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孩子走路不穩怎麼辦?寶寶走路出現這些情況,要引起重視

2020-12-23 小書蟲媽媽

今天在一個寶媽群和幾個寶媽聊天,一個寶媽說:「女兒一歲半了,剛學會走就學著跑了,每天跟著她小屁股後面,累死了!」

另一個寶媽說:「你女兒真厲害啊,我兒子兩歲多了,還走不穩,平時走路總是」拖泥帶水「的,有時候雙側膝蓋還老碰到一塊兒,感覺不穩定,像要摔倒似的。有人說他是X形腿,有人說是肌無力,反正我也沒有想那麼多,可能再大一些會好的。」

其中一個寶媽說:「哎呦,你這個當媽的,心真大,孩子這樣肯定要帶去醫院檢查,免得錯了最佳治療時間。」

那麼,孩子兩歲還走不穩正常嗎?帶著這個問題,我諮詢了兒科醫生,醫生說孩子的運動能力有一個發育過程,如果兩歲了還走不穩,家長便要引起注意了。

一:孩子運動能力發展

行走是嬰兒運動能力發展的一個重要過程。一般來說, 嬰兒5個月的時候,會像個「彈跳的皮球」。如果你抱著他站在你的大腿上,他會像一個皮球一 樣在你腿上跳上跳下。

到了13個月時,大約有75%的孩子便可以搖搖晃晃地獨自行走,15個月已經走得相當平穩了。但是,如果有的孩子在18個月以後還是不能穩穩噹噹地走路,家長便要引起注意了。

二:孩子行走不穩有哪些情況?

1.單腿行走不穩

這種情況的小朋友多為神經系統疾病所致,如病毒性腦炎、小兒腦癱、格林巴利症候群等。例如,有的嬰兒在父母的攙扶下站立時雙腿像棍子一樣發直或像剪刀一樣交叉,在運動方面表現出手腳運動不靈活、協調能力差,或者讓人感覺到走路的姿勢很彆扭,這可能是小兒腦癱所致,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做康復治療。

2.雙腿行走不穩

如果有的孩子走路時雙腿不穩、跌跌撞撞的,那可能是缺鈣所致。此類孩子除了走路不穩以外,一般還會伴有其他的表現,如入睡困難、易驚醒、厭食、煩躁、說話晚、出牙晚、易感冒等。

對此,家長切勿盲目補鈣,最好先到醫院進行微量元素檢查,然後根據患兒的年齡、體重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

3.發育畸形

由發育畸形引起的孩子走路不穩主要包括足內翻、足外翻以及膝內翻和膝外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內八字、外八字和O型腿、X型腿。

對於先天性的足內翻、足外翻,及早治療恢復的效果較好。對於患0型腿和X形腿的孩子來說,家長不必過分擔心,因為正常孩子的腳,在兩歲以內由於胎位姿勢、體重平衡等問題,通常會偏向「O型腿」。

在2 ~4歲因受成長與姿勢改變的影響,又會偏向「X型腿」。如果孩子7歲以後症狀還沒有消失,家長就應帶孩子到醫院進行矯正。

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家長的細心呵護,如果在成長過程中發現異常,一定要及時帶孩子到醫院檢查治療,免得錯了最佳治療時間。

相關焦點

  • 寶寶走路內八字怎麼辦?出現這5種情況請務必就醫
    3、奔跑、走路不穩,寶寶容易摔跤寶寶走路時腳尖向內,偏交替前進,可能會重心不穩,特別是在奔跑時,雙腳交替時,腳尖內旋容易跘倒受傷。通過一段時間的學步練習,等到寶寶走路穩當並掌握了正確的走路方式後,在2~3歲時就會就會好好走路了,家長不用特別擔心。
  • 2歲寶寶走路踮腳
    2歲左右正常學步的嬰兒,在生長發育階段出現尖足,是屬正常的。  因為寶寶剛學走路時重心往前,小腿肌肉往往也會出現緊張,身體的協調度不夠,對不同的地面還沒適應,缺乏觸地感,從而產生了墊腳尖這種走路方式  同時外部的一些因素也可能影響到寶寶走路,比如說不合腳的鞋子、給寶寶穿了襪子摩擦力小,沒有方便ta走路等剛學走路的寶寶的  腳尖走路這種情況醫學上稱為「足尖步態」,簡稱「尖足,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即正常的和異常的
  • 經常頭暈走路不穩,身體感覺晃動應該怎麼辦?今天來告訴各位答案
    經常頭暈走路不穩,身體感覺晃動應該怎麼辦?今天我們來告訴各位答案,經常性的頭暈走路不穩,肯定是我們的身體出現了問題,就算沒有發展到疾病階段,最少也是不健康的一種狀態,所以必須要引起重視。所以當我們頭暈走路不穩的時候,先測量一個身體的血壓,這個非常的簡單,也不需要花太多時間以及費用。如果血壓高於140/90,或者是更高,那麼首先需要考慮的是高血壓導致的頭暈走路不穩;當然就算不是高血壓導致的這些不舒服,我們也必須要想辦法把血壓降到正常的狀態。
  • 寶寶不到10個月就學會了走路,可能害了娃,學走路要注意這4點
    特別是看到其他和自家孩子同齡的寶寶都已經開始蹣跚學步,而自家寶寶卻依然站都站不穩時,父母的心裡難免會著急,所以有時會有意識地對寶寶進行走路訓練。其實寶寶因為個體差異的原因,他們的走路時間也是不同的,父母沒有必要非要把寶寶和其他孩子相比較,因為兩者完全沒有可比性。
  • 觀察下孩子的走路姿勢,看看有沒有這些問題
    「是不是孩子還小?長大就好了?」今天嘟媽主要想和大家聊聊孩子走路姿勢的問題,有幾種情況家長朋友們要注意了,最好去醫院看下!嬰幼兒的走路姿勢真的需要家長重視!因為不僅僅是美觀啊儀態啊這方面的問題,也關係到孩子日後的生長發育。
  • 1歲寶寶走路晚,被指責智商低!關於寶寶走路,這幾點情況要注意
    可剛坐下沒3分鐘,孫阿姨就對小張說:「你們家誠誠上個月不是剛辦了一歲生日宴嗎?怎麼1歲的孩子還要用車推呢,讓他學著走路啊,不然以後會影響智力的。」小張一聽心裡就不大樂意,自家孩子明明才9個多月不會走很正常,再說了就小區地下這些鵝卵石路,真要讓孩子自己走可不得摔嘛!小張內心醞釀下對孫阿姨說:「專家說了,孩子晚些走路更好,不會影響智力的。」
  • 寶寶走路不穩,是否智商過低?應先觀察娃是否「感覺統合失調」
    相信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快快長大,讓自己可以省點心,但是有些孩子卻面臨走路過晚或者走路走不穩的情況。甚至還有一些家長認為孩子走路不穩、走路過晚的情況是因為智商過低所造成的。但實際上,孩子學習走路的情況是因人而異的,有的早有的晚,跟智商的關係並不大。
  • 寶寶走路不穩,總摔跤怎麼辦?別急,這四個方法能幫到寶寶
    前幾天正好趕上休息,就去朋友佳美家做客,佳美的兒子一歲多了,非常可愛。見到我小傢伙也特別高興,就從佳美的懷裡下來,往我這邊來,想和我玩耍,誰知就幾米的距離,小傢伙竟然摔倒了兩次才走過來。回到我家後我不由得想這件事,為什麼寶寶1歲多了走路不穩,還總摔跤,究竟有什麼辦法解決呢?
  • 寶寶走路不穩愛摔倒?很可能是你忽視了這些問題
    寶寶開始學走路的時候總是跌跌撞撞,偶爾還會摔個一跤。因此,有的小寶寶甚至會害怕學習走路,必須要有大人的手牽著才願意嘗試著去走。那麼,有什麼辦法能幫助寶寶學習走路,減少摔跤,學會走路呢?如何讓寶寶學會走路?
  • 寶寶學走路總是摔跟頭,7個月-2歲寶寶學走路這些誤區你要知道!
    最近十個多月的她痴迷上了扶站學走路,因為剛開始總是站不穩栽跟頭,前兩天後一天要摔兩三次,腦勺摔出一個大包。愛動的她自然樂此不疲繼續學。最近買了防摔枕頭真的幫了我大忙.一、寶寶學走路要經歷階段?(我家現在就是經常雙手撒開,所以摔跟頭)3、寶寶獨自走路(12個月後)一般一歲以後,大部分寶寶開始走路,但是都不太穩,每個寶寶發育不同,有快有慢,家長不要過於在意。
  • 寶寶幾個月開始學走路?過早走路並不好,這些走路知識爸媽要了解
    關心寶寶的大動作發展,很有必要,但是如果採用不正確的方式「強迫」孩子走路,可能會影響孩子的發育。寶寶什麼時候開始學走路「三翻、六坐、八爬、周會走」這是最經典的嬰兒成長規律,不過,每個孩子的發展順序也不會完全一樣,存在個體差異,首先要明確這一個問題,不要刻意和其他孩子比較,把自己的焦慮情緒傳遞給孩子。
  • 寶寶走路早晚和智商有關?寶寶學走路越早越好?聽聽專家怎麼說
    熟悉了學步車的寶寶,稍微一使勁就可能「飛」出去,容易出現意外事故。誤區三:穿上學步鞋寶寶學步初期身體重心不穩,需要用腳趾加大抓地力來保持平衡,穿鞋影響感知地面,久而久之,寶寶會養成低頭走路的習慣。3.不要提拉寶寶手過於用力,牽扯前行速度也不要太快。4.請彎下腰來,弱小的寶寶需要你更貼近地保護他。這5種走路姿勢要警惕!發現寶寶走路姿勢奇怪,別以為是小問題。有些是病理性姿勢異常,耽誤治療會引起嚴重後果!
  • 經常頭暈,走路不穩,有搖晃感,是怎麼回事?
    頭暈、走路走不穩,有搖晃感,這是眩暈的狀態。在原地轉圈、過度勞累或者過度節食等,都會引起眩暈。這些因素引起的眩暈,一般不會持續很長時間,並且只會偶爾發生,不需要太過擔心。但是,若你經常頭暈,走路不穩,有搖晃感,要警惕,說明身體多半遇到麻煩了。經常頭暈,走路不穩,有搖晃感,預示身體出了哪些問題?出現頭暈,走路走不穩,有搖晃感的感覺時,首先要考慮是不是睡眠不足引起的。
  • 寶寶踮腳走路不是賣萌!家長要重視
    信息時報訊 (記者 吳瑕 通訊員 林惠芳) 樂樂1歲2個月,長得活潑可愛,反應也甚是機靈,但剛學會走路不久,媽媽就發現他走路時會踮起腳尖。樂樂媽聽身邊一些朋友說,孩子踮起腳尖走路是大腦發育異常的信號,於是趕緊帶他到醫院檢查。
  • 為啥有的寶寶走路時間晚?孩子學習走路階段,家長們要做好這4點
    如果一個小區裡有好幾個跟自家孩子差不多大的寶寶,那這幾個媽媽可有話聊了。而且聊的話題無關乎都是孩子,有時候看著別人家的孩子才9個多月就學會走路了,但自己家的孩子一歲半還不會走,寶媽們心裏面別提多著急了。
  • 寶寶越早學走路就越好嗎,不是的,實際情況正好相反
    可問題就出在後來,寶寶雖然會走路了,可怎麼也走不穩,經常是走幾步就要摔一跤,雖然孩子會走路的比別人早,可別人家的孩子都已經能小跑了,孩子還是不能正常走路,這讓小黃十分擔心。家長想讓寶寶快快成長,早點學會行走,探索外面世界,初衷是美好的,但如果操之過急,反倒因此而傷害了寶寶的身體健康,那真是不值當!
  • 小孩子不肯走路怎麼辦?孩子會走路為何總是要抱?
    小孩子不肯走路怎麼辦?孩子會走路為何總是要抱?  街坊周小姐問:  我寶寶現在2歲半了,已經學會走路,平時在家也自己走來走去的玩。由於我們家住7樓,平常上下樓梯我們都是抱著孩子出入的。近期,我發現帶他去公園玩,孩子都不肯落地自己走路,每次都要我們抱著,直到看見兒童遊樂場,才肯落地去玩。平常帶他出去吃飯或者逛街,他都要求我們一直抱著,或者就坐在車裡飯桌前。  問題一:我寶寶才2歲半,就學會懶惰了嗎?  問題二:該怎樣去解決孩子不肯走路的問題?
  • 寶寶走路早晚可以反應智商高低?你家孩子多大會走路的
    孩子沒出生之前,孕媽們整天擔心胎兒的發育問題,孩子出生以後,媽媽們終於不用每天擔驚受怕了,可是孩子的成長變化又成了媽媽擔心的難題。麗麗最近正因為孩子走路的問題頭疼不已,別人家的孩子都能緩緩的走路了,自己家孩子已經一歲半了還不能獨自走路,是不是孩子智力發育出現什麼問題了?
  • 小孩走路外八/內八要緊嗎?
    寶寶內八字怎麼辦?在剛開始學習走路的階段,這種情況不用太擔心,1歲多一點的寶寶內八字與內脛骨扭曲有關,通常會自己消失。但如果寶寶大概3-4歲以後,還存在有走路跑步姿勢不對,容易跌倒等現象,媽媽需重視起來。
  • 寶寶頭髮黃,說話晚,走路不穩!這些表現是缺鈣嗎?
    相信不少寶媽寶爸估計都聽過以下內容:你家寶寶出牙好慢,缺鈣!你家寶寶長得矮,缺鈣!你家寶寶走路不穩,缺鈣!你家寶寶夜裡鬧,缺鈣!你家寶寶說話晚,缺鈣!你家寶寶頭髮少,缺鈣!2歲以下嬰幼兒、青春期少年,因生長快速,骨量迅速增加,對鈣的需要量相對較高,是鈣缺乏的高危人群。母親妊娠期鈣和(或)維生素D攝人不足、早產/低出生體重、雙胎/多胎等,致使胎兒期鈣儲存不足,造成嬰兒出生早期鈣缺乏。患腹瀉、胃腸道疾病時,腸道鈣吸收利用不良,也容易引起鈣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