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一體化治理格局 浙報頭版頭條提到衢州這個做法

2020-12-20 浙江在線

2020-12-18 12:39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陸樂

12月18日,浙江日報頭版頭條刊發文章《構建一體化治理格局》,文中對衢州有關做法進行了介紹,內容如下:

在加快從「事」向「制」「治」「智」轉變,實現省域治理現代化的進程中,形成跨層級、跨區域、跨部門的整體智治體系,構建上下貫通、執行有力、運轉順暢的一體化治理格局,顯得尤為緊要。

當前,圍繞這一治理導向,我省正以整體思維整合黨政機關各項職能,以智治手段優化治理方式、提升治理能力,高效構建治理新平臺、新機制、新模式,探索省市縣一體、部門間協作、政銀企社聯動的協同高效運轉機制,推動各部門各層級形成治理合力。

在不少基層幹部和專家看來,構建一體化治理格局的探索中,運用系統集成方法、優化職責界定和強化整體智治理念,是3個關鍵著力點。

關鍵之一:系統集成

在省域治理中,形成省市縣鄉一體的整體治理格局,是打破碎片化,發揮系統整體優勢、彰顯治理效能的關鍵舉措。

系統集成的理念和方法,在我省的探索進程中日益受到重視。省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陶建鍾說,在省域治理中運用系統集成方法,就是要堅持系統思考,科學統籌各項資源,實現跨層級、跨領域、跨部門的業務和資源共享。

小小「浙政釘」,盡顯系統集成的治理效能。

針對不同層級間溝通不暢、行政成本高、極易各自為政等問題,我省從2017年開始,開發建設這個全省統一的政務協同平臺,打通省、市、縣、鄉、村、小組(網格)6個層級,來自不同地域和層級的140餘萬公職人員,通過手機實現即時通訊、業務協同、移動辦公等功能。這個平臺的最大改變,是打破了原有層級,使組織架構扁平化,解決了溝通難問題,上級可以隨時找基層了解情況,基層也可以隨時向上級匯報工作。

集成各級力量、對組織架構進行線上整合,這是「浙政釘」帶來的啟示,也是浙江利用數位化轉型先發優勢、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探索。當前,我省正以系統化思維,通過協調和整合資源,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探索建立「整體政府」,解決信息共享難、業務協同難等問題。

「系統集成強調治理方式和智慧手段的有機融合,運用數位化平臺實現治理現代化。」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說,眼下,浙江正在打造決策、服務、執行、監督和基層治理五大數位化體系,以數位化手段,推動整個系統結構日趨精密。這五大數位化體系,既為公職人員的決策提供支持,也在便民利企、打造「掌上辦事之省」「掌上辦公之省」方面提供平臺化支撐。

系統集成,不僅要緊盯上下貫通,更要瞄準左右協同——致力於打通部門間的壁壘。

不同執法主體的分散執法現象一直被詬病,如何發揮系統的整體優勢,解決多頭執法問題?在綜合行政執法改革中,近年來我省整合執法主體、推進綜合執法,減少執法隊伍種類和執法層級等,在基層初步實現「一支隊伍管執法」。

在此基礎上,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提出,要率先構建「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體系。這意味著,我省將深化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把更多專業性較強的執法內容納入這一體系,真正實現「綜合查一次」,爭創營商環境整體優勢。

從2010年起,義烏市佛堂鎮試點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由一支隊伍行使16個政府部門的2000餘項行政處罰事項。如今,佛堂鎮正在探索更加綜合的行政執法體系建設,把市場監管、交通、環保等專業執法隊伍納入其中。鎮黨委書記吳貴倫說:「打通部門和基層之間的壁壘後,未來的行政執法將更加集成。」

關鍵之二:職責界定

基層「看得見、管不著」,職能部門「管得著、看不見」——條塊分割,這個困擾基層治理的難題,直指部門和基層之間職責界定不清這一根源。

構建一體化治理格局,首先要優化條塊間的職責界定和業務協同。著眼於理順上下之間的機構職責關係,從源頭上解決這一難題。從今年5月開始,我省啟動「縣鄉一體、條抓塊統」改革,意在破解制約縣鄉高效能治理的痛點和堵點,尤其是權責匹配難、鄉鎮統籌難、縣鄉協調難等「三不管」問題。

試點這項改革的衢州市衢江區、湖州市長興縣和紹興市柯橋區,不約而同地建立了事項責任清單。如在柯橋,71個涉及市場監管、綜合執法等基層工作領域的事項被納入清單,每個事項分別列明部門和鎮街責任,以及對應的法律法規依據。「清單能夠明晰各方權責,從而理順上下之間『一對多』和『多對一』的機構職責關係。」柯橋區委編辦副主任李連剛說。

如果說以清單明確職責是對治理形態的優化,那麼通過重塑體制機制實現治理模式的完善則顯得更為關鍵。

「管理機制不理順,條塊之間邊界不清的問題還是難以從根本上解決。」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研究員黃飈說,要徹底解決鄉鎮街道權責不匹配等問題,頂層設計是關鍵,必須運用矩陣式管理方式,釐清縣鄉界面,統籌縣鄉資源,強化縣鄉協同。 

2019年,衢州以鄉鎮機構改革為契機,通過借鑑計算機編程的模塊化方法,重構了鄉鎮(街道)的組織架構。

衢州市委編辦副主任鄭應龍介紹,當地按照具體業務職責設置黨建、經濟、執法、治理、服務等若干運行模塊,對部門派駐人員和鄉鎮工作人員統一管理。「將類似的數位化思維引入治理領域,能夠在制度層面明確界定各自的職責,真正實現縱向聯動無斷層、橫向協同無縫隙。」他說。

機制創新帶來流程再造,讓大量涉及部門多、協調難度大的事項能夠作為「一件事」來推進。

河道非法採砂制砂整治,涉及公安、林業、自然資源規劃、水利等多個部門,以往基層發現非法採砂制砂情況,需要由鄉鎮協調這些部門分頭進行處置,牽扯大量基層工作精力。今年以來,衢江區明確水利局為牽頭部門,鄉鎮只需找到水利局,再由牽頭部門協調有關部門統一處理,行政效率大幅提高。在此機制下,當地實現非法採砂和違規制砂動態清零。

「對運行流程的全方位創造性系統性重構,從根本上強化了資源的科學統籌和調配,從而實現了治理成本最小化、效能最大化。」鄭應龍說。

關鍵之三:心中有「數」

萬物皆數的時代,只有做到心中有「數」,才能真正讓數字「活」起來,把數字「用」起來。

在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有關負責人眼中,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提出的「厚植整體智治、高效協同的理念」要求,正是我省各級領導班子和幹部面臨的新課題:在開放和共享的理念下,黨員幹部通過學會收集數據、分析數據、運用數據,加強前瞻性思考、戰略性謀劃,從而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能力。

但從實際看,政府部門多年來產生的數據資料,有相當一部分「躺在檔案室」裡,被束之高閣。

「整體智治不僅僅是一次技術變革,更是一場認知與思維革命。」浙江工商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張丙宣說,只有不斷提高現代科學素養,下大力氣提升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專業素養、專業精神,一體化治理格局的打造才有持久動力,數字賦能省域現代化先行也才有實現的可能。

比如,政府部門怎樣利用開放數據,讓治理更加精準高效?

杭州通過開放全市3000餘個公共停車場、90餘萬個車位數據,由第三方導航軟體平臺提供智能停車指引服務,幫助司機準確找到車位,方便群眾停車,提升停車位資源使用率,這是一項有益嘗試。

再比如,怎樣進一步為基層減負,提升機關運行效能?

針對考核事項過多,影響機關日常工作的問題,今年以來,象山縣自主開發數位化考核平臺,將所有縣級考核事項和被考核的部門、鄉鎮統一整合納入,經過平臺數據分析,取消考核項目14個,調整合併22個,做到全縣考核無紙質臺帳和匯報材料,這是一種有力創新。

又比如,黨員幹部如何利用數據督促自身提升現代執政能力?

浙江將黨內監督與人大、政協、審計、群眾、輿論等監督力量和資源整合進入數位化體系,謀劃建設一體化智慧監督平臺,試圖通過對日常留痕信息的自動採集和匯總分析,形成立體客觀的監督畫像,這也是一種創新探索。

「這些跨層級、跨區域、跨部門的數位化實踐,技術難度並不大。歸根到底還是在於能否打開思想空間、認知空間、發展空間。」張丙宣說,只有理解一體化治理格局的構建會隨著數位技術的迭代升級呈現螺旋式上升,具有突破性、實質性的數位化成果才能不斷湧現。

值得期待的是,隨著數位化改革不斷深化,一張協同、高效、精準的省域治理網絡終將成型,進一步推動制度優勢轉變為治理效能。

1608266345000

相關焦點

  • 今天,新華社《政務智庫報告》、《浙江日報》頭版頭條報導德清!
    村(社區)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強化村級監督力量建設,織密村級監督網格,對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保障群眾利益、激活基層治理活力具有重要作用。德清縣以清廉鄉村建設為抓手,深度聚焦小微權力監管,著力構建民主監督與黨內監督「雙輪驅動」聯督模式。當前,「數字鄉村一張圖」在德清的應用更是破解了線上監督的難題,進一步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
  • 關於一體化,滬蘇浙皖「最強大腦」這麼說 _ 證券時報網
    論壇就「立足大循環促進雙循環,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這一主題開展深入研討。在長三角參事專題研討會上,來自滬蘇浙皖三省一市的參事們聚焦「長三角城市如何在服務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戰略優勢、體現更大作為」開展探討,重點圍繞推進長三角區域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從「區域經濟協同創新」「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公共服務互惠互享」等方面,就「打造金融科技世界級高地」「合力打造軌道上的長三角」「經濟發展中的文化思考」「長三角醫療一體化發展」等主題發表真知灼見。
  • 王思斌:社會工作在構建共建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中的作用
    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要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推進社會治理精細化,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這是政府和全社會的任務。社會工作在構建共建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過程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本文對此做一些基本的分析。
  • 浙江日報丨衢州:東融西進開放開發 打造大花園後花園
    依託四省通衢區位優勢,建設海陸空多層次、立體化的交通網絡,構築四通八達的現代綜合交通物流網絡,衢州正搶抓有利時機,以更高的格局謀劃自身發展定位,更好地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翻開2020年衢州市政府工作報告,全線推進杭衢鐵路建設、開工高鐵西站樞紐工程、建成開通衢寧鐵路、加快杭金衢高速拓寬……眾多交通大項目佔據著重要篇幅。
  • 助力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帶動緬甸經濟民生發展——浙緬投資合作...
    今年是中緬建交70周年,年初習近平主席對緬甸進行歷史性訪問,兩國領導人就構建中緬命運共同體達成重要共識,開啟了中緬關係新時代。回首一年來的中緬關係,我們高興地看到,中緬雙方積極落實習近平主席訪緬成果,推動中緬經濟走廊從概念規劃轉入實質性建設,走廊三端支撐重大合作項目取得積極進展,中緬電力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農林牧漁及勞動密集型產業等各領域合作有序推進。
  • 浙江各縣市甩出旅遊大禮包,擁抱長三角文旅一體化
    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許澎接受浙報集團旅遊全媒體中心記者採訪 除了美食美景美物之外,浙江各地市走進浙報集團旅遊全媒體中心直播間,送上出行紅包,推出優惠政策。 杭州市旅遊委員會副主任趙宏中接受浙報集團旅遊全媒體中心記者採訪 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浙、滬兩地共謀旅遊新發展
  • 「十四五」構建對外貿易新格局
    您認為下一階段全球貿易格局將會出現哪些新的趨勢和特徵?  李俊:RCEP的籤署是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一大突破性進步。當前,世界多邊貿易體系受到挑戰,世界貿易組織(WTO)框架下的多邊貿易談判受阻,而區域經濟一體化成為推進全球化和多邊貿易的另一條路徑。RCEP的籤署,不僅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步,也是從世界範圍推動全球貿易自由化進程的重大突破。因此,區域經濟一體化與多邊貿易體系並不矛盾。  再次,東亞地區經濟一體化有望加速,在全球貿易格局中的地位將進一步上升。
  • 論城鄉社會治理一體化的必要性與實現路徑
    內容提要:將社會治理區分為城市治理與鄉村治理,並在兩個方面實行不同的制度,這與國家治理現代化的要求南轅北轍。社會治理的這種二元結構,會導致經濟效率降低、社會平等缺失以及社會穩定程度減弱。中國共產黨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是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中國需要做出系統性改革,最終建立城鄉一體化的社會治理體制。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蘇州一體化平臺讓基層治理更智慧 實現從...
    今年以來,蘇州在「三整合」改革中,緊扣「大數據+指揮平臺+基層治理」的思路,以一體化平臺建設為抓手,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讓基層治理更聰明、更智慧。   全域推動:強化頂層設計實現多維度支撐   市級指導、縣區主導、鎮街主建,蘇州圍繞平臺建設目標任務,精準施策、靶向發力。
  • 構建社會治理新格局,黨建如何發揮引領作用?
    黨的十八大要求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但必須看到,在相當一部分地區,基層社會治理還是「政府包攬」模式佔主導,基本還處於政府「獨唱」或「獨角戲」狀態,「領唱」角色發揮不夠,「合唱」模式還不多見,「重政府包攬、輕多方互動」的「弱參與」現象還普遍存在,多元主體互動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尚未形成。
  • 推行城市家具一體化保潔提升道路環境治理水平
    今天上午,副市長王京文一行實地察看歷山路、濼源大街城市家具運行情況,隨後主持召開會議,安排部署城市家具一體化綜合保潔工作。會議強調,城市精細化管理要抓落實、抓具體,從細處著手、從小處幹起,要有眼界、有境界,向小處細處抓、向準處實處抓。
  • 霍偉東:東北地區一體化是新發展格局下東北振興的關鍵抓手
    不要就東北談東北,要在全國和全球的視域下分析問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東北地區目前的現狀是沒有信心,處於全國幾大板塊中的最弱勢,在這個局面下,東北地區必須"解放思想務實推動重振雄風"。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東北地區一體化應該作為東北振興的關鍵抓手。在東北振興梳理過程中我們發現沒有提到東北地區一體化,其實:我們做了什麼?我們還沒有做什麼?哪些需要國家支持、哪些需要我們借鑑與創新?推動東北地區一體化發展戰略的部署是實現東北振興的關鍵。"
  • 浙報集團2020年度杭州地區通訊報導暨共享聯盟會議在桐召開
    12月10日下午,浙報集團2020年度杭州地區通訊報導暨共享聯盟會議在我縣召開,各縣市區相關負責人齊聚一堂,共商強化媒體聯動宣傳、加強共享聯盟建設工作。浙報集團黨委書記、社長唐中祥出席並講話。縣委書記方毅致辭。翁嫣參加。唐中祥表示,當前媒體融合發展正面臨著新機遇新挑戰。
  • 山東構建「一群兩心三圈」新格局,區域發展更趨協調
    (資料圖)優化布局,下活區域協調發展這盤棋—山東構建「一群兩心三圈」新格局,區域發展更趨協調千鈞將一羽,輕重在平衡。對致力於高質量發展的山東而言,協調發展尤為關鍵。山東牢記總書記囑託,把區域協調發展作為八大發展戰略之一,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構建了「一群兩心三圈」的區域發展新格局。當下,山東三大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勢頭良好,同時積極對接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加快形成。
  • 經濟大家談 | 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大力培育和發展國內市場
    作者: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北京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傳媒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員 黃恆學  近年來國際市場持續動蕩,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新發展格局下中國經濟發展戰略轉型方向  隨著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必須奮力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堅決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調整和實施新的發展戰略。
  • 今天,美麗中國看浙裡@衢州,看完怎能不說美~
    今天,美麗中國看浙裡@衢州,看完怎能不說美~ 2020-10-13 17:0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山東構建「一群兩心三圈」發展格局
    我省將構建「一群兩心三圈」發展格局,支持濟南和青島建成國家中心城市,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山東半島城市群。實施省會、膠東、魯南三大經濟圈發展戰略,並建立議事協調機構推進機制。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劉飛躍 夏侯鳳超  東營被納入省會經濟圈  「《實施方案》提出構建『一群兩心三圈』」的區域發展格局。
  • 中國組織人事報又報導了渭城區基層黨建的經驗做法
    熱  烈  祝  賀  12月31日,鹹陽市渭城區基層黨建先進經驗做法文章《黨建解鎖「三無小區」幸福密碼》得到了《中國組織人事報》的報導!通過成立小區黨支部,設立黨群驛站,引導居民自治等具體舉措,把黨的組織建在群眾家門口,讓居民群眾在小區治理中唱主角。  為統籌資源,該區不斷健全區、街道、社區及駐區單位黨組織四級聯動體系,整合各類黨建資源向「三無小區」傾斜。實行「兩聯四包」制度,明確66個區級部門指導幫助「三無小區」做好組織設置、制度建設、社會治理、居民服務等工作。
  • 融入大合肥、對接滬蘇浙!廬江搶抓機遇促發展
    融入大合肥、對接滬蘇浙!1月4日,我縣召開了「融入大合肥、對接滬蘇浙」大討論活動工作動員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和在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及合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機遇,全面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滬蘇浙交界處,區域發展結構正在重塑
    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構建一張「50年不落後」的交通網……這份讓人眼前一亮的規劃,編制理念、設計思路,都與此前大不相同。 在新的片區規劃裡,嘉善跳出小縣域,融入區域發展大格局,以國際標準,對標全球區域經濟發展新標杆。這種規劃理念和思路,並非憑空而來,它與今年6月公示的《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19-2035年)》一脈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