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認知能力,是指解釋、分析以及理解所看到事物意義的能力。這種技能幫助我們識別和整合雙眼所獲得的視覺刺激,結合過往的印象(視覺記憶)形成一個穩定的、可預測的、熟悉的世界。
在學校,視認知能力尤為重要。沒有良好的視認知能力,學生就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和注意力(家長朋友們都知道,注意力對兒童來說是多麼寶貴的「資源」)來識別看到的字詞、分辨字母和數字的區別,還有可能混淆生詞和英語單詞拼寫的順序。
視認知能力的困難,可能導致兒童無法直觀地理解所閱讀的文字內容、或是進行審題,無法進行心算,無法理解相對複雜的抽象關係,會讓他們在考試中面臨更多的困難和阻礙。
視認知能力,是一系列功能不同的、與視覺相關的認知能力的總稱。這些認知能力間的交互影響作用於我們的視覺功能。這一過程對於兒童的學習與成長至關重要。
視認知功能面臨困難的表現
注意力不集中;
學習成績落後於同年齡兒童的平均水平;
對一些背景變化的形狀和位置記憶能力強,但對讀、寫、算方面的記憶能力弱;
運動技巧差,動作協調不良(特別表現在雙手的精細動作);
閱讀時常有增字、漏字,前後顛倒或跳行現象,速度過快或過慢,停頓次數過多;
擅長朗讀或背誦,但可能對內容卻一知半解;
寫字時常多一筆或少一划,部首張冠李戴、左右顛倒;
寫字時看一眼寫一筆,做作業的時間過長;
對數學應用題理解困難;
常忘記計算過程中的進位和錯位,忽略逗點;
說話、作文時缺乏組織,內容單調重複,邏輯混亂;
語言發展遲緩,表達能力明顯不足;
唱歌的音調、節奏不正確,發聲、速度、輕重掌握不好;
畏縮、被動,社交能力低下,不會與同伴交往等等。
視認知功能面臨困難的幹預思路
建立視覺健康檔案,在不同年齡段進行視力和視覺行為的評估;
注重兒童眼保健,進行新生兒眼病篩查、兒童視覺發育及相關疾病階段性篩查;
各年齡段(0~18歲)視力及屈光篩查、非手術矯治各類屈光不正、弱視、雙眼視功能等視覺康復訓練;
兒童盲及低視力助視器驗配和功能康復訓練、兒童眼保健健康宣教,指導科學用眼、防止眼外傷、預防傳染性眼病、遺傳相關性眼病基因幹預。
與視認知功能相關的視覺訓練項目
視認知訓練可以訓練兒童準確地接收視覺信息,及大腦進行準確的加工處理能力,通過視覺訓練可以提高兒童的視認知能力。
視認知訓練:視覺分辨、視覺記憶、空間位置關係、視覺形狀恆常性、序列記憶、figure-ground、視覺閉合等家庭訓練;
視覺運動訓練:追隨,掃視,跟蹤,固視等訓練;
協調能力訓練:基本協調-眼走,手畫;高級協調-手眼腦,全身協調。
很多時候,視覺問題處於家長朋友對孩子進行健康管理的「盲區」之中。家長朋友們很可能認為孩子經常參與學校或醫院的視覺篩查,在視覺方面一切正常,卻依然發現孩子在學業中面臨諸多困難:他們排斥閱讀、拖延功課,在校園生活中缺乏自信甚至出現其他問題。這是因為視覺所限,他們很可能需要花費高於同齡人幾倍的精力和注意力才能夠進行閱讀,陷入學習與成長的「惡性循環」。
幸運的是,與視覺認知能力相關的雙眼視功能異常問題,在以視功能分析為核心的全面眼科檢查中可以被發現,並且可以在視覺訓練等幹預措施的介入下得到矯治。
因此,在兒童成長過程中、特別是在兒童面臨可能存在的視覺問題困擾時,定期尋求專業機構的幫助為兒童進行全面的眼科檢查就顯得至關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