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猴群下山翻牆揭瓦偷蛋搶瓜 看六旬老太怎麼管住他們
猴王進膳 我是老大我怕誰,我進膳時其他人都閃遠點!
趙定章家的房頂以前經常被猴子破壞,但當他們開始餵食後,猴子們也知恩圖報,再也沒來搞破壞了。
猴群下山
幾個月前,江津臨峰山腳來了一群野生獼猴,翻牆揭瓦偷蛋搶瓜
69歲李婆婆想了一個辦法,不但馴服了猴群,還帶來了財運
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幾個月前,江津區德感街道臨峰桅杆村1組就來了這樣一群潑猴:由猴王率領下山掃蕩了一戶居民。可最近,曾經大鬧村子的猴群不僅跟這戶居民休戰,還服服貼貼呼之即來,給他家帶來小小財氣,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開飯了有麵包吃
昨天中午,重慶晚報記者找到猴群覓食地。引路村民學猴叫了幾聲,沒回應。「我們不行,還是喊李婆婆來,幾分鐘就能給你喚來一大群。」
李婆婆叫李家英,69歲了,住半山坡,獨門獨戶,距最近村民也有800米。幾分鐘後,李家英帶著幾塊麵包走出來。「猴王!猴王!開飯了!開飯了!好吃的麵包喲!快來喲!」李家英對著空蕩山林喊了幾聲。
果然,山谷中有了響動,還能聽到唧唧、吱吱聲,聲音越來越近。「快看,來了,來了。」四五分鐘後,3隻猴子抓樹枝蕩鞦韆叢林中現身。
派哨兵先來探路
「這幾個是哨兵,來探虛實的。」李家英說著,朝猴子亮了亮麵包。「不要小看這幾個哨兵,要是它不回話,猴王是不會讓猴子猴孫露面的。」李家英說,她能把這群猴子喚來,靠是長期以來與他們建立起的信任。
看見麵包,領頭哨猴嘟了嘟嘴,朝身後叫了幾聲。沒多久,越來越多、大小不一的猴子衝出叢林。「看到有生人(指記者)在場,它們要試探一下。」李家英示意記者將麵包分成小塊。沒吃幾口,哨猴們向記者扮了鬼臉,迅速跳開。記者繼續掰麵包,但無法將他們吸引過來。
猴王有絕對權威
「猴王來了!猴王來了!嗯,這個還不是總猴王,可能是這個家族的少當家、小猴王。」李家英說,據她長期觀察加上老輩人介紹,猴群裡一般只有一個猴王,有絕對權威。只要他在場沒吃飽,其它猴子猴孫只得挨餓。
猴王不是吹的,脾氣大,還有些霸道———記者準備把麵包分成小塊給少當家,可它吃了一口後就伸伸手,像是示意全部給它。記者沒理會,繼續分小塊。少當家瞪了一眼,一個跨步向前緊緊抓住麵包一拽,整塊麵包就成了它的戰利品。記者拿出麵包準備餵其它猴子,但其它猴子不敢靠近。不久,少當家估計吃飽了,起身到一旁石壁上。猴群們這才慢慢向記者靠攏。
小猴看大猴臉色
餵食中,記者將一塊麵包遞給一個大猴子。或許是它嘴裡麵包還吃完,沒有來取,記者轉手遞給旁邊一小猴。小猴看了看記者,沒來拿。記者又遞了一次,小猴乾脆嘟嘟嘴,用手指了一下旁邊的大猴子。
「他們等級森嚴,給大猴子的食物,大猴子不吃,小猴子絕對不敢吃,否則就要挨打,你得換一塊。」聽了李家英的解釋,記者立即換了一塊。這次,小猴看了一眼大猴,大猴沒有什麼特別表情或動作,小猴這才敢來抓食物,拿過食物後還故意摸了一下記者的手。
李家英說,這個猴群應屬於一個大家族,出現最多的一次來了40多隻猴子。昨日來了近20隻。
我是替猴王探路的,不見美食猴王不得擺駕喲。先鋒探路
底氣十足 背後有猴王撐腰,路人有啥怕的?
林業局說
視情況制定保護措施
昨日,江津區林業局動保人士稱,臨峰山這群猴子是否就是由當初臨峰公園放養猴子野化繁衍而來,有待調查考證。因為江津四面山還有附近貴州山區裡,都有大量野生獼猴種群存在,也可能是其它地方猴群分化、聯姻、組群而成。
該人士表示,經專家實地調查,證實這群猴子是野生獼猴,數量有待進一步核查,但有證據證明不少於40隻,猴群數量比較健康。他們將繼續關注調查猴群數量,如果超過環境承載能力,肯定會申請採取更合適保護措施。
動物專家說
餵食易破壞猴群食物鏈
重慶野生動物世界動物管理專家沈慶永說,猴群從去年12月突然出現在江津臨峰上,估計是猴群的選擇性遷涉,比如原有環境遭到人為破壞,或新環境提供的食物鏈更加充足等。
他證實,野生猴群確有猴王領導、等級森嚴等群居動物特性,但他不贊成對猴群餵食。他說,人為餵食容易破壞猴群的食物鏈,打亂它們的正常繁衍。形成習慣後一旦中斷餵食,會造成它們報復心理,可能主動攻擊路人或莊稼、其它財物等。
曾經水火不容
如今和諧共處
這群猴子從哪裡來的?李家英說,當地人都相信這種說法:上世紀90年代初,臨峰山準備建休閒度假公園,從外地抓了10多隻據稱是野生猴子,一直散養著。公園因故沒建成了,這些無人管的猴子就成了野猴。這十幾年來,不斷有人說在臨峰山上見到猴子,但都不是猴群。
去年12月,這群猴子突然下山。「一開始像大鬧天宮,不斷在我家屋頂打鬧嬉戲,石棉瓦不是被掀翻就是被砸爛。」李家英說,她老伴趙定章氣不過,舉起棍棒追趕,哪裡是潑猴們的對手。你追這個,哪個又來逗你。除房頂外,家中西瓜蘋果、花生瓜子等也遭殃,常常是你才買回來放桌子上,就被這些五香嘴偷走了,一顆不剩一個不留。
「你不準拿,他們就搞破壞。它們甚至還認得哪些莊稼是你家的,我家的白菜秧頭天種下去,第二天全被他們拔出來扯斷了。」李家英說,不知為何,這群傢伙像是認定她家似的,全村只有她家遭殃。家裡種的梨子,雞窩裡的雞蛋也時常被猴子偷走。說起曾經的人猴大戰,趙定章對記者說:「宰它們的心都有過。」
李家英說,無奈之下她家只得求助村幹部,問是否可抓幾隻猴來威嚇。村幹部說,猴子是保護動物,抓不得。「你把他們餵起來。這地方進出的人不少,可以自己搞旅遊創收。」村幹部一席話,讓李家英豁然開朗。
此後,李家英和老伴開始自掏腰包買麵包、花生等,早晚各一次給猴群餵食。漸漸地,猴群對李家英沒有了當初的戒備,吃飽喝足後就不再禍害莊稼了。李家英甚至放心讓它們在自家院子裡過夜,對它們的感情也越來越深。
不久,在臨峰山能夠和猴子親密接觸的消息不脛而走,李家英一家開始了新生活:沒人看猴時,兩人固定給猴群餵食;有人來看時,他們出售一些麵包等食品,並負責將猴子從遠處招來。
昨下午,10多輛小車停在路邊,人們從李家英家買來麵包、花生餵猴,搶著與猴合影。下午1時,一群來自廣東湛江的遊客,本來準備去四面山耍,聽說臨峰山可看野猴,也來給猴子餵食。李家英不停提醒眾人,不要去摸猴子身體,擔心激怒它們。
李家英說:「這群猴子如今就像我的孩子一樣。我一招呼,它們都會跑到我跟前,對我特別親近。現在,每天我最開心的事就是和猴子們呆在一起,最牽掛的也是它們。」遊客帶來的創收不僅可補貼給猴子餵食費用,還能補貼部分家用。「如果政策允許,我們想當義務護猴員,在附近開闢一塊空地,讓猴子可以和遊客親密接觸。」
(記者 夏祥洲 記者 陳林 實習記者 許世智 攝影報導)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