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大避母女大避父,親子相處把握界線很重要,巧用3招把握尺度

2020-08-28 巧媽咪育兒日記

文丨巧媽育兒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父母的角色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非常重要,並且父母身為監護人有權利和義務照顧好孩子。但孩子的成長也並非全都依賴父母,更多的是依賴自己的所觀所想,父母只是有糾正和引導的作用。


父母不僅要學會教育,更要學會適當的「放手」,給予孩子獨立的空間。比如,出於性別不同的原因,父親在照顧女兒或是母親在照顧兒子的時候,就需要懂得「避嫌」,以此把握好與孩子相處的界限,這樣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現在社會中有不少男孩子性格過於陰柔,女孩子性格過於強悍,這些都是因為在成長過程中父母沒有把握好教育的尺度,男孩子和母親如果關係過於親密,就會導致男孩子的性格也變得柔軟而敏感,失去了原本的堅強和剛毅。


而且也會變得比較喜歡依賴別人,不願自己思考和動手,性格過於懦弱。


但如果女孩子和父親待在一起的時間過長,就會導致女孩子的性格變得過於男性化,在穿衣打扮方面也會比較偏向男性,少了原本的細膩。雖然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但親子相處也需要把握好尺度,才能對孩子的培養起到正面積極的作用。


一、親子間關係過於親密對孩子有什麼負面影響?


1.嚴厲的管教將會失去作用


雖然說父母對待孩子的教育方式不能過於嚴厲,否則會讓孩子產生心理陰影。但如果在孩子犯了原則性錯誤時,父母必須要用非常嚴肅的態度,讓孩子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但如果親子之間的關係過於親密,就會使得父母無法在孩子面前樹立威嚴感,從而使得這種嚴厲教育失效。孩子對陌生人的畏懼要甚於親密的人,越是熟悉的人,他們越信任,威嚴感自然更難建立。


2.無法很好的樹立原則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一旦太近,就會使相處的原則和邊緣變得模糊。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之所以需要成年人的引導,正是因為他們對事物缺乏判斷和思考,只能依靠父母的引導和規則的建立幫助孩子建立是非觀。


但很多家長都會抱怨孩子不好管教的原因也正是因為親子之間的關係過於親密,使得兩方關係的邊緣變得非常模糊。有時候想要立規矩也無從下手,因為所有的原則和規矩在一段過於親密的關係中都只是擺設,不具有絲毫的威懾力。


3.不利於孩子對異性的認知


孩子在三歲前後就會建立性別意識,也就是說此時開始家長就要讓孩子明白男女有別。但如果親子關係過於親密,不僅不好建立性別意識,還會讓孩子對於同齡人之間的性別意識漸漸模糊,從而無法在同齡人之間建立很好的界限感,容易引起誤會和不必要的麻煩。


尤其很多媽媽會將兒子帶入女澡堂洗澡,這樣的行為不但會引起別人的反感,對別人容易形成困擾,也會讓孩子對於自己產生懷疑。


二、親子之間該如何正確把握界線?


1.建立孩子自我的空間


高爾基說過,兒童的空想是一望無際、沒有止境的。孩子的思想要比大人想像的要豐富和複雜許多,他們對很多事情充滿了好奇,求知慾和探求欲遠遠超出父母的想像。


因此父母要將教育的重點放在對孩子思維和智力的開發上面,而不是一味的讓孩子根據自己的指令完成某件事。多鼓勵孩子建立自己的思考,多接觸不同的事物,建立獨屬於自己的空間,而不是讓他們一味的跟隨父母的節奏而成長。


2.親暱時注意分寸


父母表達對孩子的愛有很多種方式,肢體親暱只是其中一種,在孩子逐漸長大的過程中,父母就要有意識的減少對孩子的肢體親暱。否則會讓孩子以為這是一種正常行為,在於其他人相處時也無法劃清這種行為界限。


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孩子也不例外。在面對孩子的隱私時,父母不要過於強勢,要懂得尊重和諒解,否則會讓孩子在交友、擇偶和婚戀時產生牴觸和反感。


3.對孩子進行及時並正確的性別教育


性別教育和性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這不僅可以讓他們在日常行為中避免對別人的侵犯,更能讓他們學會保護自己。在孩子非常小的時候父母就要有給孩子進行性別教育的意識,早一些讓孩子區分性別之間的區別,這也是為了讓孩子樹立一個更為健康的健全的人格。


三、總結


父母在教育和引導孩子成長的同時,也要把握適當合適的尺度。否則就會給孩子帶來不小的困擾,從而影響孩子之後的發展和成長。

相關焦點

  • 「再愛孩子,也別親嘴」,兒大避母女大避父,不只是說說而已
    如果親子之間的親密舉動超過了限度,那麼孩子就會模糊性別界限感。兒大避母女大避父,不只是說說而已"兒大避母女大避父"作為一句俗語,很多人只是過去觀念,過時了,但父母在生活中沒有性別界限感,很可能會在無意中給孩子帶來一些危害,影響著孩子整個發育和成長的過程。那麼,性別界限感模糊會有怎樣的危害?
  • 「兒大避母女大避父」很重要,那些親子關係過界的家庭如何了?
    文丨敏敏聊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有這麼一句老話:「兒大避母,女大避父」,意思是兒子長大了,有些方面要避開媽媽,女兒長大了有些方面要避開爸爸。現在很多家庭主張和諧親密的親子關係,但很多時候往往過了界。
  • 「兒大避母,女大避父」,孩子到了這個歲數,父母就應該注意避嫌
    不管是血緣關係,還是相互之間的陪伴,親子之間的關係是一直不可能分離的。特別對於一些農村的孩子來說,不管多大總是和父母很黏膩。可是,父母和孩子關係好真的好嗎?答案是肯定的。只是,關係好也應該把握一個度。相信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兒大避母,女大避父」,這就真切的展現了孩子和父母之間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
  • 「女大不避父,兒大要避母」,字字在理,做父母的不妨多留意
    老祖宗用簡短的話語,總結了對孩子的教育問題,那就是這句俗語:「女大不避父,兒大要避母」,這究竟是什麼意思?接下來就一起掰扯掰扯,特別是為人父母者,不妨在生活中多留意。「兒大要避母」大家都知道,因為傳統觀念中的「重男輕女」在我國某些地區依然盛行,這些家長對男生的教育方式,往往都非常偏激,他們害怕孩子受到傷害,尤其是作為母親這一方,不願意放手讓孩子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時間長就會養出大家口中的「媽寶男」。
  • 「兒大要避母」不是說說而已,這個年齡就該開始了,父母別不在意
    「文/豆包奶奶育兒經(歡迎個人轉載、分享)」俗話說得好:「女大避父,兒大避母。」很多人可以接受女大避父這個觀念,但是對於「兒大避母」卻不甚在意,母親當然很偉大,為了孩子奉獻自己,對於孩子別無他求能,可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還是要提起一根弦才好。
  • 董潔曬娃「又遭黑」,把親子照拍成「婚紗照」,網友:兒大不避母
    以「婚紗照」的形式來詮釋親子的感情,董潔與兒子並不是第一個,早在之前吳尊與自己的女兒也拍攝過一組這樣的婚紗照。董潔與兒子在照片中「接吻」,動作十分的親暱,不少網友直接在評論區吐槽:董潔已經是母親了,怎麼還不知道兒大要避母的道理?
  • 「兒大避母,女大避父」,不懂避諱的父母,毀掉的是孩子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在人際關係中,包括親密的父母子女之間的互動,一定是在「性別」的基礎上,即便是父母,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也是有性別之分的。俗話說「兒大避母,女大避父」,當父母不懂得避諱的時候,最終危害的是孩子和整個家庭。01越來越多的人把父母和子女之間的互動「偽西方化」在這個網絡發達的現實生活中,只要有一部手機,就能看到大千世界。
  • 「兒大避母,女大避父」,沒有界限的親情,終將招致惡果
    可是自古就有「兒大避母,女大避父」,的說法,如果父母不在意,長此以往,定會導致孩子性格形成中出現問題,甚至影響一生。這種對「兒大避母,女大避父」,沒有一點意識的思想,終於有一天孩子在學校闖下了禍事可是,每一個孩子或者說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體,孩子在成長到一定年齡後就會有自己的隱私,就會想要自己獨立的空間,這時如果父母過度的幹涉,往往會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加重,損害親子關係甚至產生矛盾。
  • 董潔拍親子照像「婚紗照」惹網友批評:不懂得兒大避母嗎?
    孩子每一年拍一套親子照,是很多家中的常態化,孩子的發展僅有一次,給孩子留有一份留念,也給父母留有一份美好記憶。為了更好地防止親子照的千篇一律,很多父母也是腦洞大,比著玩創意,這都無可非議。董潔拍親子照像「婚紗照」惹網友批評:不懂得兒大避母嗎?董潔在大伙兒心中一直是漂亮雅致知性優雅的標誌,與潘粵明完畢婚姻生活以後,她獨自一人養育大兒子頂頂,演戲和教育孩子都不耽誤,也算作一位榜樣媽媽了。
  • 董潔把親子照拍成「婚紗照」,舉動過於親密,兒大避母的道理要懂
    為了記錄孩子成長過程的重要時刻,很多父母都會和孩子拍親子照。但親子照如果只是呆板地拍照,和平時沒什麼兩樣,就顯得沒有紀念意義。所以很多父母在和孩子拍親子照的時候,會打開腦洞,想出很多創意親子照。但是,如果創意親子照朝著不好的方向發展,是不是有那麼一點點不妥呢?
  • 「兒大避母,女大避父」?避嫌沒有錯,但有些家長「避」錯了地方
    父母給孩子的愛都是不求回報的、無條件的,更不關乎是男孩還是女孩,在家長心裡都是一樣的寶貝,所有家長在對孩子表達愛意的時候都忘了「尺度」他們覺得孩子也會不在意這份親密,但他們真的不這麼想,都說「女大避父、兒大避母」有這種觀念是好事,避嫌也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有的家長卻避錯了地方。
  • 都說「女大避父」!父女相處的三個雷區不能碰
    俗話說「兒大避母,女大避父」,道理淺顯易懂,現實中很多爸爸卻很難把握好分寸。尤其是好不容易參與帶孩子的爸爸,一不小心和女兒的親密尺度過大,不僅容易引發外界的誤解,也會打擊爸爸們帶孩子的積極性。03注意3大界限,培養自愛自尊的女兒1、做好性別教育,引導女孩保護隱私
  • 李嘉欣親子共浴,董潔拍母子「婚紗照」,兒大真的無需避母嗎?
    這種相互依存的親子關係,給了孩子很大的安全感。有的寶媽覺得面對親生骨肉,生活中的一些行為不必迴避,甚至當著兒子的面換衣服、洗澡、上廁所等,甚至有些媽媽把親密關係公開化。從畫面上看,她的兒子身上塗滿泡沫,在浴缸裡清洗頭髮,媽媽穿著尺度比較大,在未成年人面前展示這樣的場景,真的好嗎?很多人比較傳統,表示接受不了這樣的做法。不僅如此,媽媽還曬過與兒子親吻的照片;一家人逛街穿著新潮,下身穿白顏色的闊腿褲,一側是蕾絲面料,甚至內褲依稀可辨。
  • 「女大避父」!父女相處的3個「雷區」絕不能跨半步
    俗話說,「兒大避母,女大避父」。道理淺顯易懂,現實中很多爸爸卻很難把握好分寸。尤其是好不容易參與帶孩子的爸爸,一不小心和女兒的親密尺度過大,不僅容易引發外界的誤解,也會打擊爸爸們帶孩子的積極性。注意3大界限,培養自愛自尊的女兒1. 做好性別教育,引導女孩保護隱私女孩因為孕育,很容易受到性侵的傷害。
  • 董潔把親子照拍成「婚紗照」,行為引起爭議:兒大需要避母!
    尤其對於明星家庭而言,親子照更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儀式感。雖然通過影像可以記錄孩子的成長生活,不過有些時候父母卻存在不少誤區。提起"董潔"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作為一線女演員她為我們帶來了不少優秀的影視作品。而董潔的兒子,也憑藉著其高顏值,在星二代的圈子中擁有很高的熱度。
  • 董潔把親子照拍成「婚紗照」惹爭議,網友批評:不懂得兒大避母?
    有了孩子以後,每年拍一套親子照,是許多家庭的常態,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給孩子留下一份紀念,也給父母留下一份美好回憶。為了避免親子照的千篇一律,許多爸媽也是腦洞大開,比著玩創意,這都無可厚非。不過董潔把自己和兒子的親子照曬出來後,卻引起了一波爭議,批評的聲音不絕於耳。
  • 董潔把親子照拍成「婚紗照」,動作親密引爭議,網友:兒大要避母
    不過最近,董潔曬出了自己和頂頂的親子照,卻引來了不少爭議,與其說是親子照,不如說是婚紗照更為貼切。照片裡的董潔身穿婚紗,手持一朵紅色玫瑰,兒子頂頂穿著一身黑色西裝,配合媽媽擺出各種造型。其中有一張是董潔和兒子頂頂親吻的照片,讓網友們難以接受,紛紛指責她不懂得兒大避母的道理。
  • 「女大避父」是必須的,這些「雷區」爸爸可不能踩,對女兒影響大
    爸爸就算再寵女兒,也要遵守「女大避父」,別讓你的愛阻礙女兒成長。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許多爸爸總是寵愛著女兒,在親子教育中時常會出現偏心的現象。認為女兒應該富養,對女兒百依百順,十分嬌慣,父女關係異常親密。然而,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家長需要意識到「女大避父」的重要性,不要讓自己的愛阻礙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 過度"早熟"都賴爸爸,女大不避父,後果不堪設想
    無論是在學校受欺負了,還是其他身體方面的事情,第一時間不是找媽媽,而是問爸爸,而我們作為父親,對於女孩的親暱,也應該隨著年齡要適當地把握一個度,這樣才會讓女孩的男女觀變得正確父親和女兒把握尺度女大避父,在女孩稍微長大一些後,我們不應該過於再做親暱的動作了,而洗澡換衣服,也應該避免兩人出現在同一個場合中
  • 吳宗憲為女兒提抹胸,又揉又網友直呼辣眼睛,女大避父啊
    吳宗憲趕緊幫女兒提抹胸,只是他那又揉又捏的動作讓網友直呼辣眼睛,不知道女大避父嗎?雖然當時,吳宗憲故意把頭扭到了一邊,不看女兒的胸部,可還是引發了爭議。有網友說,女兒都20多歲了,不會自己用手提一下裙子嗎?之所以爭議很大,是因為吳宗憲之前在公眾面前就對大女兒吳姍儒又親又抱過,絲毫不避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