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涉君和他的洞簫

2021-02-19 跋涉君

一路跋涉而行,我手寫我心

       曾讀過一句詩——"貧窮而聽著風聲也是好的"。當夜幕降臨,萬籟俱靜,遠離案牘勞形,遠離是非人情,即便你不貧窮,聽著風聲,也是好的。那麼,聽著簫聲,就更好了罷……
                                                ——題記



       我對洞簫的喜愛由來已久。小時候,受村裡一位高中生的影響,自己先喜歡上了笛子。後來在上猶中學讀書,有一次夜晚,在寢舍裡聽到樓上傳來清幽的洞簫聲。吹簫者卻不知何許人。後來,自己對簫有了興趣,就去買了如何識簡譜及洞簫吹奏法的相關書籍,自己一個人慢慢琢磨了起來。再後來,自己就聽聽廣播,聽聽磁帶……現如今,雖然也是一直沒有人教,但利用網絡,加了一些簫友,入了各種笛簫群,自己便利用微信向他們學習。至少,對洞簫的那一份情,也算一直沒有斷吧……


       洞簫,作為一種傳統樂器,古時候就深得才子佳人的喜愛。 它的音色比較沉靜悠遠、清雅脫俗,富有一定的滄桑感。夜下一弄,聲如鶴鳴;鳳凰不至,千載傷情!其宛轉幽深之韻、琉璃空明之境、玲瓏縹緲之致,似能穿透無盡的時空,讓人大發無限思古之幽情……

       我,不是才子佳人,但我,真的好喜歡那麼一種意境!

        記得大文豪蘇東坡在《前赤壁賦》中曾寫下美句:」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記得晉代的桓伊曾以一曲《梅花三弄》而名動天下、垂跡青史……

       記得宋代的姜白石,他曾經也是以簫為伴,連他的詩詞也都有一份簫音般的清冷……

       記得唐人杜牧的詩句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就如一曲簫音,不知打動過多少漂泊的心靈! 而今,二十四橋猶在,只是吹簫的玉人已不知身在何方,空讓來者神往……

          如今,在各種笛簫群裡,在火山小視頻中,我時時會聽到好多吹簫高手的簫聲。比如那一位喜歡皺眉的鈦簫老師,我就極為膜拜! 他的《長相思》以及其它的曲目,總是那麼動情,那麼如泣如訴,我不禁一次又一次地被感動落淚……



           洞簫,清吹是極佳的。但同時,它還可以與古琴合奏,那也是絕配!  看過金庸的《笑傲江湖》,都記得劉正風與魔教曲洋的故事吧?  何其讓人感動!  而最終令狐衝與任盈盈琴簫合奏一曲《笑傲江湖》,其情其景,又是多麼地令人為之動容!


         
         我有一管G調的洞簫,當時是80元買來的。現在看來,難登大雅之堂。但上面刻著字"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這管洞簫,算來跟著我已有十八九年了! 我搬了幾次家,從農村土房到農村磚房,再到縣城的套房。我丟失了很多東西,如老照片,書籍等,但慶幸這一管洞簫,還一直在。它裝在一個紅色的布絨套子裡,保存還算完好。現在筒音作5, 拿它吹奏一曲《女兒情》或《枉凝眉》什麼的,貌似還不錯……

        我與洞簫有著難以割捨的情結。簫聲不噪,每當我讀書疲倦,或工作之餘,就會用它隨意把玩一番。它如同書法,可以冶情。洞簫,使我從現代城市的浮躁環境中解脫出來,使我平靜、隨和,也使我領悟人生並感受到人生的真諦!  


           今晚寫下這篇散文,唯願新年的自己能:
      發憤書寫眾生,呈大千世界
      立志簫吹七聲,奏萬種風情!

                                                        -END-

作者:跋涉君,教師、自由撰稿人,寫教育心得隨感,也寫美文及人生感悟。他不唱蒼鷹之歌,堅信駝鈴同樣充滿魅力。微信公眾號:跋涉君(ID:trudger365666888),個人微信號:跋涉君(ID:stayuper365666888)

  長按指紋 識別圖中二維碼 輕鬆關注

             謝謝你找到我,謝謝你留下來

        你的關注與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相關焦點

  • 洞簫如何做到自如的轉調?
    要學好洞簫,不學習簡譜知識是不會有長足發展的。現在八孔簫使用的是12平均律也就是七聲音階1、2、3、4、5、6、7,每兩個相鄰的音之間的相對音高關係就叫音程(就像路程,不知道是否是這樣理解的),是用「全音」和「半音」來定義的,一個全音相當於兩個半音。其中1和2之間相差是一個全音,2和3之間全音,3和4之間半音,4和5之間全音,5和6之間全音,6和7之間全音,7和1之間半音。
  • 品《簫頌》,賞《簫賦》,了解洞簫文化
    翩綿連以牢落兮,漂乍棄而為他。要復遮其蹊徑兮,與謳謠乎相和。故聽其巨音,則周流汜濫,並包吐含,若慈父之畜子也。其妙聲,則清靜厭瘱,順敘卑達,若孝子之事父也。科條譬類,誠應義理,澎濞慷慨,一何壯士,優柔溫潤,又似君子。故其武聲,則若雷霆輘輷,佚豫以沸。其仁聲,則若颽風紛披,容與而施惠。
  • 「簫行世界」加拿大溫哥華國際簫園雅集,讓外國簫友感受洞簫之美
    (你問什麼帶這麼多洞簫到加拿大?)答曰:」Because I can not live without them everyday」。(因為我離開洞簫就沒法活了)從海關官員一臉的驚愕和不解,我知道我在他們眼裡可能被當作另類,無論我如何表述他也不會真正理解。但這是我最真實的發自內心的回答,沒有半點掩飾和迴避對洞簫的摯愛。我在想,如果海關非要讓我拿出來吹一下也何嘗不可,我已作好準備。
  • 《魔道祖師》斂芳瑤琴金光散,澤蕪洞簫藍曦臣。阿瑤最喜歡二哥啦
    與赤峰尊聶明玦和斂芳尊金光瑤結拜為兄弟,一同成為三尊,號澤蕪君。澤蕪洞簫藍曦臣世人皆知「藍氏雙璧」,弟弟藍忘機,景行含光,逢亂必出,從小是世家子弟的楷模,但對少了藍大的描寫,在世家公子中,澤蕪君排第一,而弟弟含光君排第二,原因無他,兄弟二人長相幾乎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一般,只不過兄長澤蕪君更加有親和力。
  • ​習簫者必讀:學習洞簫要用到的樂理知識詳解(四)
    接續前文:習簫者必讀:學習洞簫要用到的樂理知識詳解(一)習簫者必讀:學習洞簫要用到的樂理知識詳解(二)習簫者必讀:學習洞簫要用到的樂理知識詳解(三)學習洞簫要用到的樂理知識詳解(四)作者:賀蘭原轉調轉調,是習簫朋友老生常談的問題,也是很多習簫不久的朋友
  • 龍簫ZT,談竹笛洞簫氣息訓練,哪種方法更適合自己?
    上篇文章我講了竹笛洞簫訓練方法的三要素,口風,角度,力度。根據自己本身的條件來調整,達到吹奏至竹管共鳴。又有朋友問我,調整了很久,還是把管子的本身音色吹奏不出來,這是為什麼呢?那今天我從竹笛洞簫發音的原理來談,為什麼在我們吹奏竹笛洞簫時,管子會發出聲音?我們知道空氣的碰撞是會發聲的,例如,颳大風時我們能聽到呼呼的鬼哭狼嚎聲,自然界中空氣的對流就是產生這種聲音。我們會認為是空氣摩擦的聲音,原理是碰撞時產生的震動,有了震頻才有了聲音。
  • 初學者如何吹響洞簫,有這些技法竅門
    現在我們來學習把洞簫吹響。拿到自己心愛的洞簫,無疑是每個愛好者最興奮的時光,很自然的,我們都會試著去吹一下洞簫的吹口,看看能不能吹響。有的人比較幸運,一下子就能吹出聲音。而有的人吹了半天也吹不響,或者只是偶爾吹出很嘈雜的聲音。
  • 洞簫考級曲目五連爆!你會幾首?
    洞簫考級曲目五連爆!你會幾首?洞簫的音色優美,價格便宜,入門容易,她迷人的優點,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愛好者。下面是五首洞簫考級曲目,來看看你會幾首?
  • 許瑋|拓跋宏:背朝故鄉的跋涉
    夏秋之交本來就多雨,陰冷、潮溼,空氣中似乎還夾雜著一些黏稠,而公元493年的那場跋涉,就恰逢雨季。跋涉自北向南,猶如浩浩長龍。行進的隊伍裡,有皇帝,有皇后,有皇子,甚至皇親國戚,還有文武大臣,將領和兵士,而兵士組成的陣容尤其龐大,似乎這場跋涉的目的是戰爭!然而,目的並不是為了戰爭。
  • 設計師的跋涉
    如果高迪沒有莫逆之交古埃爾,他的天才設計也許永遠只能停留在紙上。行走在異域街頭,很容易感嘆建築是凝固的音樂。而現在接觸到設計部門,才明白這一行的水深水淺。在甲方爸爸眼裡,美與醜都不重要,某個有話語權的人,他的喜好才是決策根本。因為審美根本沒有標準,只有傾向。設計師的層級森嚴,但在甲方金主爸爸面前都一樣,還得一稿一稿踏踏實實地改。
  • 瘋評八仙(十六)韓湘子以洞簫為法器,緣於其師是中華音樂始祖
    韓湘子世人皆知韓湘子是八仙之一,由呂洞賓和鍾離權點化成仙。而在八仙過海的故事中,韓湘子在遇到呂洞賓和鍾離權之前已經有很很高深的道術,經常在韓愈訓斥他的時候以道術來證明自己的正確。可是很少候人去深究,韓湘子在遇到呂洞賓和鍾離權之前,他的道術是跟誰學習的呢?我們翻閱了從晚唐直到明初的各種記載韓湘子神仙事跡的文獻資料後發現,這些書籍中提到了韓湘子的師傅是一名叫做洪崖先生的道人。於是有人要問,這位道人是何許人也?
  • 山東聊城一所中學新生60裡野外跋涉「勵志」,沒有一個累趴下的
    巧的是這批學子是第60級,30公裡又折合60華裡,他們走的每一步都有著非凡的意義,也展示了他們堅韌品格和團隊協作精神。60裡的遠足拉練,讓這些剛剛邁入高中校園的學子們體驗到跋涉者的艱辛,也讓他們品嘗到戰勝自我的愉悅。
  • 跋涉2196公裡的成長
    劉詩雯是吉林外國語大學沐光支教團的一員,她與同校的其他21名大學生志願者利用暑期組建了後浪、弘毅、植桑3個支教小分隊,來到湖南省桑植縣利福塔鎮金家臺村、涼水口鎮李家莊村和二戶坪村,為那裡的300餘名兒童送去知識和歡樂,陪伴他們度過一個難忘的暑假。
  • 迥途之上,跋涉修行——採訪自強標兵尹曉妍
    泥濘誕生了跋涉者,它給忍辱負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給苦難者以和平和勇氣。」2019年湖北四校聯賽亞軍、最佳辯手,外研社杯全國大學生辯論賽華南賽冠軍、最佳辯手,上海國際辯論賽半決賽選手;2018年外研社杯全國大學生辯論賽華南賽一等獎、全國賽二等獎……這些是她金光閃閃的成就。她辯論場上的舌燦如蓮恍若毫不費力,旁人哪知背後的拼盡全力。
  • 他以簫聲為引,築起安心之隅
    洞簫或許是最能代表中國文人氣質的樂器之一,儒雅謙和,淡泊內斂。一天深夜,他偶然拿起從前的一管洞簫吹起來,那空靈悠遠的聲音瞬間撫平了煩躁憂鬱的情緒。洞簫吹散了他人生的陰霾,同時在他心中種下了致力於傳播與弘揚洞簫文化的種子。
  • 君和紅茶有點「潮」——有關君和野茶開發有限公司的見與聞
    他把「年輕,沒有什麼不可以」的精神,植入了他的企業、他的產品、他的品牌,並釋放在這塊土地上。 在「君和」,峨冠博帶、淺酌低吟之外,茶,有了一股年輕的「潮」勁兒。陳龍/攝) 就是這片蒼翠,讓詹偉和他的父親在烏雲界的崇山峻岭中,野人般地闖蕩了近一個月。 2014年盛夏,父子倆統計出了有利用價值的老茶園8000多畝。摩挲著這些大都有60年以上樹齡的茶樹,詹偉和他的父親激動不已。多年的荒廢,保存完好的原生態的環境孕育了茶葉的優質內涵。
  • 《絲綢之路》:一隅極限空間,N種超越跋涉
    這裡,全然沒有尋常的故事,只是各種角色迎著風在大漠之上的卓絕跋涉與衝撞交織,在絲綢般絢爛的意緒下演繹著精神的困頓與昂揚……  這,就是「絲綢之路」。或者說,這,就是由絲綢之路的大概念決定的它的象徵性舞臺形象結構。  楊威,在中國舞劇導演中,是一個最大膽、也最為成就裴然的舞劇結構探險者。結構,對楊威來說,就是舞劇的核心形象,與從這核心形象中生發出來的舞劇展開邏輯框架。
  • 爆搞笑君:一位同事他經常說,誰和我一起去洗手間,我請客
    爆搞笑君:一位同事他經常說:誰和我一起去洗手間,我請客爆搞笑君整理編輯:一位同事他經常說:誰和我一起去洗手間,我請客。之前沒有人回應過他,還經常逗他玩。今天,他又說了,一位同事非常冷靜地說:「你可以打包回來。坐在一旁的所有同事已笑噴。
  • 海報新聞新年獻詞|朝著夢想,做一個堅定的跋涉者
    疫情面前,他們是醫護人員;火災面前,他們是消防隊員;洪澇面前,他們是解放軍和武警戰士……每一個平凡的你,都是「他們」中的一員。國家和人民需要的時候,迅速衝上前線;脫下戎裝,便回歸到普通的崗位。無數個勇敢的人,賦予中國強大的韌性,就像疫情被擊退之後,工廠迅速復工復產,人間煙火升騰。一個偉大的國家,就是要帶領人民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 和君20年,我相信!
    來源:和君商學和君20周年logo正式對外發布!回首走過的這20年,篳路藍縷,玉汝於成!時光荏苒,我們不改初心。1000多和君人用自己的專業和汗水逐夢、築夢、圓夢。此刻,那首《我相信》仍迴蕩在和君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