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TEM活動開始前,教師要以觀察性問題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導幼兒關注「是什麼」的問題,進而促使幼兒與教師開始對話和一起探索。格物斯坦小坦克帶大家一起看看學前stem課堂的3個入口。
「是什麼」的問題關注的是正發生於幼兒眼前的事情,即幼兒所注意到的事物,或者幼兒正在做的事情,這些問題對於幼兒而言是具體的、形象的,是可直接體驗和可操作的。 教師通過將問題集中在幼兒所觀察和注意到的事物上,不僅能培養幼兒的觀察技能和溝通技巧,還能通過給予幼兒作為「專家」回答問題的機會來幫助其建立自信心。 同時,教師還能支持和鼓勵那些正在努力探索和行動中的幼兒,引導他們專注於發現問題的切入口,幫助幼兒學會如何關注細節。 由於觀察對象可能在許多方面有所不同,如形狀、顏色、大小、紋理、結構等,比較性問題不僅可以幫助幼兒了解事物的共性與差異,還能使幼兒基於觀察對象的共性和差異學會分類。
五種感官多維體驗,探究調查科學系統。 五種感官是兒童探索、處理和理解新信息的最基本方式。有研究表明,當幼兒動用所有的感官學習時,他們的大腦所建立的連接會更加牢固,記憶也會持續更長的時間。基於五種感官體驗的探究調查,一方面意味著幼兒要動用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多方面來探索各種各樣的具體對象及其屬性,根據不同對象的特點如大小、質地、顏色、圖案、重量等,對它們進行分類和比較;另一方面意味著幼兒在教師的引領下進行科學而系統的探究調查,而非幼兒隨意地、盲目地感知摸索。這樣才能適切而有效地在幼兒園STEM教育活動中發展幼兒多方面的STEM素養。 五種感官多維體驗有助於幼兒從多方面探究和認識正在發生的事情,並激發幼兒用語言來描述他們所感知到的事物,建立基本的科學技能。幼兒可通過視覺注意探究對象的顏色、形狀和運動狀態;可通過聽覺了解探究對象的音色,了解周圍的環境,促進幼兒彼此之間的對話和交流;可通過觸覺感知探究對象的質地,直接操縱工具,幫助幼兒深化理解、進行創造;可通過味覺和嗅覺進一步體驗和感受其他感官所忽略的細節。
搭建支架持續支持幼兒,表達交流延伸拓展 。雖然幼兒對周圍的世界有著天生的好奇心和非凡的學習能力,但他們仍需要成人的幫助來發展和堅持自己的興趣,進而獲得高質量的STEM學習體驗。教師作為幼兒園裡與幼兒接觸最為密切的成人,要為幼兒在園的STEM學習活動搭建支架,既要在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內給予幼兒持續的引導和支持,也要將幼兒的表達和交流作為STEM活動的核心。具體而言,教師給予幼兒的引導和支持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教師是引導性的參與者,能針對幼兒目前的需要和能力,不斷調整其介入的程度,和幼兒一起共同解決探索STEM活動所面臨的問題。第二,教師是積極的回應者,能為幼兒營造一個快樂溫暖、回應迅速的合作氛圍,且給予幼兒口頭讚美,以此來激發幼兒像科學家、數學家、工程師一樣思考、計算、創造、不斷挑戰自我。第三,教師是支持性的促進者,能在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內為其設置連續性的挑戰,如增加一個幼兒不知道的新事實,或為幼兒提供反例,延伸幼兒的好奇心、興趣和思考,從而使幼兒獲得難忘、持久和相關的經驗。 幼兒獨特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學習方式直接決定了其STEM學習必須以表達和交流為核心,以討論、可視化的形式來引領。一方面,幼兒應該有機會以各種形式進行表達,不同的表現方式所呈現的幼兒的思維方式是不同的,教師應該鼓勵幼兒以塗鴉、繪畫、製圖等藝術形式表徵他們的想法,記錄他們的學習成果;另一方面,幼兒應該有機會以各種形式進行交流,如與同伴一起提出和解釋問題,將同伴的表現與自己的表現進行比較,交流既可以進一步呈現事物的共同點和差異,加深幼兒的STEM學習體驗,又可以使幼兒學會歸納並產生在新情境下運用他們所理解的想法。
表達和交流的經驗有助於培養幼兒的表現能力和溝通能力,促進幼兒認知和語言的發展。學前階段的STEM教育對幼兒而言,更多的是一種科學啟蒙、興趣培養、思維發展的教育。 在學前STEM課程建設過程中,就課程目標而言,我們可以考慮以學科領域的劃分為依託,將學科領域的要求進行兒童化、活動化、經驗化的處理,即類似美國麻薩諸塞州的學前STEM課程那樣,根據兒童的身心發展階段,結合學前階段各學科領域的課程標準,將課程目標具化為幼兒可以開展的活動和生成的經驗。
只要成人為兒童提供適當的「腳手架」,學齡前兒童不僅自然傾向於探索嵌入日常生活中的STEM概念,而且還具有將這些現實世界的經驗與潛在的科學概念聯繫起來的認知能力;當成人有意識地培育幼兒的好奇心並支持他們學習時,幼兒可以有意義地參與涉及探究和設計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