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春日報-長春新聞網
20日,是吉林外國語大學大三學生劉詩雯與隊友到湖南省一個村莊支教的第25天。「時間太短暫了,我們只給了孩子們成長的一段快樂,孩子們卻給了我們成長的一生記憶。」一大早,劉詩雯手中雖然在打理著返校的行李,心裡卻捨不得身邊的這些孩子。
劉詩雯是吉林外國語大學沐光支教團的一員,她與同校的其他21名大學生志願者利用暑期組建了後浪、弘毅、植桑3個支教小分隊,來到湖南省桑植縣利福塔鎮金家臺村、涼水口鎮李家莊村和二戶坪村,為那裡的300餘名兒童送去知識和歡樂,陪伴他們度過一個難忘的暑假。
「支教,是因為我們心中有愛。」一到二戶坪村,植桑分隊的志願者們就認為,短期支教要以靈活的方式讓山村的孩子們感受五彩斑斕的世界。於是,他們精心設計了創意美術課、編織課、舞蹈課等,開發孩子們對美的認知和探尋;開設的安全教育課和衛生健康課,則教授了孩子們基礎的自我保護知識和防疫知識。
「來上課的大多是留守兒童,性格差異很大。」支教隊員於鑫淼帶的班有個小女孩不愛說話,家訪時發現小女孩的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她平時和爺爺奶奶生活,家裡經濟條件不太好。於鑫淼專門為這個小女孩設計了教學內容和遊戲環節,通過談心開導,小女孩很快開朗起來。看到孩子們的笑臉,讓於鑫淼感受到了支教的意義。
「有個孩子為了來上課,每天要走一個多小時的山路,他的外婆也一直陪著。」這件事對支教隊員張佳明觸動很大,也讓他對支教行動有了不一樣的理解,覺得責任更重了。
弘毅小分隊隊長王俊智是大四學生,他對志願服務一直情有獨鍾,曾參加過江西暑期支教、2020年央視春晚吉林分會場志願活動。這次25天的支教生活給王俊智留下深刻印象,他在支教日誌中寫到:「7月26日,我們一行人一同前往李家莊村開啟了支教之旅,於8月20日結束了美好又值得懷念的支教生活。支教於我,是一聲聲老師的呼喚,是一張張渴望學習的笑臉,是跋涉2196公裡的成長。」
25天,22名大學生志願者,他們以一顆熱忱之心,為教育扶貧帶來星星之火。「老師們上課時和我做遊戲、講故事,下課時又成為我的好朋友,陪我聊天、玩耍,我們都很愛這些老師。」目送著大家離開,金家臺村11歲留守兒童金子茜流下了不舍的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