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以瘦為美的時代,減肥變成了一些人的畢生事業。
為了減肥用盡渾身解數,找了數不清的方法。
無論你在哪,你一定聽說過節食減肥。
和自己的胃口作鬥爭實在太難了,畢竟「吃飽了才有力氣減肥」不是嗎?
所以這種聲音就出現了,節食可以把胃餓小,以後就再也不會吃多了,減肥變瘦實現一勞永逸。
胃,真的可以越餓越小嗎?
節食,並不會讓胃餓小。
我們的胃是一個有彈性的器官,胃壁有著非常好的擴張收縮能力,就像一個氣球,空腹時縮小,吃東西時又被撐大。
在空腹時,正常成年人的胃可以收縮至50ml,這便是胃所能變成的最小容量。
也就是說,即使再怎麼節食延長飢餓感,胃也不會變得更小了。
你或許會疑惑,「我節食之後食量真的變小了呀」,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那是因為如果平時總是吃得少的話,你的身體就會逐漸習慣這種食量,最終達到吃得少的時候大腦就判斷依據吃飽了的情況。
也就是說,在節食狀態下,的確會吃得越來越少,但這是心理和生理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與胃的大小根本沒有任何關係。
這個時候你可能又會想,就算胃不能變小,但我食量變小了不是一樣的能瘦嗎?
別著急,咱們現在就來說道說道長期飢餓的危害。
長期保持飢餓的危害
要知道,我們消化食物主要依靠的是胃部中的胃酸,因此如果你長期保持飢餓,胃酸就無法被消耗,它會越來越多,然後穿過你的保護屏障,刺激你的胃黏膜,讓你感受生命叫做「胃痛不是病,痛起來要命」,如果情況嚴重,甚至會引發胃潰瘍等其他胃部疾病。
而且長期不攝入足夠的食物,身體就無法獲取足夠的熱量和營養,身體的各個器官和組織缺乏供給而無法正常運轉,讓你的健康受到威脅。
最重要的是,脂肪燃燒的速度也會變慢。減肥的最終目的就是甩掉身上的肥肉,這樣一來,長期節食不僅不會讓你變瘦,還可能弄壞身體。
減肥應該怎麼吃
說了這麼多,減肥的時候到底該怎麼吃呢?
1、飯前喝湯
很多人吃飯時都喜歡喝湯,但大部分人喝湯的時間都不對。
湯水一類的東西,應該在飯前吃,在你吃飯前就佔去胃的一部分空間,吃飯的分量自然而然就變少了。
2、選擇飽腹感強的食物
多吃膳食纖維食物(新鮮蔬果、粗糧、堅果,以及富含蛋白質的低脂肉類、豆類、乳製品)他們會在胃裡吸水膨脹,讓你吃飽的同時又吃得不多。
並且蛋白質分子較大,消化時間長,能延長胃排空的速度。
別再傻乎乎地節食了!
科學飲食,才能又瘦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