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起葷段子,臺灣人為何能完敗大陸人

2020-12-17 夢有千裡雪

段子都是大家喜歡的,裡面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幽默的精神,令人莞爾或捧腹,在哈哈一笑中化解了尷尬、拉近了距離、減輕了壓力。而這裡面的葷段子,更是受到成年人的鐘愛而歷久不衰。

說起講葷段子的水平,小編私下認為臺灣人不但喜歡講,而且水平要高過大陸人。

小編曾經在一家來大陸的臺灣教育服務公司待過兩年,有次公司開年會,一個高級經理(當時中高層都是臺灣人)在會上做培訓式演講,中間談到工作中應該具有的「力」(諸如「勤力」「專注力」)的問題,問一位大陸同事有「幾力」,那位同事說了有什麼什麼,這位經理便接道:「原來你有這麼多力,而我只有兩力(粒)啦。」幾個臺灣人哄然大笑,而大陸員工隔了幾秒鐘才反應過來。

還有一次跟以一位臺灣副總去江西南昌,在一個飯店吃早餐時,這位慈眉善目長得像彌勒佛一樣的40多歲男人突然說了句:「這裡車牌是A,那第二個字母的城市該怎麼念?」我一臉懵地看向外面的車牌號:「贛A*****」,然後差點把飯噴出來。

雖然小編接觸的臺灣人不多,但這兩位說起「葷段子」簡直就是不動聲色,信手拈來,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看過臺灣綜藝節目的都知道,大鬍子張菲、嬉皮吳宗憲,節目的調子都不高,而且葷段子滿天飛,不過大部分來說也只是點到為止,即便是思想正統的人也基本可以接受。

然而在諸多講段子高手裡面,被大陸網友封為「妖王」「祖師爺」的,卻不是他們,也不是巧舌如簧的周立波,還不是相聲牛鼻子郭德綱,而是唱起歌來一直以柔情著稱的費玉清。

費玉清長相稱得上「點玉樹臨風」,在「正經」的舞臺上文質彬彬、溫文爾雅,歌唱風格也是溫和婉約、抒情含蓄,從不唱那些「我愛你」「你愛我」之類簡單直白的歌曲,所以深得「正統人士」的喜愛。他在早期大陸舞臺的形象,非常符合中國傳統文化對個人道德的要求:「溫、良、恭、儉、讓」。

費玉清形象一直很好

不過由於歌唱風格顯得過於「溫吞」,導致進入1990年代之後年輕人逐漸把目光集中在直白火爆且更加多元化的香港歌曲上,整整十多年,費玉清在大陸的認知度很低。

這一切自從大陸可以看臺灣的娛樂節目之後就變了-----我們看到了一個把段子講得「出神入化」的費玉清,而這些段子裡面的「精品」,基本都是「帶色」的。

在不太「正經」的舞臺上,這位小哥真的是「一不小心就開車」,而且他那種輕聲漫語,舞姿蹁躚(不能用手「舞足蹈」來形容費玉清)的樣子,與他所講的內容形成了巨大反差,本身就充滿了喜感,所以經過他嘴巴說出來的葷段子往往不覺得低俗,反而更加好笑。

費玉清有時也很high

了解過臺灣基礎教育的都知道,他們的語文課本裡中國傳統文化的比例比較重,所以臺灣人普遍傳統文化底子厚一些。而至於「葷段子」的水平比較高,則也有它的文化基礎:

從清末開始,臺灣娼 ji 業興起,並主要集中在臺北大同區的歸綏街,逐漸發展成著名的「紅deng區」。國民黨退守臺灣後曾取消過這一糟粕,但由於幾百萬大陸過來的士兵單身者眾,故此私下 xing 交易嚴重而且導致xing病泛濫,無奈之下只好於1956年3月頒布《臺灣省管理妓女辦法》,將娼妓業合法化,希望能實現有序管理。此後,臺灣各地均成立不少公開娼ji場所。

四十七年後的2003年,最後一家公娼館在高雄關閉,公娼從此消失,但由於文化心理的巨大慣性,地下化的這一行業是幾乎是有增無減。即便是掃黃當成家常飯的大陸,也只能控制規模而無法做到杜絕,何況臺灣呢。

有此社會歷史背景,臺灣人生活中「se情」文化氛圍自然會比大陸人更多一些,相應的這種「文化素養」當然也會高一點啦。

「葷段子」其實也是成人世界裡一個正常的文化現象,只要不影響心理健康,適度講一講、聽一聽,釋放一下心理壓力,也無可厚非。

不過要把「葷段子」講到費玉清這種「葷而不huang,色而不 yin 」的水平,一般人還真不是通過短期努力就能達到的,我輩繼續努力呀。

親愛的網友,你覺得自己的段子水平怎樣呢?歡迎在留言區PK哦。

最後提醒一句,別忘了「關注」、「轉發」哦親!

相關焦點

  • 臺灣人的困惑:大陸沒學過繁體,為何大陸人都能看懂繁體字?
    臺灣人的困惑:大陸沒學過繁體,為何大陸人都能看懂繁體字?在很多年前,大約60多年之前吧,中國人使用的漢字,並不是今天的簡化字,而是繁體字,又叫正體字。應該說,繁體字要比簡化字更複雜,但是卻更符合象形文字。
  • 臺灣人好迷惑:中國大陸沒學過繁體字為何大陸人卻都能看得懂?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臺灣人的困惑
  • 在大陸生活了十來年的臺灣人,講出了臺灣經濟的真相
    關於臺灣的經濟總量、人均GDP、物價、健保等等方面,很多大能已經回答過了。但我想以一個2004年就到大陸,每年只回臺灣幾周,現在快搞不清楚自己是臺灣還是大陸人(確切地說是我回臺灣時,所有人聽我說話都問「你是大陸/中國來的吧?」
  • 大陸人眼中的臺灣為何那麼好
    比如說我們看臺灣吧,我們最近幾年看到很多去臺灣的一些大陸學生,那些學生交換去念書,回來之後都在博客上寫過很多他們的感想和經歷,引起過兩岸網民的關注。        最近大陸有些知識分子,有些文人作家去了,比如說像韓寒,回來之後又被人說,怎麼就把臺灣說成那麼好,而且在韓寒的筆下那個臺灣好倒一個程度是連我臺灣朋友都覺得不可思議,我們有那麼好嗎?
  • 臺灣人看大陸 大陸人看臺灣:兩岸徵文選粹5
    >我在大陸當一個臺灣人 / 馬叔安比學歷更重要的事 / 馬叔安我在北京新聞界的第二春 / 楊宗科那些年我們一起認識的陸生 / 黃威愷南京梧桐樹撐起生活維度 / 廖伶真和陸生一起上學運課 / 林育成旅遊構築大陸拼圖 / 林邑孺騰衝墓園感懷英烈千秋 / 張洛書正眼看大陸才是愛臺灣 / 盧筱勻
  • 臺灣名嘴為何說大陸人吃不起榨菜? 賈靜雯說出實話
    借著收到大陸廠家寄去的榨菜,這位臺灣名嘴又在網上炒了一把。原來幾天前,他在某政論節目談到榨菜股價下跌時,認為是因為大陸人吃不起。而當五糧液股價上漲時,另一位名嘴說是因為需要借酒消愁。大陸民眾吃不起榨菜而喝得起五糧液,這個邏輯也真夠清奇的。幾年前,看到臺灣名嘴說大陸民眾吃不起茶葉蛋時,心裡還在嘀咕,他們也算是有頭有臉有見識的人物,怎麼會如此無知?
  • 臺灣人眼中的大陸人
    作為大陸人來到臺灣,處於臺灣人的包圍之中,不像在美國,美國人一眼就可以看出你是中國人。在臺灣,同是中國人,如果我不說來自大陸,他們也很難看出。即便你不會講臺語也無所謂,因為在臺灣通行「國語」,尤其是外省人都講「國語」,我也算是「外省人」嘛。
  • 臺灣商人:有人稱大陸工資不到300,我沒臉跟坐井觀天的人講
    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在中國臺灣省的一檔節目中,竟然出現了主持人說:大陸人們的工資最高一個月只有300元,但是當場被一位臺灣省企業家駁斥,他認為已經「沒臉」跟這些「坐井觀天」的人講。
  • 大陸赴臺研修學者:大陸人不配批評臺灣人?
    記得那天上車後,司機一認出我們是大陸人,馬上就說大陸人很有錢,並給我們講了個段子:「有個大陸人在臺北買手錶,因為看賣表的小姐漂亮,居然每樣都要一隻,讓小姐打包,那些名表價格都在百萬臺幣以上,但有錢的大陸人眼皮都不眨一下。」聽完之後,我很不是滋味,原來有些臺灣人是這樣看大陸人的。
  • 臺律師:臺灣人換位思考 就會明白大陸為何非抓臺灣騙子赴陸審判
    針對臺灣人在第三國使用電話、手機詐騙大陸人,臺灣到底有沒有審判權的問題,臺灣建源法律事務所所長、律師黃心賢24日在「中時電子報」上撰文表示,臺灣民眾就此事應換位思考,大陸為何非抓臺灣騙子赴陸審判不可?黃心賢表示,依《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條和第八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內犯罪,或犯罪結果在領土內,以及人在其領土外對中國國民犯下最低本刑3年以上的罪,大陸都有審判權。
  • 大陸人在臺灣:為何廣州沒有臺中的安全感?
    大陸人在臺灣:為何廣州沒有臺中的安全感? 2013年01月11日 10:2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吳宗憲臺灣綜藝節目為大陸正名,大陸人吃得起茶葉蛋,不要小瞧了
    吳宗憲臺灣綜藝節目為大陸正名,大陸人吃得起茶葉蛋,不要小瞧了。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看娛樂綜藝節目,咱中國內地有那麼多個省級電視臺,每一個省級電視臺都會有很多的娛樂綜藝節目,所以咱中國人熟悉的內地的綜藝節目主持人也有很多,比如何炅汪涵,謝娜,大組,華少,等等。
  • 為何臺灣人都愛來大陸旅遊,內行人揭4大關鍵
    許多大陸人都會慕名去體驗臺灣的中華文化,環島遊、夜市遊一度是許多赴臺遊的噱頭。其實,除了大陸人喜歡去臺灣玩,不少臺灣人也喜歡來大陸旅遊。近日,有位臺灣網友就發帖稱,他身邊的長輩都很喜歡到大陸旅遊,因此好奇「臺灣長輩為何那麼愛去大陸旅遊啊?」帖子一出,便引發了臺灣網友的熱烈討論。
  • 臺灣遊客來大陸旅遊後,這樣形容大陸,為何臺灣人聽後感到懷疑?
    趁著秋高氣爽,金秋時節背起背包,去看看外面的美好,感受世界的變化與絢麗多彩,也是很不錯的哦。如果還有沒想好去哪裡旅行的小夥伴們,那麼沒有關係,小編;來幫你搜尋一下金秋時節最適合去的景點吧!臺灣,相信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它與大陸可是不可分割的,不過這兩個地區之間也存在著很深的誤解與生活水平的差異。
  • 到底在臺灣人眼中,大陸人是怎麼樣?一起聽聽臺灣人的評價
    臺灣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對於他們一部分來說,總是會對大陸產生一定的偏見,這些偏見就曾為了一種刻板印象,讓他們深信不疑。那麼,到底在臺灣人眼中,大陸人是怎麼樣的呢?一起聽聽臺灣人的評價。
  • 大陸人在臺灣:臺灣學生對大陸的好奇
    臺灣《旺報》19日刊載了到臺灣求學的交換生張曼玲的文章,作者從接觸到的臺灣學生看到,他們對大陸充滿著好奇,有的同學甚至對大陸電視劇和綜藝節目達到了痴迷的程度。  文章摘編如下:  臺灣從外表上看,臺灣學生蠻「潮」的。女生大部分帶著精緻的妝容上課,甚至有同學將頭髮染成紫色,學生穿衣風格是日、韓、歐美風兼有。
  • 費玉清演唱會幽默講葷段子
    費玉清演唱會幽默講葷段子
  • 大陸女孩:臺灣人高素質是不是表演給大陸人看的
    沒什麼轟隆隆的重工業,也就沒有了爭GDP的野心,臺北人自嘲為「亞洲四小龍之末」,半是慚愧半是愉悅地,接下了「經濟停板,民生潦倒」的形容。是,國中生都知道臺灣經濟困頓,還會主動拿大陸作對比,可是他們繼而又一臉坦蕩地說:「那又有什麼關係呢?常去的冰店、打網球的場地、買滷味的老店,總歸一直都去得起啊。」
  • 大陸人在臺灣,臺灣人在大陸,冰火兩重天
    臺灣人在大陸如魚得水,大陸人在臺灣處境尷尬。這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的一個特殊現象。 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 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臺灣大學生驚天一問,徹底顛覆了大陸人的認知!
    「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這事嗎?2011年,臺教授高志斌在一期節目中稱大陸老百姓連茶葉蛋都吃不起,又說臺灣人在深圳火車站吃泡麵引起五六十人圍觀。能問出「廣州有沒有地鐵」這類白痴問題,只能笑你無知!看來不是不會,而是不願了解大陸,不願掀起井蓋看看井外的世界。裝睡的人永遠叫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