熱騰騰白嫩嫩的豆花,舀一勺豆花進塑料杯裡,放一勺白糖,再蓋上一勺豆花,簡簡單單一份甜食就足夠哄得挑嘴的孩童眉開眼笑。

現在要說廈門最有名的燒豆花,那一定得是李菊英燒豆花。李菊英是店主的名字,因為跟著兒子讀書才來的廈門。最初是擺攤賣豆花,後來生意不錯就開了一家豆花店,她家的豆花小料非常豐富,生意非常火爆,每天都要開到十一二點。

這兒的豆花有兩種,甜豆花和鹹豆花。甜豆花加了白芸豆、紅腰豆、花生、薏米和芋圓,最後還要淋上長時間熬製的紅糖水,甜豆花口感有軟、有糯、有Q,也有脆,很是豐富,每一口都嚼著滿滿的,甜度也恰是順口。

鹹豆花裡面則是加了蝦米、蘿蔔乾、肉末、蔥花等小料,吃起來帶著淡淡的醬油鹹香,但不鹹口,嫩嫩的豆花裡嚼到炸過的蝦皮,格外香口,微鹹爽口,這一碗下肚,胃裡格外舒服踏實。

現如今,李菊英的豆花店已經開了第二家粉店,客人還是天天絡繹不絕。來廈門遊玩的朋友們一定要來嘗嘗哦!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點讚,我們下次再見。

相關焦點

  • 一碗「61歲」的豆花 老重慶的味道
    「來吃豆花的人,都是開車來。來了吃,吃了走,天天如此。」下午1點,豆花賣完了,老闆和老闆娘開始收拾屋子。故事豆花館只賣3樣菜 幾十年來沒變過豆花館如果賣到下午2點還沒有賣完,文華會免費送給鄰居們。這些鄰居也包括吃了文華豆花39年的陳婆婆,文華喊她「阿姨」。
  • 一碗豆花 一生相伴
    「賣豆花!」叫賣聲從門前飄過,慌慌張張找媽媽要了5角錢去打豆花,是很多80後兒時的回憶。而現在,很多地方都聽不到的「豆花」叫賣聲,在曲靖的老街巷裡,依然還在,他們就是曲靖市民口中的「豆花爺爺和豆花奶奶」。從四川自貢到雲南曲靖,615公裡的遙遠;從1992年到2020年,28年的跨度。
  • 一碗豆花的溫柔
    對於重慶這座恨不得喝水都加辣子的山城,與吃的有關的總是少不了辣,一年四季都吃火鍋也就不說了,那都是小兒科,街頭賣小吃的,也大多是大勺大勺給你加辣子,而豆花這個生來素淡的美食,也免不了鋪上一層紅豔豔的辣椒。 先說我從小吃的豆花兒,記得那時賣豆花的並不是在店裡賣,往往是中老年的男子,挑著扁擔,走街串巷的叫賣。
  • 「61歲」的豆花 帶你品嘗老街老灶老味道
    故事   豆花館只賣3樣菜 幾十年來沒變過   豆花館如果賣到下午2點還沒有賣完,文華會免費送給鄰居們。這些鄰居也包括吃了文華豆花39年的陳婆婆,文華喊她「阿姨」。   「我1975年嫁過來的時候,豆花館已經開了19年。」
  • 旅途上,一碗豆花
    豆腐花,我們這裡稱為豆花,那是從小跟隨大人們一齊享用的食品。豆花是庶民小吃,營養高,價格廉宜,小販中心必有攤子售賣。南洋口味的豆花加入糖水,成了家喻戶曉的甜品,溫的凍的皆宜。有時吃了正餐仍嘴饞,一碗豆花下肚之後立即飽滿,甚為滿足。  近幾年遊走亞洲各處,在一些景點邂逅沿街兜售豆花的攤販,含小驚喜。
  • 風味雲南,一筷豆花一口米線
    豆花米線(6月21日攝) 新華網 徐華陵 攝豆花、甜醬油、鹹醬油、冬菜、韭菜、油辣子、花椒、胡椒、花生碎……將佐料拌勻,一碗地道的老昆明豆花米線便可大口開吃了,小小的一碗豆花米線,那豐富的味道通過味蕾直接沁入心頭。
  • 廈門這20家校門口の老店,又小又擠!有人卻吃到不肯畢業!
    正宗的漳州四果湯,味道在廈門數一數二。黃阿姨做的四果湯份量十足,滿滿的配料蓋上淋了蜂蜜的碎冰,夏天只要吃上一口就讓人暑氣盡消。牛排面或是粉一碗只要15元,兩大塊的滷牛排,性價比高。他家的滷豆腐和鴨血也是點單率超高。 BOSS MAN大隻佬漢堡 人均:40元地址:檳榔西裡181號(檳榔中學門口)漢堡總是校園邊不可缺少的美味,很受學生黨歡迎。
  • 峨眉山旅遊攻略:大叔自製山泉水豆花,食材全靠人背僅10元一碗
    上篇文章為大家講述了一個賣礦泉水的阿姨,問了不買便髒話連篇。但是後來發現這個阿姨的情況是個例,山裡的小攤老闆還是非常熱情的!我們繼續面對70度的樓梯前行,因為此時已經是正午,陽光特別的充足,天空晴朗無雲,此時可以清晰的看到遠處高山的一個金色的小點,那裡就是金頂。但是距離金頂貌似比較近,但是需要翻過好幾個高山才能到達。
  • 探秘重慶木洞豆花:怎樣才算是吃豆花的最高境界?
    做了幾十年豆花的老店就在開農貿市場旁邊,早上有不少趕集的群眾到店點一碗豆花,滾燙下肚,再抿幾口白酒,這一天美好的生活就開始了……一位老人和他的豆花「八好三清」標準12月22日至24日,巴南區木洞河街將舉行第十屆重慶巴南年豬美食文化節,官方推薦的8家「年豬宴」品嘗店面,其中經營豆花為主的店面佔了一半。很多餐館想吸引顧客,從油碟開始想辦法。
  • 水嫩豆花消暑甜品 晉江老店探訪豆花製作過程
    本報訊(記者 王麗虹 林勁峰 文/圖)在沒有冰淇淋、冷飲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每到炎熱的夏季,當街頭傳來「賣豆花呦……」的叫賣聲,許多人都會買上一碗水嫩的豆花,吃完後頓覺暑氣消散一空。如今,街頭已經很難見到小販挑著擔子賣豆花的身影,但豆花的甜美,深藏在許多泉州人的記憶裡。近日,記者經過尋找,來到晉江青陽街道錦繡街一家小吃店,探訪豆花的製作過程。黃豆先泡後磨 加入石膏凝固店主莊先生製作豆花已有三十多年。說起製作方法,他笑著說並不難。
  • 重慶特產傳說(99)丨木洞豆花:怎樣才算是吃豆花的最高境界?
    做了幾十年豆花的老店就在開農貿市場旁邊,早上有不少趕集的群眾到店點一碗豆花,滾燙下肚,再抿幾口白酒,這一天美好的生活就開始了…… 一位老人和他的豆花「八好三清」標準12月22日至24日,巴南區木洞河街將舉行第十屆重慶巴南年豬美食文化節,官方推薦的8家「年豬宴」品嘗店面,其中經營豆花為主的店面佔了一半。
  • 關於豆花泡饃的記憶
    豆花泡饃本地人吃不厭,外地人吃不慣,我前些年在我村上賣了八年豆花泡饃!今天晚上我在寶雞鳳翔街道一家麵皮店吃擀麵皮,聽到一位中年大叔對他朋友這樣說道。本地人吃不厭確實不假,外地人咱也不知道人家吃不吃得慣了?
  • 【今日廣東·鄉音】一碗豆花,無限鄉思
    簡簡單單一碗豆腐花,就足以令人胃口大開。況且,那甜美柔滑的味道背後,還承載著在外遊子的無限鄉思……醬紫FM出品值班主播 | 羊城晚報記者 鄭紫薇中國人的食譜裡有一道菜,南北通食、老少鹹宜,那便是豆腐。豆腐,一個不甚響亮的名號,一味不怎驚豔的食材,卻蘊載了許多人的一份鄉思。
  • 一碗豆花,一碗糙米飯!老重慶的地道滋味!超級火爆的蒼蠅館子!
    豆子選好膽水濃度一定要調好,這樣點出來的豆花才能是嫩白清香,甚至連窖水都是清甜的。以前從未親眼看見豆漿變豆花,如今更加敬佩這些來自民間的傳統手藝。作為木洞人們的最愛,木洞豆花總是那麼受歡迎,搭配香辣入味的秘制蘸料,更是堪稱一絕!
  • 夏天熱得噴汗的季節,品嘗一碗冰冰涼涼的臺灣豆花,絕對是一大享受
    熱得噴汗的季節緩緩降臨,在大熱天裡來一碗冰冰涼涼的爽口豆花,絕對是一大享受,伴著碎冰大口吃下暑氣全消,昏昏欲睡的午後也清醒不少啊!今天帶大家尋覓網友最推的豆花,無論是豆香款還是炭香味,伴著糖水或香醇豆漿,在炎炎夏日都很值得嗑上一碗哪!
  • 一碗豆漿賣10元,曾經火爆的桃園眷村,如今卻大面積關店!
    店裡賣的東西比較簡單,一根油條8元、一碗豆漿10元、一個燒餅25元,一個飯糰28元,一開業這家店就火爆了全網,成為了最早的網紅餐飲店。  這家早餐店,刷新了很多人對傳統早餐店的認知,不管是在選址,還是裝修環境,菜品定價方面都讓餐飲業內人士直呼:這也可以!
  • 大學開13家分店打造中國的「麥當勞」,賣的卻是煎餅果子來一套!
    呦呦切克鬧,煎餅果子來一套,當時因為這個事情,各地煎餅果子銷量猛增,一個名牌大學生重新定義它,讓它與時尚、文藝、設計接軌。前不久落幕的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一個大學生憑藉自己的「左一煎餅」項目拿下了一等獎。是不是現在聽起來不可思議,你的腦子裡還保持在路邊攤那種叔叔阿姨起早貪黑的樣子。剛走進大學不久,劉浩明想倒騰做買賣。
  • 花蓮傳統豆花 香滑綿密清涼舒暢
    粉圓豆花、仙草奶凍、薏仁加牛奶是蔡記豆花店的人氣招牌,廣受學生族群喜愛,是炎炎夏日清涼解渴的飲品。(攝影/蕭尚華)蕭尚華花蓮縣  炎炎夏日即將到來,最好的消暑解渴飲品莫過於來碗冰涼涼香滑綿密的豆花或是Q彈爽口的仙草奶凍了!花蓮東華大學旁就有一間備受學生喜愛的傳統豆花店,不僅平價美味,多樣化口味更能滿足學生求新求變的消費需求。  花蓮蔡記豆花已有9年的歷史了,相信讀過東華大學的學生並不陌生,到蔡記品嘗傳統豆花就像回到自己家般的親切。
  • 天一冷,就想去廈門找點甜頭
    花生湯算是比較有代表性的廈門特色小吃之一,不少廈門小孩都是從小喝著花生湯長大的,軟軟糯糯的花生煮到入口即化,你也可以選擇加蛋,配上清甜的湯底一口下去很是舒服。思北花生湯至今已經開了六十多年了,算是島內資歷最老的一家花生湯店,如今的老闆算是傳承下來的第二代手藝,但味道依然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