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華《活著》:直擊人生的苦難,才是活著的意義,活著就有希望

2020-12-14 請叫我盧指導

「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中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這是餘華在《活著》中的感慨,是啊,你自己感受到你活著的意義與偉大,你才真正地活著。

從小在太平間長大,見慣血肉的他高考落榜後從醫

上世紀80年代掀起「先鋒文學」潮流的當代小說家——餘華。因父親的外科醫生夢,搬家一次又一次,最終來到了醫院的職工宿舍,新家對面就是太平間。餘華隔三差五就能聽到太平間悽慘的哭腔。這樣的經歷也讓餘華對生命和血肉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後來,每天放學餘華都往醫院跑,慢慢地就喜歡上了酒精和福馬林的氣味。在《朗讀者》欄目中,餘華坦言,自己喜歡在太平間睡覺。尤其是夏天,天氣特別熱,他就會去太平間睡一覺,一覺醒來頓時感覺涼爽無比,乍一聽,真是細思恐極!

餘華迷戀死亡,著迷血肉,所以他的作品中充斥著死亡、苦難的氣息,這也成為他作品中豐富內涵的主題。高考落榜,父親安排他去做了牙醫,5年之後再也不想做了,於是專心寫書,也是5年,寫了投,投了退,退了寫,如此往復。一直以殘酷為基礎,憤怒和叛逆逐漸佔據了餘華整個人的狀態。那時候,餘華筆下的故事只有血腥、暴力和死亡

莫言稱他是「殘酷的天才」

直到1989年底的一天晚上,餘華夢到自己被綁在處決臺上,旁邊有人在意義陳述他的罪行。接著,一桿槍對準他的腦袋,"砰"的一聲,餘華醒了。

自此十五年,餘華再也沒有寫過殺人的故事。

沉浸三年,餘華質問: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自此,這三年的轉型《活著》出世,這個長篇小說《活著》就是一部關於」死亡「的記錄。

但這次不再是血腥、暴力和死亡,而是一種面對生命的態度

《活著》中的主人公福貴是一個不幸的人同樣也是個幸運的人。就像作者說的活著就是為了活著而活著,在人的一生中都會經歷親情、愛情、友情。這些字都有情字組成,到頭來還是躲不過「情」的糾纏,當這些東西

一件一件從你身邊離去,你又會怎麼辦。

福貴一生沒有白活,經歷了種種也不枉來這世上白走一遭,經歷了榮華富貴奢靡的生活,家境敗落後的無助,雙親的離去,愛人離去,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豈是我、你、他能承受了的。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眼裡也是不由自主的落下,老人的堅強、孤獨、樂觀我深受觸動。或許這片田間是老人就好的歸宿,老人和他的老牛都互相憐惜著對方……

《活著》自出版以來就備受追捧,個版本的銷量已經超過2000萬冊,獲獎無數,豆瓣評分一直高達9.4分,影響了數以萬計苦苦追尋生命意義的人們。

餘華更是憑藉《活著》賺的稿費高達1550萬,在2019年中國富豪榜上,餘華排在第二位,莫言曾經感慨:餘華寫字最少,但卻是賺得最多的作家。

足以見得,餘華作品影響之深遠。

這本書在出版之後,引起了全世界的轟動,憑藉這本書餘華成功地獲得了第三屆世界文學「冰心文學獎」,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最高獎項,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等多種獎項。

中國作家網評論餘華是中國在國際上最出名的作家,他被譽為中國的查爾斯·狄更斯。餘華以他的批判題材出名,寫作很有洞察力和吸引力。

如果你迷茫了,浮躁了,不妨拿起餘華的作品,去汲取這野蠻生長的生命力,現在《活著》只需28元,一杯咖啡的錢,就能把中國當代最好的小說收入囊中!(點此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餘華:人是為了活著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因而面對生活中的迷茫、陰霾,坎坷時,活著就要忍受歲月裡的平庸、瑣碎、孤獨、痛苦,而只有熬過那段苦難或灰暗的日子,一切都會柳暗花明,活著就有希望,活著就有意義有人說:「如果你已經體會過命運的無常,就一定要讀一讀餘華的《活著》。」
  • 餘華《活著》:講述3個人生道理,告訴你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活著》是作家餘華的代表作之一,講述了在大時代背景下,隨著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社會變革,徐福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經受著苦難,到了最後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福貴究竟是為了什麼而活著?他曾擁有良田百頃、深宅大院,然後在賭博中喪失殆盡。
  • 餘華的《活著》中經典10句話:活著很難,可正是因為難,才有意義
    《活著》是作家餘華的代表作之一,講述了在大時代背景下,隨著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社會變革,徐福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經受著苦難,到了最後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
  • 讀餘華《活著》有感,有時候活著也是一種幸福!
    對此我一個深刻的認識,在那個物資貧乏,戰亂不斷的年代,福貴經歷了多於常人的苦難、貧窮、死亡交織,伴隨著他的一生,但是他卻堅持活了下去,小說中福貴以第一人稱講述了自己的人生經歷,而作者卻成了他的觀眾,他曾經有一個殷實的家庭,那種優越的生活和輸光家產所帶來的落差感被迫讓他只有活著才有可能東山再起,在他所經歷的苦難中,他卻有著自己的幸福和歡樂,被強迫抓走當兵,順利地離開,他始終相信自己有著最好的妻子,最好的子女
  • 餘華的《活著》告訴我們,活著,就是在死亡與苦難中笑著感受幸福
    當代作家餘華的長篇小說《活著》,給我們展示了一幅殘忍的底層社會苦難人生的生存圖卷。閱讀這本書,可以說是一次心靈遭受苦難與死亡之旅的洗禮。這部小說展示給讀者的,是一個苦難與死亡的故事,是一個人在無法改變的苦難歷程中,面臨一次一次死亡而含笑活著的悲劇。閱讀這本書,帶給我們的是一次靈魂的震撼。
  • 餘華《活著》: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餘華 重溫餘華經典《活著》,忍不住落淚:人的一生究竟要經歷多少苦難,才能堅定生之希望?餘華說過,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死亡不是失去了生命,只是走出了時間。誠然,人只有向死而生、反求諸己,方能自我超然與救贖。
  • 餘華《活著》10句經典語錄:人生的道理,越早明白才越好
    《活著》這本書應該很少有人沒看過,一個又一個人的死亡,苦難的波濤一波又一波接著湧來,是死的絕望,更是生的希望,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作者餘華年輕的時候,曾得了一個去民間收集歌謠的職業,就在那一年的鄉間,他遇到了這位名叫福貴的老人
  • 餘華《活著》:人為什麼活著?是為了活著本身
    《活著》是餘華的中篇小說,並且本書獲得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等多種獎項,本書主要講述了福貴這個人的一生,"我"去民間收集民謠時,偶遇了一個垂危的老人——福貴,由福貴講述了他的一生,這是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老人的人生感言。
  • 活著的意義——《活著》讀後感
    □祁雯霞    《活著》講述一個人一生的故事,這是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繹人生苦難經歷的戲劇。作者餘華用他平靜近乎冷酷的筆觸和哲學的思考,為我們勾畫出了血肉豐盈的主人公福貴,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大躍進時代、「文革」時代、改革開放初期,他的一生實則是現代中國的演變史,雖然故事情節以他及他的一家為主,但反映出來的場景卻是多方位的,福貴用他那悲劇的命運向我們講述了活著的意義。
  • 餘華《活著》告訴我們:「活著」就是單純的活著,越早明白越好
    關於《活著》《活著》是我國著名作者餘華,當時他在寫這本書的時候還有一個小故事:餘華曾經不經意間聽到一首歌叫《老黑奴》,歌詞的大意講的是一個老黑人奴隸一生的苦難,親人們一個個離他走去,但是他不曾抱怨,依舊熱愛生活,好好地對待這個世界。
  • 餘華《活著》:我寫的是真正的希望。確實如此嗎?
    一本讓千千萬萬人看到絕望的書,卻被作者餘華解釋道:我寫的是真正的希望。那麼,確實如此嗎?作為一個冷酷的作者,餘華不動聲色地讓我們跟隨他的冰冷筆調,目睹少爺福貴的荒誕、破產和艱難;繼而又假惺惺地給我們一點點美好的希望。
  • 餘華《活著》:人生一世,活著的意義是什麼?為何有人說,白活了
    什麼是活著?活著的終極意義是什麼?或許,不論男女老少談到這個話題,都能掰扯一二。然而,餘華一部《活著》,卻讓讀完小說的人,都默認了這個事實。其實,活著哪裡有人們口口聲聲說的那些大道理,用餘華自己的話來說,「活著跟生活不一樣,比生活更有力量,活著不是喊叫,不是攻擊,而是忍受生活」。
  • 人生的悲慘莫過於富貴,重讀餘華作品《活著》,感受人活著的意義
    這就是活著,從頭至尾一直壓的喘不過氣來!一根重擔一根重擔的往上壓,一直到最後,這些都在心頭,卸不掉!意義在哪?出路在哪?唯有富貴一人知道!《活著》讓人讀到眼淚漣漣。富貴可謂集人生之大悲者也:人生起起伏伏,家道一路敗落,但這都不是最慘的。
  • 餘華以一個人濃縮整個時代:活著很難,可正因為難,才有意義
    餘華以一個人濃縮整個時代:活著很難,可正因為難,才有意義《活著》這本書相信大家都看過吧,這本書講述了一個人和他的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因為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他們活著時一起走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死去時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 讀餘華《活著》有感:富貴動蕩苦難的一生,也是平靜快樂的一生
    二是,富貴最後一個親人的離世——苦根的死有人說,苦根是富貴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應該是他的希望,而最後苦根也死了,就等於讓他的人生失去了最後一點光亮,這看起來實在太過殘忍。我們一次次同情感嘆後,緊接著又是一次巨大震撼,這繼續使我們加深感知到命運的沉重,我們才這麼深刻覺悟到活著的力量。一路走來太不易,失去所有,但他還活著,這是真正為活著本身而活著。
  • 深刻解讀餘華《活著》,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
    沒想到餘華《活著》中悲慘命運的主角福貴在現實中存在。《活著》的主角福貴少年紈絝,娶妻生子,家財因賭博敗光,被國民黨抓去上了戰場,幸而撿回一條命來。中年接連遭遇不幸。他的兒子有慶是第一個死的。那個為了省鞋不給家裡人增添負擔,天天心心念念家裡的羊要吃草,一天兩次,光著腳來回跑五十裡路,自己瘦的電桿一樣吃不飽飯的有慶,最後卻是死於獻血。這個異常懂事的孩子,當時還天真樂呵呵衝到前面一遍遍問,「老師我錯了,到我了麼?」即使後來抽血抽到臉色蒼白,也是挺到挺不下去嘴唇青了才說了句頭暈。
  • 餘華| 《活著》:感悟生命的脆弱與堅韌!
    《活著》講述一個人一生的故事,這是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繹人生苦難經歷的戲劇。這個時候,他才發現父親雖然口口聲聲罵著他,卻仍然費盡心思地在教育他,讓他挑著銅錢擔子去還賭債,接受苦難的教育,明白生活的擔子究竟有多重。而母親依然愛著他,妻子更是不離不棄,女兒乖巧懂事。
  • 集苦難於一身的富貴失去所有,活著意義何在?餘華戳穿了真相
    直到近來,才讀了餘華的原著,沒想到這竟是我讀的最艱難的一本書,雖然它篇幅不長,可要是你和我一樣,看兩頁眼睛就蘊滿淚水,得偷偷拿紙巾擦掉,然後關掉屏幕緩好一會才能繼續看下去,我想你也不會很快看完。記憶猶新的是有慶的死我曾有過鮮血從體內逐漸消失的冰冷和麻木感,也許是鏡像神經元的作用,覺得餘華讓孩子在那個時代以那種方式死去而產生的恐懼,憤怒和悲哀都是某種無聲的控訴,當然從直白流暢似乎毫無感情起伏的文字來看,也許是我的多慮。
  • 生活很難,惟願活著:細數餘華《活著》中直擊人心的經典語句
    你能想像得到的生活的難全在餘華的小說《活著》裡。有人說《活著》真的很苦,看完特別壓抑,難以想像的是被生活如此折磨的福貴怎麼還能一個人堅強地活下去?活著就是為了活著本身,而不是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人總會思考活著的意義,卻忘了活著本身就是意義,那與生俱來的對活著的渴望也被生活折磨得所剩無幾,但《活著》讓我看到了活著最真實的樣子,那個幾乎什麼都沒有的年代,人最大的願望就是好好活著。
  • 仝卓曬出餘華的小說《活著》,能感悟出活著的人生道理也不錯
    仝卓曬出餘華的小說《活著》,能感悟出活著的人生道理也不錯有網友喊話,說仝卓看這本書總結出的人生道理是「好死不如賴活著」。還有網友說,仝卓和《活著》主角「福貴」一樣,都是活生生把父親給氣死的。(6月19日騰訊網)仝卓因為在一檔電視節目中自爆高考舞弊,不僅毀了自己的「星路」,也讓包括繼父在內的20多名公職人員受到黨紀政紀處分,更有甚者,可能還面臨著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