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卡帕羅斯:在那麼多人節食減肥時,我們如何談論飢餓

2020-12-11 澎湃新聞

「我們了解飢餓,熟悉飢餓感:我們每天都會有兩三次感到飢餓。好像在日常生活中,再也沒有其他什麼東西能像飢餓這樣常見了,然而同時,恐怕也再沒有什麼東西能像真正的飢餓這樣,離我們如此近,卻又離我們如此遠。」

這是非虛構作品《飢餓》開頭的一段話。由此起始, 作者馬丁·卡帕羅斯告訴讀者,在如今這個物資豐裕的時代,全球仍有9億人在忍飢挨餓,而每天都有25000人死於飢餓。觸目驚心的數字背後,是一個個痛苦掙扎的活生生的人。而他們,就生活在我們身邊。

馬丁·卡帕羅斯1957年出生於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他從高中畢業後開始寫作,在巴黎獲得歷史碩士學位,也曾旅居西班牙從事記者工作 。多年來他一直拒絕做一個端坐在寫字桌前的作家或記者,他的足跡踏遍了各個大洲,通過旅途中的見聞和自己的思考進行非虛構作品的創作。而《飢餓》正是他最重要的非虛構作品。

為了講述飢餓的故事,還原全球9億飢餓人口真實的生存狀況,卡帕羅斯走遍印度、孟加拉國、尼日、馬達加斯加、美國、阿根廷以及西班牙等地進行了嚴謹的田野調查,也記錄和分析著可能會導致飢餓的眾多原因:極度貧窮、戰爭動亂、健康問題、投機經濟…… 《飢餓》問世後,被翻譯成十幾種語言在超過25個國家出版發行,今年6月,《飢餓》中文版面世。而在剛剛結束的上海書展上,卡帕羅斯也攜《飢餓》一書前來與中國讀者見面。澎湃新聞記者對他進行了專訪,探討了《飢餓》一書背後的故事與其揭露的種種問題。

澎湃新聞:

您是如何想到寫作《飢餓》這本書的?這本書講了怎樣的故事?

馬丁·卡帕羅斯:

在我三四十年的記者生涯裡,我不斷看到不同的國家和地區都有人在忍飢挨餓。人們通常看到的只是飢餓在戰爭或自然災害後作為無可避免的又一殘酷災難而出現,然而最難以呈現在這些人面前的卻是:數以百萬的人們無法吃上他們本應吃到的食物,這些人會吃盡苦頭,然後慢慢餓死。

飢餓在大多數人眼裡是一個遙遠的抽象概念,這使我萌生了就全球飢餓問題展開探索與寫作的念頭,希望經由我的筆,能把全球各地不同人們挨餓的故事與其背後的成因串連起來,讓讀者對於飢餓有更加具體而完整的了解。

於是我走訪了不同大洲的八到十個國家,每個國家飢餓形成的原因與機制都不盡相同,我如實將它們記錄下來,並融合了自己的分析與理解。這就是你們將會讀到的。

這本書講述了許多饑民的故事,它們的真實和殘酷能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真正的飢餓是什麼。其中令我印象格外深刻的是,我在走訪孟加拉國時,碰到了一個女人。她家裡什麼吃的都沒有,為了哄飢餓的孩子們安心睡覺,她架起一口鍋,往裡倒上水,假裝往鍋裡放食物,實際上扔的都是石頭。她用這種方法哄騙孩子快去睡覺,告訴他們睡醒了就有食物吃了。這件事令我非常震驚。當時我很想問那個女人,你每天都用這種方法騙孩子睡覺,如果哪天孩子不相信你了怎麼辦?但我看著那個女人往鍋裡一塊一塊丟石頭的情景,終究沒能把話說出口。

澎湃新聞:

在您看來飢餓問題最主要的成因是什麼?

馬丁·卡帕羅斯:

歷史上的飢餓問題往往與農業技術的落後有關,當時的農業生產水平不夠養活所有的人口。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目前世界糧食總產量已經足以養活120億人,這一數字幾乎是當今世界總人口的兩倍。因此飢餓並非什麼不可抗拒的命運。正如讓·齊格勒在《大規模毀滅》中所說的:「一個孩子死於飢餓,實際上就是死於謀殺。」

在我看來,當今世界飢餓的主要成因就是資源分配的不平等。由於政策的不合理與財富的過度集中,無論在發達還是發展中國家,始終有人吃不起飯。舉例來說,在印度和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國家,城市化的發展帶動了人口的遷移,然而農村人口只能居住在城市邊緣,很難獲得一份工作,他們就像被國家發展的步伐拋下了一般。

飢餓與全球化的聯繫也很緊密。全球化推動了跨國貿易,然而糧食生產的主動權越來越多地被發達國家把持,使得原本充足的糧食無法到達窮人口中。比如我的祖國阿根廷,物產豐富,是一個農業大國,生產的糧食理論上足夠養活3億人。然而生產商選擇將大豆等作物出口到國外,成為發達國家餵養牲畜的飼料。這樣一來生產商能賺取更多的利潤,國內的飢餓人口卻反而上升了。

因此,飢餓並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它在更大程度上是一個社會經濟和政治問題。

澎湃新聞:

眼見社會不公不斷加劇,飢餓人口仍然眾多,現狀令人憂心忡忡。您覺得飢餓問題能得到解決嗎?您對未來的人類社會樂觀嗎?

馬丁·卡帕羅斯:

我的這本書講述了全球各地飢餓人群的生存狀況,但對於飢餓的解決措施並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但我認為,想要解決飢餓問題,首先人們需要正視它的存在。只有越來越多的人發覺,全球每八人中就有一個饑民,無論在發達還是發展中國家,飢餓問題都非常普遍,它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我們才有希望行動起來去消除飢餓。確實,財富的分配不均很大程度上是由大公司和各國的上層決策者造成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普通人無法改變現狀。

四十多年前我在巴黎當學生時,當地有一個小規模的生態保護團體,人們對他們的呼籲和努力不以為然。然而今天生態問題已經得到了全球的普遍關注,人們明白生態狀況與每個人的行為都密切相關,投身生態保護的也早已不僅僅只有當年的那一小撮人了。我想飢餓問題也是一樣。我寫書的目的就是讓更多人意識到飢餓問題的存在,當人們思考、討論並為之付出行動時,飢餓問題就有望得到解決。

太遠的未來很難說,但我對之後五十年到一百年的人類社會大體上還是很樂觀的。無論是資本主義對窮人的野蠻掠奪,還是社會貧富差距的增大,儘管目前看來還在不斷累加,但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沒有一種制度是永恆的。未來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取決於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

澎湃新聞:

您在書中總是將飢餓與貧窮劃上等號,但據我所知,鑑於以瘦為美的時代風尚,很多富人也在拼命節食減肥。您是否考慮過這一方面?

馬丁·卡帕羅斯:

歷史上人類社會的一些階段,肥胖才是財富與美的象徵。恰恰是因為很多人吃不上飯,於是能吃飽就成為了身份地位的象徵,所以大家都爭著想要越胖越好。甚至到現在很多非洲國家還是這樣。當然我也意識到了在很多國家,富人都覺得越瘦越好。比如我在書中提到,在美國,肥胖反而是窮人的象徵。因為窮人只能吃得起高熱量的垃圾食品,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和金錢用以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反之,富人可以每天吃到健康的有機食品,聘請健身教練,用科學高效的方法管理身材。

我在調查走訪中也去了一些美容診所,看到很多富人在診所中接受治療,讓自己更瘦,吃得更少。這種瘦身治療往往一個星期就要花費5000美元以上,只是為了讓自己不吃東西瘦下來。這是一個非常諷刺的現象:當那麼多人吃不起飯的時候,還有另外一些人花那麼多錢讓自己吃不上飯。我本想在書中收錄這一部分的內容,章節的標題就叫「世界上最昂貴的飢餓」。但下筆時我發現這一章節與書中其他內容不統一,會破壞全書的完整性,只好作罷。以後有機會的話我也很想繼續探討這一問題。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有人問我:節食減肥時看別人直播吃東西會不會忘記飢餓
    希望通過想像力來滿足飢餓的欲望。你們覺得當初跟著曹操去打仗的那些人,聽到曹操說前面山丘有梅子林,但去到之後卻什麼都沒有的時候,他們是什麼心情呢?大概是變成狼虎之師,看到什麼都想咬一口吧。在飢餓狀態下,如果你看到美食,就會從視覺上刺激到你的胃部,唾液分泌,胃液分泌、蠕動。這樣當然會讓你感覺但更大的飢餓。正常來說,我們餓了就要吃東西,這是大腦的正常反應。但是如果你反覆刺激大腦,不斷的忍受飢餓,大腦就會對飢餓感不再那麼敏感了。
  • 節食減肥飢餓感最難熬 五個妙招來克服
    節食減肥,為什麼會帶給如此大的不適呢?除了常見的飢餓感,嚴重的還會帶來頭暈貧血等「附加效果」。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減肥,可不要減掉健康哦。   節食減肥 飢餓感最難熬   人類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因為受到食物匱乏的挑戰,大腦會有獲得高熱量食物以備不時之需的傾向。
  • 節食減肥能讓你體重減輕,但不會讓你減肥成功!
    所以,我們不建議大家減肥減脂的時候選擇節食,而是要選擇控制飲食的方式來執行。因為當我們在進行節食的時候,尤其是進行極端並且低熱量的飲食時,它帶來的副作用不僅出現在生理上,也會在心理上影響你,通常情況下兩者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 遠離節食減肥之痛!警惕!這樣也算節食……
    都說「胖」從口入 吃多就容易長肉, 很多人為了讓自己瘦得更快 每天少吃點, 即使餓暈都忍住不吃, 以為這樣就可以瘦下去。
  • 如何高效減肥掉20斤?如何克服飢餓感?
    我們都知道,減肥最重要的是管住嘴,邁開腿。節食加運動,堅持下來,肯定能夠減肥成功。運動,有的時候還能克服。找到自己喜歡的運動,可能很容易就能堅持。可節食,對於很多人來說,卻是大難題。身體肥胖的人,大多都是吃貨。如果不是因為管不住嘴,就不會有減肥的煩惱。對於吃貨來說,管住嘴,那就是壓抑自己的本性。那是非常的難過的,也是非常的煎熬的。
  • 減肥時,為什麼總是餓?別被「假飢餓」騙了!8個技巧給到你
    1.身體和食物的關係:為什麼越餓越胖 2.如何區分飢餓和饞,以及飢餓感的來源 3.減肥先減胃,少吃不餓的技巧 1.越餓越胖,怎麼回事?
  • 減肥不應該節食!每天攝入多少熱量,才能成功減肥?
    減肥不應該餓肚子,一味地節食減肥的人,每天飲食熱量攝入只有幾百大卡,那麼你最後一定會減肥失敗。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你在節食的過程中,身體肌肉會率先分解掉,然後才消耗脂肪。這個過程中,身體的基礎代謝就會下降。
  • 21歲女大學生為減肥節食多年,現在她的結果如何?
    媒體將追求苗條、減肥作為時尚,受到很多人的推崇,控制不了身材、體重等價值觀帶來的壓力讓很多女生都承受不住。為追求完美,響應「時尚」,很多女生認為飲食是最大的影響因素,選擇了節食,那麼長時間的節食習慣真的到健康的減肥情況嗎?
  • 什麼是半飢餓減肥? 半飢餓減肥的副作用有哪些?
    很多人在減肥過程中,要麼不吃飯,要麼一天就只吃一頓飯。但是。對於營養學而言,這種減肥方式不可取。因為飲食安排不夠合理,就無法獲得更好的減肥效果。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半飢餓狀態以及這種狀態的減肥效果。   什麼是半飢餓狀態?
  • 減肥節食把胃餓小,變瘦就能一勞永逸?不可能的!
    在這個以瘦為美的時代,減肥變成了一些人的畢生事業。為了減肥用盡渾身解數,找了數不清的方法。無論你在哪,你一定聽說過節食減肥。和自己的胃口作鬥爭實在太難了,畢竟「吃飽了才有力氣減肥」不是嗎?所以這種聲音就出現了,節食可以把胃餓小,以後就再也不會吃多了,減肥變瘦實現一勞永逸。胃,真的可以越餓越小嗎?節食,並不會讓胃餓小。
  • 哺乳期的媽媽,可以節食減肥嗎?
    作者:寶寶知道 夏夜微良630「三月不減肥,四月徒傷悲」。隨著天氣漸漸變暖,脫掉了厚厚的棉襖,再也沒有什麼可以遮擋我們那肥肥的肉肉。因此,很多女生都在拼命減肥。說到減肥,老人家們有話要說了:小姑娘身體發育階段,減肥會影響身體健康,造成月經不調,甚至有可能影響以後生育,所以最好不要節食減肥。
  • 「減肥要靠餓」,「飢餓減脂肪」混淆視聽很久了,該好好說清楚了
    就是一個字『餓』,而所有人覺得減肥有效的標準也就是體重。所以當我說飢餓時的人體代謝時,你還是只看到一個體重,你也根本沒有去看過體脂率,或者並不知道什麼是體脂率。而同時還有一個詞,代謝型肥胖可能會困擾著一部分人。
  • 還在節食減肥、健身減肥?心理學讓你不痛苦的減肥
    再有比如,我們通常認為應該按時吃飯,一日三餐定時定點。有時到了「應該」吃飯的時間會強制自己進食,這並非由自己的內部飢餓感引起的。3. 過度控制進食(restrained eating)我們發現,節食與暴食之間是有一定關聯的。
  • 節食減肥的最好方法大全8個節食減肥最快的方法
    最快的節食減肥方法確實有很不錯的減肥效果,但是節食是一種觀念,還要看適合不適合你,「有沒有效」;無論是什麼節食減肥方法,關鍵在於你能否堅持,或者是你的身體是否能適應了。某些讓你感到飢餓的或疲累的飲食方法,只能暫時起作用,因為你這是在跟身體作對,所以效果不會持續很長時間,但某些情況下,當你只有很短的時間讓自己變瘦一點時,你就不得不依賴這些方法了。所以,從長遠來看,一個立志要控制體重,讓自己保持苗條身材的人,至少需要了解掌握兩種以上的瘦身飲食法,以備不時之需。下面是8種最快的節食減肥方法總結,看看哪種是最適合你的吧!
  • 減肥期間總感覺很餓怎麼辦?幾個方法對抗飢餓感,讓你減肥不挨餓
    但是,在飲食控制的過程中,很多朋友都會因為強烈的飢餓感而無法堅持,當然這也是導致減肥失敗的原因之一,所以,想要讓減肥之路走得更加輕鬆一些,我們就需要想辦法來對抗飢餓感與心理上的滿足感,從而讓自己堅持下去,那麼,此時需要我們做些什麼呢?
  • 節食就能減肥?30歲女子節食5年,儘管把體重減了,身體也拉垮了
    導語:現在很多小姐姐都很喜歡用節食來減肥,比如昨天吃了一頓自助餐,那麼明天就節食一天來補償,其實這樣的方法對我們的身體是有很大傷害的,節食減肥到最後只有死路一條,今天給大家就帶來了一個例子。相信很多人也都聽說過這個養生方法,在很多人的眼中,晚餐真的不是那麼重要,畢竟晚上需要睡覺,活動量沒有那麼大了,不吃飯也沒事,陳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就真的這樣做了。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堅持了5年之後的他身體最後怎樣了?看完你就知道了。
  • 減肥需要點小心機,別只會傻傻的節食
    此時身體的新陳代謝水平也會下降,如果你以前每天能消耗1800大卡,節食一段時間後身體可能每天只能消耗1500大卡,即少吃的同時身體消耗也少,易胖體質就會出現在你身上。而且,在節食減肥的過程中,飢餓感是最令人痛苦的。長時間的飢餓讓我們無法忍受,過了一會兒就會吃得過多。
  • 減肥時很餓怎麼辦,3個技巧讓你擺脫飢餓,吃飽去減肥
    很多肥胖的人群平時飯量很大,在減脂期間由於要控制熱量的攝入,不可能像平時一樣吃的那麼多,必定會比平時更容易變得飢餓。那麼飢餓該怎麼辦呢?太餓不僅很痛苦,而且對胃也不好。下面介紹幾個小技巧來科學的緩解飢餓,減脂期非常實用,減脂的小夥伴們不妨試試。
  • 減肥的人肚子餓了,吃點什麼能夠消除飢餓感,還不增加體重
    減肥不是絕食,而是節食,是要掌握吃的藝術,會吃巧吃,甚至可以一日五餐。關鍵是每頓吃什麼、吃多少?每天的營養怎麼搭配?糖分通常被視為節食者的大敵,但糖分實際上也是一種天然的食慾抑制劑。有一組人在餐前喝了一小杯葡萄糖水,結果他們用餐時,比沒吃葡萄糖的人吃得少,兩星期後,他們的體重反而減輕了。這個實驗就是告訴告訴減肥者,在節食期間,會吃巧吃比傻餓更健康更有減肥效果。
  • 節食真的能減肥嗎?哼,你太天真了
    想必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節食(fasting)有的地方可能把「節食」翻譯成 go on a diet,其實不準確,diet 的意思是「飲食方式」,尤其是健康的飲食方式,go on a diet的意思是「採取」一種健康的飲食方式,但我們說的「節食」通常是指單純吃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