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演播藝術家晏積瑄助力話劇《孔子》:向臺詞深處挖掘

2020-12-14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黃體軍

由著名藝術家張繼鋼執導的山東省重點演藝項目大型話劇《孔子》,進入緊張排練之際,著名演播藝術家晏積瑄近日受邀來到山東省話劇院,就臺詞表達方式與劇組演員進行交流探討並給予悉心指導。

「這次本來是專門指導劇中南子一角的,沒想到演員們都很渴望在這方面能得到幫助和指導,很高興趁此機會和大家一起咀嚼了很多角色。」晏積瑄如是告訴記者。

臺詞體現的是人物的思想和情感

「《孔子》是多媒體藝術呈現,有道白、音樂、舞蹈、服裝、燈光、道具等綜合在一起,如何與這些元素有效融合,而不至於淹沒其中,這對話劇演員是一個挑戰。」面對演員們的疑惑,晏積瑄強調,臺詞表達即演好角色語言是話劇演員的基本功,必須向臺詞深處挖掘,挖掘出臺詞蘊涵的不同人物的思想和情感,才能找到突破口和方向,找到話劇演員的自信,彰顯話劇演員的風採。「這就相當於有了奔頭。」

作為中國有聲閱讀委員會專家,北京人民廣播電臺著名節目主持人,在四十多年的藝術語言職業生涯中,晏積瑄在影視劇配音、配音導演、小說演播、紀錄電影解說、朗誦表演、藝術語言教育等多棲領域成就卓著,她參與創作的作品多次獲得「金雞獎」「華表獎」。在語言類方面,她成功塑造了一個個觀眾耳熟能詳的角色:電視劇《武則天》中的武則天,《康熙王朝》中的孝莊、容妃,《還珠格格》中的老佛爺,電影《阿凡達》中的姆亞、《終結者6黑暗命運》中的莎拉,《愛麗絲漫遊仙境》中的睡鼠,《唐老鴨和米老鼠》中的戴茜等。2019年被中國有聲閱讀委員會授予「傑出演播藝術家」榮譽稱號。此次來到《孔子》劇目和大家一起咀嚼角色,晏老師自稱「很愉快,很過癮」「有需要還會再來」。

具體到孔子一角,晏積瑄表示,「聖人」孔子是後代人眼中的孔子,是蓋棺論定的孔子,但孔子生前其理想並未得到實踐,他的一生是多難、坎坷、挫敗的一生,但聖人之所以成為聖人,是因為他一旦確定其道,就矢志不移,即使一生未實現理想,仍隱忍,不放棄,不妥協,越是艱難,越要堅守,「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就更加突顯其偉大。劇本是一劇之本,孔子的艱難和偉大,在劇本臺詞中都能找到挖掘到,只要找到最好的表達方式,就能擺脫單純背臺詞、背《論語》,而演繹出一個人性的孔子,一個鮮活的孔子,而不是一個空殼的聖人,一個概念和符號的聖人。

「一個好的話劇演員應該注重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善於咀嚼人物,如同樣一句「弟子明白了」,顏回、子路、子貢等不同的弟子有不同的表達方式,這背後蘊涵的是他們每個人不同的身份、年齡、性格、修養、精神及走向,找到這些差異,就找到了突破口,就找到了創作的快樂而不覺得累。」

我們感覺離角色更近了

在《孔子》一劇中扮演南子、顏回和孔子的多位演員表示,晏老師的指導讓他們有了一次難得的充電的機會,就像給大家注入了一針強大的自信劑。

「晏老師的幫助太關鍵了,幫我捕捉到了臺詞的動作性和信息量。」劇中扮演南子的演員楊娜深有感受地說。南子是《孔子》中唯一的女主角。她是宋國公主,衛國衛靈公的夫人,是衛國實際掌權者。在歷史上對她有多種說法,其中之一是說她美而淫。她對孔子很賞識,曾多次邀請孔子前去衛國。在一定意義上說,她是女強人、女政治家和思想家,也是孔子的知音,她希望孔子留下來,幫助她治理國家,讓衛國更強大,但最終孔子選擇了離開。她對此既惋惜又失望。

南子的形象特徵在臺詞上如何體現?楊娜認為,從她與孔子見面的第一句臺詞「夫子」就定了基調,夫子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個字,但必須能讓觀眾聽出弦外之音,其中包含了她的高貴的身份,她的權勢,她的性格,和她對孔子的崇拜,「太禮貌了,太冷了,不合適,太媚了,太親了,也不合適。必須找到發聲的準確位置,控制好語氣的輕重緩急和語調的抑揚頓挫。」楊娜表示,一旦找到臺詞的合理性和指向性,你就會擁抱和愛上這個角色。「我感覺南子就像黑白照片中的一點紅色,我希望能演好這個有思想有精神的紅色,而不只是一個符號。」

通過對臺詞的深入挖掘,顏回的扮演者徐曉東感覺「離角色更近了」。顏回是孔子最喜歡的弟子,他寡言,善思,謙遜,尊師重道,與其他弟子有明顯不同。「比如,顏回有一句臺詞『修己之身而推於天下』,這句話我原來用了肯定的語氣,但在晏老師指導下,現在改成了可能、不肯定的語氣,這樣更符合顏回的性格。」

扮演孔子的演員王翔自稱這次能爭取到孔子一角「實感誠惶誠恐」,「十分珍惜」。他說,看了很多關於孔子的書,但怎麼找到舞臺的支點,還是要如晏老師點撥的,回到臺詞中尋找方向,把思想和情感變成劇中孔子的,再變成自己的;一個真實的孔子內心其實也是充滿了矛盾的,比如在對待南子的態度上,因為她是女人,她雖然掌權,但並非國君本人,這不符合他的道,所以他必須離開她,但他也知道她是他的知音,離開衛國也是有失意和惆悵的。「這種糾結和矛盾正顯示了孔子真實的人性的一面。」

王翔特別分析了第七場渡河時,孔子站在河邊發出的感嘆——世事紛繁哪,日子一天天像流水一樣流走了,我孔丘站在這裡多久了?此時孔子已六十八歲,周遊列國十四年,至此結束,在經歷一連串的挫敗後,孔子會變通妥協嗎?「這條河既是自然之河,又是人生之河,這句話既是對他六十八年人生的回顧和感嘆,也是對接下來要做什麼的探討和發問。此後他繼續著書立說,廣收弟子,堅持宣揚自己的理想,不變通,不回頭,這就是聖人之所以成為聖人的原因,挖掘出臺詞背後的這些東西,再發出那句感嘆時,自然就找到了方向感。」

相關焦點

  • 山東省話劇院院長董旋:相信話劇《孔子》會成為新的裡程碑之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黃體軍2020年9月28日,濟南山東省會大劇院將迎來山東省文旅廳出品、著名藝術家張繼鋼導演、山東省話劇院傾力推出的話劇《孔子》的世界首演。那麼,從1989年起山東省話劇院緣何在三十一年間排演了三個不同版本的《孔子》?此次話劇《孔子》給山東省話帶來了哪些新的氣象?
  • 著名聲音表演藝術家晏積瑄重慶圖書館開講...
    12月5日上午,北京廣播電視臺資深節目播音員、著名聲音表演藝術家晏積瑄在重慶圖書館開講晏積瑄,你可能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但你應該對她的聲音一點也不陌生——遠至劉曉慶版《武則天》、《康熙王朝》斯琴高娃飾演的孝莊皇太后
  • 「太后專業戶」晏積瑄來渝 透露宮廷戲配音秘訣
    晏積瑄正在向讀者講述藝術作品誦讀技巧。今(5)日上午,在重慶圖書館開展了名人講座《藝術作品誦讀技巧》,中國有聲閱讀委員會專家、北京廣播電視臺著名節目主持人、播音員晏積瑄為讀者們現場分享配音秘訣和朗讀技巧。作為我國始終活躍在一線的影視劇配音、配音導演、小說演播、紀錄電影解說、朗誦表演、藝術語言教育等多棲領域的聲音表演藝術家,晏積瑄也被譽為「太后專業戶」,曾用聲音演繹了20多個太后的角色。
  • 配音演員晏積瑄做客重圖 開講藝術作品誦讀技巧
    新華網重慶12月7日電(陶玉蓮)5日上午,曾為《康熙王朝》《武則天》《阿凡達》等作品配音的配音演員晏積瑄,在重慶圖書館名人講座上開講《藝術作品誦讀技巧》。通過與觀眾互動的方式,為讀者講述藝術作品的誦讀技巧。
  • 大型話劇《孔子》演員李帥:勇敢挑戰高難度的「大」孔子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師文靜 攝影 王鑫著名藝術家張繼鋼在其執導的大型話劇《孔子》中,呈現了一個想像性、美學化的豐富又鮮活的孔子形象,他是「多難的孔子」「孤獨的孔子」「理想主義者孔子」。這個人物身上有著寬厚又沉重的情感呈現,有著哲思、詩性的透徹表達。詮釋好這個角色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片場側記|話劇《孔子》,片場也是學堂
    仔細回想一下,所有的源頭,都始於「至聖先師」——孔子。開學這天,我到山東省話劇院正在創排的話劇《孔子》排練現場探班。這部話劇,由著名藝術家張繼鋼先生親自執導。在現場看戲,一位藝術家的嚴謹細緻和卓越追求,恰是師者風度。
  • 大型話劇《孔子》演員王翔:演「孔子」,背負責任勇敢前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師文靜 攝影 王鑫 著名藝術家張繼鋼執導的話劇《孔子》展現春秋氣象,浪漫、抽象、詩歌化,全劇呈現思辨美、意象美,而孔子的形象完整、豐滿,有其感性、柔軟的一面,也有其理性、智慧的一面。這個高難度的孔子形象,給演員帶來很大挑戰。
  • 山東省話劇院黨總支書記葉樹茂:打造話劇《孔子》是職責和使命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師文靜 攝影 韓爽 由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出品,山東省話劇院傾力打造,著名藝術家張繼鋼擔任導演的話劇《孔子》將於9月28日在濟南山東省會大劇院舉行世界首演。該劇將採用多樣化藝術表現形式,著力塑造聖人孔子「多難的一生」,反映其儒家思想的基本內涵。
  • 著名演播藝術家李野墨今起傾情演繹葉舟小說《敦煌本紀》
    著名演播藝術家李野墨傾情演繹《敦煌本紀》,今起在AM747播出!每天中午12:00首播,晚上19:00凌晨1:00重播;網絡收聽登陸央廣網或雲聽APP,新甘肅客戶端同步轉播。詳細連結:李野默寫了一封信,竟然長達20頁!
  • 專家學者評話劇《孔子》:大不同的孔子讓人回味無窮
    9月28日,由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出品,著名藝術家張繼鋼擔任導演、山東省話劇院傾力打造的山東省重點舞臺藝術創作項目——話劇《孔子》在山東省會大劇院舉行首演。首演後,專家學者稱讚該劇有史有據同時又兼具藝術高度和思想深度,展現了一個全面的不一樣的孔子形象。
  • 著名播音藝術家關山離世
    天津海河傳媒中心消息:著名播音藝術家、原天津人民廣播電臺著名播音員關山,因病醫治無效,今天(2020年11月11日關山,原名丁威,著名播音藝術家,原天津人民廣播電臺著名播音員。自此之後,關山的長篇小說演播打響名號,尤其擅長演播部隊題材的作品,對偵查活動和戰鬥場面播得非常精彩。
  • 國內知名藝術家加盟!話劇《八步沙》劇本研討會在蘭召開
    據了解,話劇《八步沙》是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遊廳重點支持創排劇目,由曾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文華優秀劇目獎」、「國家舞臺藝術重點精品工程」、「全國文化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的甘肅演藝集團話劇院實施創排。目前,該劇已完成劇本創作,並邀請了由二群、康愛石、陳大明、常貴順等國內知名藝術家加盟主創團隊。
  •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燈滅」山東省話劇院舉行大型話劇《孔子》開排...
    2020年,是孔子誕辰2571年。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紀念偉大的思想家孔子,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特邀以著名藝術家張繼鋼導演領銜的創作團隊,歷經三年百折不撓精心打造,即將隆重推出八場話劇《孔子》。7月21日,山東省重點演藝項目大型話劇《孔子》開排儀式於山東省話劇院舉行,出席開排儀式的有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張鯤,國家一級導演、話劇《孔子》總導演張繼鋼、山東演藝集團董事長於劍、省話劇院黨總支書記葉樹茂、院長董旋及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山東省話劇院、《孔子》話劇相關人員等。
  • 懷念|著名播音藝術家關山離世!永遠的聲音傳奇!
    天津海河傳媒中心消息:著名播音藝術家、原天津人民廣播電臺著名播音員關山,因病醫治無效,今天(2020年11月11日)下午14時20分去世,享年86歲。關山,原名丁威,著名播音藝術家,原天津人民廣播電臺著名播音員。關山尤以演播長篇小說著稱,音域寬、音質美、清脆悅耳、鏗鏘頓挫是他的聲音特點。
  • 演播藝術家曹燦:從"小喇叭"到"老玫瑰"
    曾獲得「十大演播藝術家」「聽眾最喜愛的優秀演播藝術家」殊榮。   從上世紀50年代起涉足廣播領域,在「小喇叭」節目中為孩子播講數百故事。播講中篇小說《向陽院的故事》《大帆船的故事》,長篇小說《豔陽天》《李自成》《地球的紅飄帶》《少年天子》等。   曾在《開荒牛的迪斯科節奏》《流放中的回憶》《小平,您好!》等話劇作品中扮演鄧小平。曾在《拔哥的故事》《你好,太平洋!》
  • 著名藝術家張繼鋼談創作:黃河對我來說是永恆的創作主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師文靜 攝影 王鑫12月10日由著名藝術家張繼鋼擔任導演、山西省歌舞劇院創作演出的大型舞蹈史詩《黃河》在濟南山東省會大劇院演出,演出氣氛熱烈,觀眾報以熱烈掌聲和叫好聲。這場演出中,《黃河》導演、著名藝術家張繼鋼親臨現場與觀眾一起觀看演出。《黃河》這種大題材、獨特的藝術作品是怎麼創作出來的?張繼鋼導演接受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採訪,談他對《黃河》這部作品的思考。
  • 87歲藝術家曹燦去世 曾在《小喇叭》講百餘故事
    據「曹燦杯青少年朗誦大賽」官方消息,國家一級演員、著名表演藝術家曹燦於2020年1月8日15時18分在京逝世,享年87歲。曹燦,1932年12月27日生人,江蘇南通人,中國共產黨黨員,全國語言文字工作先進工作者、全國少年兒童校外教育先進工作者、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著名表演藝術家、十大演播藝術家、北京市語言學會朗誦研究會名譽會長、北京市教育學會朗誦研究分會名譽理事長、曹燦藝術學校名譽校長。
  • 「演話劇,修學分」:夏季學期英文話劇向社會公演
    今天,4部完全由南開學生自導自演的英文話劇向全社會公演。孔德蔚說,通過此次話劇展演,他走入了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隨著人物命運的起伏他仿佛也感受著「人生的歷練」。  《雨中曲》導演謝雨杉坦言,排練的過程並不容易,角色分配時候會有不同意見,彩排過程中時間湊不上,臺詞分配多少不一等。「好在這些困難都被我們克服了!大家為了共同的目標一起努力,我們更加團結了!」
  • 南通籍藝術家曹燦逝世:《小喇叭》廣播主持 致力繁榮語言藝術
    2020年1月8日15時18分,在與癌症頑強抗爭了15年後,國家一級演員、南通籍著名表演藝術家曹燦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對很多出生於上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的人來說,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節目「小喇叭」是抹不去的童年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