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培養出幸福感強的孩子,父母應該做到這三點

2020-12-12 楠哥情感說

讓孩子在運動中快樂成長

前年暑假,因為一句「不到長城非好漢」,帶著兒子去爬了長城。結果,一開始他還很興奮,可跑到一半兒的時候,就爬不動了,想打退堂鼓。

不過,最終還是在我的鼓勵下,堅持爬到了頂點。雖然很累,但站在頂點俯看中途折返的遊人和氣勢磅礴的長城,相當有成就感。

這次「爬長城」給孩子上了一課:堅持,不放棄;給我也上了一課,孩子需要提升體能,磨練意志

在回去的路上,一直在想,現在的孩子,現在的孩子就像是溫室中的花朵,只靠父母的說教,很難培養出意志堅強的孩子。思慮再三,參加體育運動是磨練意志的首選

於是,回來之後,就給孩子陸續報了一些體育興趣班。三年內,學了足球、籃球、桌球、遊泳。而且,只要周末有時間,我都會帶孩子去足球場一起踢球

值得一提的是,還教會了孩子騎自行車。至今仍清晰地記得,他學會自行車時興奮的樣子。現在,出門幫他掃輛共享單車就能騎。當然,不能這麼幹,安全第一

報這些班的目的並非只為了強健體魄,最重要的是,想讓孩子在運動中提升意志品質和抗挫折能力。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益處,比如,在運動中建立友情,懂得如何在規則的約束下取得成功,如何面對失敗......

總之,就是想通過運動提升孩子的意志品質,讓孩子在運動中快樂、健康地成長

讓孩子學會獨立: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家庭責任感

孩子長大後,終究要獨立生活,不可能一輩子生活在父母身邊

現在的孩子過得非常安逸,導致許多孩子養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喪失了最起碼的生活能力

因此,在生活中,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比如,盛飯、洗衣服、疊被子,讓孩子幫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此來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和家庭責任感。

另外,生活上的一些小事,我們也都會讓他去自己做,養成獨立的習慣,並讓他明白,不但要讀好書,還要學會生活,學會關愛和幫助別人

生活要有儀式感:一定要給孩子過生日

每年都會給孩子過生日。這樣做的目的有兩點,一是讓孩子學會,生活要有儀式感;二是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

儀式很重要

升國旗儀式,奠基儀式,結婚儀式……從國家到個人都離不開儀式感

但是,很多家庭都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儀式:給孩子過生日

有的人感覺無所謂,尤其很多農村家庭,從來沒給孩子過過生日。老一輩不過生日,是因為他們生活的那個年代物質匱乏,今天不給孩子過生日,就是個觀念問題了

為什麼一定要給孩子過生日呢?

從沒過過生日的孩子,會有一種被忽視的感覺,很容易不自信,甚至會變得比較自卑;長大後,會產生渴望被愛,卻又害怕愛的靠近;渴望被重視,又害怕被重視的矛盾心理。大體有以下五點原因

1、這一天太特殊,讓孩子學會感恩

生日是一個意義非凡的日子,既是孩子出生日,也是母親的受難日。父母在這天給孩子過生日,充滿了儀式感,也能讓孩子懂得感恩

2、重要節點的生日,意義非凡

身邊有個同事就是個非常不重視儀式的人,他的的孩子出生後,從來沒給孩子過生日。

在孩子14歲那年,我告訴他,今年一定要給孩子過生日。

一開始他用疑惑的眼神看著我,我解釋到:這個生日必須得過。

因為14歲是孩子即將步入青春期的時候。在這個比較叛逆的時期,一定要讓孩子提高法律意識。告訴孩子:你已經長大了,要學會承擔責任,告訴他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尤其是違法的事情,一定不能做。

過14歲生日,能讓孩子意識自己已經長大了,這樣會極大地加強孩子的責任感。同時,還要提醒孩子遵紀守法,防止孩子在叛逆期誤入歧途

同事聽著有道理,便給孩子過了一個隆重的14歲生日,這是孩子第一次過生日,格外開心。

從那之後,孩子變得更加體貼父母,也更懂事了,法律意識也增強了不少。同事感到很欣慰

3、 過生日能讓孩子在充滿愛的環境中成長,能提升孩子的幸福感,讓孩子充滿正能量;這樣家庭中的孩子,會更加有自信,因為他能感覺到自己是非常被重視的;而且,在這樣的氛圍中生活成長,潛移默化的就會成為有教養的人。

總之,過生日事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你的家人每年都過生日嗎?來留言區聊聊吧

相關焦點

  • 怎樣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三允許」「三不許」,父母要做到
    那麼,怎樣才能成為一個「高手父母」(園丁式父母)?需要父母做到」三允許」,即給予孩子適當支持,「三不許」,即剪裁孩子問題。"寵"出來的,從小培養孩子做家務很重要,為了培養做家務的興趣,需要家長放手,讓孩子做家務從小事開始,逐步喜歡做家務,讓孩子懂得替父母承擔家庭的責任,長大以後才能懂得感恩和孝順父母,才能成為一個有愛心、有擔當的人,所有這些才是比成績更重要的,更應該是父母要認真對待的。
  • 做到這三點,普通父母也能養出自信滿滿的孩子
    我就談談普通父母怎樣培養普通娃自信。1,自信應該是一種信仰有的父母會說,「我家孩子普通的很,差不多就行了」,這想法不僅給了孩子不好的暗示,也讓父母看不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自尊自信是一個人成長金字塔的塔底,是一切的基礎。
  • 育兒|父母做好這三點,最容易培養出優質的孩子
    相信大家跟好好君一樣,看到這些視頻後的第一反應可能都是氣憤——「三歲的孩子70斤,他們不配當父母!」「絕對不是親生的。」「這也屬於虐待兒童吧?應該把這父母送去學習教育了。」諸如此類的還有很多……網友們的氣憤理所應當,小佩琪的父母在撫育小佩琪這件事上絕對有很大的問題。我們有理由對這樣的父母進行譴責。
  • 父母摘掉「情緒不穩」的帽子,才能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注意三點
    情緒穩定的父母,孩子會更有安全感、幸福感,發展出穩定的自我,身心健康地成長。我們應該跳出情緒的束縛,用正確的方式去解決實際問題。情緒穩定的父母,才會培養高情商的孩子,你一定要謹記3點!情緒穩定的父母,才會培養高情商的孩子,你一定要謹記3點1、有效溝通,增進親子關係,加強對孩子的了解
  • 哈佛研究:幸福感是孩子成才重要因素,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幸福感
    那麼我們在保持孩子競爭狀態的時候,如何把孩子的這種狀態發揮調整到最好,這與孩子的幸福感是分不開的。裡面的教授講得很好:&34;現在隨著孩子的社交圈子的複雜化和孩子們學業負擔的加重,我們的寶寶有的時候,看似快樂,卻也學會了隱藏。那麼我們如何培養孩子的幸福感呢今天結合目前國內幼兒教育學者的最新研究,就家庭教育培養孩子的幸福感這一方面為大家支幾招。讓孩子幸福地學習和幸福地生活,在幸福中長大的孩子,他們的運氣也從來不會差。
  • 父母做到這三點,孩子黏人愛哭,也能輕鬆送入幼兒園
    父母做到這三點,孩子黏人愛哭,也能輕鬆送入幼兒園面對黏人的孩子 家庭中做好這三點,孩子黏人愛哭,也能輕鬆送入幼兒園! 三、孩子能力越強,越喜歡融入集體生活 送孩子入園前不要怕辛苦,不要想著多寵孩子幾年,該培養的自理能力,比如吃飯、如廁、大聲表達等等都要逐步培養
  • 孩子的幸福感,其實很簡單,就看父母是否做到這三個字
    隨著孩子長大,我們一直以為給了他們全部,他們應該是幸福的,卻愈發覺得孩子從天使變成了「小惡魔」,他們時刻挑戰父母那根最脆弱的神經,而父母往往就成為了他們小時候最不願意成為的「父母」。我們究竟應該怎樣,才能讓孩子得到真正的幸福?
  • 怎樣培養一個有主見的孩子?家長應該做到這三點
    怎樣培養一個有主見的孩子?家長應該做到這三點!一個有主見的孩子,未來更容易成功,現在很多家長總是想要自己的孩子可以乖巧聽話,覺得這樣的孩子更好管教,但是過度的乖巧聽話,會讓孩子喪失主見,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對以後會有很大的影響。
  • 做到這3點,培養出愛閱讀的孩子
    另外,在共讀完一本書後,可以與孩子一起討論閱讀過程的感受。「讀完這本書,你覺得開心還是傷心?」「你喜歡這本書嗎?」「你為什麼會要求再讀一遍?」互動式閱讀的提問,就是圍繞著書本展開對話。只要你想問,就儘管問,哪怕是面對才幾個月的嬰兒。
  • 培養孩子的財商,做到這三點就足夠了
    如果他們童年時多一些財商教育,有正確的消費觀,明白哪些是必需的,哪些是可以存錢買的,哪些是自己無力消費應該放棄的,那麼,他們也許就不會走上這條不歸路。 03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 《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羅伯特·清崎在書中寫道: 如果你不能及時教孩子金錢的知識
  • 想讓孩子學會做人,培養孩子的情商很重要,父母要做好三點
    那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怎樣在孩子的生活習慣中養成呢?作為父母,我們是否經常阻礙孩子情商的發展呢?其實面對這種現象,我們應該逐漸的引導, 在孩子遇見不如意的情況下或者接近要崩潰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先鼓勵,用其他的孩子感興趣的點,先引開注意力,在孩子情緒緩和後,再重新回到這件事情上,用孩子能接受的聊天方式去展開,用鼓勵的辦法,讓孩子自己去接受這個結果。
  • 父母做對這三點,才能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
    我們怎麼才能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呢?簡·尼爾森博士在《正面管教》一書中指出,孩子的性情和基因有著很大的關係,但是和養育環境的關係更大。高情商的品質,是長期愛的滋養的養育結果,不是刻意說教練習的成果。這需要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做到:
  • 賈乃亮和女兒的「表演秀」,培養孩子的高情商,做到這三點更輕鬆
    自控力強高情商的孩子自控力會很強,能夠按時完成不拖沓,在寫作業的時候不會東張西望。他們同時也懂得主次順序,知道自己該完成的任務一定要完成,雖然有時候自己並不喜歡。二. 父母應該如何培養孩子高情商?1.因此,建議家長要時常關於孩子的優秀方面,學會欣賞孩子,並且做到不拿孩子其他人相比,要清楚意識到孩子的優點是孩子本身具有的特點,不是其他人可以媲美的, 鼓勵和肯定你的孩子,給他適當的自信,會大大提高他的情商。
  • 父母不狠心做到這5點,想培養出優秀的孩子比登天還難!
    孩子吃完飯,碗一推,就去上課了,留下媽媽收拾廚房。馬雲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要把每個孩子培養成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學習的機器,否則他們未來無法和機器去競爭。孩子是人,不是學習機器,作為父母,如果能明白以下5個道理,孩子想不優秀都難!01每個溺愛孩子的父母都是要付出代價的父母愛孩子,本是最美好的感情。
  • 父母不狠心做到這5點,想培養出優秀的孩子比登天還難
    孩子是人,不是學習機器,作為父母,如果能明白以下5個道理,孩子想不優秀都難!一切的一切都在按照我們給鋪好的路在走,可是我們卻沒有考慮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只是一味的把大人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愛他,就要學會放手,溫室裡長不出參天大樹,孩子終要自己學會面對一切!
  • 如何培養出高素質的孩子?家長做到這5點,讓孩子健康成長
    這就容易增強家長的控制欲,總是讓孩子跟著他們的想法前進,哪怕孩子並不願意。這種情況必然會使親子關係產生裂痕,孩子年齡越大越是抗拒,最終的結果很有會與父母的設想背道而馳。到了那時,父母心裡可能會泛起悲哀:為什麼孩子不理解我們,養了十幾年,居然養出一個白眼狼!
  • 如何才能培養出最優秀的孩子?別想多了,做到這三點就夠了
    要培養出優秀的孩子,父母應該這樣做:1、培養孩子獨立我們都知道,每個女性做了媽媽後,就會認為他們是「超人」,擁有著萬能的能力。孩子哭了,哪裡不舒服,媽媽就會出現首次,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同時,也有很多家庭,喪偶式婚姻,丈夫在一旁看著不說話,不管教,讓媽媽變得更難。這時候的媽媽,眼裡心裡全部只有一個孩子,所以對於孩子進行一切,媽媽都親力親為。但是學生如果中國家中的媽媽十分能幹,那麼這個孩子學習就不那麼的「能幹」,孩子會依賴自己的母親,因為他們還有媽媽幫自己。這樣的家長行為,實際上是不利於提高孩子獨立性的培養。
  • 如何培養孩子的高情商,做到以下這三點
    考試壓力,學習壓力,父母的壓力,家庭矛盾,抑鬱沒有活力,缺乏存在感和安全感,師生衝突等等情緒問題,任何一個都有可能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棵稻草。傳統的應試教育讓父母只注重孩子的學習,忽視其他方面的培養,尤其是情商的教育。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松,曾經在給兒子的「人生的郵件」中告誡過父母們:成績儘管很重要,可是,千萬別讓孩子成為除了成績好,其他一無是處的人呀!
  • 如何培養孩子的高情商,看這三點
    但家長如何培養情商高的孩子?培養情商高的孩子關鍵在哪?針對家長們的疑惑,以下三點可以幫助大家對孩子進行引導教育。父母相處的情緒會影響到孩子以後性格的發展。所以,此時的家長一定要用正面的情緒與孩子交流,讓嬰兒感受到交往中的快樂,這叫做情緒啟蒙,父母要開始有意識培養孩子控制情緒的能力,這個時期也是十分關鍵的。
  • 優秀孩子的培養,父母要注重這三點
    有研究表明自信的孩子外在表現會更加勇敢、活潑和敢於嘗試。斯科特·派克也曾在《少有人走的路》一書中寫道:「自信須從幼年培養,不然成年後再作補救,往往事倍功半」。這也提醒了父母們,孩子的自信心需從小培養。關於孩子的自信心養成,父母可以注意以下三點。1)讓孩子完成「我可以」的成就感很多父母會發現,孩子到了一兩歲的時候,就對獨立吃飯和穿衣這件事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