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腦關閉右腦開啟狀態下的神奇體驗(圖片來源:資料圖)
泰勒博士(圖片來源:資料圖)
[原標題]:美國腦科學家親歷見證佛陀「開悟」的秘密!
導讀:美國印地安納大學醫學院女神經解剖學家、哈佛醫學院畢業的泰勒博士,在她37歲時,因其顱內血管破裂導致的一次罕見的左半大腦中風經歷和8年的恢復過程,由此親身獲得深刻的關於生命意義、治療康復與人類能普遍「開悟」的洞見,對當今的醫學界和人文世界產生了重大影響。
左腦關閉右腦開啟狀態下的神奇體驗案例:
泰勒博士自己感慨地說,作為一個科學家,一個研究大腦的專業人士,能夠以自己的親身體驗來從當事人內部(from inside out)來研究自己的大腦,這是非常罕見而幸運的一件事,假如這一切重新再來,再讓她回到1996年她顱內血管破裂的那個上午,即使冒著生命的危險,她仍然會去選擇這個經歷!
泰勒博士的這個珍貴體驗,讓我再一次想起並確認克裡希那穆體曾不斷對人類說的話語:能不能停止你的思想?封存你的記憶,嘗試著大腦寧靜不要帶任何語言去體驗觀察事物,對事物沒有分別和邊界感,消除自我中心感覺,這樣,你才會發現那個無邊無際的永恆和愛......,以及老克關於教育和時間是個假象的談話,等等。
另外,在與奧普拉對話的過程中,奧普拉本人不斷提到Eckhart Tolle(《當下的力量》和《A New Earth》的作者)的體驗和許多說法的對比,值得我們注意,而不是簡單的以「假開悟者」來否定Tolle的經歷。
由於研究積極心理學和超個人心理學的興趣,本人一直在尋找有關「開悟者」的大腦活動(生理學)和心理特性的資料。人死後是否有可以脫離肉體的靈魂或者「輪迴」等等如何,這裡暫且不談,泰勒博士在與奧普拉的對話中說,她自己並沒有宗教信仰,但在這次經歷後,她堅信在死亡後,人是進入peace寧靜平和的境界的,她說,因為此時大腦全面關閉了,更不會有像左腦的那種幹擾了。但是,從心理生理學的角度來看,至少,人在活著的時候,人的任何一種思維和情緒的活動都應該有其對應的物質基礎和物質表達,這點在1981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的心理生理學家Roger Wolcott Sperry的工作中已經研究得很清楚,即:
左半腦主要負責邏輯理解、記憶、時間、語言、判斷、排列、分類、邏輯、分析、書寫、推理、抑制、五感(視、聽、嗅、觸、味覺)等,思維方式具有連續性、延續性和分析性。因此左腦可以稱作「意識腦」、「學術腦」、「語言腦」。右半腦主要負責空間形象記憶、直覺、情感、身體協調、視知覺、美術、音樂節奏、想像、靈感、頓悟等,思維方式具有無序性、跳躍性、直覺性等。斯佩裡認為右腦具有圖像化機能,如企劃力、創造力、想像力;與宇宙共振共鳴機能,如第六感、透視力、直覺力、靈感、夢境等;超高速自動演算機能,如心算、數學;超高速大量記憶,如速讀、記憶力。右腦像萬能博士,善於找出多種解決問題的辦法,許多高級思維功能取決於右腦。把右腦潛力充分挖掘出來,才能表現出人類無窮的創造才能。所以右腦又可以稱作「本能腦」、「潛意識腦」、「創造腦」、「音樂腦」、「藝術腦」。右腦的神奇功能徵服了全世界,斯佩裡(Sperry)為全人類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愛戴,被譽為「右腦先生」、「世界右腦開發第一人」,斯佩裡的重要研究成果是對人類大腦科學研究的重大裡程碑。
人的左腦主要從事邏輯思維,右腦主要從事形象思維,是創造力的源泉,是藝術和經驗學習的中樞,右腦的存儲量是左腦的100萬倍。然而現實生活中95%的人,僅僅只是使用了自己的左腦。科學家們指出,終其一生,大多數人只運用了大腦的3%—4%,其餘的97%都蘊藏在右腦的潛意識之中,這是一個多麼令人吃驚和遺憾的事實!人的大腦蘊藏著極大的潛能,這種潛能至今還「沉睡」著,所以深入挖掘左右兩半球的智能區非常重要,而大腦潛能的開發重在右腦的開發。左腦是人的「本生腦」,記載著人出生以來的知識,管理的是近期的和即時的信息;右腦則是人的「祖先腦」,儲存從古至今人類進化過程中的遺傳因子的全部信息,很多本人沒有經歷的事情,一接觸就能熟練掌握就是這個道理。右腦是潛能激發區,右腦會突然在人類的精神生活的深層展現出跡象;右腦是創造力爆發區,右腦不但有神奇的記憶能力又有高速信息處理能力,右腦發達的人會突然爆發出一種幻想、一項創新、一項發明等等。右腦是低耗高效工作區,右腦不需要很多能量就可以高速計算複雜的數學題,高速記憶、高質量記憶,具有過目不忘的本領,人的大量情緒行為也被右腦所控制。
右腦開發的目的是為了充分發揮右腦的優勢,並不是以右腦思維代替左腦思維,而是更好地將左右腦結合起來,進行人類左右腦的第二次協同,充分調動起人腦的潛能。斯佩裡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腦兩半球存在著機能上的分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左半球是處理語言信息的「優勢半球」,它還能完成那些複雜、連續、有分析的活動,以及熟練地進行數學計算。右半球雖然是「非優勢的」,但是它掌管空間知覺的能力,對非語言性的視覺圖像的感知和分析比左半球佔優勢。有研究表明,音樂和藝術能力以及情緒反應等與右半球有更大的關係。對於正常人來說,大腦左右兩半球的功能是均衡和協調發展的,既各司其職又密切配合,二者相輔相成,構成一個統一的控制系統。若沒有左腦功能的開發,右腦功能也不可能完全開發,反之亦然,無論是左腦開發,還是右腦開發,最終目的是促進左右腦的均衡和協調發展,從整體上開發大腦。
所以,我們在佛經、禪宗書上和關於瑜伽士的記載裡讀到的那些「開悟、頓悟」的體驗描述,那些諄諄告誡要我們超越語言、超越邏輯去「直指人心而見真性」的教導,現在我終於有了「頓悟」:原來這就是左右大腦功能分工的關係,修行「開悟」的努力方向,就是去有意識地開發右半球大腦的功能,把左腦主導讓位給右腦主導!換句話說,我之前(見本人博文「以幻治幻,以思想對治思想」)欲先從邏輯上來理解「無我」的內在合理性,然後再求得獲取直覺上的直接「看到」真相,也就是先借用邏輯和現有的各種知識,然後拋掉邏輯與思考去親身證悟,這條路是對的。可以說,我在思想邏輯上已經「悟了」,現在就期待我的右腦半球醒過來了,而且希望少一些「保任」的努力,最後到達「不退行」的狀態。
另外,從泰勒博士的例子中,我確認並解開了自己一直在懷疑的一個問號,即,佛家和印度教修行者傳統奉行的「看破紅塵」、擯棄世俗快樂、「苦行」的長期和終極必要性真的成立嗎?當然,一段時間的屏蔽外部世界的幹擾,以便積聚維持專注力所需的能量是完全必要的,但如果人類的靈性覺醒是以「看破紅塵」作為基本條件,那麼,一旦大家都往內心覺醒的道路上行進時,這個世界就要「百業俱休」了,這完全不符合人類進化的規律,否則,也就沒有去「開悟」的必要了!
有幸啊,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們,因為有最新的科學、信息技術、心理學、生命科學知識來幫大家更清楚地了解「開悟」到底是怎麼回事,同時在心靈探索的道路上就有了更明確的前進方向。
最後,雖然本文標題寫成「克裡希那穆提或佛陀的「開悟」不再是人類極少數人的幸運」,但我們仍以最高度的敬仰之心深深感激佛陀、耶穌、老子、克裡希那穆提、聖拉馬納等這些人類的在自身探索道路和徹底解脫生死煩惱大問題上的先驅和英雄們,正是他們最初給人類展示了我們發展的可能性和明確了人類自己到底在宇宙中處於什麼樣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