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歷史講述鮮活起來

2020-12-16 法制網


■王永鋼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人民網聯合軍事科學院、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等單位推出軍史講述欄目《解碼:文物背後的抗戰史》,從一件件文物切入,揭開抗日戰爭中那些閃耀軍史的經典戰例,講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故事,並對抗戰精神內涵進行了深入解讀和闡釋,使文物背後的抗戰史立體厚重起來,讓觀眾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輩的英雄氣概。

每一件文物上都鐫刻著血與火的歷史記憶。《解碼:文物背後的抗戰史》聚焦百團大戰的獎章、侵華日軍使用的細菌炸彈、擊斃阿部規秀的迫擊炮、白求恩使用過的止血鉗等具有特殊歷史印記的抗戰文物,拉近了觀眾與歷史的距離。該欄目每集用5分鐘左右的時間充分挖掘文物背後的故事,用嚴謹而豐富的史料佐證相關的歷史事件,以此鋪展開中華民族保衛祖國、抵禦外侮的壯麗畫卷。該欄目在人民網等網絡平臺播出後,贏得了觀眾的廣泛好評。在第三期視頻《平型關的特殊戰利品》中,日軍38式步槍、92式步兵炮、軍刀等平型關戰役中繳獲的日軍戰利品實物,見證了全面抗戰以來中國軍隊主動尋殲日軍的首次勝利。在歷史影像、圖片等資料的呈現中,觀眾看到了平型關地形的險要、八路軍將士英勇奔赴戰場的身姿。在黨史軍史專家的闡述中,平型關大捷這段歷史變得更加鮮活生動。

一物勝千言,抗戰文物成為連接歷史和現實的紐帶。該欄目把文物作為一個線索,在回顧抗戰歷史的基礎上,以故事和評論為主,重溫革命先烈用熱血和生命鑄就的抗戰精神。左權犧牲前使用過的轉輪手槍,伴隨他開赴華北抗日前線,見證了我軍高級指揮員與廣大基層指戰員在第一線生死與共、不怕犧牲的優秀品質。被抗日民族英雄張自忠的鮮血染紅的血石,凝聚著英雄「我以我血薦軒轅」「我死則國生」的不朽精神。

在第二期視頻《楊靖宇的印章》中,一枚銅質獅紐小方印在紙上留下陽刻隸書「楊靖宇印」四個字,串聯起人們對這位抗日將領的追憶。楊靖宇犧牲後,他的遺體被日軍解剖時發現,胃裡沒有一粒糧食,只有樹皮、草根和棉絮。在追溯東北抗日聯軍的戰鬥歷程中,展現了周保中、趙尚志、李兆麟等東北抗聯將士的戰鬥經歷和崇高氣節。

銘記抗戰歷史,傾聽文物背後的故事。軍史講述欄目《解碼:文物背後的抗戰史》走進歷史深處,將故事性、思想性和知識性相結合,力求把文物所關聯的歷史事件、英雄事跡敘述清楚,使觀眾以文物為媒介,感受當年抗日戰場上的硝煙瀰漫,體會英雄們為國家和民族浴血奮戰的熱血情懷。能戰方能止戰,該欄目不僅僅是在回憶歷史、緬懷先烈,更是在警醒後人牢記使命,從抗戰精神中汲取攻堅克難的強大力量。正如第十期視頻《被呈繳的岡村寧次佩刀》中所講述的那樣,「佩刀的呈繳洗刷了中華民族的恥辱,那刀鋒透出的森森寒意也時刻警醒我們,凝聚中國力量,捍衛世界和平。」


相關焦點

  • 南京大屠殺80周年:歷史之鮮活 在於世人銘記
    真英雄,人性偉大劉祥說,英語有一句話:「歷史之鮮活,在於世人銘記」(History lives when people remember)。所以,劉祥認定,「追念南京大屠殺遇難者是世人的歷史責任。」「他在世的時候總是教導我們愛別人,幫助別人,」瑪喬麗在父親的紀念碑前告訴記者,「我們姐弟三人都視父親為英雄。」
  • 南宋御街 | 流動的歷史,鮮活的記憶
    南宋御街 | 流動的歷史,鮮活的記憶 2020-05-19 02: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盜墓賊留下的青銅器,上面刻著「四字銘文」,讓歷史鮮活起來
    也就是這四個字,讓史料中冰冷的記載鮮活起來。原來,「克黃」是一個人名,他就是戰國時期楚國的鬥克黃。他的家族在楚國很有勢力,祖父鬥令文和父親鬥班都當過令尹,地位相當於宰相。鬥班還經常率軍出徵,在公元前649年至公元前650年時,他曾經帶領楚軍滅掉黃國,此時夫人為他生下兒子,所以取名為鬥克黃,也就是這對文物的原主人。
  • 《少年讀史記》講述有溫度的歷史
    在2015年4月「中國好書」的推薦中,推薦辭是這樣寫的:《少年讀史記》專為孩子打造,用孩子的語言和現代的視角把艱深的古典通俗化,讓歷史鮮活起來,既重史事還原,又兼顧文學和人格修養,使孩子們能夠較早地領略古文古史魅力,閱覽千百年前的金戈鐵馬和獵獵旗幡。
  • 鮮活的歷史 永傳的佳話
    □ 劉小兵大運河是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留給世界的寶貴物質財富,它在溝通南北經濟,傳承歷史文化等方面,都曾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即便擷取其中的一段截面,大運河的風採也足以令人動容。以此作為考量,原國家文物局局長、故宮博物院院長,現任中國文物學會會長的單霽翔,從紫禁城和大運河的關係入手,所著的《大運河飄來紫禁城》(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20年10月出版),就為我們勾勒了一幅鮮活的運河文化圖。作為已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的大運河,它有著近2500年的悠久歷史,全長約3200公裡,流經國內30多座城市。
  • 「辦好文博會 展示新形象」鮮活講述山西古建築的故事
    記者獲悉,本屆文博會上,山西日報傳媒集團將重點展出幾年來凝心聚力精心打造的扛鼎之作——山西日報文創園暨文旅大數據產業項目,也就是以山西精品古建築為載體,用AR、VR、MR、全息投影等科技手段,鮮活講述講好中國故事的山西篇章。  土木華章,潮湧東方。古建築是中華文明的見證者、承載者、記錄者。
  • 抗疫先進典型講述偉大「戰疫」江蘇故事 ——有形正能量鮮活價值觀...
    當那些早已熟悉的戰疫江蘇故事裹挾著更加豐沛的細節撲面而來,當白衣勇士鏗鏘有力地宣示「雙零是我們的答卷」,當看到大屏幕上黃石小朋友舉著「我愛蛋黃酥(蘇)」的標語送別江蘇援黃石醫療隊……眼前、耳畔,有形的正能量和鮮活的價值觀,讓現場觀眾再一次被深深地感動著、鼓舞著。
  • 《信·中國》:振奮民族精神的鮮活教材
    原標題:《信·中國》:振奮民族精神的鮮活教材   6月18日,大型人文藝術類節目《信·中國》第一季落下帷幕。12期節目裡,有近50封書信與觀眾見面。這些家書幾乎涵蓋了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各個歷史時期,一封封家書通過著名演員的朗讀和央視螢屏的熱播,把觀眾拉回到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既回顧了那些撼人心魄的歷史細節,也重溫了黨光輝的歷史,收穫了繼續前行的精神力量。   共產黨員承擔著引領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
  • 打開這本書,傾聽25位老兵講述南京保衛戰歷史
    交匯點訊 「老兵不死,只是慢慢凋零」,25位南京保衛戰倖存老兵對那段歷史的講述與回望,他們的記憶是國家記憶的特殊篇章。7月5日下午,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暨《南京保衛戰老兵口述史》新書座談會在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舉行。一卷不該被忘卻的歷史,凝重鋪展開來。
  • 永遠保持馬克思主義的鮮活生命力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正確認識馬克思主義在新時代的價值與意義,是理解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的核心和關鍵。真正的馬克思主義是鮮活的,是在時代實踐中不斷生成和豐富的科學學說。馬克思主義從誕生之日起就不是停留於書本中條條框框裡的學問,而是在實踐中不斷發展的科學。
  • 怎樣才能讓紅色文化火起來-光明日報-光明網
    故事是文化最好的載體,也是最鮮活的載體。對於廣大基層群眾而言,一個好故事勝過一打大道理,因為好故事更能打動人、感染人。傳承紅色文化,如果能深入挖掘那些鼓舞人、激勵人、感染人的好故事,更能讓使紅色文化鮮活起來。    甘肅是一片紅色的土地。這裡留下了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奮鬥的足跡。
  • 讓靜態的歷史「活」起來,歷史題材遊戲將娛樂與史詩完美結合
    說起歷史,相信很多人都並不陌生,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於記載和解釋人類的整個活動進程,可以說是對於各個時代的映射。除了具有"記錄"重要功能,歷史同樣也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延續,它也代表著人類文明的軌跡。除了在社會生活中具有重要意義,在遊戲領域,"歷史"這個題材也成為了很多廠商發力點,當遊戲與各大歷史事件相結合,原本靜態的歷史被"動態化",從而讓玩家感受到"鮮活"的歷史。
  • 鮮活、悅樂的美學
    新春閱讀李健教授所著《胡經之評傳》,手不釋卷,深深感到中國審美文化的悅樂之情寄寓其中,可謂一部鮮活的當代美學史學案。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藝術與審美佔有極崇高的位置。中國不僅僅有家的文化,而且還在家的根基上創造了禮的文化,更把源出於最自然、最率真、衝動性最強的親子之愛與詩、樂完美地結合起來,凝成禮樂教化的悠久傳統。而這一切,都體現在該著作描述的主人公——胡經之先生身上。
  • 從鮮活人物中挖掘宏大命題
    這些創作,一方面繼承自魯劇的創作傳統,以豐厚的地域文化和整個中華民族文化為底蘊,在選題上幾乎涵蓋了中國100多年來的每一個重要歷史轉折時期的百姓生活,用《闖關東》《生死線》《戰長沙》《北平無戰事》《知青》《父母愛情》《溫州一家人》等十餘部作品,最大限度地再現了一個世紀的集體回憶,打通了歷史、現實和未來的內在精神聯繫;一方面有對於新時期新形勢之下電視劇選題的思考,面對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和多元、多變的新時代生活
  • 《紅星照耀中國》重現歷史 誠心力作講述初心故事
    1905電影網訊由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中共陝西省委宣傳部、峨眉電影集團、綠地控股集團、四川新文廣影業有限公司、西安嘉方影視有限公司、五糧液集團聯合攝製出品,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電影發行分公司發行的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紅星照耀中國》,自全國首映以來,憑藉過硬的影片質量
  • 細節,讓人物鮮活起來——「劉春文微格作文訓練指導」課堂實錄
    今天老師帶領大家走進的是《細節,讓人物鮮活起來——八下第一單元微格作文訓練指導》,本單元所選的課文,有的是回憶錄,有的是傳記,講述的是作者一段難忘的人生歷程,它們會讓我們體悟到人生奮鬥的意義,感受到人間的關愛與溫情。請看第一篇文章《藤野先生》。
  • 鮮活魚蝦農家菜等特色餐廳火起來 小而鮮搶C位
    私房菜昨天,記者走訪揚城餐飲市場了解到,最近,以農家菜、鮮活魚蝦、黑豬肉、土雞蛋等為特色的餐廳火了起來,大多數沒有零點餐廳,沒有菜單,以做「私房菜」為主。與以前相比,原本奢侈的燕鮑魚翅被鮮活魚蝦替代,大多店家強調,當天採購不留庫存,也沒固定菜單,當天買到什麼好食材就給客人吃什麼。「今早拿回的是野生大鱖魚和大河蝦,我們自己也有一些特色菜,比如現在市場流行的廣式燒臘,也會研究開發一些新菜。」朱老闆告訴記者,他的朋友圈幾乎每天都會直播拿魚,開業以來,每年做2200多桌,主打菜品幾乎不重樣。
  • 有套書把成語+歷史+地圖多維度講述,音頻直接能當故事聽!團!
    它短小精悍,是中國語言文學的精華,在平鋪直敘的描寫裡加上幾個成語,就能讓句子一下子變得鮮活起來。它又蘊含著重要的典故和文化背景,學好成語不僅有利於識字、寫作和交流,還能拓寬孩子的知識面,提升人文素養。成語書很多,手手君考察了很久,決定向大家推薦一套《藏在地圖裡的成語》。
  • 《凱叔講歷史》一部讓孩子一聽就上癮的歷史故事
    》給剛剛接觸歷史的寶貝兒,講述一個又一個活生生的歷史人物,把歷史事件的場景融進故事裡。在浩如煙海的歷史長河中,不是將重大的歷史事件銘記在心,而是深卷歷史事件中的,與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感同身受。仔細想想啊,歷史上每一個人物的出場都在上演著一幕大戲,每一個歷史人物在面對抉擇時做出的決定,都影響和推動著歷史的進程。誰不愛聽故事呢?那就用故事打開歷史的大門,把歷史有趣的一面呈現出來,把故事講精彩,把人物講活,讓你身臨其境。
  • 鮮活寶貝復古三十年代夜上海 越夜越鮮活(圖)
    青島純生《鮮活寶貝TS919啦啦隊挑戰賽第二季》第四期,鮮活寶貝復古三十年代夜上海,讓20歲的鮮活穿越時空,演繹不一樣的格調。是怎樣的驚才豔豔,能讓見慣「大世面」李好,直呼「美的耀眼」?鮮活寶貝T隊與S隊的表演又能激起怎樣的火花?程雷、袁成傑這對歡喜冤家,為什麼又雙叒相互懟上了?青島純生《鮮活寶貝TS919啦啦隊挑戰賽第二季》每周六晚旅遊衛視黃金檔和騰訊視頻《鮮活寶貝》專題,活力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