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學前stem教育

2020-09-14 格物斯坦機器人教育

在STEM活動開始前,教師要以觀察性問題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導幼兒關注「是什麼」的問題,進而促使幼兒與教師開始對話和一起探索。格物斯坦小坦克帶大家一起看看學前stem課堂的3個入口。

「是什麼」的問題關注的是正發生於幼兒眼前的事情,即幼兒所注意到的事物,或者幼兒正在做的事情,這些問題對於幼兒而言是具體的、形象的,是可直接體驗和可操作的。 教師通過將問題集中在幼兒所觀察和注意到的事物上,不僅能培養幼兒的觀察技能和溝通技巧,還能通過給予幼兒作為「專家」回答問題的機會來幫助其建立自信心。 同時,教師還能支持和鼓勵那些正在努力探索和行動中的幼兒,引導他們專注於發現問題的切入口,幫助幼兒學會如何關注細節。 由於觀察對象可能在許多方面有所不同,如形狀、顏色、大小、紋理、結構等,比較性問題不僅可以幫助幼兒了解事物的共性與差異,還能使幼兒基於觀察對象的共性和差異學會分類。


五種感官多維體驗,探究調查科學系統。 五種感官是兒童探索、處理和理解新信息的最基本方式。有研究表明,當幼兒動用所有的感官學習時,他們的大腦所建立的連接會更加牢固,記憶也會持續更長的時間。基於五種感官體驗的探究調查,一方面意味著幼兒要動用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多方面來探索各種各樣的具體對象及其屬性,根據不同對象的特點如大小、質地、顏色、圖案、重量等,對它們進行分類和比較;另一方面意味著幼兒在教師的引領下進行科學而系統的探究調查,而非幼兒隨意地、盲目地感知摸索。這樣才能適切而有效地在幼兒園STEM教育活動中發展幼兒多方面的STEM素養。 五種感官多維體驗有助於幼兒從多方面探究和認識正在發生的事情,並激發幼兒用語言來描述他們所感知到的事物,建立基本的科學技能。幼兒可通過視覺注意探究對象的顏色、形狀和運動狀態;可通過聽覺了解探究對象的音色,了解周圍的環境,促進幼兒彼此之間的對話和交流;可通過觸覺感知探究對象的質地,直接操縱工具,幫助幼兒深化理解、進行創造;可通過味覺和嗅覺進一步體驗和感受其他感官所忽略的細節。

搭建支架持續支持幼兒,表達交流延伸拓展 。雖然幼兒對周圍的世界有著天生的好奇心和非凡的學習能力,但他們仍需要成人的幫助來發展和堅持自己的興趣,進而獲得高質量的STEM學習體驗。教師作為幼兒園裡與幼兒接觸最為密切的成人,要為幼兒在園的STEM學習活動搭建支架,既要在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內給予幼兒持續的引導和支持,也要將幼兒的表達和交流作為STEM活動的核心。具體而言,教師給予幼兒的引導和支持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教師是引導性的參與者,能針對幼兒目前的需要和能力,不斷調整其介入的程度,和幼兒一起共同解決探索STEM活動所面臨的問題。第二,教師是積極的回應者,能為幼兒營造一個快樂溫暖、回應迅速的合作氛圍,且給予幼兒口頭讚美,以此來激發幼兒像科學家、數學家、工程師一樣思考、計算、創造、不斷挑戰自我。第三,教師是支持性的促進者,能在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內為其設置連續性的挑戰,如增加一個幼兒不知道的新事實,或為幼兒提供反例,延伸幼兒的好奇心、興趣和思考,從而使幼兒獲得難忘、持久和相關的經驗。 幼兒獨特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學習方式直接決定了其STEM學習必須以表達和交流為核心,以討論、可視化的形式來引領。一方面,幼兒應該有機會以各種形式進行表達,不同的表現方式所呈現的幼兒的思維方式是不同的,教師應該鼓勵幼兒以塗鴉、繪畫、製圖等藝術形式表徵他們的想法,記錄他們的學習成果;另一方面,幼兒應該有機會以各種形式進行交流,如與同伴一起提出和解釋問題,將同伴的表現與自己的表現進行比較,交流既可以進一步呈現事物的共同點和差異,加深幼兒的STEM學習體驗,又可以使幼兒學會歸納並產生在新情境下運用他們所理解的想法。

表達和交流的經驗有助於培養幼兒的表現能力和溝通能力,促進幼兒認知和語言的發展。學前階段的STEM教育對幼兒而言,更多的是一種科學啟蒙、興趣培養、思維發展的教育。 在學前STEM課程建設過程中,就課程目標而言,我們可以考慮以學科領域的劃分為依託,將學科領域的要求進行兒童化、活動化、經驗化的處理,即類似美國麻薩諸塞州的學前STEM課程那樣,根據兒童的身心發展階段,結合學前階段各學科領域的課程標準,將課程目標具化為幼兒可以開展的活動和生成的經驗。

只要成人為兒童提供適當的「腳手架」,學齡前兒童不僅自然傾向於探索嵌入日常生活中的STEM概念,而且還具有將這些現實世界的經驗與潛在的科學概念聯繫起來的認知能力;當成人有意識地培育幼兒的好奇心並支持他們學習時,幼兒可以有意義地參與涉及探究和設計的活動。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學前接受stem教育
    在中小學教育領域,STEM教育搞得如火如荼,而學前教育領域內卻還平靜如水,原因也許是多方面的。下文格物斯坦小坦克就來說說學前stem教育的一些問題。學前STEM教育,是實實在在地在為培養能夠適合未來社會生活的人打好基礎。 幼兒喜歡玩沙、玩水、玩原始的積木,自有幼兒園教育開始起,幼兒園之父福祿貝爾就已經主張讓兒童玩沙、玩水、玩積木。那個時代的人沒有見過自動化機器,沒有見過網際網路,更不會去想像AI時代將會是什麼,會有些什麼,怎樣的人才能去應對那個什麼都可能發生的時代。
  • 學前stem的重要性
    在中小學教育領域,STEM教育搞得如火如荼,而學前教育領域內卻還平靜如水,原因也許是多方面的。下文格物斯坦小坦克就來說說學前stem教育的一些問題。幼兒喜歡玩沙、玩水、玩原始的積木,自有幼兒園教育開始起,幼兒園之父福祿貝爾就已經主張讓兒童玩沙、玩水、玩積木。那個時代的人沒有見過自動化機器,沒有見過網際網路,更不會去想像AI時代將會是什麼,會有些什麼,怎樣的人才能去應對那個什麼都可能發生的時代。學前STEM教育不只是一種說法,更是一種做法。說到做法,最為實際的就是課程與材料。
  • stem教育幫助學前兒童鍛鍊自主能力
    格物斯坦小坦克來說說stem教育可以幫助學前兒童鍛鍊哪些能力。STEAM教育就是一項培養孩子各項綜合能力的教育,基本能夠覆蓋孩子幼升小的所有重要能力項。機器人編程教育作為一項非常綜合的STEAM教育項目,能夠幫助低齡兒童進行系統的能力提升。幼兒園時,老師會把孩子什麼時間幹什麼事兒都安排得明明白白,每一個步驟都不會落下。但到了小學,孩子的自由度可就高了。除了上課,老師不再指定孩子必須做什麼、怎麼做。孩子會增加很多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空間,社交半徑也逐漸擴大。
  • 學前stem教育的九個方式是什麼
    隨著STEM教育的興起,一些國家把STEM教育提升到了國家戰略層面,相繼出臺了促進STEM人才培養的政策措施,加大STEM教育的公共和私人投資,整合政府、大中小學、企業、科研機構、社區和家庭多方力量,共同促進STEM教育發展。接下來,格物斯坦小坦克來說說支持stem學習的九個方式。
  • 你一定想知道究竟國內stem教育現狀如何
    在中國stem教育是一個從國外引入的概念,中國stem教育興起有兩個重要因素,首先是國家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政策,第二個原因是信息技術發展。2016年stem和創客教育被寫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文件,此後stem教育在中國進入蓬勃發展階段。下面由格物斯坦小坦克帶您看看中國stem教育的發展現狀。
  • 幼兒園stem教育課程模式如何
    格物斯坦小坦克認為,提倡stem教育應該從幼兒時期開始,真正貫穿孩子成長始終,讓孩子越早接觸到全面的stem教育,對將來孩子的發展是大有裨益的。由於國內STEM教育相對國外起步較晚,國內STEM教育課程模式仍處於探索階段。
  • 思維對stem教育有什麼影響
    隨著近年來stem教育熱度熱起來,人們都已經熟知了stem教育即科學、數學、技術和工程,是學科交叉融合的教育。本文格物斯坦小坦克將思維和stem教育放在一起探討,思維和stem教育究竟有什麼用的關係。思維是每個人每天都在進行的活動,它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功能,主要基於個人內在思想活動的思維研究,已經從哲學討論發展到跨學科的心理學研究。美國最著名的哲學家和教育家之一杜威,他認為思想和思維是可以互換的。他通過對理性思維、科學探究、歸納演繹推理過程和師生關係等問題的分析,為教師提供哲學指導。
  • 聚焦學前STEM教育,科學啟蒙從這裡開始
    相信對大多數教師來說,教學的目的遠不止學生成績單上的高分,更想培養學生科學看待問題的思維方式,這正是STEM教育中S代表的Science的內涵。那麼,問題來了 :如何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呢?如何讓孩子熱愛科學?如何讓孩子獨立思索和創新科學呢?
  • stem教育案例
    近幾年,stem教育教學已經被家長熟悉,學生接受。STEM課程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是一種重實踐、跨學科,區別於傳統注重書本知識的單一學科教學的教育概念。接下來,格物斯坦小坦克來說說stem教育。
  • 幼兒園stem教育發展中的問題
    格物斯坦小坦克來說說幼兒園stem教育發展的問題。從我國幼兒園幼兒教學的現狀來看,當前STEAM教育教學實施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許多幼兒園教師對STEAM教學還沒有形成清晰的認識,沒有意識到STEAM教學對幼兒的重要性。
  • 幼兒園的stem教育有哪些引導思路?
    Stem教育一詞,十分火熱,這引起從業教育行業的我深度好奇。對於很多孩子即將踏入幼兒園大門的小朋友媽媽們來說,對幼兒園的stem教育更為關注。格物斯坦小坦克也是查看了大量書籍和網絡上很多文章,總結歸納了幾點幼兒園stem教育的引導思路,僅代表個人的想法和觀點,希望能給幼兒園教育從業者和媽媽們帶來一點參考價值。
  • 河南省兒童stem教育培訓_睿誠教育
    河南省兒童stem教育培訓,睿誠教育,2018年獲得亞太機器人競賽全球總決賽總冠軍(雙冠軍)。上海未來研究院結合兒童自身性格特點和興趣點,對孩子進行個性化的綜合評估,因材施教從而進行真正的優培教育;注重於少年兒童創新精神、創造能力和創新人格的教育。
  • stem教育課程是如何發展的
    STEM教育本身的定義就是跨學科的整合式教育。科創教育近幾年一直是教育領域的重頭戲,由機器人和3D列印引發的創新科技教育熱潮一直引領著創新教育行業,細分歸屬STEM教育的範疇。格物斯坦小坦克來說說stem教育課程的發展。
  • 中小學教育如何融入stem教育
    STEM教育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STEM教育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創新意識、批判性思維、信息技術能力等適應未來的關鍵能力,並有可能在未來生活和工作中持續發揮作用。格物斯坦小坦克認為在中小學課程中融入stem教育是不可迴避的問題。
  • 幼兒stem教育學習
    現在社會正處於科技發展飛速發展的階段,幼兒教育人一生最快樂純正的一個時間段,但隨著國內職場競爭內捲化的日趨嚴重化,格物斯坦表示孩子在幼兒期間也應掌握一些stem教育模式,為以後成長路上的學業打下紮實的基礎。
  • 如何進行學前英語家庭燻教?
    為什麼要進行學前英語家庭燻教?怎麼樣進行英語家庭燻教?下面我們先說一說早期英語家庭燻教的重要性,所謂的早期英語家庭燻教培養孩子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以及培養孩子良好的英語語感,語感即是孩子聽音變音的能力其實就是培養孩子的音素,所謂的語感的培養一方面是多聽就是我們所說的磨耳朵,多閱讀英語原版繪本或者是書,那麼該如何在家庭中去進行燻教呢,由於兒童發展的生理心理特點在學前階段主要可以分為2個大的階段,即0-3歲階段即3-6歲階段。
  • 學前兒童品德養成教育的內容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遷,生活於其中的人們自身的道德觀念、生活環境及其相互間的關係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學前兒童將要生活的社會相比較父母所生活的年代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如何把握這些變化,運用和應對這些變化,為學前兒童確立適合其所處時代的教育內容,是父母在開展教育活動、確定教育內容時,必然要考慮和解決的問題。
  • 學前幼兒園教育的性質及教育制度?學前幼兒園教育要凸顯公益性
    ,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學前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無可代替,不可或缺。這也意味著,學前教育必須在國民教育體系一盤棋的布局之中,也要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精神、中國思想、中國力量、中國夢想。
  • 上升到戰略高度的「STEM教育」是啥?如何教給孩子?我先教你
    有很多寶媽問我:STEM教育到底是個啥?很高大上的樣子。一點兒都不高大上,只是來了個英文名字而已。親們,有沒有聽過這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說白了,就是數理化很重要。美國覺得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數學(Mathematics)是提高國家科技發展的重要競爭力,所以出重金大力推行STEM教育。(stem就是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的縮寫。)咱們在這方面並不落後,咱們中國父母在孩子教育方面是無比拼的。國內也有很多輔導機構,教什麼stem教育。
  • 小學stem教育課程開發和實施案例
    雖然大家已經知道了stem教育在中國越來越受到重視,也非常贊同讓孩子接受stem教育,但是據格物斯坦的數據調查,被問及stem教育課程具體學什麼,接觸哪些題材,怎麼開展的。大家是一頭霧水,完全不清楚的,今天這篇文章小坦克就以一節小學stem教育課程為例,給大家做一個初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