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辣心了」,價格大跌,2毛錢一斤也難賣,每畝賠千元

2020-12-22 日常視界

洋蔥成熟了,一些種植大戶僱用工人陸續開始採挖,田間地頭,滿眼都是剛剛採收好的洋蔥,一袋袋整齊的堆放在田地裡,一幅豐收的勞動景象。

然而與去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洋蔥豐產卻不豐收,全國不少地區洋蔥價格暴跌。雲南元謀洋蔥種植地,黃洋蔥價格跌至2毛錢一斤,而去年同期的價格約6毛錢一斤,同比下降近70%。河南南陽洋蔥價格也在2毛錢一斤左右。

元謀的洋蔥大部分是出口日韓等國家,今年由於受到全球新冠疫情的影響,訂單少了很多,隨著洋蔥的大量上市,價格更是一路下滑。

種植戶給筆者大約算了一下的成本,種子500元,化肥600元,育苗、農藥、地膜等費用約400元,、移栽費用300、收穫費用500元、半年的地租600元。這樣下來每畝洋蔥的成本近3000元。

現在2毛錢一斤都沒人要,品質差一點的只有一毛五,按2毛算現在每畝地要賠1000多元,今年的洋蔥真的是辣到心裡了。

圖為僱用的工人們正忙碌著。據了解,僱工們幹的快的一天能挖2000多斤洋蔥,能裝20多袋,掙120元左右,手慢一點的最多能掙100元,頂著烈日非常辛苦。

有些種植戶說:辛辛苦苦種植一季的洋蔥連成本都收不回來,還要賠不少錢,不但是洋蔥,還有大蒜等其他農產品,一點也摸不透規律,種地簡直就像是買彩票,中獎太難了,明年說什麼也不種地了,搞點其他生意。

相關焦點

  • 菜農每斤7毛的豇豆,收購商賣1元,菜販賣2元,都說不賺錢,錢去哪兒了
    2017年7月4日,魯西南一鄉鎮,菜農採收的豇豆賣給南方的收購商,每斤7毛錢,採收工錢每斤3毛錢,菜農實際收入4毛錢,每畝產量4千斤,種植成本1千元,算下來菜農賺不了多少錢,有時還會會面臨滯銷,虧本。收購商僱傭本地豇豆經銷商收購,手續費是每斤2分錢,挑選整理費用每斤3分錢,挑選出的不合格豇豆損耗費用也要幾分錢,這樣下來一斤增加1毛錢的成本。以某收購商為例,八噸的車子,除去降溫的冰塊實際裝載5噸左右,裝車費是每噸50元,3噸冰塊費用600元左右,運到南方某地運費3400元,加上損耗全部下來一斤豇豆總計要增加成本近6毛錢。
  • 洋蔥價格最新行情2017 洋蔥價格暴跌:1毛1斤仍無人無津
    ­  江蘇:洋蔥價格暴跌 豐產難增收­  一堆堆賣不出去的洋蔥隨意丟棄在路邊,不少村民的房前屋後也堆放了不少的洋蔥。在江蘇豐縣洋蔥主要種植區首羨鎮董莊村,洋蔥因為沒人收購只能隨意堆放,很多洋蔥已經開始變質。­  江蘇豐縣首羨鎮董莊村村民 董維永:去年小黃洋蔥的都賣了三毛多,今年小黃都沒有人要。
  • 去年5元一斤不愁賣,今年1.5元一斤卻很辣手,農民直呼太辣眼睛了
    除了眼紅,也就剩下悲劇了,實在讓許多農民無法接受這一現實,倘若不是老農念及家人老小,就連撞牆而死的心都有了。當下也是辣椒大量上市的時候,一上市就幾百萬噸,今年的大豐收,辣椒品種都不錯,同比去年產量就增加了一倍左右,可是,去年辣椒真的不愁賣,一上市就被一搶而空,其價格也能如農民所願,一斤可以賣到5元左右,但是,今年真的不比往年,一上市就出現了滯銷,銷售緩慢,價格也是非常辣手,從剛上市2元一斤,現如今卻跌落至1.5一斤,老農看了都辣眼睛。
  • 廢紙箱價格大變 上周一斤賣1塊3 現在只能賣3毛
    前幾天廢紙箱一斤1.3元,能賣過3斤廢鐵,然而不到一周,已狂跌至0.3元。  紙箱回收一周跌得剩零頭  家住文化東路附近的李女士近幾個月攢了不少廢紙盒,她盤算著怎麼也能賣幾十塊錢。23日,「破爛王」上門過秤後,卻只給了7塊多。「最近幾天紙箱子又跌了,現在一斤才3毛錢。」
  • 成品賣300元一斤,原料每畝產值3千元,如今農民卻很少養殖
    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東西,它的成品在市場上賣300元一斤,原料每畝產值3千元,如今農民卻很少養殖。這就是蠶繭,記得兒時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種植幾畝的桑樹,那時候通過桑樹養蠶可以能讓農民增加不少收入。春蠶和秋蠶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兩季蠶了,這個季節氣溫不高,正適合養蠶,那時候一斤蠶繭可以賣到10元左右,要是養殖3張的話,按一張80斤產量算,一年就可以增加收入2400元,90年代的時候,能有這麼多收入是相當可觀了。可後來,人們卻紛紛把地裡的桑樹給挖掉了,還原成農田了。這又是為什麼呢?筆者後來也想了下,大致分析了下,可能有這樣的幾種情況。
  • 豐產卻不豐收 洋蔥遭遇銷售難 為何洋蔥價格迎來歷史新低?
    眼下正是洋蔥大量上市的季節,蘭山區白沙埠鎮、河東區太平鎮等區域的洋蔥喜獲豐收,但好收成並未給種植戶帶來如期的喜悅。受疫情影響,洋蔥滯銷,價格也遭攔腰砍,從去年成的6毛錢一斤變成今年的3毛錢一斤還沒人要。為何洋蔥價格迎來歷史新低?記者進行了探訪。
  • 繼大蒜洋蔥價格跳水後,又一農產品價格高開低走,半個月跌去20元
    導讀:繼大蒜洋蔥價格跳水後,又一農產品價格高開低走,半個月跌去20元六月份以後,正是各種水果爭相上市時節了。不僅北方的櫻桃來了,南方的水蜜桃、芒果、荔枝和李子等水果也紛紛上市了。不過今年蔬果的行情並不太好,前段時間大蒜跌到四五毛錢一斤,洋蔥更是低到兩三毛一斤。就算是如此低的價格,銷售情況也不樂觀。像去年,大蒜地頭的收購價就能賣到2塊以上一斤,而洋蔥的價格也不低,普遍都是五毛錢以上一斤,有些甚至能賣到七八毛一斤。大蒜價格從2塊跌到5毛,下降幅度非常大。而洋蔥的行情則要比大蒜更差了,好些種植戶都說今年是賠本也賣不出去了。
  • 青島早熟大白菜跌至四年最低價 5分錢一斤也難賣(圖)(2)
    青島早熟大白菜跌至四年最低價 5分錢一斤也難賣  探市場2市北永吉路市場  零售:一車菜5天沒賣一半但菜農進城後發現,「車載菜」也難掙錢,因為有許多困難不好克服。  膠州菜農劉春崗這幾天開車在永吉路福安小區大門口賣大白菜,四千多斤大白菜是劉春崗種的,一斤三毛五,兩天才賣去三分之一。「從膠州到這兒一個來回就要50升的柴油,這就要360元錢,不算種植成本連油錢都不夠。」說起這些,劉春崗顯得十分無奈。  在浮山後七小區,即墨菜農姜恆福銷量也一般。
  • 賣不動的何止洋蔥!又一蔬菜銷路難!價格大跌無人理,農民心裡苦!
    大蒜價格大跌還沒結束,洋蔥就又價格「大跳水」,還賣不動。但賣不動的何止洋蔥,又一蔬菜遇到了銷路難題,價格從7毛跌了2毛,但是市場上卻還是沒有多少人願意收。這一蔬菜就是甘藍。甘藍就是南方人口中的包菜,在北方也被叫做大頭菜。一開始國內種植甘藍是作為飼料使用的,但後來發現它營養成分很高,有很多的維生素,而且方便種植。
  • 京醬肉絲改用洋蔥炒
    本報記者 張玉巖 王小蒙實習生 張亞冉     超市裡的優質蔥 12元一斤!  12日,濟南市民周先生在文化東路一家吃了十幾年的老飯店吃飯時,發現京醬肉絲已經改了做法:配菜蔥絲改成了洋蔥片。  服務員告訴周先生,因為蔥太貴了,只能拿洋蔥來充數。周先生前一天在大潤發超市買蔥時,就發現大蔥已經到了12元一斤,兩根蔥就是十幾元。
  • 曾被當成水果賣到15元一斤,今幾毛錢一斤無人問,為啥農民還要種
    其實外來的農產品有很多,遠不止車釐子,比如近些年非常火爆的妮娜皇后、陽光玫瑰等農產品,都是從國外引進的農產品,不過這些農產品因為品質非常好,就算農民跟風種植,價格有了大幅度的下滑,卻還是有很大的利潤空間。
  • 農村大娘賣時令「土貨」,賣出3份卻賠了2元錢,老人:賠錢也高興
    上午10點鐘,毒辣辣的太陽炙烤著大地,攤位上的時令蔬菜在老人們的呵護下,依然綠油油的,很是喜人。  大娘說,老兩口在自家院子裡種植了5壠韭菜,初春支起小拱棚,便可多賣2刀,加上管理到位,賣韭菜的收入足夠給孫子、孫女買零食吃。
  • "菜賤傷農"再上演 甘肅黃皮洋蔥價格跌至400元~450元/噸
    菜賤傷農」再次上演,我省黃皮洋蔥價格跌至400元~450元/噸,每畝虧損近1500元  種植戶:寶沒押對只能自認倒黴  每日甘肅網9月9日訊(西部商報記者歐陽海傑)洋蔥價格在2015年創下歷史新高,最高價曾到達1600
  • 山東圓蔥主產區遭遇賣難
    但不賣更虧,1毛6一斤,心疼也得賣。」李書文告訴記者。他之前賣出去的一半圓蔥每斤價格0.15~0.16元,基本是賠本的,可是現在這個價格也沒有人要了。  惠民縣農業局副局長李壽光介紹,李莊鎮種植圓蔥已有二十多年,一直是當地的傳統優勢產業,也是大部分種植戶的主要收入來源。以往每年價格高低起伏很常見,但像今年這樣每斤價格低於0.15元、收購商仍然不多的情況很少見。
  • 新蒜上市價格大跌,僅兩年間「蒜你狠」為何變為「蒜你慘」?
    (央視財經《消費主張》欄目報導)大蒜作為百姓餐桌上的主要食材,近年來價格卻屢屢上演「過山車」一般的行情。經歷過2016年「蒜你狠」的價格高峰後,今年的大蒜價格卻「狠」不起來。同樣的蒜,去年一公斤賣到10元,今年一公斤只能賣到1元。個別產區大蒜價格跌至十年來最低。目前各地的蒜價如何?本次蒜價大跌的根本原因在哪裡?
  • 紫山藥在超市一斤能賣18元,如果種植一畝能賺多少錢
    紫山藥種植不僅簡單易管理,而且銷售價格比白黃心山藥貴好幾倍,現在紫山藥在超市一斤能賣18元,如果種植一畝能賺多少錢呢?下面為大家一一詳解。種植一畝紫山藥能賺多少錢?我就從它的種植前景和種植成本開始分析介紹吧。一、紫山藥的種植前景分析紫山藥含有很多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成分,比如有蛋白質、胺基酸、礦物質元素等。
  • 上半年兩三毛一斤,下半年2塊錢一斤,為啥?農民:明年繼續種!
    今年五六月份洋蔥剛上市收購價每斤低至2-3毛錢,但是現在每斤卻能賣到2塊錢,這是為啥呢?最近這幾年我們這裡種植蔬菜的農民比較多,在蔬菜成熟後,農民會將大批蔬菜拉到蔬菜批發市場去販賣,賣不掉的便會到農村大集上低價賣給趕集的農民。今年夏天我在我們村子的大集上買的洋蔥,一袋子洋蔥足足有15斤,只要5塊錢,這5塊錢的洋蔥一直吃了三個多月才吃完。
  • 一斤青椒10元,「辣死你」
    河南商報記者 馬俊曹 齊亞瓊  繼去年「蒜你狠」、「姜你軍」、「豆你玩」之後,近段時間又冒出了個「辣死你」,原本兩三元一斤的青椒,現在漲到10元。  以尖椒為例,短短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其身價翻了三四倍,有些集貿市場每斤價格已經破10元。
  • 1毛1斤仍然乏人問津 山東圓蔥主產區遭遇賣難
    但不賣更虧,1毛6一斤,心疼也得賣。」李書文告訴記者。他之前賣出去的一半圓蔥每斤價格0.15~0.16元,基本是賠本的,可是現在這個價格也沒有人要了。   惠民縣農業局副局長李壽光介紹,李莊鎮種植圓蔥已有二十多年,一直是當地的傳統優勢產業,也是大部分種植戶的主要收入來源。以往每年價格高低起伏很常見,但像今年這樣每斤價格低於0.15元、收購商仍然不多的情況很少見。
  • 瑪卡"變"蘿蔔 最高賣6千元一斤現賣2毛
    瑪卡「變」蘿蔔,新概念滋補品價格暴跌 以前最高6000元一斤,現在最低兩三毛一斤 鐵皮石斛、黑枸杞等集體走下神壇 長沙市場上,不少跟風投錢進入新興滋補品市場的商家們開始發愁,倉庫裡還屯著貨,價格卻一直起不來,眼看能存放的時間也剩下不多…… 【市場】 走下神壇,部分瑪卡跌價達9成 「國產風乾瑪卡在過去怎麼著也得賣個300多元一斤,現在最高每斤也只能賣到100元左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