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福克斯新聞網(foxnews)8月14日報導,一名澳大利亞婦女因常常用棉籤掏耳朵導致了致命的感染,左耳已聽不到聲音,險些死亡。
這名37歲的婦女名叫Jasmine,今年五月向澳大利亞《生活》雜誌詳細描述了她的悲慘經歷:Jasmine每天晚上都有用棉籤清潔耳朵的習慣,已經持續了很多年,她逐漸感覺到左耳中時常出現「刺耳的鈴聲」,但並沒有在意。某一天,她在掏耳朵後感覺到耳朵隱隱作痛,聽不到家裡兩個孩子的聲音,這讓她意識到必須要看醫生了。
最初,醫生給她開了一些治療耳部感染的抗生素,但是沒有得到好轉。後來,她的耳朵出現了一些褐色分泌物,接著開始有出血的跡象,她又去看了另一個醫生。經聽力測試後證實,她的左耳有「中度耳聾」。進一步的檢查發現,她的耳內存在嚴重的細菌感染,細菌正在侵蝕耳朵後面的頭骨,必須儘快手術,否則有死於感染的危險。
在五個小時的手術中,耳科醫生為她做了耳道重建,並取出了受影響的組織,原來元兇就是一塊棉花纖維! 醫生告訴她,棉籤上的纖維多年來卡在她的耳朵裡,導致了嚴重感染。 這些纖維被她推得太深,同時已造成感染潰爛五年之久,現在Jasmine耳朵後面的頭骨像紙一樣薄。不敢想像,如果再晚一點手術,也許細菌就會穿透她的頭骨導致顱內感染。
現在,Jasmine左耳的聽力還沒有恢復。她希望警告每一個濫用棉籤的人,耳朵是一個非常脆弱敏感的地方,一個簡單的生活習慣就可能造成致命的危險。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有人患上與棉籤相關的嚴重感染了。英國醫學雜誌(BMJ)今年3月的一份案例報告中,一名31歲的英國男子因昏倒並癲癇發作被送進急診室。問診發現,該男子在過去十天內耳朵疼痛流膿,逐漸發展出現頭痛、記憶力喪失、噁心和嘔吐的症狀。經醫生進一步診斷,他患有壞死性外耳炎,這是一種外耳道軟組織感染,會擴散到周圍的組織。
手術中,醫生在他的耳朵裡取出了一塊被蠟包裹的棉籤,也就是說這是他用棉籤掏耳朵導致的耳內感染。
醫生說,用棉籤掏耳朵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臨床工作中經常看到患者耳朵內殘留有棉花。其實,這個動作很危險,可能導致耳道外傷、鼓膜穿孔、耳垢堵塞、棉籤感染滯留等一系列併發症。因此,我們不鼓勵使用棉籤、手指或其他任何工具清除耳垢,弊大於利。
在我國的新聞報導中,掏耳朵還會導致一種讓人尷尬的疾病:腳氣。2017年10月,瀟湘晨報報導了長沙一位李女士的遭遇。她由於雙耳瘙癢,耳悶、耳堵來到醫院就診,醫生發現她的雙耳外耳道壁及鼓膜布滿了厚厚的一層白苔,附著有灰褐色的絨毛狀物,診斷為真菌性外耳道炎,也就是耳朵長了「腳氣」。
專家分析,有些澡堂、洗腳城提供了「採耳」服務。由於這些地方環境高溫高溼,同時器具消毒常常不過關,易於造成器具真菌汙染;外耳道潮溼、溫暖,且有縫隙,很適宜於真菌生長。耳內的耵聹(耳屎)呈微酸性有抑制細菌、真菌生長的作用,但是習慣掏耳朵的人耵聹較少。以上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為耳朵長「腳氣」提供了最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 Foxnews
Australian woman claims cotton-swab misuse led to infection that was 'eating away at her skull'
https://www.foxnews.com/health/australian-woman-cotton-swab-ears-infection
2. Ctvnews
Man suffers brain lining infection after cleaning ear with cotton swab
https://www.ctvnews.ca/health/man-suffers-brain-lining-infection-after-cleaning-ear-with-cotton-swab-1.4335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