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華佳
從小到大,媽媽在家中就是扮演家庭主婦的角色,一個人要照料我們五個人。家裡辦了個小廠子,起初工人沒招齊,媽媽除了做家務外還要做廠裡的事,幾十年忙裡忙外的,卻沒聽她抱怨過。
幾十年的忙碌也練就了媽媽的一手好廚藝。我最喜歡吃媽媽做的油燜茄子還有紅燒肉,每每想起都垂涎三尺。在家的時候,作為主廚的她都會徵求我們的建議,知道我喜歡吃茄子,她就會做給我吃。有茄子的午餐我總會多吃兩碗飯。
媽媽做飯的時候我喜歡站在旁邊看。只見她從水盆裡拿出一根茄子放到菜板上,左手拽住茄子大頭的那一端,右手持菜刀,先切去根莖部分,然後切的同時左手順勢將茄子做順時針旋轉,哆哆哆……幾秒鐘就能切完一根,看得我有些眼花繚亂。可惜到現在我也沒能學到一招半式,可能我沒有老媽那種天賦和使命感。
後來到學校、再到部隊,夥食雖然還不錯,卻怎麼也吃不到媽媽做的那個味道。不過每次有茄子我都會多打點,吃的時候還不忘和旁邊的戰友炫耀:「我媽做的茄子可香了。還是我媽做的茄子好吃。有機會一定要到我家嘗嘗喲,唉,真想念我媽做的菜!」
我媽的招牌菜是紅燒豬蹄、紅燒肉,我們那兒叫「封肉」,這道菜是客人來家必點的。姑父每次吃到我媽做的紅燒肉都讚不絕口,說比五星級酒店做的還好吃呢。
每次在家遇到做紅燒肉的時候,我總會是第一個吃到的人。因為肉切得比較大塊不容易熟,媽媽又用不慣高壓鍋,而且要用文火慢慢燉,所以估計時間差不多了,便拿根筷子插下肉,看看火候。火候到了,她就會第一時間喊我過去,盛幾塊給我吃。
夾起一塊放進嘴裡,湯汁順著舌頭進入味蕾……我不自覺地閉上雙眼,慢慢咀嚼著,享受這個美味時刻。
「鹹淡怎麼樣,要不要再加點醬油?」媽媽見我默不作聲,有些著急。「可以,味道剛剛好,我還要再多吃幾塊。」聽到了我這樣說,媽媽的臉上就會露出幸福的笑容。
以前也叛逆過。吃飯的時候,我和媽媽挨著坐在一個長板凳上,每次媽媽不停地往我碗裡夾菜,我都會覺得煩,口裡喊著:「不要夾了,那麼多菜填在碗裡我怎麼吃飯?!」有幾次還嫌她做炒粉太油,然後賭氣自己煮泡麵吃……
可能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吧?
現在不常在家了,長大了,才會去想念媽媽做的飯菜,才慢慢懂得父母對我們的愛。每每想起這些,我就想著以後回家一定要多吃幾碗媽媽做的飯菜,還要跟媽媽好好學習廚藝,也讓她嘗嘗我做的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