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不應該僅有消除偏見,它還應該孕育熱情。——喬治·屈維廉(英)
文章分類|歷史奇文
文章字數|2178字,閱讀約5分鐘
人民公社對年輕人來說,似乎是一件很遙遠的事情。但它承載了老一輩人的許多記憶。從實際意義上說,「人民公社」就是現在的鄉鎮政府組織,基本上是以鄉鎮為單位進行工農建設,主要是以農支農。
從1958年到1982年,20多年的時間裡,由於這一重大舉措,國家實現了大躍進。在三年自然災害和蘇聯變臉的情況下,中國人民以頑強的精神激發出超強的創造力。
自力更生,奮發圖強,以農養工,科研,工業與各行各業齊頭並進。空前的人民大團結出現了。大家忘我工作,學習,生產上互相幫助。這是人民公社特有的時代情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中國精神永遠在心中。一時間,備受關注的明星村比比皆是,人們爭相學習,共渡難關。
也許大多數人認為人民公社已經完全成為過去式了。其實不然。在中國,還有最後一個人民公社,仍然延續著人民公社的生產方式。
在這個鄉,人均收入達到每人6000元,村民關係融洽,百姓安居樂業。這裡是周家莊鄉。而周家莊為何直到現在還堅持人民公社體制?
0101、全國改革仍堅持人民公社體制
周家莊鄉位於河北省錦州市中部,下轄6個自然村。這裡民風淳樸,風景宜人。
自1952年國家號召發展合作社以來,周家莊鄉始終堅持集體統一經營。制度從未改變。它已有68年的歷史,而我國其他地區的人民公社在1982年基本解體。
在市場的帶動下,周家莊鄉各生產隊大力發展旅遊業和畜牧業。工業上還興辦了閥門廠,彩色膠印廠,建築公司,紙箱廠等10多家集體企業。建築,綠化也統一實施了高標準規劃設計,儼然世外桃源。
自從實行人民公社制度以來,周家莊鄉就規定,幹多少活,就得多少分,而不是只要下班,幹多幹少就得一樣分。正是因為有了這個規定,周家莊鄉的村民越來越活躍,讓人們真切感受到人民公社的好處。
因此,1982年農業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開始時,村民討論是否分田時,絕大多數社員都不願意分田到戶,從而將這種生產方式保留至今。
周家莊鄉對旅遊業還是很重視的。全鄉所有街道都進行了水泥硬化,進行了綠化,打造了周家莊品牌,開發建設了具有周家莊特色的各類旅遊項目。
現在,越來越多的遊客來到周家莊,想看看在「人民公社」的集體生活下,人們是如何安居樂業,如何生活的。更吸引遊客的當然是這裡舒適的環境和生活條件。
二是福利制度改善村民生活無後顧之憂。
有網友稱周家莊鄉為「社會主義下的共產鄉」,源於村裡生活水平之高。多年來,周家莊鄉的婦女一直不願嫁到外地,而外村的男子一心想加入周家莊鄉。由此可見,在周家莊鄉生活,是多少人的夢想。
從人民公社發展之初到現在,周家莊鄉人均收入在全國鄉鎮中一直名列前茅,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近一半,這離不開好政策,好領導。
在這裡,無論是男女老少,老弱病殘,還是孤身一人,都能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享受健康的精神寄託。因此,有人說這裡是「共產鄉」。
除了各種生活設施,生活補貼也很完善。包括供水,就學,用電,合作醫療,老年人,殘疾人,住房保障服務,生活困難救助等方面都有福利政策。
這裡街道乾淨,天空湛藍,房屋統一規劃,二層小洋樓宛如別墅,各種生活娛樂設施完善,各區域管理有條不紊。試想,誰會不喜歡這樣的家鄉呢?
0202、因地制宜,與時俱進
說是「人民公社」體制,但與舊體制不同。周家莊鄉的成功,源於不間斷的改革,源於不懼與時俱進。堅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的發展理念,是周家莊鄉長遠發展的關鍵。
目前在各個劇組,成員們的工作都有很高的水準。如果通過驗收,就成功驗收,並記錄他們的工作積分。如果不及格,他們的工分將被扣除。
大家一定都知道,工分代表收入,所以成員們更加努力地工作,爭相以更高的標準完成自己的工作。更高的操作標準也是確保進展的先決條件。只有高標準,才能取得高成效。
正是因為大家的共同努力,平均收入高達6000元。當然,除去了村民用水,用電,上學等日常開支的很大一部分,所以村民的實際平均收入高於6000元。
而且,現在的周家莊村民也不是大同社會。村民們各有自己的私有財產。人民公社從不幹涉私有財產。這讓村民的工作更有意義,大家的幹勁只會越來越足。
現在也有一部分人選擇自由發展民營經濟,收入自由支配。新興民營經濟的出現,也激發了村民的生活熱情,讓周家莊鄉有了更多的可能,村民的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可謂是雙贏。
摘要:
周家莊鄉的成功離不開優秀的帶頭人。難得的是,每一位領導都能把村民放在第一位,懂得變通,進退由大環境決定。沒有固守小環境,固步自封,裹足不前,對周家莊鄉人來說,真是幸運。
最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紀50年代的領導,正是以這樣的高瞻遠矚和真知灼見,帶領周家莊鄉人民一步一個腳印向前邁進,從一窮二白到全國先進鄉鎮。才有了周家莊這座富庶的「全國文明村鎮」。
周家莊鄉先後為全社社員落實11項福利保障,多次獲得「全國文明村鎮」,「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作為我國「最後一個人民公社」,周家莊鄉被稱為「半個世紀前農業集體的活寶典」。這離不開鄉鎮領導先進的領導作風。與時俱進是每個時代發展的必要前提。社員人均收入超過6000,看似有點微不足道,但這一水平比同城其他鄉鎮高出三分之一以上,比全國農民人均收入高出一半左右。那不是很棒嗎?。
這裡是《浮雲亦雨》,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