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滿分作文怎麼寫?真實的故事,難以模仿卻創意滿滿啟示無窮

2020-12-17 人生底色看語文

高考作文如何寫出新意?最近已經好多次被問過這樣的問題。

面對如此迫切尋求非常規答案的問法,人生底色看語文的老師清楚,如果按照理解直接回答,估計會很沒有吸引力。

沒有吸引力,大家不聽,便沒有意義。

所以選擇,迂迴出擊,來點套路。

給大家講個高考滿分作文的故事吧。故事真實無虛,也曾鼓舞過無數語文老師和學生們。

而且,這個故事最有意義的地方,還在於它也19歲,和今年大多數考生同齡。

各位想把高考作文寫的有新意,展現真性情,像古代的狀元那樣,以一篇作文脫穎而出,這個想法,在你們出生的那一年,就有人把它變成過現實。

今年,看你們的!

這個滿分作文的故事,真的就發生在你們大多數人出生的那個夏天,也就是2001年的高考。

當年,南京的一名叫蔣昕捷的考生,寫出的一篇《赤兔之死》,成為滿分作文,轟動了當時語文教育界。

作品通篇以古白話寫就,語言老道,文採飛揚,又明白曉暢。

這個很有創新性的故事,源於《三國演義》,卻有所發揮。作者編撰了關羽的坐騎,赤兔馬為誠信殞身的故事。

故事想像力豐富,主體部分以人和馬的對話,將關羽和呂布董卓進行對比,突出了誠信的主題。

當年的作文題,是這樣的:

看了作文之後,再對照試題要求,你也許會覺得,這想像力也太豐富了,都穿越了。

對現在的同學們來說,讀穿越故事讀得多了,可能會理所當然把這作文和穿越故事搭邊兒,但那時候,卻很少有穿越故事。

人家能寫出這樣的作文,在緊張的考場上可以用純熟的古白話,創新性的講述出一個關於誠信的故事,其實源於深厚的傳統文化的積澱。

據說人家5歲的時候,就喜歡聽評書版的《三國演義》,小學時《三國演義》就讀過很多遍,甚至,不誇張,據作者自己說,連打的遊戲都和「三國」有關。

所以呢,即使像赤兔馬這樣並不是主要的角色,人家也是早都琢磨過滴呦。

也就是說即使不講赤兔馬的故事,想表現誠信的主題,人家也可以講《三國演義》中別的故事。

但是為什麼偏偏就講了赤兔馬的故事呢?

這還是因為那一年的高考試題,當年的高考語文試卷有這樣一道閱讀題,題目叫做《銅奔馬正名》,而且還有一副這樣的插圖:

據說那個夏天(當時是7月份高考,比現在多一個月複習時間),蔣昕捷同學看到試卷,也是和我們大多數老師教大家的一樣,先是習慣性地瞄一眼作文題,而後是邊答別的題邊在潛意識當中思考這篇文章怎麼寫,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他也是按部就班的答卷,然後他就看到了《銅奔馬正名》這篇文章,又看到了這幅插圖。

這是一道智慧的閃電划過,那個叫靈感的東西降臨了,《赤兔之死》的最初創意,也就誕生了。

一篇作文的創意,離不開相應知識積累的滋養。就是百家號人生底色看語文前面所說過的《三國演義》的故事,對於他來說熟的不能再熟悉。

蔣昕捷感覺良好地寫出了這篇文章,據說寫文章的時候,監考老師也是走過來多次,一看再看。是金子哪裡都會發光。

估計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他的臨場狀態一定和別的考生大不一樣,才會引起監考老師的注意。

而且寫完了作文之後,他還回家告訴媽媽,他的作文一定能上報紙。這是多麼多麼的自信啊。後來不但作文上了報紙,而且還成了滿分作文。

說到滿分作文,我們也就想一想便可以了,這篇作文當初閱卷老師們給出的也不是滿分,是差2分58分。這分已經夠高的,但是後來為什麼變成了滿分作文呢?

據說是閱卷老師們覺得,反正58分也給了,就差兩分,就索性給了滿分。

所以滿分作文是要看運氣的,但高分作文絕對是實力。

話說寫出高考滿分作文之後,蔣昕捷一下子出名,比現在的網紅要紅多了,出版社希望他出書,他所報考的南京師範大學更是破格錄取了他。

高考僅僅是應試故事的結束。更精彩的故事,關於蔣昕捷,一名未來的記者,後面的故事更精彩。

南京師範大學廣播與電視新聞專業畢業後,蔣昕捷成為《中國青年報》的記者,2010年 他調查報導了地溝油流入餐飲行業的事情,更是轟動一時,而且比寫一篇滿分作文更加具有現實意義。

當然這是後話。

據說當年這篇滿分作文冒出之後,激發了好多人的想像力和模仿力。

很多老師開始讓學生寫古文,也有很多同學真的開始動手寫古文。但是多年過去了,這樣的模仿早已偃旗息鼓,《赤兔之死》只有一篇,刻舟求劍一般的學習,永遠只能步人後塵。

而創新需要的永遠是異軍突起,與眾不同,且誕生於深厚的底蘊基礎之上。

當年蔣昕捷只是讀好了《三國演義》等經典作品,才寫出優秀創新作文的。不要只看到樹上的果子,更要看到泥土深處的根,還要看樹的努力生長。

滿分作文《赤兔之死》看似應試教育的結果,其實更得之於無功利的閱讀;而挖掘黑幕,打擊地溝油,除了要有好的文筆,更要有一顆正直善良的心。

有人評價蔣昕捷,說他是最有出息最有社會責任感的高考滿分作文獲得者。深深體味這句話,是不難體會到說話者對高考作文以及語文教學的評價的。

如何寫出創新作文,核心的方法,或許你已經領悟到。

如果你暫時還沒形成最具核心的競爭力,那也不要緊,還剩一個月,多多琢磨一些最平常的作文寫法,用的熟了,也可以衝刺高分,不保滿分哈。

這是百家號「人生底色看語文」的第695篇原創文章,我們提供初高中各學科學習指導,獲取更多資料:

高考數學:三道題「醍醐灌頂」,找到登陸點,「套路」不再深似海

高中物理,提升分數的四種高效方法

高考英語真題分析,老師教三招,搞定完形填空不丟分

高考語文,作文備考的真誠建議,務必讓積累得到有效利用

相關焦點

  • 高考英語作文滿分字體 高考英語作文怎麼寫
    高考英語作文滿分字體 高考英語作文怎麼寫高考英語是一個重要的科目,高考英語作文更是高考複習時的重中之重,也是很多同學在高中學習時的重點和難點。下面是有途網小編整理的高考英語作文滿分字體,高考英語作文怎麼寫,歡迎閱讀。
  • 高考滿分作文可不可以模仿
    是啊,作文難,作文難提分,作文更難得高分。這是大家公認的,也是所有考生的通病。可是,如果提到有人在高考中作文得了滿分,你是什麼感覺呢?這要什麼樣的考試生才能作文滿分呢,說神仙一點也不為過,至少普通人看他的眼光是崇拜的,是有點不敢相信的。
  • 浙江高考作文:給了滿分又不讓同學們模仿,到底想怎樣
    既然已經揭開真實的高考滿分作文的神秘面紗,既然滿分作文就應該是學生們的標杆和榜樣,那麼給這樣一篇連閱卷教授自己都說「其中的晦澀不希望同學們模仿」的作文滿分,並刊登到公眾平臺上,給大家欣賞,是希望得到大眾怎樣的反應?又會給「功力」不夠的普通人、一線的語文老師、後來的高考生,一個什麼樣的信息引導?
  • 浙江高考作文:給了滿分又不讓同學們模仿,到底想怎樣
    既然已經揭開真實的高考滿分作文的神秘面紗,既然滿分作文就應該是學生們的標杆和榜樣,那麼給這樣一篇連閱卷教授自己都說「其中的晦澀不希望同學們模仿」的作文滿分,並刊登到公眾平臺上,給大家欣賞,是希望得到大眾怎樣的反應?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組長被停職,滿分作文可以模仿嗎?
    在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這個話題上,再次引起熱議,箭頭直接指向了閱卷組的組長。我們可以先看下這篇文章。  滿分作文揭示了它背後的利益關係  陳某不能再擔任評卷組組長,也不再參加包括高考評卷在內的全國統考
  • 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曝光,本以為是學習榜樣,卻引起網友吐槽
    2020年的高考閱卷工作已經全部完成,考試的成績已經全部公布。當各地的考生都忙於填報志願的時候,各省閱卷工作的總結報告也陸續出爐,這是對2020年高考的回顧,也是給2021屆的考生更多的啟示。每年在高考總結的階段,各省的招生考試院的語文閱卷組都會公布幾篇各個檔次的高考作文,供學生以及老師們參考。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就這就這?
    近日,一名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在網上引起了熱議,讀完了這篇滿分文章《生活在樹上》,筆者的感受真是難以形容。。。什麼?你還沒看過?快來拜讀一下吧!結果這種晦澀難懂的文風讓這篇作文成了滿分作文?嘴上說不希望同學們模仿,行動上你都給滿分了,學生會不模仿???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霸氣!風格獨特!但非常不建議考生模仿!
    近日,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由於其言語晦澀,用詞高深莫測引起了網友們的爭議,先來看看原文和專家點評:18歲的孩子,能博覽群書,並迅速在腦海的知識儲備中調出與浙江高考作文題相關聯的哲學思想和各種學術思考,本身而言就超越了很多考生,可以理解專家對考生的惜才之情。不過,這篇文章的主要爭議點就在於文字表達詰屈聱牙,明明可以用現代漢語表達的詞彙,非要用一些高端的學術用語代替。觀點晦澀不明,詞彙使用也並非完全正確。
  • 2020中考英語「滿分」作文怎麼寫?掌握這些寫作技巧,高分到手
    2020中考英語「滿分」作文怎麼寫?掌握這些寫作技巧,高分到手!中考英語作文寫作技巧,英語寫作是中考中檢測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最重要部分,提高中考寫作水平,需要有效的訓練。學霸老師建議,想要在中考英語取得高分的小同學,必須在英語作文有正確無誤的造句能力和各種文體的寫作技巧,兩者缺一不可。學英語寫高分句子,這得從初中一開始就抓起,首先可以從替換單詞、擴詞造句訓練,做到有效積累,擴大視野,靈活運用。當然,除了自身寫英語之外,一定的模仿同樣不能少。
  • 邵光亭:高考滿分作文背後有什麼秘密
    2020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了巨大爭議,很多人把矛頭對準了「浙江一考生」。雖然這位考生的作文並不完美,的確不應該獲得滿分。客觀上這位考生確實受益了,但責任不在他,不應該把批評對準他一個人。這樣一篇在閱卷之初,在閱卷老師之間就有分歧的作文,為什麼最後居然得到了滿分?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什麼樣的作文才算滿分作文?
    一:浙江省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想必最近大家都看過這個新聞,浙江省的一篇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在網上引發了激烈的討論,看過原文的人們表示說自己根本看不懂,就算沒讀過看到這樣的題目,很多就像丈二和尚一樣摸不著頭腦,我們首先來講解一下這個題目。
  • 浙江的高考滿分作文,現在不是答卷而是考題
    01高考滿分作文素來容易引發熱議,但招致一片非議的情況,卻並不多見。今年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即為一例。「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鑑意義。
  • 由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發的思考
    每年高考後,高考滿分作文的話題總是一度引發熱議,今年也不例外。近日,一浙江考生的高考滿分作文在網際網路引起了大量的討論。事情是這樣的,該考生寫了一篇《生活在樹上》的作文,這篇文章從開頭第一段就大量引用哲學人物,使用晦澀難懂的詞彙,使人一眼讀來,不知道寫的是什麼內容。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什麼樣的作文才算滿分作文?
    一:浙江省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想必最近大家都看過這個新聞,浙江省的一篇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在網上引發了激烈的討論,看過原文的人們表示說自己根本看不懂,就算沒讀過看到這樣的題目,很多就像丈二和尚一樣摸不著頭腦,我們首先來講解一下這個題目。其實他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根據卡爾維諾的代表小說《樹上的男爵》化用。
  • 讀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比做英語閱讀還難
    2020年高考第一篇滿分作文終於出爐了,這篇滿分作文是位浙江考生所寫,題目為《生活在樹上》。但是閱卷過程中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後兩位老師給出55分,經商議後最終被判為滿分。還有閱卷老師直言不建議學生模仿,咋回事?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陳建新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 作文精講——從滿分作文學啟示
    啟示:慎審題 未雨綢繆【滿分解密】一、審文體。審清楚題目要求是寫何種文體。一般地講,凡是要求寫人、事、景、物、時間、地點以及帶有「記」、「憶」、「傳」「見聞」等字樣的,都是記敘文;另外,帶有象徵性的和具有抒情色彩的也多屬記敘文。題目中有「說」、「讀」、「評」、「議」、「有感」、「啟示」、「所想到的」以及格言、諺語、名言警句等,都是議論文。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與陳大組長的「狐狸尾巴」
    2020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了巨大爭議,很多人把矛頭對準了「浙江一考生」。雖然這位考生的作文並不完美,的確不應該獲得滿分。客觀上這位考生確實受益了,但責任不在他,不應該把批評對準他一個人。這樣一篇在閱卷之初,在閱卷老師之間就有分歧的作文,為什麼最後居然得到了滿分?
  • 高考滿分作文:指揮棒還是獎牌
    人們的觀點也非常鮮明地分成了兩派:有人認為,這位考生的知識面和閱讀量、以及對哲學問題的思考令人印象深刻;也有人認為,考生故意炫技,這樣的寫法不值得提倡,可以得高分但不應該是滿分。  事實上,高考作文作為唯一一道「沒有門檻」的高考題,一直都是每年高考季人們談論的熱點,而滿分作文更是被賦予了不一樣的意義。然而,滿分作文究竟應不應當承擔指揮棒式的導向作用?
  • 高考滿分作文:指揮棒還是獎牌
    人們的觀點也非常鮮明地分成了兩派:有人認為,這位考生的知識面和閱讀量、以及對哲學問題的思考令人印象深刻;也有人認為,考生故意炫技,這樣的寫法不值得提倡,可以得高分但不應該是滿分。事實上,高考作文作為唯一一道「沒有門檻」的高考題,一直都是每年高考季人們談論的熱點,而滿分作文更是被賦予了不一樣的意義。然而,滿分作文究竟應不應當承擔指揮棒式的導向作用?評判一篇高考作文好壞的標準到底是什麼?
  • 浙江滿分作文帶來的寫作啟示
    閱卷組分歧巨大,初評一位老師打39分,一位老師打55分,最後專家組給了60分滿分。一、為什麼會引發爭議?1.文章用詞佶屈。我粗略得數了下,生僻詞有13處。對於一篇800多字得考場作文而言,這麼高的頻率必然會給閱讀帶來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