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鮮活人物中挖掘宏大命題

2020-12-23 光明日報

電視劇如何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回顧我們團隊這些年來的創作,最核心的理念還是從創作的本體出發,不斷適應市場的同時不放棄原有的堅持。這些創作,一方面繼承自魯劇的創作傳統,以豐厚的地域文化和整個中華民族文化為底蘊,在選題上幾乎涵蓋了中國100多年來的每一個重要歷史轉折時期的百姓生活,用《闖關東》《生死線》《戰長沙》《北平無戰事》《知青》《父母愛情》《溫州一家人》等十餘部作品,最大限度地再現了一個世紀的集體回憶,打通了歷史、現實和未來的內在精神聯繫;一方面有對於新時期新形勢之下電視劇選題的思考,面對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和多元、多變的新時代生活,電視劇創作也要不斷尋找更本真、更藝術的書寫和表達。

我們面對每一部作品,都有著一以貫之的原則,《閩寧鎮》的創作周期雖然比較短,但是仍然把一半的時間,都用在了尋找方向、打磨大綱上。主創團隊用了很多時間進行調研、採訪,跟福建和寧夏的幹部、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從商人員、村民們對話,不斷受到心靈的衝擊,這些親歷者、受益者的群體記憶和個人經歷太鮮活了,讓我們越來越深刻地理解了閩寧鎮這個選題的合理性、實踐性、發展性,在創作中把共情做到了極致。就是這些堅韌不拔的人民,讓整個移民工程、扶貧工程得以實現,這就是我們找到的宏大命題和落地創作的交集點,站在土地上,身處人民中間,力量會自然迸發。我們的劇就是從個體的成長和經歷入手,展現「閩寧模式」的發展,調動人們嚮往美好生活的共情,講述希望和發展這個有關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永恆命題。我們希望把平民視角、國家敘事、國際表達整合在這部劇裡,把閩寧鎮這個題材的現實意義發揮到最大化。作為社會主義新時期的文藝工作者,我們更應當勇於承擔起記錄歷史、反映時代、傳播文明的重任。

(作者:侯鴻亮,系製片人)

相關焦點

  • 有矛盾、有衝突、有細節、有意義……怎樣挖掘法治人物背後鮮活的...
    新形勢下,檢察機關該如何立足檢察本職工作,深入挖掘法治人物背後鮮活的故事?怎樣體現法治人物在新時期檢察工作中的專業精神?多年來,法治人物的挖掘與宣傳,通常更多地注重其優秀品格,好人好事,在體現其專業精神方面始終欠缺,這距離張軍檢察長反覆強調的「用觸動人心的手法傳播檢察新理念」要求尚有差距。新時期,先進法治人物的挖掘與宣傳,要具備「大家」「工匠」精神,充分運用新思維、新理念,切實提高先進法治人物新聞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講好法治故事。
  • 西北政法大學挖掘戰「疫」鮮活素材 以課程思政培根鑄魂
    核心提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西北政法大學深度挖掘戰「疫」鮮活素材,凝聚戰「疫」正能量,化「疫情危機」為「思政契機」,將思政教育融入通識課程和專業課程的線上教學中,凸顯了獨具學校特色的思政課程育人實效。
  • 2019年中國電視劇:時代發展的鮮活註腳
    中國電視劇作為時代發展的鮮活註腳,是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當代中國正經歷著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這為創作者們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一大批與時代同頻共振、與觀眾同聲相應的現實主義精品力作躍然螢屏,關注社會變遷,書寫人間冷暖,展現出了新時代的精神氣質。
  • 中考語文,寫好言行舉止傳達神韻,讓作文中的人物鮮活起來
    中考作文,大多要寫人記事,人物往往是重要的「看點」。若你的筆下人物鮮活則作文自然顧盼神飛,得個高分沒有問題。反之,則不能給閱卷者留下什麼印象,一篇平平的作文,可能會得一個平行的分數。人物描寫的問題之前講過,但人物描寫是重點,今天便換個角度重新講一下。
  • 挖掘德育內涵,體現全面育人!
    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表示,今年高考語文試題以德育為魂,積極回應時代重大主題,展現五四運動百年來中國青年的愛國精神和接續奮鬥,突出新中國成立70年的輝煌成就,挖掘新時代立德樹人的深刻內涵。堅持立德樹人導向,厚植家國情懷,激勵奮鬥精神清華大學教授謝維和表示,今年高考語文命題立足高考評價體系,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特點,將深厚的家國情懷以貼近現實、貼近考生的方式,生動地呈現在試題之中,營造極富時代特點和青春色彩的語境,從材料選擇、題目設置等方面充分挖掘優秀品德文化內涵,切實發揮優秀文化的浸潤功能
  • 8本小說推薦,人物鮮活,故事精彩,非常帶感,絕對爽文
    #拒絕書荒#中,本書前半部壯懷激蕩,後半部平淡中回味悠長。開卷有趣呀。第四本:《史上最強師兄》八月飛鷹八月飛鷹繼史上第一祖師爺後又一強力作品,詼諧幽默的語句,這本書真心不錯,不是小白爽文,雖然主角裝逼比較多,但是邏輯思路等都能圓的過來。
  • 辛夷塢新作嘗試古風仙俠,文筆優美,人物鮮活,讓人如痴如醉
    辛夷塢是青春言情文學領域的領軍人物,她的代表性的「暖傷青春」也收穫了眾多的擁躉。其代表作《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裡》《山月不知心底事》等也是千萬書迷的心頭好。辛大的文筆細膩婉轉,讓人在感嘆青春的哀傷之時,又從中看到希望。
  • 桐華古典言情小說為何人物鮮活?從《大漠謠》《長相思》中找答案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桐華獨有的特點已經成功地塑造了非常多的人、神妖,並且每一個人物形象都有非常鮮明的特點。能夠由此成就與其很厚的文學底蘊有著直接關係。桐華總是可以在較短的篇幅當中,將故事情節進行藝術化處理,實現人物刻畫的入木三分。
  • 綜藝節目創作掀起「青春」熱 連結時代命題凸顯奮鬥意義
    回顧2020年,以「青春」為關鍵詞的綜藝節目不在少數,越來越多節目創作通過不同的故事講述和人物摹寫,為「青春」一詞增添了更多豐富、有分量的註腳。以「青春」為切口,透視不同行業領域和社會議題國產綜藝進入成熟階段,綜藝創作所涉及的內容領域已經十分廣闊。
  • 電影《決勝時刻》:宏大革命敘事的藝術突破
    可以說,《決勝時刻》不僅給億萬觀眾提供了一部認識中國和中國革命的生動教材,作為一部宏大敘事的革命歷史題材作品,還實現了思想藝術的新突破,給當下的同類作品提供了諸多借鑑和示範的經驗。  領袖人物形象塑造是關鍵  作為革命歷史題材的宏大敘事作品,怎麼提升作品品質?怎樣在紛繁複雜的市場競爭中佔據主動地位?
  • 有著宏大環境描寫的5本書(1)
    當前位置: 首頁  >  興趣圈  >  科幻世界  >  科幻資訊  >  科幻出版 有著宏大環境描寫的
  • 初中命題作文:拒絕_中考命題作文_中考網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拒絕,拒絕別人,或被人拒絕。   有時候,拒絕像青竹,是一種節氣;像高山,是一種堅定;像芳蘭,是一種高尚;像土地,是一種成熟;像流水,是一種靈動。   但有時候,拒絕也意味著固執、落後、愚昧和笨拙。
  • 小學生寫人作文——恰當的動作描寫,讓人物鮮活靈動
    動作描寫是指描寫人物富有特徵性的動作,以表現人物的性格、品質、身份、地位、處境、狀態。動作描寫是刻畫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老舍先生曾說過:只有描寫行動,人物才能站起來。要想把人物描寫得有血有肉,鮮活靈動,離不開恰當的動作描寫。
  • 鬥膽用3點解讀這個宏大命題
    其實不然,心理學存在於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們有個成語叫「察言觀色」,這也算生活中的心理學。曾經,我們祖輩為了更好的活下去,已經熟練掌握了這個技能。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看見毒蛇,會本能的離的很遠,這種恐懼,本質上也是由生存產生的適應性心理。所以,心理學中有很多的東西,首先是可以幫我們規避風險,讓自己活下去。
  • 宏大敘事中的煙火味
    《灣區兒女》將國家戰略的宏大敘事轉換為年輕人奮鬥成長、家庭悲歡離合的百姓敘事,使故事更有煙火氣,極大地增強了審美的接近性和帶入感。這部劇匠心獨運,講述了以社會底層的澳門漁村青年麥斯鈺、黃梓健為代表的澳門人抓住一國兩制、內地與港澳融合、大灣區建設的時代機遇追逐人生理想、實現自我價值的故事,融入了都市劇、創業劇、行業劇、商戰劇的內涵,不寫豪門恩怨、街頭殺伐,而寫時代巨變中普通人的夢想與奮鬥、謀生與創業、成長與沉浮、愛情與親情、忠誠與背叛、正道與邪行、商戰與商道,將澳門的地域文化魅力和大灣區建設的時代風雲巧妙地熔鑄在一起,劇情跌宕起伏
  • 八省適應性考試作文命題特點與新高考命題趨勢及下水作文點評
    二、題目分析與審題本次新高考八省適應性作文命題,就思想內容而言,一如既往地彰顯了宏大主題,考查考生的家國情懷和語文核心素養。題型依舊採用任務驅動型命題,命題材料選用抗美援朝重大事件,題目內容分為兩個大部分:第一部分為材料背景與事件內涵。
  • 謝雨澄:科羅拉多小徑徒步26天,在艱辛裡感受生命的鮮活 | 人物訪談
    「我想在自己的生命裡,真正像活著一樣鮮活著。」在自我能力的認可之外,他也挖掘到了自己走路的潛力。到丹佛之後,每在地圖搜一個目的地,他都會在心裡掂量一下:才13英裡(21公裡),那就走過去吧。「你會覺得你的能力是自己挖掘出來的。」
  • 【命題】「控制變量,對比設計」思想的命題與教學反思
    針對化學學科思想,將其嵌入典型試題的命制中,從能力立意的命題視角,構建問題解決的思維模型。基於考後數據的統計和分析,評價學科思想方法在教學中的落實情況,診斷教學效果,並在此基礎上提出教學反思。在學業考試命題中,以核心知識為載體,設置真實問題情境,將學科思想方法融入能力立意的命題視角,聚焦核心素養,考查核心能力,彰顯學科特點,導引教學方向,一直是命題人孜孜以求的奮鬥目標。 實驗探究是一種重要的科學實踐活動,是化學核心素養的構成要素之一。
  • 細節,讓人物鮮活起來——「劉春文微格作文訓練指導」課堂實錄
    細節描寫往往在於以下幾方面:第一,人物描寫,要注重外貌、神態、動作、語言、心理。而外貌有肖像、衣著、神態。第二,有時藉助場景描寫,它是事件發生過程中,人物活動的畫面描寫,比如說剛才課文裡面母親舔眼的場景,父親嘆氣的場景,在具體的場景裡面,能夠讓人物鮮活起來。
  • 用上3D法,就能寫出鮮活的人物
    可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我在這篇文章中給大家介紹一種「寫誰像誰」,把人物寫得更真實更鮮活的方法——3D寫人法。 怎麼理解,並很好運用這個方法呢? 我們首先來理解一下3d列印、3d電影。其實我們可以把3D寫人法簡單地理解為,我們要寫出一個更立體的人物或者東西。 我們把它用到寫人作文中。 這個方法就是想告訴大家,我們在寫人物的時候,也可以像3D電影或者3D印表機那樣把人物儘量寫得立體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