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銷量破2000萬冊,莫言:希望自己別再寫可發不可發的作品

2020-12-23 文史撰家

面對餘華的長篇小說《活著》銷量突破2000萬冊,莫言感慨說;餘華的書少我一半,但影響力大我一半。還說作品要好好對待這類的話,總之是希望自己以後不要寫些可發不可發的作品。

我們知道餘華的書一直都是「暢銷貨」,最具代表的作品是長篇小說《活著》,發布以來出版數量突破2000萬冊的銷售佳績,對於這樣篇幅不長的長篇來說,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餘華的文壇地位

相比王小波被譽為中國的喬伊斯或卡夫卡,彼時的餘華被稱為是中國的海明威或司湯達。並且在九十年代獲得了堪比諾貝爾文學獎的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整個東亞地區包括日本在內餘華都是第一個,這種榮譽讓餘華成為國內當代文壇之上的佼佼者,甚至是在國際上成為最有名氣的中國當代作家。

當然這些成績的由來,《活著》佔據大部頭。餘華青年的才情積累幾乎全部付諸於這部書。當近幾年經典文學遭遇網絡文學衝擊後,餘華的《活著》銷量依然勢頭強勁,截止當前銷量突破2000萬冊,為此大作家莫言感慨地說到,希望以後(自己)別再弄些可發不可發的作品,言外之意是要認真地寫,能寫出像《活著》這樣受歡迎的作品。

莫言其實早在幾年前就已經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如此大的榮譽面前,他為何還希望寫出不如他名氣大的作品呢?像莫言《紅高粱》、《娃》等都是備受歡迎的作品,而且在國內外還拿遍了各種文學大獎。

其實要說作品暢銷,莫言好幾部作品也不一定比得上餘華的一部。像電影《紅高粱》在張藝謀的「引薦」下走向海外,翻譯成幾十個國家的語言,然而整體銷量並不如《活著》,茅盾文學獎作品《蛙》銷量也超八百萬冊,依然不足《活著》的一半。那麼《活著》究竟是一部怎樣的書,竟然「以一當百」,成為當今文壇的「名角」?

《活著》在國外的評價

昔日,國外人評價中國作家餘華的《活著》,「就近」以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做比較。就近?因為餘華在歐美的影響力相當於他們心中的海明威。那麼「較量」的結果如何?

文壇「硬漢」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與海》是一部感天動地的書,1954年憑藉《老人與海》海明威砍下諾貝爾文學獎。這部小說可謂真正的正能量,在生死一線間與大自然決戰到底,人生砥礪前行的真實寫照,更是二戰後美國體制松垮,人心渙散,作家海明威對「迷惘的一代」的厭惡,從而面對世事的落寞,向困難和奄奄一息的生存氣息決戰的宣言。

然而,這般宏大的主體,最後的落腳點是老人為期83天的一趟出海收穫。如你所見,這一趟依然倒黴,什麼肉也沒撈到,只搞了一幅骨架回來,但慘白的大馬林魚骨架就是老人不服輸的精神義旗。

《老人與海》文體簡潔,但時代意義很強。然而中國作家餘華的《活著》呢?在筆者看來,理應是《老人與海》的放大版。這麼說不誇張嗎?

不誇張!《活著》中,福貴是舊社會的地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當著妻子的面吃喝嫖賭,甚至不把傳統中孝敬爹娘放在眼裡。等到他「造」完家業,一切為時已晚。巨大的生存打擊讓這個福貴一夜長大,只是,這個令他長大的環境卻是如此的苛刻,比海明威筆下的「老人」更難喘息。

《活著》究竟講了一個什麼

命運對福貴的懲罰可謂樹欲靜而風不止。爹娘相繼去世、漂亮、可愛、懂事的女兒又因為窮而耽誤治療變成聾啞人,這讓「女兒奴」的福貴心如刀絞。然而,上帝總是以為一個人沒有徹底改正錯誤,出於人性的出爾反爾和狡詐多變,它將繼續懲罰之;

乖巧,能蹦善跳的兒子結束在學校運動場不遠處的醫院裡,抽血的人要麼懵了眼要麼沒人性,少年喪父是福貴、老來喪子是福貴,中途喪偶是福貴,接下來女兒、女婿、外甥都被命運無情拽走,艱難生存,孑然一身。最後留有一頭牛把守希望的「道口」,此時已經沒有意義的生命,坎坷波折也算不得人生考驗,只是富貴無言地活著。

《活著》已經不止是一本小說,它已經被安排到人性的範圍對生命堅強謳歌的範本。歐洲文學評價餘華。「人們記得餘華的小說尖銳、有思想。《活著》是他擅長於描寫進退兩難的心理,把主人公置於歷史的風口浪尖。他既是海明威又是司湯達。」—法國《世界報》。

悲劇總是接踵而至,令人無法喘息,一個作家甚至可以稱《活著》是「中國的《約伯書》。(美國合眾國際社2003年8月19日)。

《活著》的種種評價

於國內來說,孟京輝改編的當代話劇《活著》,在袁泉與黃渤聯袂演繹中,讓人聞聲落淚。導演孟京輝如是評論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能有一兩個能用自己的文字把它寫出來的人是很幸運的,能把有形的東西變成無形的東西真是太偉大了。我覺得餘華是一個偉大的作家。

如此震懾到每個讀者內心的作品,想必沒有人不喜歡。而且餘華的筆觸相當簡潔,凌虐的命運下,總是寥寥數語擊中人心,達到人性悲憫的高度共鳴。在經歷或是未曾經歷過窮困的人們,對他筆下的世界都會無形中感同身受。

這是身體朝向大地的一次精神扎禮,以謙抑低回的敘事勾勒出中國鄉土攝人心魄的變更、萬難挽回的衰敗與無地彷徨的悲哀,有著無與倫比的史詩氣象與不可擬見的靈魂刻度。在歷史與現實短兵相接的交戰中,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活著》

《活著》的銷量之所以如此好,除了莫言對其價值的感慨外,文學界還把擁有犀利的筆鋒的餘華看做是魯迅先生的精神繼承人。因而,福貴剛出場時,一番「孔乙己」的吊兒郎當形象便躍然紙上,只是餘華延續了先生的遺志,將福貴的不堪結局繼續撕破,讓「孔乙己」這個年輕人嘗到了俗世的糾葛和現實的苦果,同樣也認識到了無故加之和突然來臨,甚至命中注定的種種殘酷。

《活著》銷量奇高

一本好書,不僅繼承傳統文學的高度,還滿富前瞻性地吶喊今天的人。所以,在卿卿我我花前月下的言情小說或網絡文學肆虐之下,當代以來,據相關出版社統計,許多九零後讀者也紛紛加入到閱讀《活著》的大軍中。

如今餘華這本書在全球銷量突破兩千萬冊,幾乎創下純文學的銷售奇蹟。

盡然,民間傳賈平凹的《廢都》和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也突破了千萬冊,但其中不乏有盜版偷印,而餘華的《活著》僅正版就已經銷售達到了2000萬冊,成就斐然,連莫言和畢飛宇這樣在國際上有名的作家也感慨,特別是莫言都希望能寫出像餘華《活著》這樣的好書,別再寫些可發或不可發的作品。

當然這也是莫言的心裡話,彼時他的《豐乳肥臀》和《酒國》剛出版則遇尷尬,《豐乳肥臀》因為書名不雅和羞辱母性而被要求停止出版,另一部《酒國》更是在寫完初稿時,一時間竟是「投稿無門」的難堪。

一些作品的寫就 ,本來是作者內心思想的高度凝結。然而面對讀者胃口迅速改變的當下小說市場時也難免會吃「閉門羹」,甚至在打算動筆前,相信已經在心裡打鼓;這種作品要不要寫?寫了會不會有人讀,會不會不合時宜,又是否能獲得好評等等讓作家左右為難,有的如鯁在喉不吐不快,有的「吐」就會受到質疑。

餘華的事業歷程

而餘華的《活著》、《許三觀賣血記》等作品沒有如此「犯難」過,幾乎是一發表便先受到讀者的喜愛,儘管在最初因書寫太過現實犀利而停刊,但重新出版後,這本書依然掀起讀者的感情和淚腺。

解禁後的《活著》如星火之勢迅速燎原,一種無法阻止的勢頭,令餘華的《活著》很快「火」遍文壇,顯赫於海外。2004年3月作家餘華憑藉小說《活著》榮獲法蘭西文學和藝術騎士勳章。

最後,《活著》和餘華另一部經典小說《許三觀賣血記》一同入選中國百位批評家和文學編輯評選的「九十年代最有影響的10部作品」。你認為餘華的《活著》真有那麼好嗎?讀者的評價才是最終的依據,請在下方評論區留下你獨到的見解和看法,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當代中國文壇:有沒有哪部文學作品經久不衰,餘華的《活著》?
    《活著》論發行量,自然是餘華的《活著》,但也有民間說法,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發行量也超越了2000萬冊,不過餘華的《活著》官方統計出版數據已經超過2000萬冊,路遙的書賣得好,但具體數據沒有公布,大概也能和《活著》持平。如果論及影響,路遙似乎不如餘華了。
  • 關於餘華《活著》大賣,莫言是這樣評價的,你怎麼看?
    一對於餘華的《活著》,幾乎是耳熟能詳。第一次接觸《活著》是在小時候觀看的電視劇《富貴》。不得不說,那時十歲的我,都哭了很多次。一個富家子弟的落寞被餘華刻畫得淋漓精緻。4月13日,北京師範大學餘華教授聘任儀式在該校珠海分校舉行,莫言、餘華、畢飛宇、李洱、葉兆言等著名作家都出席了儀式活動,莫言在活動中笑著說:「餘華是我的好朋友、同學、同行,也是大家都非常尊敬、非常喜歡的一個作家。他的《活著》已經發行了2000萬冊。
  • 張藝謀談《活著》改編費,爽快付2萬,餘華把它壓在枕頭下好幾天
    餘華的《活著》算得上是純文學作品中的暢銷書了,僅2018年售出200萬冊!張藝謀可以說是《活著》的伯樂,他是《活著》的第一個讀者。在讀完這一部小說之後,他非常希望能夠將其拍成電影,為了在拍電影的時候能有更多的選擇,所以張藝謀就讓餘華在小說中再加一些內容,就這樣,餘華在原先6萬多字的基礎上,又加了4萬多字的內容。張藝謀還許諾給餘華改編費2.5萬元,當時的餘華和妻子擠在北京一間平房的單人床上,只能從《收穫》領取400元的稿費。
  • 餘華《活著》:直擊人生的苦難,才是活著的意義,活著就有希望
    這是餘華在《活著》中的感慨,是啊,你自己感受到你活著的意義與偉大,你才真正地活著。從小在太平間長大,見慣血肉的他高考落榜後從醫上世紀80年代掀起「先鋒文學」潮流的當代小說家——餘華。在《朗讀者》欄目中,餘華坦言,自己喜歡在太平間睡覺。尤其是夏天,天氣特別熱,他就會去太平間睡一覺,一覺醒來頓時感覺涼爽無比,乍一聽,真是細思恐極!餘華迷戀死亡,著迷血肉,所以他的作品中充斥著死亡、苦難的氣息,這也成為他作品中豐富內涵的主題。
  • 在餘華和莫言同宿舍的兩年裡,卻諷刺說莫言只能在寫書時吹噓
    諷刺莫言寫書只能自誇在一次採訪中,餘華談到了莫言:因為我和莫言住在一個宿舍裡兩年,他關於如何創作的話比他的創作本身更虛構,所以不要當真。也就是說,莫言所說的他自己創作的過程,實際上是虛構的,甚至是自誇的。
  • 雞湯博主發莫言名人名言 莫言三連闢謠:我也想知道是誰寫的
    最近,微博簡介為「媒體人」的博主,發了一條所謂作家莫言的名句,還特意艾特了莫言本人。 目前,該微博轉發量超過5萬。 對此,莫言本人又親自闢謠:都寫得挺好,沒有必要署我名字。 「莫言曾說過×××」。
  • 這本書憑啥豆瓣9.4,還被譯為48種語言,在全球銷量超過5000萬冊
    嚴謹的馬爾克斯非常生氣,自己嘔心瀝血之作,竟然被他人為了高利採用劣質紙來盜印,是對文學作品的羞辱,對自己的不尊重!等到中國完善版權管理後,很多家出版社聯繫馬爾克斯,但"盜版書"給他留下了很大的陰影。直到2010年,新經典文化的總編輯陳明俊,鍥而不捨發了整整4年的書信,才說服了馬爾克斯。
  • 譯者陳安娜:翻譯莫言作品,像生孩子一樣幸福
    低調的瑞典翻譯家陳安娜接受成都商報記者電子郵件專訪時透露,最新翻譯的莫言作品《蛙》大概明年出版。「和其他中國作家比較,莫言作品還不是最難翻譯的。要說翻譯完一部好作品的心情,有點像母親生下一個孩子的幸福吧,也是一個自己的作品。」  昨日,陳安娜及其丈夫萬之接受了成都商報記者的電子郵件專訪,陳安娜的丈夫、同為翻譯家的萬之告訴記者,自己也是才得知陳安娜獲得本年度的「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
  • 譯者陳安娜:翻譯莫言作品 像生孩子一樣幸福
    昨日,陳安娜及其丈夫萬之接受了成都商報記者的電子郵件專訪,陳安娜的丈夫、同為翻譯家的萬之告訴記者,自己也是才得知陳安娜獲得本年度的「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萬之把記者的信及提及的問題向妻子陳安娜轉述了後,代她將答案敲成文字,「因為她也比較忙,我就替她回復。有關獲獎感言,現在大概可以用四個字:無話可說。」
  • 莫言:被諾獎「捧殺」7年,他把「忍」字寫了10000遍
    媽媽不希望孩子將來成文盲,賣掉了結婚時的首飾,給他買了4本《中國通史簡編》。1976年,莫言參軍入伍時,就帶著那幾本《中國通史簡編》。活到21歲,莫言才終於跟飢餓道了別。當兵後第一頓飯,一籠雪白的小饅頭端上桌,莫言一口氣吃了八個。
  • 莫言的強項就是他的故事——專訪莫言小說瑞典語譯者陳安娜
    如果他今年不得獎,我覺得可以再等,因為很多得獎的人已經等了很長時間,或者過5年,或者過10年,這個早晚都會有,如果不是他那就是其他中國作家。」10月11日,瑞典學院宣布莫言問鼎後,陳安娜在微博上發了太陽和蛋糕兩個圖標。這條以示祝賀的微博引起近五千條轉發,許多中國網友在評論中致謝,稱讚她是「中國文化的使者」,「譯者功不可沒,好的翻譯是作品的重生。」
  • 莫言諾獎作品《蛙》紀念珍藏版來襲
    近日,莫言《蛙》(紀念珍藏版)出版。該版本《蛙》是繼「莫言作品全編」系列平裝本及「莫言作品典藏大系」精裝本之後,最新推出的全彩插圖、精裝典藏、紀念版本。精美的函套及裝幀設計,華麗雅致的手繪彩色插圖,別出心裁的贈品,無不顯示出這部扛鼎之作的分量。
  • 餘華:當5年牙醫拔過1萬顆牙,靠12萬字賺1550萬!莫言:他是天才
    更讓人驚訝的是,餘華的童年住在醫院的宿舍,可宿舍對面就是太平間,每到半夜的時候,他總是能聽到嚎啕大哭的聲音,小小的他早就對這種生活習以為常,甚至還在太平間睡午覺!當5年牙醫拔過1萬顆牙,靠12萬字賺1550萬!
  • 莫言作品庫存告急當當網抄底最後一批貨
    【IT168 資訊】10月15日,莫言熱持續發酵,在線下線上都極度缺貨之時,當當網方面卻將在最快5日內到貨莫言作品。據了解,當當網早在莫言獲獎前便和上海文藝出版社達成協議將最後一批莫言作品「抄底」,目前當當網已開始接受用戶預訂。
  • 薇婭直播5秒賣3萬冊的《人生海海》,莫言、高曉松是如何評價的?
    薇婭直播賣過很多產品,但是圖書卻是少見,而5秒賣光3萬冊!更是前所未有。倒計時準備,54321,開。」4月12日的直播間,薇婭「一聲令下」,麥家的小說《人生海海》在直播間上架。一萬冊瞬間秒完了。」隨後再加倉兩萬,就這樣,3萬冊《人生海海》上架不到5秒就被一搶而空。《人生海海》是作家麥家的新作,而且又再次獲得了茅盾文學獎。
  • 莫言:做一個「晚熟的人」
    面對「諾獎魔咒」,八年來,他一直堅持創作,希望自己晚熟,使自己藝術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更長久。  最近,65歲的莫言出現在了網絡直播裡,與網友互動,「發福利」「抽獎」……彈幕裡不時蹦出「可愛」這個詞。正如他營造的文學世界一樣,這一幕讓很多人也感到一些魔幻。這其實是一場線上的新書發布會。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八年後,莫言終於在眾人的翹首以待中,帶來了新書《晚熟的人》。
  • 莫言作品的譯者葛浩文 原名是Howard Goldblatt
    也無不可。老葛的散文,既有正兒八經的紀念師友言辭,更少不了的是中西散文傳統這個源遠流長的題材:作者個人身邊瑣事。光看《稿費·倉鼠·狗》這個題目,你就知道浩文兄要跟我們閒話家常了。文章是這麼開頭的:「我是一個樂於爬格子的人——文章寫得好不好我都不管:我是『有話說,便說話』的信徒,而不一定作個胡適先生的『須言之有物者』。」
  • 銷量5000萬冊的巨作《百年孤獨》,為何很多人看不下去?它好在哪
    評價巨高的《百年孤獨》值得全人類去閱讀即便你沒有看過這本書,想必也有聽說過《百年孤獨》這個名字,全球銷量5000萬冊,但據說大多數人還沒讀完第一頁就放棄了,但為什麼還是擁有了這麼高的評價 ?作品融入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想像世界,成為20世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一個百年家族的興衰史,七代人,曾經轟轟烈烈,卻始終逃不掉的是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