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昨天《微信禮儀》中所說的:
如今我們可以先發一封郵件或者信息預約電話溝通或者面談的具體時間,待對方回復確認後,再進行電話或者面談,結束正式的溝通後,我們還要以文字的形式向對方表達敬意和商談事宜的回覆,以及後續下一步跟進的時間確認。
電子郵件,已經成為我們日常信息往來的一種常見的方式,如果說微信體系深入我們生活的一個縫隙之中,在微信世界中,我們有的時候分不清工作和生活;那麼,電子郵件絕大多數情況下就是體現我們職業化的最佳方式。
劉潤老師在這節課中提到了微軟語言專家負責人Michelle說的話:
有很多人,這輩子你都不會當面見到,你給他印象的唯一方式,就是郵件。
同樣的,這句話也讓我除了用「見字如面」來形容電子郵件對我們的重要性一點都不為過;我們在網際網路的另一頭給別人的印象,就依託於你發出的每一封電子郵件。
我們不討論郵件的內容,因為在商務郵件中,郵件內容多半都以營銷為主,這讓我想到了前段時間得到APP創始人羅振宇的一個名叫《最好的說服,讓人一眼看到終局》,大致的內容就是華為雲服務的一個從未逢面的銷售用一封電子郵件成功說服羅振宇,並喊話華為云:「咱可以籤約」。
通過電子郵件能否說服客戶,達成交易意向是郵件內容使然;每一個人看到你的郵件的時候,腦海裡就有對你的想像,你給對方展現出什麼樣的形象取決於你的郵件;而郵件禮儀就是讓我們潛在的客戶在眾多的電子郵件中打開我們的郵件,並且願意抽出寶貴的時間閱讀、了解我們傳達的信息。
所謂的郵件禮儀,就是用讓對方舒適的方式,表達出以下的信息:
你是誰?最好實名標註自己是誰,一個不自報家門的人,不會讓主人有開門的欲望;告訴對方自己姓誰名誰,會讓別人第一眼就記住你,或者知曉你,並且展示你的誠意。
你是幹什麼的?正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不能為對方提供價值,就沒有必要聯繫對方,而對方也會認為自己再多看一個字都是浪費時間;在這一部分,也是郵件的重點內容,但並不代表要洋洋灑灑的如數家珍的記流水帳,只要把自己的核心能力展示出來即可,激發對方的需求,引起對方的興趣就行。
你需要對方做什麼?在對方讀完了上面的部分,這一步就是順理成章的,沒有反饋的郵件就不是郵件,而是告知;當收件人有興趣有需求,那就給收件人一個反饋的通道,並且表達自己對收件人回復的期盼也是很有必要的。
下一步或者之後你要做什麼?之所以羅振宇被一封郵件說服,就像他的分享題目一樣:最好的說服,讓人一眼看到終局;
電子郵件是一個溝通的過程,而不是一錘定音的買賣;所以,電子郵件並不是給對方甩一顆原子彈,而是傳遞一個長久的信息,正如羅振宇的分享中所提到的「一生都被一隻蝸牛追殺」;而且是一隻一如既往彬彬有禮微笑可親的蝸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