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苦尋丈夫70多年,最後在臺灣忠烈祠堂找到靈位,流淚說了3個字

2020-12-20 娛說中的蟹堡王

她苦尋丈夫70多年,最後在臺灣忠烈祠堂找到靈位,流淚說了3個字

文/歷史蟹堡王

現如今,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無論是軍事力量,還是經濟發展都突飛猛進。隨之而帶來的,就是人民群眾越變越好的日子。哪怕是走出國門,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時,也能為我們強大的祖國而感到驕傲和自豪。但這一切的發展,都是十分不易的。

在我們的近代史上,曾因為落後貧窮,遭到了外來侵略者發起的侵略戰爭。一時之間,無數百姓都陷入了深深的恐懼之中。也就是在這樣危難的時刻,湧現了無數滿腔熱血的中華兒女們,他們不畏艱難辛苦,甚至不畏犧牲自己寶貴的生命。毅然決定加入隊伍與這群可惡的侵略者做著鬥爭。

接下來,小編就來跟大家講述那個年月的故事。當年,外來侵略者大肆侵佔我們的土地,殘害我們的同胞。但我們無數中華兒女又豈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些人在我們的土地上作惡呢?鍾崇鑫也是這樣一個雄心壯志的熱血男兒,而且在當年還是國軍的一名將領,常常會帶著隊伍四處徵戰。

後來,在戰爭全面爆發時,他卻遇到了想要守護終身的女人張淑英。那年也是緣分使然,在旁人的介紹之下,他結識了年僅十幾歲的張淑英。可能也是因為對了眼緣,二人一見傾心很快也走到了一起,成婚結為了夫妻。

成婚後,年紀輕輕的妻子也很熟練的將家中的事物,裡裡外外都操持的很好。更是幸運的是,丈夫對她也是十分寵愛。婚後根本不捨得讓她幹啥活,而且不忙的時候還常常回家去陪她聊天,或者逛街。

那時,妻子常常如同一個小女孩一般纏著丈夫,讓他講述隊伍上的事情。而丈夫總是不厭其煩地將一些事情講給她聽。看著妻子如此支持自己的工作,鍾崇鑫也是十分高興。但之後,因為日本的戰線拉長,使得二人的甜蜜日子就此打破了。

因為張淑英明白,丈夫作為軍人,是要走到戰場上去與敵廝殺的。所以即使是再怎麼不舍,她仍然對此深表支持。在出發那天,她不舍的送走了家中的丈夫。在臨走前,丈夫也擔心妻子會掛念,於是說「放心,我一定會回來的」。

後來,戰爭全面爆發了,丈夫常常還會在他地擔憂家中的妻子。總還會抽出空來,往家裡寄信。但後面鍾崇鑫就需要帶著部隊四處徵戰了,不過他仍然十分擔心家中的妻兒。畢竟在這亂世之中,一個女子要生活下去還是十分不易的。

就這樣一直過了很多年,妻子仍舊沒有收到過丈夫的信件,常常託人打聽,也沒有個所以然。於是,她仍舊抱著那麼一絲執念,繼續等待著。後來知道抗戰勝利,她也沒有得到丈夫的消息。

即使是這樣,她也從未放棄過。直到在幾十年後,她得到了有關丈夫的消息。原來,丈夫早已留在了戰場上,靈位設在臺灣的忠烈祠堂。見到丈夫靈位的那一刻,失聲痛哭的說道「你騙我」。在場的人,也深深被這一幕而感動!

相關焦點

  • 她苦等丈夫70多年,最後在臺灣忠烈祠找到丈夫,流淚說了3個字!
    她苦等丈夫70多年,最後在臺灣忠烈祠找到丈夫,流淚說了3個字!文/最愛看歷史隨著現如今社會的進步,和人們思想的自由,就再也不會和從前一樣,婚戀全都掌控在父母手中了。那一刻,妻子明白自己的丈夫作為一名軍人,身上所肩負的責任。所以她收起了自己的小性子,而且也表示十分支持。就這樣,丈夫在臨走之前給妻子留下的最後一句話就是「你在家安心等我回來,記得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就這樣,丈夫便出門了,妻子就陷入了漫長的等待。在之後,戰爭全面爆發了。
  • ...從此再無消息思念一輩子,93歲的她終於在臺北忠烈祠見到他的靈位
    7年後,苦苦等待的她,接到了撫恤令,而女主人公也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70多年過去了,這份曾經甜美的愛情,一直深埋在女主人公的心底。上個月,93歲的女主人公前往臺灣忠烈祠,只為了看到英烈譜上當年丈夫「鍾崇鑫」的名字。 昨日,海都記者獲悉,這段故事的女主人公張淑英,是福州人。與老人獨家電話連線後,記者連夜飛往重慶;面訪女主人公後,記者將為讀者揭秘這段跨越生死的絕美愛情故事。
  • 93歲老人苦尋抗日丈夫77年,靈位卻在臺灣出現,忠烈祠裡哭暈過去
    時光追溯到80多年前,14歲的福州美麗姑娘張淑英在湖邊漫步,結識了帥氣的青年軍官鍾崇鑫。鍾崇鑫畢業與黃埔軍校,當時就職於71軍87師少校參謀。經過短暫的交往,兩個人便很快步入了婚姻殿堂,婚後恩愛有加,因為一直在部隊駐防,兩人也沒有自己的孩子。
  • 93歲抗日遺孀為愛苦尋丈夫77年 在臺灣忠烈祠找到靈位後泣不成聲
    雖然女人都愛美,但是鍾崇鑫不允許張淑英穿豔麗的旗袍,也不喜歡張淑英化妝,他總是會說:「阿妹不化妝就很美了。」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鍾崇鑫響應國家號召奔赴抗日前線。離別的那一天,兩人相顧無言。張淑英希望他留下來,但是鍾崇鑫是軍人,保家衛國是他的天職。
  • 丈夫食言沒能回家,93歲老嫗苦等77年,最終在丈夫靈位前孤坐3天
    然而身處於動亂之中,鍾崇鑫抗日的決心與日俱增,他時常告訴妻子,他已經做好了為國捐軀的準備,兩人說著說著就淚眼婆娑,一方面是為日本的侵略而痛恨不已,一方面為隨時到來的別離而依依不捨。1937年,鍾崇鑫被調往上海,張淑英與婆婆向內陸靠近。這時候的她每天都茶不思飯不想,生怕丈夫出了什麼事。
  • 新婚3天丈夫參軍打仗,妻子苦等70餘年,才知丈夫22歲就早已犧牲
    有一次,在我們國家的抗戰時期,有個戰士剛結婚三天就上戰場了,而他的妻子卻在苦等了七十多年之後才知道,她的丈夫早在22歲時就死了。這位妻子對丈夫的守候可以說是令人動容的,那麼,這個不幸犧牲的戰士到底是誰呢?為什麼他妻子要到70多年後才得到她丈夫去世的消息?
  • 苦尋半年,終於找到你……
    苦尋半年,終於找到你…… 2020-12-17 17: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妻子夢見丈夫遇害,苦尋八年後找到兇手,還真跟夢裡說的一模一樣
    」公公和丈夫都被人害死了,葉氏聽到這裡,心裡一驚,正想多問幾句,公公不見了,丈夫慢慢出現,也是披頭散髮,渾身是血,模樣和公公一樣悽慘,一見面就哭著說:「殺我者,禾中走,一日夫。」葉氏再也忍不住了,上去抱住丈夫失聲痛哭,把陪她睡覺的小姑子吵醒了,小姑子趕緊把嫂子叫醒問怎麼回事。
  • 蔡英文忠烈祠致祭 取消遙祭黃帝陵
    臺「今日新聞網」圖    「2017年向先祖暨忠烈殉職人員致祭」今(29)日在臺北圓山忠烈祠隆重舉行,蔡英文親臨主祭,陳建仁與五院負責人陪祭。典禮開始,鐘鼓齊鳴,主祭、陪祭、與祭人員就位、奏歌,隨後蔡英文向各民族先祖及革命烈士之靈位獻花;在恭讀祭文後,蔡英文率同陪祭及與祭人員行三鞠躬禮,典禮莊嚴隆重。
  • 杭州兩家人苦尋對方多年,20年前還曾是「隔壁」卻都不知道
    今天,快找人欄目組織了一場很特別的尋親會:杭州的金女士,幫助99歲的長輩丁奶奶苦尋小兒子60多年,終於,這個夢圓了。 要找人的,其實是金阿姨的長輩:她的二媽媽、年已99歲的丁愛珍奶奶。 多年來,她一直在尋找一個失聯多年的親人:自己的親生孩子金官根,失聯60多年了。 上個世紀50年代,因為生養了多個兒女,家境困難的丁奶奶,揮淚把小兒子送給一戶紹興籍的人家。
  • 93歲老太難忘丈夫,因為一句誓言等77年,再見時,他已在忠烈祠內
    為了這一句誓言,老人等了77年,最初兩人分開時,尚有書信來往,但是隨著戰事吃緊,他們之間便斷了聯繫,冬天時,張淑英打聽到消息自己的丈夫參加了南京保衛戰,至此一概未知,丈夫到底是死是活,在那個動亂的年代,沒人能夠說清,直到7年後的1944年,張淑英遇到了鍾崇鑫的戰友才知道,在南京保衛戰時,鍾崇鑫已經犧牲。
  • 新婚即赴抗日前線為國捐軀,忠烈祠見到丈夫,那一刻77的年夢醒了
    1935年,福州姑娘張淑英在朋友介紹下與榮昌籍軍官鍾崇鑫相識並結合,兩年後,抗日戰爭爆發,丈夫隨軍前往抗日前線。7年後,她收到了丈夫陣亡的消息,可她始終不相信丈夫真的去世了。一個人苦苦找尋77後,終於找到了他,他已經永遠地躺了在臺北忠烈祠。(圖片來自東方IC)張淑英婆婆將鍾昌鑫遺照緊緊地放在胸前。
  • 他戰死南京,她77年後以93歲高齡到臺灣忠烈祠,只為摸摸他的名字
    不久,鍾崇鑫被調往了南京,平時兩人相濡以沫,鍾崇鑫按在有空時常常給張淑英講國家大事,說當兵的就要時刻準備為國捐軀,1937年,戰事緊急,鍾崇鑫被調防上海,可這一次的分開,就是一輩子。知道消息的張淑英悲痛萬分,婆婆知道後也哭的死去活來,第二年就去世了,內戰爆發後,張淑英的弟弟和父母就前往了臺灣,但是張淑英不去,他說:「他是重慶人,我這輩子就守在這裡,哪兒也不去」。
  • 臺灣富婆換了5個丈夫,帶著70億財產嫁給23歲帥小夥,她現狀如何
    這次婚姻又在某一年冬天結束,婚姻結束後,許純美因為得到了億萬贍養費的支撐,所以並未覺得自己的人生有什麼樣的遺憾,此後,她又把之前得到的贍養費拿來包裝自己,成功的吸引了新富翁的注意,所以她再一次得到被富翁青睞的機會,不過這段婚姻讓人黯然神傷,許純美接到了一個消息,稱她丈夫因為意外,在飛機上去世了,接到電話後她流下了眼淚,感覺之前得到的一切溫暖,最後都成了虛幻的泡影
  • 從蝸居祠堂到現代化標準學校 雲南一村小折射70年教育變遷
    70多年過去了,楊安甫看著陡紅小學一步步從一間祠堂變成如今擁有一棟3層教學樓,一棟3層教師宿舍樓,一棟兩層食堂,籃球場、廁所完備,計算機室、科學教室、音樂教室等六大功能室齊全的學校。而且,孩子們每天可以吃上有肉有菜的營養餐,不用花一分錢。  從祠堂裡生長出來的學校  說起戴姓祠堂,退休教師戴普潤打開了話匣子。
  • 54歲男子離家3天2夜,民警苦尋一天終於找到
    民警接到求助後,苦尋一天一夜總算是把人找回來了事情經過2020年12月3日晚上6時,樂平市公安局雙田派出所接轄區村民陳女士報警稱,其老公已經一天一夜未歸,擔心會出意外。陳女士的丈夫張某今年54歲,於12月2日上午7時出門,走之前告訴陳女士自己要去山上挖葛根,然後騎著一輛電動車就出門了。當天晚上,張某沒有回到家中,手機也無人接聽。著急的陳女士擔心張某在山上出意外,一直不停撥打張某的手機,但沒有任何回音。第二天晚上6時,無助的陳女士想到了報警求助。
  • 70年前住在瀋陽興順街的吳鴻規 你臺南的親妹妹吳菊正在苦尋你
    賀知章一首《回鄉偶書》,道出了那些遠離故土的人們重返家鄉的酸楚,也道出了遠在臺灣省臺南市的吳菊對瀋陽哥哥多年的牽掛。「雖然姥姥生前向我提供的信息不多,但我仍想為她盡力一試。」近日,來自臺灣省的淑端何女士發來尋親求助,她希望能幫自己的母親找到失散半個多世紀的哥哥吳鴻規。
  • 蔣經國苦追不得的名伶,因一張照片丈夫入獄,她卸下青衣晚年悽苦
    梅蘭芳果然對顧正秋十分欣賞,事後對校董事長許曉初說,顧正秋小小年紀,已經有了名角的氣度。梅蘭芳在看戲後的第二天就將顧正秋收為弟子,讚賞道:「像她這樣的學生很難得,小小年紀,可在臺上不慌不忙,像個角兒,好好利用這條好嗓子,一定能唱得出來。」
  • 失散29年毫無音訊 判決書上的名字成為母親尋子的最後希望
    判決書上的出庭「代檢察員張培獻」,成為尋子多年母親的最後希望。一通電話,一句承諾,張培獻檢察官用心尋找案件中的被拐男嬰。近日,在多方努力下,這對離散29年的母子在樂清市檢察院再次相見,期盼、激動、淚水和笑容,這些真情實感終於完全融合在了一起……續寫母子親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