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APP洩漏你的信息?又有58款APP被點名 多家基金、銀行產品上榜

2020-12-20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金融APP正在洩漏你的信息?!又有58款APP被點名 多家基金、銀行產品上榜

摘要

【金融APP正在洩漏你的信息?又有58款APP被點名 多家基金、銀行產品上榜】7月24日,工信部推出2020年第三批通報名單,共有58款APP因未完成整改而登榜。值得注意的是,與前兩批名單相比,此次工信部披露的第三批名單不僅在數量上大幅度增加,更有多款金融類、理財類APP上榜。(券商中國)

  你手機裡的APP,真的安全嗎?

  7月24日,工信部推出2020年第三批通報名單,共有58款APP因未完成整改而登榜。

  值得注意的是,與前兩批名單相比,此次工信部披露的第三批名單不僅在數量上大幅度增加,更有多款金融類、理財類APP上榜,其中:

  天弘基金現金寶(匯添富基金)、華夏基金管家、博時基金等多家大型公募基金旗下APP,存在的問題涉及私自收集個人信息、過度索取權限、超範圍收集個人信息等。這對於監管規範嚴格的公募基金乃至金融APP來說,並不算常見。

  也有銀行旗下APP上榜。交通銀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的「買單吧」涉及強制用戶使用定向推送功能、不給權限不讓用、過度索取權限等三大問題;微眾銀行的「小鵝花錢」存在私自收集個人信息、帳號註銷難問題。

  還有基金銷售公司中招。上海好買基金銷售有限公司的「儲蓄罐」存在帳號註銷難的情況;北京展恒基金銷售股份有限公司的「展恒基金」存在過度索取權限、帳號註銷難兩大問題。

  此外,「還唄」(重慶分眾小額款有限公司)、「加油寶」(加油寶金融科技服務(深圳)有限公司)存在私自共享給第三方情況;北京和訊在線信息諮詢服務有限公司旗下「和訊期貨」、「和訊財經」兩款APP存在私自共享給第三方的問題。

  工信部要求,此次被點名的APP應在7月30日前完成整改落實工作,逾期不整改的,將依法依規組織開展相關處置工作。也即,整改時間已不足一周。

  7月24日,工信部再次下發《關於開展縱深推進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專項整治時間至12月10日,將有更多問題APP無從遁形。事實上,早在2019年1月,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四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開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的公告》,並後續展開一系列專項活動打擊相關違法行為

  58款APP遭點名

  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5G……海量新技術的興起給市場帶來無盡機遇的同時,也給我們日常生活的信息安全帶來挑戰。

  7月24日,工信部官網掛出《關於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2020年第三批)》。依據《網絡安全法》《電信條例》《電信和網際網路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等法律法規,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期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手機應用軟體進行檢查,督促存在問題的企業進行整改。截至目前,尚有58款APP未完成整改。

  存在問題的58款應用軟體名單:

  就此次通報的58款APP來看,其行業覆蓋相當廣泛。從新聞資訊到生活服務,還有交友平臺、漫畫遊戲,內容應有盡有,其中不乏去哪兒網、世紀佳緣等知名APP。

  從涉及問題上來看,仍是此前通報中普遍存在的8項主要問題,包括:私自收集個人信息、過度索取權限、帳號註銷難、不給權限不讓用、私自共享給第三方、強制用戶使用定向推送功能、超範圍收集個人信息、頻繁申請權限等。

  對於問題APP來說,各項問題往往是成串而來。在58款APP中,藍舞者存在上述8項問題中的6項;宜搜漫畫、賓果消消消、房多多、更美、荔枝新聞、唔哩頭條等6款APP存在5項問題;麥咭TV、愛嬰室、VISTA看天下、快狗打車、買單吧、完美世界影城、MUST等7款APP存在4項問題,存在2-3項問題的APP也為數不少。

  對此,工信部要求,上述APP應在7月30日前完成整改落實工作,逾期不整改的,工業和信息化部將依法依規組織開展相關處置工作。也即,上述APP的整改時間不足一周。

  此外,工信部還嚴詞表示,此次檢測中,部分移動應用分發平臺管理主體責任缺位,未嚴格落實工業和信息化部《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體預置和分發管理暫行規定》(工信部信管〔2016〕407號)要求,對上架APP審核把關不嚴,7月22日,已對相關企業進行了集中約談,後續對問題突出、有令不行、整改不徹底的企業依法嚴厲處置。

  4家大型公募旗下APP位列其中

  對於金融類APP來說,客戶最為看重的當屬安全性。此次工信部通報名單中大量公募基金旗下APP的登榜,令人猝不及防。

  具體來看,共有以下公募基金遭遇點名:

  從問題上來看,華夏基金涉及私自收集個人信息、超範圍收集個人信息、私自共享給第三方3項問題,天弘基金、匯添富基金、博時基金則分別涉及超範圍手機個人信息、過度索取權限、不給權限不讓用的問題。

  對此,有涉及基金內部人士向券商中國記者介紹,目前APP除了在安裝過程中需要客戶確認提供「網絡通信」權限外,在APP首次啟動時需要申請兩個權限:一是讀寫手機外部設備的權限,用於存取用戶登錄認證信息,防止因一個帳戶同時在多臺設備登錄使用造成帳戶被盜用的問題;二是獲取設備信息的權限。應監管機關要求,客戶的每一次登錄和交易均需要在服務端記錄客戶的設備號、IP位址、Mac地址,以保障客戶交易出現疑問或分歧時可回溯、可追查。

  該人士表示,這些權限都是公募基金直銷APP的通用做法,是為了保護投資者利益、保障交易安全所為。其所在公司高度關注工信部網站披露的相關信息,但至目前尚未收到工信部整改通知。

  除公募基金外,基金銷售公司也有中招。例如,北京展恒基金銷售公司的展恒基金APP(5.2.5版本)同樣在名單之中,問題包括過度索取權限和帳號註銷難兩項。上海好買基金銷售有限公司旗下的儲蓄罐(6.1.8版本)也因帳號註冊難而登榜。

  在此次名單中,在基金行業之外,小額貸款(還唄)、消費金融(小花錢包)、網上銀行(小鵝花錢、買單吧)等行業也涉及其中。

  APP專項整治行動仍在進行中

  回顧以往,早在2019年1月,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四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開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的公告》。

  此後,2019年5月5日,「APP專項治理工作組」在其官網和官方公眾號發布《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認定方法(徵求意見稿)》,明確了七大認定方面、三十九項具體認定方法。

  根據上述要求,APP運營企業等網絡服務提供者不得出現5大類違法採集公民個人信息的情形,包括未公開收集使用規則,未明示收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未經用戶同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等,要求各APP運營企業嚴格開展逐項自查,對存在涉嫌違法違規採集的行為或情形立即進行整改。

  進入2020年,對APP的嚴查仍沒有放鬆。今年5-7月,工信部共通報三輪侵害用戶權益的APP,前兩次分別通報16款、15款未完成整改的APP,加上此次通報的58款,通報數量已達到89款。

  7月24日,工信部再次對APP安全進行強調,發布《關於開展縱深推進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根據通知,專項整治時間為通知印發之日至2020年12月10日。

  就整治目標來看,工信部及相關單位將督促相關企業強化APP個人信息保護,及時整改消除違規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和騷擾用戶、欺騙誤導用戶、應用分發平臺管理責任落實不到位等突出問題,淨化APP應用空間。2020年8月底前上線運行全國APP技術檢測平臺管理系統,12月10日前完成覆蓋40萬款主流APP檢測工作。

  在整治對象上,除了傳統APP外,還包括軟體工具開發包(SDK)提供者以及應用分發平臺。具體來看,共有四方面十項整治任務:

  工信部將於即日起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對APP、SDK進行技術檢測,對應用分發平臺的主體責任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第一次檢查發現存在問題的企業,將責令5個工作日內完成整改,對整改不徹底仍然存在問題的,將採取向社會公告、組織下架、行政處罰以及將受到行政處罰的違規主體納入電信業務經營不良名單或失信名單等措施;對在APP不同版本中反覆出現問題的企業,將向社會公告,並依法依規開展後續處置工作。

  雷霆之下,APP市場空間有望得到進一步淨化。而後續還有哪些問題APP將浮出水面,市場將持續觀察。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

(責任編輯:DF512)

相關焦點

  • 被工信部點名的58款App,是怎麼侵犯用戶隱私的?
    這背後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很多人為了使用App不得不同意隱私條款,或者是懶得去看冗長的條款,直接同意等等。一旦點了同意,所謂的隱私數據,就成為這些公司變現的工具。都有哪些App,都是哪些公司?被點名的公司不乏上市公司。
  • 京東金融白條app下載
    京東金融白條app幫您可以輕鬆解決和「錢」相關的問題:【安心賺錢】【任性花錢】【輕鬆借錢】【支付省錢】【暢快談錢】,更有小白理財、保險、日曆、早起打卡、等貼心服務。
  • 比信用卡申請簡單的貸款app有哪些?
    比信用卡申請簡單的貸款app有哪些?金投信用卡小編今天為大家整理到帳快的30個網絡貸款app,以及app小貸產品介紹,以供大家參考。 到帳快的30個網絡貸款app 新浪有借,微貸款,快錢包,速貸之家,花唄,借唄,白條,任性付,拉卡拉,現金貸,微粒貸,閃銀,58 消費,閃電借款江湖救濟,現金巴士,平安易貸,快貸(挖才錢管家),北銀消費,中銀,51 小時貸,瞬時貸,愛錢進借啊,指尖貸,親親小貸,零零花,信用錢包(網頁),應急錢包,速溶借款人,拍拍。
  • 阿里系都有哪些APP?
    螞蟻財富是一款手機金融app,阿里螞蟻金服旗下金融產品管理,原叫螞蟻聚寶app,是你金融理財,基金投網商銀行App金融理財 | 36.5 MB更新時間:2018-09-17立即下載評分:5.0網商銀行App是一款手機銀行客戶端,阿里旗下螞蟻金服牽頭創立的中國首批民營銀行之一,在這款應用上,用阿里眾包辦公學習 | 24.0 MB更新時間:2018-09-17
  • 88款App個人信息安全方面違規被通報,中郵消金、順豐金融、嘉聯...
    11月23日,廣東省通信管理局發布App監管情況通報,涉及經核驗出現問題的App共88款,包括嘉聯支付、中郵消金、順豐金融、恆大財富、全民錢包等多家金融科技企業。此外,還有多家行業巨頭旗下的金融App產品被點名。
  • 58款APP侵犯隱私遭曝光!涉及10多家上市公司 還有天弘、匯添富等...
    工信部發布關於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2020年第三批),稱依據《網絡安全法》《電信條例》《電信和網際網路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等法律法規,我部近期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手機應用軟體進行檢查,督促存在問題的企業進行整改。截至目前,尚有58款APP未完成整改(見文末名單)。上述APP應在7月30日前完成整改落實工作,逾期不整改的,我部將依法依規組織開展相關處置工作。
  • 銀行APP為啥泛濫成災?銀行業並不知道該怎麼做網際網路
    一、泛濫成災的銀行APP根據自媒體一本財經的報導,據民商智慧《2019銀行業電子銀行場景營銷分析報告》,截至2019年3月,我國商業性銀行有4066家,其中超過90%的機構擁有獨立APP。這意味著,已有超過3600家銀行擁有自己的APP。實際上,很多銀行還不止發布了一個APP。
  • 沒銷售資格卻在賣產品 內蒙古銀行等7家銀行被點名
    原標題:銀行代銷亂象頻出!沒銷售資格卻在賣產品、借貸搭售多套路 這7家銀行被「點名」  又有多家銀行代銷基金、保險不規範被罰。
  • ...公示48款擬備案APP:瑞銀信旗下6個APP在列,宜信旗下2個保險APP...
    7月1日,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再次公示移動金融客戶端應用軟體擬備案名單,48款APP在列。其中,深圳瑞銀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旗下瑞通寶、瑞刷、瑞和寶、聯付天下、瑞銀信、瑞錢包6款app在列,宜信博誠保險銷售服務(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保險合伙人、小智保險也在其列。
  • 國美金融貸款app上線了,你還不知道嗎?
    貸款平臺還是要看實力,是否有過硬的背景和企業權威。  國美金融貸款app是一款安全可靠的網絡信用借貸軟體,由國美金控投資有限公司傾力打造而成。該軟體將金融服務、網際網路技術、大數據平臺充分結合,能夠為用戶提供專業金融服務,包含有理財、基金、美借、美易分、回款日曆等應有盡有,全方位滿足用戶的理財需求。
  • 飛常準、山航掌尚飛被點名!這些app正在侵犯你的隱私!
    記者| 戴嶽1月13日,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在監測中發現,24款移動應用存在隱私不合規行為。其中,不乏知名企業的移動應用,如飛常準、山航掌尚飛、興業銀行等。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對這24款app用戶的提醒依然相當「嚴厲」:廣大手機用戶首先不要下載這些違法有害移動應用,避免手機作業系統受到不必要的安全威脅。事實上,自2019年以來,公安部加大整治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力度,此前已查處整改100款違法違規APP及其運營的網際網路企業。
  • 61款APP違規收集個人信息!招行、加油寶、萬達貸等被監管點名
    12月20日,APP治理工作組發布關於61款APP存在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問題的通告。其中,招商銀行掌上生活、加油寶等57款APP存在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問題,另有4款APP尚未完成整改。通告顯示,建議相關APP運營者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並自即日起30日內向工作組反饋整改情況。
  • 不看徵信貸款5分鐘拿錢 不查徵信的秒批貸款app
    :希財網-貸款評測 編輯:caitingting 不看徵信貸款5分鐘拿錢不查徵信的秒批貸款app一個月總有那麼幾天會囊中羞澀,向銀行借款太費時費力,不想拉下面子向親朋好友開口,這個時候你最需要的就是一款小額信用貸款軟體,讓你輕鬆借款
  • 光大銀行、天津銀行、天津農商行等100款APP被點名...
    近期,公安機關開展APP違法採集個人信息集中整治,查處整改了100款違法違規APP及其運營的網際網路企業。其中,包括光大銀行、天津農商銀行、天津銀行等三家銀行APP。此次集中整治,重點針對無隱私協議、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範圍描述不清、超範圍採集個人信息和非必要採集個人信息等情形,責令限期整改27款,處以警告處罰63款,處以罰款處罰10款,另有2款被立為刑事案件開展偵查,相關案件正在偵查中。
  • 招商銀行及掌上生活App版本發展研究
    監管系統對於銀行帳戶等客戶核心信息管理嚴格,稍有違規現象便可能導致重大事故,因此對於發展金融科技而言,「流量」與「合規」同等重要。打通帳戶體系可能需要招行進行頂層設計,料想在實踐帳戶開放過程中充滿了爭議與妥協。
  • 銀行手機app存重大漏洞,用戶分166筆套取資金300萬未被發現
    黑客團夥盜取銀行2800萬 事實上,利用銀行漏洞非法獲利案件不在少數,除了個人作案之外,更有團夥性質集體攻擊銀行。此前,曾有一個黑客團夥利用銀行app安全漏洞,使用技術軟體成倍放大定期存單金額,從中非法獲利2800餘萬元。
  • 繼被央視點名,B站app在多家應用商城下架,這是要涼?
    繼被央視點名之後,Bilibili的app也在多款軟體平臺下載中心下架了。你們看:所以說,B站這是要涼了麼?說好的上市紅紅火火呢?B站可謂是屋內屋外都不好受啊。其實在央視點名之後不就,B站迅速做出了反應,下架了幾部在風口浪尖上比較敏感的作品。但是這其實並不能掩蓋問題的本質,講道理B站其實還是有很多走穴的視頻的,甚至連彈幕文化並不是太好。況且有很多up主的剪輯視頻會有版權衝突的。所以我認為B站app的暫時下架大概也會處理下這些問題的罷。
  • 多家金融科技平臺正下撤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螞蟻在被媒體曝出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後,有知情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多家金融科技平臺也正在逐漸下撤網際網路存款的相關產品,未來或將有更多的平臺跟風下架。「最近平臺正在下撤相關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未來相關產品的數量還會繼續下降。」
  • 騰訊、新浪等旗下APP再遭點名,整改中存僥倖心理,工信部明確一把手...
    今年10月22日,針對受到廣泛關注的APP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公開回應,工信部已完成對國內主流應用商店32萬款APP的技術檢測工作,督促1100多家企業進行整改,公開通報了246款未在期限內完成整改的APP。
  • 鬥米App產品測評分析
    從圖中可以看出:鬥米僅僅是作為一個網絡信息中間商的作用,通過聚合C端和B端用戶,通過規模化的方式實現了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不同職位的靈活用工需求。而鬥米作為58同城內部孵化出來的一款產品,本身就充滿了58模式下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