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莊鄉:我國唯一現存的人民公社,向社會展示純粹的共產主義

2020-12-20 與寮

我國唯一現存的人民公社,地球人類的天然氧吧。

人民公社的發展政策對於現階段的大多數人來說,它是距離遙遠的歷史過往。新中國成立後不久,人民的生活水平受到很大的限制,很多人都處於一個吃不飽飯、穿不暖衣服的狀態。為了改善此種狀態,就決定在農村裡施行人民公社的制度。

面對國民們的困難,國家根據國情提出了農村人民公社的理想概念。當時的想法是讓人民更加富足,要將人民公社打造成一個不僅可以發展農業也能發展工業的還處於基層的組織單位。如此,我國第一個人民公社在1958年的時候正式設立。

適應發展,表態統一。

很快的時間內,人民公社就開始在全國範圍內的農村進行實施。在社會的變遷過程中有一個特別的人民公社,那就是周家莊鄉人民公社。周家莊鄉原本是鄉政府的駐紮地,曾經經歷過農業合作社和東風人民公社,後來才成為周家莊公社。

自建國以來,我國國民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也日益強大。在大家日漸加深的探索中,人民公社這項政策慢慢地淡出了群眾的視野,人民為了尋求更好的發展,各自選擇走向了他們自己所認為的可以實現富裕的道路。

看到別的鄉鎮都在走新的道路,周家莊鄉也起了念頭,覺得是不是他們也應該換條路了。經大家商議決定票選,他們在鄉鎮上組織了投票。根據票選結果來決定未來的方向。投票的結果讓人很意外,大多數人還是想要按照現實行的政策執行。

這是大家共同選擇的結果,就算最後什麼都沒有也不會有人有半句怨言。周家莊鄉把最後的決議上達給上級,上級表示可以試試,看結果再下結論。隨後的周家莊鄉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的選擇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只能自己摸索。

鄉民們的生活沒有任何的變更,每天仍舊是記工分、分口糧。這種獨特的生活方式得到許多鄉鎮的注意,也迎來了很多的對比,但周家莊鄉的表現沒有讓人們失望。他們鄉鎮的人均收入不僅高於其他鄉鎮,而且他們還享受著各種的福利政策。

深入探索,詮釋成就。

放眼望去,周家莊鄉這個地方給人一種乾淨整潔的生活氛圍。他們的街道寬闊整潔,他們的住房規劃整齊。若是只依靠農業的發展,很難能夠達到如今這樣的生活水平。他們一邊發展一邊探索新的發展方向,以便能夠更好地適應這個時代。

在他們發展的過程中,他們選擇了新的重心方向。他們開始了以市場經濟為指導的新的管理方式,雖說還是按照集中經營的方式,但是產業的運作方式變成了承包和分工分業。他們所組織的10個生產隊開始了特色的產業發展道路。

現在的他們一共有6個自然村,日常居住的人口達18000人,總體佔據面積高達16.25平方公裡。他們的第9生產隊在2007年的時候開展了以農業為基礎的觀光採摘園的項目,接待人數上百萬,單是其中一項的收入就高達4千多萬元。

周家莊鄉利用其獨特的農業開展起了牛奶的業務往來。他們在當地建立了最大的奶牛場,且在眾籌下建立了奶牛的養殖示範園。他們的農業發展不僅是在養殖上,還在種植方面,他們種植了大數量的葡萄、鴨梨、高檔苗木和優質小麥。

農業發展的同時還開展了工業。在工業上他們建立了十多家的集體企業,其中在工業方面最卓著的還是閥門廠。閥門廠在長江以北地區都有著很大的名氣,其本身就躋身行業內的大型企業。他們的努力發展為他們帶來了許多的榮譽和成就。

特立獨行,實現。

他們萬眾一心的努力,自然也獲得了豐厚的回饋。周家莊鄉的住房是當地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大家的住房統統都是二層的住宅,並且鄉鎮還注重他們的生活環境,他們在住宅附近開展了各項娛樂項目,包括文化宮、電影院、圖書閱覽室等等。

當地的基礎設施也有很大的變化。從最初的道路建設到後來的環境綠化建設,周家莊鄉在向全國民眾展現不一樣的"周家莊"品牌。現階段的周家莊鄉的經濟已經進入了穩定的持續發展。大家在共同的努力下真正實現了共同富裕這個夢想。

現在全鎮的居民最"嚴肅"的事情莫過於年末的發紅利,就是現在人們所說的工資或是薪水。大家辛辛苦苦地忙碌了一年就是為了多掙工分,扣除各種花銷,剩下的工分會以現金的方式發給鄉民們。發放的整個過程都有警務人員監督。

現在的社會對於一個地區富裕程度的判斷,往往用的都是"人均收入",然而周家莊鄉的算法卻是特立獨行的,他們計算的是居民的生活水平。兩者的概念有很大的差別。後者不計生產時的投入,僅僅計算日常的消費中去。

周家莊鄉使用這種獨特的方式生活至今。長久以來經數據顯示我們可知,他們使用不同於其他地區的發展,鄉鎮的平均生活水平一直以來都高於周邊地區的生活水平,在其他地區居民還未達到4000元時,周家莊鄉已經達到5000元以上了。

結語

在一個簡簡單單沒有村委會束縛,只有鄉領導指引的下,他們的日常工作分配都是聽從領導安排的。在這樣一個集體經濟制度下,大家竟然實現了共同富裕的目標。這個我國唯一現存的人民公社,在實踐中向我們展示了它的成就和魅力。

世人本就沒有三六九等之分,大家都是共同生活在一個地球上的人類。大家所想要實現的目標和夢想,只要大家一條心,所有的力量擰成一股繩,朝著同一個夢目標一起努力,世界終將不辜負你的溫柔,以碩果回饋。

相關焦點

  • 我國唯一保留人民公社制度的鄉鎮:周家莊鄉「最後的人民公社」
    人們從出生開始所做的一切努力,無非就是想要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幼年生活在一貧如洗環境中的,總是拼著命想能夠出人頭地,而生來大富大貴的,總會渴望向更高的地位發出衝擊。中國古語中的「大同社會」,在這個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年代,已經變得越發遙不可及起來。
  • 我國現存唯一的人民公社,記工分、分口糧,人均收入5000多
    說起人民公社,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遙遠而且陌生。畢竟,人民公社已經被取消快四十年了。不過,在河北省石家莊附近,有一個面積為16多平方公裡的鄉鎮,這個鄉鎮,是我國目前唯一一個殘留的人民公社。因此,1982年的時候,有關部門考慮到我國當時的客觀國情,於是決定取消人民公社制度。周家莊鄉的堅持包產到戶的消息傳達到周家莊鄉以後。
  • 我國現存唯一的人民公社,記工分、分口糧,人均收入5000多!
    ——餘秋雨 說起人民公社,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遙遠而且陌生。畢竟,人民公社已經被取消快四十年了。不過,在河北省石家莊附近,有一個面積為16多平方公裡的鄉鎮,這個鄉鎮,是我國目前唯一一個殘留的人民公社。一般認為,人民公社全面取消是在1982年,距今已經38年了,而這個人民公社,歷經了38年的風雨,堅持到了如今。那麼,這個人民公社到底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得以堅持到如今?
  • 我國最後一個人民公社,人均收入過萬元,為何周家莊鄉發展這麼好
    而就在此時,在河北的周家莊鄉,又有一群農民聚在一起,他們對於先前的集體經濟充滿信心與熱愛,於是同樣以按手印的方式決心將他們所信仰的人民公社制度捍衛到底。30多年過去了,改革開放的春風讓我國各地的農村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發展。但是令人驚訝的是,堅持著原本人民公社制度的周家莊鄉同樣得到了長足的進步與發展,甚至要比大部分經過改革的村莊發展得更好。
  • 中國唯一現存「人民公社」:記工分、分口糧、人均收入5000以上
    相對於如今很是自由的社會經濟發展形式,很多人都會認為曾經相對比較固定的人民公社生產模式顯得十分老套且低效,尤其在中國經濟逐步開始高速發展之時,人民公社的被取締也是大勢所趨。不過,國人至今鮮有知道的是,在距離石家莊不過五十公裡的周家莊鄉,如今依靠著長久保留的人民公社形式還在不斷地創造著國內農業經濟的奇蹟。
  • 唯一現存「人民公社」,記工分且分口糧,平均每人收入五千以上
    這個單位被命名為人民公社。對於新世紀的年輕人來說,人民公社是一個遙遠的過去,因為它不符合生產的基本規律,逐漸被時代淘汰,退出歷史舞臺。說起周家莊,大家一定聽說過。事實上,周家莊仍然保持著人民公社的社會生產方式,也是現存唯一的人民公社。歷史淵源如果要談周家莊鄉,那麼首先要提到的就是人民公社。
  • 周家莊:唯一保留人民公社制度的鄉鎮,社員人均收入高達14104元
    上世紀50年代,為辦成一個既有農業合作又有工業合作的基層組織單位,「人民公社」就應運而生了。1958年7月1日,我國第一個人民公社——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正式成立,由河南省委書記和工作組一起,在總結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初步制定了人民公社的一些規章制度,規定各農業社的一切生產資料和財產轉為人民公社所有,由公社統一核算、分配。
  • 我國現存唯一的「人民公社」:集體主義樣樣免費!村民今富得流油
    喜歡旅遊的朋友們應該都對中國的人文歷史有一定了解吧,那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聽說過「人民公社」制度呢?人民公社是我們國家社會發展的產物,是一種將農業與工業結合的一種形式,其實就是我們了解到基層人民代表大會。
  • 我國「最後的人民公社」:集體主義經濟,村裡一切都免費共用!
    據說我們國家土地遼闊,景點非常多,每個省的自然風景和人文景象都很多,眾所周知,我國有人民公社化,有實施集體經濟的時期,那個時期大家團結起來發展經濟,是村鎮單位,但隨著我國的發展,這種經濟發展方式逐漸被淘汰,我國最後實施人民公社的地方 今天的小編會帶你去我國最後的人民公社!
  • 中國最後一個人民公社,村子裡的一切都是免費
    從歷史角度來看,人民公社制度是我國社會發展的一大探索與實踐的過程,在它存續期間對於我國的發展亦是有利有弊,雖然最後並未能在我國發展之中路留存,但同樣為我國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 現代唯一一個公社制度的村莊,62年來堅持記工分,人均收入超六千
    因為無力改變社會的黑暗,便只能逃避到精神世界中,以與現實相對立的理想國來麻痺自己。然而馬克思所提出的共產主義社會,卻與這些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構想,有著本質上的區別。而在我國近代,為了實現共產主義社會的偉大願望,也做出了種種嘗試。
  • 我國「最後的人民公社」:仍記工分、統一分配,人均收入近6千元
    但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時至今日,我國依然有一個人民公社,這個人民公社社民依然記工分、分口糧、統一分配,當地人民的均收入是6000 它就是河北晉州市周家莊鄉,被稱為「最後的人民公社」,是我國唯一一個保留鄉鎮制度的公社,這個公社曾發生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創造了很多令人震驚的奇蹟。
  • 中國現存「人民公社」,仍是共同勞動平均分配,此地在何處?
    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779字,閱讀時間約2分鐘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非常迅速。長期以來,我們都知道我國早期實行的是人民公社,但隨著時間的不斷變化,這些政策逐漸開始被拋棄。但是,今天,我國還有一個地方在實行人民公社。小夥伴們是不是很好奇到底是哪個村子?下面就讓我們好好了解一下吧。這個村就是河北晉州周家莊鄉。
  • 國內最後一個「人民公社」,集體主義制度共同發展,村民富得流油
    國內最後一個「人民公社」,集體主義制度共同發展,村民富得流油,現在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好,生活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多彩,人們也越來越享受生活,隨著旅遊業的發展,旅行也逐漸成為人們享受的一種方式,在大小假日,人們選擇旅行,走向世界 大家不知道吧, 這是既有農業合作又有工業合作的基礎組織單位
  • 保留人民公社68年,全國最美鄉鎮煥發第二春,旅遊生產兩不耽誤
    它是我國社會主義社會在農村中的基層單位。這一制度是基於當時我國經濟還不夠發達,全國百廢待興的現狀特別設立的,現在早已隨著經濟的騰飛而逐漸淘汰了。但在周家莊鄉,人民公社卻被奇蹟般地保留了下來,並且全村人仍然支持這種生產方式,將公社辦得紅紅火火。究竟是周家莊鄉的村民因循守舊,不願意變通,還是有另外的原因呢?
  • 堅持人民公社60年,取得重大成就,人居收入全國領先,成最美村鎮
    十幾年來,周家莊鄉一直致力於打造一個著名的旅遊風景區,經過多年的發展,周家莊鄉已經成為了當地集旅行,遊樂,住宿,農家樂為一體的省級農業旅遊示範點。說到周家莊鄉,它有個十分有名的名頭——最後的人民公社。大家對於人民公社都很熟悉,它是建國初期我國特有的一種制度,以村鎮為單位,進行集體勞動,共同建設,這一制度的產生是基於當時我國經濟不發達,百廢待興的現狀而特別設立的,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的騰飛,人民公社制度已經不太適合現在的中國,於是漸漸在國內消失。
  • 最後的人民公社,記工分、分口糧、集中耕作,人均純收入5000以上
    從1958年到1982年間,人民公社從產生到一步步走向成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和演變。當人民公社化運動進行到高潮階段的時候,因為自身的局限性與社會的發展格格不入,在政社分設中逐步淡出歷史的帷幕之中。談起人民公社就不得不提起一個特殊存在,它現如今還保留著人民公社般的生產模式,雖然少被人提及卻有著與別處不同的一番新天地,它就是周家莊。
  • 中國「最後的人民公社」:記工分,統一分配,人均近6000元
    在這個鄉,人均收入達到每人6000元,村民關係融洽,百姓安居樂業。這裡是周家莊鄉。而周家莊為何直到現在還堅持人民公社體制?自1952年國家號召發展合作社以來,周家莊鄉始終堅持集體統一經營。制度從未改變。它已有68年的歷史,而我國其他地區的人民公社在1982年基本解體。在市場的帶動下,周家莊鄉各生產隊大力發展旅遊業和畜牧業。工業上還興辦了閥門廠,彩色膠印廠,建築公司,紙箱廠等10多家集體企業。
  • 最後一個人民公社:存在不意味著值得推廣
    在改革開放30年後的今天,中國大地上仍保留著最後一個人民公社——河北晉州周家莊人民公社,在這個已有58年歷史的人民公社裡,一切勞動由隊長分配,絕大多數社員依賴集體計劃經濟生活,記工分,分口糧,集中耕作,統一分配收入,仿佛30年前中國每一個最普通鄉村一樣。
  • 毛澤東調整辦人民公社思路前後
    當時,各地領導幹部對中央建立人民公社的決議裡的最後幾句話:「看來共產主義在我國的實現,已經不是什麼遙遠將來的事情了,我們應該積極地運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探索出一條過渡到共產主義的具體途徑」十分注意,並且進行了片面理解。各地在大辦人民公社的過程中,都在加大共產主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