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丹:父母最應該教會孩子這三點

2021-03-03 一代天驕領袖教育智弘文化影視傳媒

家庭,是一個人成長最關鍵的環境,是學校和社會無法替代的教育空間。

這個孩子成長的原生環境中,家長最應該教會孩子什麼?於丹曾經多次提到過這個話題,在她看來,明辨是非、規則意識、承擔責任,是家長最應該教會孩子的。

家長首先得讓孩子知好歹,辯是非

過去的人大都不能識文斷字,但是卻通情達理,大多數人的家教和門風都教孩子厚道做人,勤儉持家,守著農民的本分,不能辱沒祖先,這是基本的家風,也是家庭教育的基礎。

但現在,有許多孩子不知好歹,甚至做出傷天害理的事。在那個貧瘠的時代,農民守著古訓的時候,孩子卻不敢不知好歹,不敢傷天害理,那是要跪在祖宗牌位前挨板子的。過去孩子要是傷害一個小動物,家長會說這孩子。但現在,一群大學生虐待一隻小貓,看著老貓急得哀號。

所以,首先要教育孩子做一個明辨是非的人,說成大白話就是人得知道好歹。

陶淵明的曾祖父陶侃從小生活特別貧寒,他媽媽靠給別人扎鞋底等粗活供他念書,陶侃一步步往上走,他後來就做了魚梁小吏,有一點小權力,他把那些醃製好的罰沒的魚給媽媽送去,他媽媽給他寫了一封信:「爾為吏,以官物遺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憂矣 。」

大意就是,你是一個小吏,你把官家的東西給我送來了,你不能給我任何增益,反而給我增添了煩憂。這樣的媽媽真是深明大義,正是有了這樣的媽媽,陶侃後來才能官至大司馬。

什麼是真正的家教門風?首要的就是要明辨是非,要知好歹。

一定要讓孩子成為有規矩的人

隔輩教育現在也是一個非常熱門的探討話題。

當今的家庭中,不僅僅父母在家庭當中承擔教育的角色,由於很多家庭都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在一起生活,六個大人供著一個孩子,那這個孩子就是寶塔尖上的孩子,所以這種孩子現在叫「六一兒童」。

我老開玩笑說中國人現在好多詞都變了,過去養孩子吧,叫拉扯孩子,就是拉一個扯一個,後頭還跑著倆。現在你敢拉誰扯誰啊,都是供奉的。

都說隔輩親,你去看周圍的老人,不管說她身上疼啦,不舒服啦,看到孫子的時候,立馬精神百倍,這叫「孫子療法」,你再看帶孫子的老人,不管這個爺爺曾經是個多麼嚴厲的將軍,這個奶奶曾是一個多麼有規矩的大學教授,一帶孩子,規矩全沒了。

為什麼現在有好多年輕人說,這現實世界太殘酷了,這跟年輕人進入社會的態度有關,你以什麼態度進入現實,如果老是像對你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這樣,凡事過於依賴,推卸責任,那進入社會,還有人能讓你這麼埋怨嗎?一個人能不能夠融合社會,要看在家裡老人是怎麼對他的,其實,老人往往因為自己的溺愛,反而讓孩子長成一個不自立的人。

無論是否隔輩教育,家庭教育都一定要讓孩子從小能獨立承擔責任。

孩子四歲時,就要教他獨立承擔責任

老師教孩子,還有一種現象——孩子做錯事老人會出來和稀泥,且多以「孩子還小呢,他不懂事」為藉口幫孩子推卸責任。

這其實是個偽命題。孩子小時候是最懂事的時候,因為小孩正是學規矩的時候。

一個四歲的小男孩,不管他在家打碎了一個水晶花瓶,還是踢碎了鄰居家的窗戶,只要他能出來說對不起我錯了,沒有大人會出來跟小孩子計較,都會挑著大拇指說小孩會道歉,真棒,但是如果說他太小了,算了。那麼等到這人40歲,還是會一直推卸責任,不是怨天就是尤人,其他人會怎麼對他?四十歲的人要是這樣,大家就會嗤之以鼻,所以說一個人有沒有承擔能力,是從他四歲時候決定的。

在社會結構、生活方式都已經變得個體、越來越獨立的情況下,只有教會孩子獨立,那麼孩子才能走得出去。

今天,中國的變化在世界上來看都是變得最快的國家之一,我們的育兒理念,一方面要有傳統的教養,另一方面也得有國際的概念,教一個小孩子獨立承擔,這既是中國的古訓,也是國際的要求。

你讓他有了這個概念的話,他以後就會覺得世界不給我什麼那是本分,世界給我什麼是情分,不給我我自己可以創造,給我我就感恩。咱們別把孩子教得世界不給我啥都是虧欠,只剩下抱怨了,那不就沒有感恩了嗎?

孩子是否家教好關鍵靠母親

中國古代傳統家庭中,女性雖然大都不識字,經濟不獨立,甚至連個獨立的身份都沒有,但卻扮演了很重要的地位。

女性的重要性看一個字就知道了——「安」,家中有女才是安。無論古代還是現代,一個女人上不鬧婆媳矛盾,中夫妻不打架,下與孩子沒有代溝,這樣一個家就和順了。

孟母自己不見得認多少字,她給孩子講道理,就是看到孩子回來,問功課時看到孩子漫不經心,就把織到一半的布一刀割斷了,告訴他不成材就是這樣的,這就是樸素的女人用手裡的活兒來講道理。她自己沒讀多少書,但是一看街坊吹鼓手,成天吹吹打打的,覺得孩子學這個不行,搬了;再一看,這家是屠夫,成天殺豬宰羊的,也不行,搬了;什麼時候到旁邊有戶讀書的人家了,覺得孩子能跟著他學念書,才留下。這是樸素的母親,但這也是了不起的母親。

在我看來,女人是管整個家的和睦和文明傳承的,中國人的觀念中,建功立業有兩個「ting」,男人建功立業在朝廷,女人建功立業在家庭,從這個意義上講,家庭的地位一點不弱於朝廷,因為能不能把孩子教好主要就在於母親。

家中有女才是安。母親的肩膀,先擔得起家風,傳承得了這個家庭裡的正直和善良,這才是天職。


北京慧宇教育集團山東省唯一一家區域代理

山東智弘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山東一代天驕管理諮詢有限公司

總經理:郭青


攜全體員工歡迎您

手機:13589731888

微信:xinze788

服務熱線:0543-4752688

相關焦點

  • 父母最應該教會孩子的是什麼?
    從孩子出生開始,父母的一言一行就開始影響孩子的每一步的成長,孩子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取決於父母都教會了孩子什麼。父母需要教給孩子的東西很多,那麼,父母最應該教會孩子的是什麼呢?如果孩子在成年之前,沒有教會孩子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獨立生存的能力,已經成年的孩子如果依然不能離開父母去獨立的生活,那麼父母的教育可以說是失敗的。所以,父母最應該教會孩子的第一件事就是讓孩子學會自食其力的獨立生存能力。
  • 真正聰明的父母,懂得教會孩子這3點,難怪孩子越來越優秀!
    真正聰明的父母,懂得教會孩子這3點,難怪孩子越來越優秀!有了孩子之後,想必每一位父母都對孩子寄予厚望,希望孩子能夠成長為一個足夠優秀的人。那麼我們父母應該怎樣做,才能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呢?其實關於孩子的培養,還是有很多小技巧的,這些小技巧體現在生活瑣事中,只要父母們能夠有意識地做好這些事,那麼孩子將會越來越優秀!
  • 教會孩子保護自己,是父母的重要責任,這三個方面對孩子很重要
    對於孩子的教育,是每個家庭和父母最重視的事情,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的基礎,對孩子的未來及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給孩子充足的愛,引導孩子不斷成長,同時也要教會孩子明辨是非,對孩子也非常重要。沒有人能夠永遠的順風順水,生活中難免會遇到難題,正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善惡,孩子將來總要獨自行走社會,沒人能永遠陪伴和幫助他,教會孩子懂得如何去保護自己,是父母的重要責任,這3個方面,一定要教給孩子。
  • 如果你有個兒子,教會這三點,保證孩子一天比一天優秀
    導讀:如果你有個兒子,教會這三點,保證孩子一天比一天優秀!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如果你有個兒子,教會這三點,保證孩子一天比一天優秀!!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想要孩子智商高,父母一定要教會孩子這四件事?
    想要孩子智商情商高,在忙碌的家長在教育板塊都不允許缺席,我們必須教會三件事,擁有4顆心!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慢慢的長大,而忙碌的父母總是沒有時間,但不成想,孩子的教育是完全沒有辦法進行彌補的,稍微有點忽略,將會付出更大的精力和代價來糾正。高智商的孩子擁有這4顆心,會讓他終身受益,感恩一生!!
  • 父母最該教會孩子的3件事
    父母希望孩子一生健康快樂,但是人的一生總會遇到很多困難。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應該教會孩子在面對挫折時如何保持樂觀,如何在困難面前學會堅強。樂觀是一種能力。一種需要從小就培養的能力。在《教出樂觀的孩子》一書中講述了學習樂觀的四個技能。
  • 一個感知三五百字23——【教會孩子解放父母】
    之前為了讓女兒能夠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我用責任型授權的方式教會她使用快捷清單,效果很好,而當我自己也參與其中後,效果就更好了。昨天晚上,我建議女兒是否把英語作業加入第二天要做的五件事,女兒說:「作業是我本來就應該做的事,還用寫嗎?」我愣了一下,感覺這話有點熟呢?原來我總是跟她說,寫作是媽媽每天都要做的事情,無論我寫不寫我都會做的,這樣的話,看來她是學會了。
  • 想培養出幸福感強的孩子,父母應該做到這三點
    思慮再三,參加體育運動是磨練意志的首選於是,回來之後,就給孩子陸續報了一些體育興趣班。三年內,學了足球、籃球、桌球、遊泳。而且,只要周末有時間,我都會帶孩子去足球場一起踢球值得一提的是,還教會了孩子騎自行車。至今仍清晰地記得,他學會自行車時興奮的樣子。
  • 幼兒園園長:入園前,這或許是你最應該教會孩子的事兒
    ,三分之一窺屏,剩下的三分之一不是在恭維老師,就是在各種攀比、各種秀。顧佳冒著被孤立的風險,選擇站在了對立面:「癲癇只是一種神經性疾病,沒有傳染性,沒有攻擊性,因為自己的孩子被發病情形嚇哭,就剝奪另一個孩子接受正常教育的資格,這種歧視觀念不應該從幼兒園時期就植入到孩子們單純的心靈」,並藉此機會教會兒子關於癲癇的知識及處理方法
  • 讀《於丹〈論語〉感悟》 ——孝
    自收到《於丹〈論語〉感悟》一書,已將近一月。
  • 女生上課來「例假」怎麼辦,父母教會孩子這三招,再不用坐立不安
    父母教會孩子這幾招,就會讓孩子儘量避免尷尬。沒有衛生棉可以暫時用衛生紙抵擋一下,父母教會孩子這個技巧,孩子突然來例假也不會坐立不安了。這些應對突如其來的大姨媽的小技巧,寶媽們一定要教會孩子。這時父母不應該著急也不要打罵,因為這都是正常現象,想要教育好青春期的孩子,了解他們的性格特徵非常重要。
  • 於丹:寫給孩子的信
    但讓我微微鬱悶的是,後來家裡每逢打壞什麼東西,你都特別高興,說:「我們試試,看能不能讓它比沒壞的時候更好看!」 當然,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能再做成比它沒壞的時候更好,我們的底線只能是不讓它更壞。這是一種生命的修復能力。一個人一輩子會遇上什麼事情,我們無法左右,但是修復生命的能力,卻在我們自己的掌握之中。這種能力,我覺得在四歲時告訴你,並不算太早。
  • 教會孩子三件事,可保孩子一生安穩
    導讀:教會孩子三件事,可保孩子一生安穩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教會孩子三件事,可保孩子一生安穩!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挑選幼兒園,父母應該優先考慮這三點,不然苦的是孩子
    她的孩子今年才剛上幼兒園,因為忙於工作沒有提前挑選到合適的幼兒園,到了臨開學才匆匆忙忙把孩子送到附近的幼兒園上學。 但開學才一個月她就後悔了,原來有好幾次,她去接孩子的時候,孩子的褲子都是溼溼的。孩子尿溼了,老師卻沒有發覺到。這讓阿思很氣憤,連孩子最基本生理需求都沒有被顧及到,更別提其他啟蒙教育、興趣培養了。
  • 不想讓孩子吃虧,父母就要教會孩子「自私」,否則會活得很累
    所以,父母就要教會孩子「自私」,雖然,自私這件事任何父母都不喜歡孩子擁有,因為,自私的性格很難融入到集體當中,但是身為父母卻應該從小就教會孩子仔細,因為不懂得自私光會分享的孩子,為了會生活得很累,很痛苦。
  • 孩子被拐事件層出不窮,教會孩子這3點,父母不可能一直保護孩子
    孩子被拐事件層出不窮,教會孩子這3點,父母不可能一直保護孩子孩子被拐的事件一直發生,現在和平年代也有很多被拐賣的孩子,很多人都覺得奇怪,因為小孩子年齡小不懂事,什麼都不會,當然成了最容易被拐走的人了,一個棒棒糖,一個小玩具,都有可能讓自己的孩子被拐走
  • 孩子脾氣大情緒化,父母要做好這三點,正確引導孩子學會情緒表達
    很多父母反應說孩子的脾氣很暴躁,稍微不順心就哭鬧不止,這讓做父母的很頭疼,其實孩子脾氣大情緒化的原因,往往是源自父母以及孩子生活的家庭氛圍,父母做好這3點,了解孩子情緒的原因,教會孩子正確的去表達情緒。
  •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做好了這三點,孩子長大會更加優秀
    孩子未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跟父母的早期教育有著直接的關係,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決定了親子之間的相處模式,而這種相處模式,將會成為孩子與人相處的模板,能讓孩子成長的,從來都不靠打罵和指責,而是父母堅定且平和的愛,在孩子遭受挫折的時候,依然有勇氣去面對。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做好了這三點,孩子長大會更加優秀。1、給孩子足夠的肯定。
  • 3—4歲的孩子,父母應該教會他們什麼才好?
    3—4歲年齡的孩子正好是上幼兒園年齡的孩子。這個年齡的孩子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做了,因此,父母主要是要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比如:在生活方面,孩子可以自己自己穿脫衣服、自己穿鞋、自己洗臉刷牙、自己準備好外出要帶的東西、自己不用的東西能自己收拾好。
  • 孩子向父母要錢時,父母做到這三點,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孩子問父母要錢,雖然這是一件小事,但是父母對待這件事的做法和態度,將會直接影響孩子的人生。當孩子向父母要錢時,父母千萬不要走進這三個誤區:01、無原則地滿足。03、當孩子要錢時,父母總是哭窮。當孩子有正當的要求,向父母要錢時,有的父母會說,「你成天要錢,不知道掙錢多不容易,我們家不比別人家有錢,你省點花,」「為你上學,我們捨不得 吃,捨不得喝,省吃儉用,全都是為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