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後身亡!這次法院判:共同飲酒者無需擔責

2020-08-27 大律君法律諮詢

近年來

因為共同飲酒導致傷亡

而引發的法律糾紛案件屢見不鮮

這也讓更多朋友知道:

推杯換盞這種事

千萬不要勉強他人

但是...

也並不是只要

一起喝酒出了事故就要擔責

我們就來看看這起例外情形


白某於某天晚上在外聚餐喝酒,結束後朋友將其送往酒店後離開。隨後白某獨自離開酒店,經過某湖邊時不幸溺水而亡。其家人認為與白某一起的9名共同聚餐者沒有盡到注意和照顧義務,應當對白某的死亡承擔責任,遂訴至法院。


一審法院經審理,判決:駁回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事後,原告提起上訴。廈門中院二審維持原判。



被告盡到了謹慎注意義務了嗎?

法院經審理認為,沒有證據表明在吃飯唱歌期間9名同桌聚餐者有對白某進行勸酒、灌酒的行為,且其中4人在白某等人吃飯唱歌尚未結束時就已先行離開。飲酒之後,白某等6人是走路到住宿酒店,可見白某行動正常,此時並未處於醉酒狀態。此次聚餐的組織者李某夫婦將白某在內的4人安全送至酒店住宿,待所有人辦好手續拿到房卡並送至電梯後方才離開,故李某夫婦已經盡到了相應的謹慎注意義務


從監控錄像中可見,白某辦理住宿手續時神志正常,並沒有醉酒的相關表現,因此同住酒店的另3名聚餐者在此情況下也並不存在違反謹慎注意義務的情形。白某的直接死因是溺亡,是在其自行離開酒店後發生,而其離開酒店的行為也出乎一般人預料,且監控中可見其離開酒店時步伐穩定還邊走邊打手機,也可證明當時白某並未醉酒,行動自如。綜上, 9名被告均不存在違反謹慎注意義務的情形。


在參加宴請中

如果飲酒出事

4種情況共同飲酒人需承擔法律責任


01

強迫性勸酒

比如用「不喝不夠朋友」等語言刺激對方喝酒,或在對方已喝醉意識不清沒有自制力的情況下,仍勸其喝酒的行為。


02

明知道對方不能喝酒,仍勸酒

比如明知對方身體狀況,仍勸其飲酒誘發疾病等。


03

未將醉酒者安全護送

如飲酒者已失去或即將失去對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無法支配自身行為時,酒友沒有將其送至醫院或安全送回家中。


04

酒後駕車未勸阻,導致發生車禍等損害的

發生這類情形,我們要極力勸阻,以免發生觸犯刑事責任的行為。而且阻止酒後駕駛也可避免危害行為的發生。

01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朋友間聚會飲酒屬善意的正常社會交往,對於在聚會飲酒後意外死亡的後果,組織、參與聚會的人員只有在存在與該後果相關過錯的情況下,才應當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02

聚會飲酒系社會生活中情誼行為,屬社交自由空間,法律幹預應適當謹慎。在共同飲酒過程中有人飲酒過量或者醉酒,其他組織、參與者負有保障醉酒者免於發生危害的謹慎注意義務。如果未盡到應有的謹慎注意義務,則組織、參與者存在過錯。但該謹慎注意義務的程度以一般人的普通注意為限,即應在一般人的可預見範圍內。


03

具體案件中,聚會組織、參與者對醉酒同伴的謹慎注意義務應當根據當時的飲酒狀況、同伴在飲酒後的狀態、酒後休息場所的條件等因素進行綜合評價。


來源:廈門中院 作者:張南日 陳文琳

凡註明"來源」或「轉自」的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大家學習參考,若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利,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

相關焦點

  • 【以案釋法】酒後身亡!這次法院判:共同飲酒者無需擔責!
    也並不是只要一起喝酒出了事故就要擔責我們就來看看這起例外情形白某於某天晚上在外聚餐喝酒,結束後朋友將其送往酒店後離開。隨後白某獨自離開酒店,經過某湖邊時不幸溺水而亡。其家人認為與白某一起的9名共同聚餐者沒有盡到注意和照顧義務,應當對白某的死亡承擔責任,遂訴至法院。
  • 法院:酒後身亡,基於這4點,同桌人無需擔責!
    近年來因為共同飲酒導致傷亡而引發的法律糾紛案件屢見不鮮這也讓更多朋友知道:推杯換盞這種事千萬不要勉強他人但是...也並不是只要一起喝酒出了事故就要擔責我們就來看看這起例外情形白某於某天晚上在外聚餐喝酒,結束後朋友將其送往酒店後離開。
  • 法院判了!男子醉酒後打傷人,又翻窗墜樓1年後身亡,共同飲酒者被判不擔責
    每經編輯:王曉波醉酒後失手打人,後趁同行朋友不備自己爬至窗外,結果不慎跌落,最終醫治無效身亡,那麼共同飲酒的人是否要承擔責任呢?8月13日,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法院官方微信發布了這樣一則案例解析。法院最終判定:共同飲酒者不存在過錯亦未違反安全保障義務,不應對損害後果承擔賠償責任。
  • 前一日桌上把酒言歡,隔一天身亡於路邊,共同飲酒人要擔責嗎?
    責任該如何認定法院怎麼判今天以案說法由於共飲人實施飲酒這一在先行為,產生一種在後的保護義務,即共飲人之間對相互的人身安全應當負有合理注意義務,以減少安全風險。如果共飲者疏於履行這種義務,則存在客觀上的過失,應當對其他共飲人的人身損害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
  • 飲酒後死亡 這種情況共飲者不擔責
    近日,前旗人民法院大佘太法庭審結一起與共同飲酒者有關的生命權糾紛案件,未支持死者家屬訴訟請求。  案 例    張某自帶部分酒水到朋友家吃飯,酒後在未喝酒妻子的陪同下回到家,後死亡。張某的妻子訴至前旗人民法院,要求共同飲酒者擔責。
  • 男子醉酒打傷人翻窗墜樓一年後身亡,共同飲酒者被判不擔責
    男子醉酒後不慎跌落,一年後醫治無效身亡。共同飲酒者是否要承擔責任?8月13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法院獲悉,近日,該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了這起生命權糾紛案,最終判決共同飲酒者不存在過錯亦未違反安全保障義務,不應對損害後果承擔賠償責任。
  • 醉酒男子自殺身亡,朋友送他回家為何被判賠償7萬元?
    不過,開心歸開心但一定要控制好喝酒的度近日「男子自殺身亡朋友送他回家被判擔責 2014年廣西曾發生過一起研究生和同學吃飯喝酒導致死亡的案件2017年8月,案件開庭,雖然證據顯示酒桌上並沒有發生勸酒行為,但最後法院判同飲人共同
  • 男子醉酒後身亡,同飲者被告上法庭!法院這樣判
    男子醉酒後身亡,同飲者被告上法庭!深圳一男子和朋友在酒吧飲酒、娛樂,不幸在醉酒狀態下墜樓身亡,其家屬要求當日陪同李某飲酒的友人、涉案酒吧業主、酒吧所在地物業公司及物業公司所有權人承擔賠償責任,並請求法院判令各被告連帶賠償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等共計80萬餘元。
  • 醉酒男子自殺身亡,朋友送他回家被判擔責,賠7萬元
    ,送他回家男子被判擔責賠7萬。不送回家,朋友死了得擔責,送回家,朋友死了還得擔責。之所以這樣判我想是因為所有情況均是當事人口述沒有證據,法官應該相信的只能是一起喝酒和送到那個位置兩件事。而沒有送到位的確屬於過失,但責任很小,所以判了百分之五的責任。這個案子還是很有教育意義的:以後送醉酒朋友回去一定要送到位酒局不要硬勸酒,出了事情共擔責。酒後把人送到家,路上意外共擔責。
  • 聚餐飲酒發生交通事故致死 同飲者未盡義務被判擔責
    失去兒子的父母將3名共同飲酒者告上法庭。近日,靖西市人民法院地州法庭審結了此案,判決3名被告按原告經濟損失的10%的連帶擔責。經調查,2018年2月3日晚上,被告人許某和死者何某相約到靖西市壬莊鄉壬莊街的網吧上網。途中,被告人麻某到網吧找到何某,約何某一起到靖西市區喝酒,何某叫上了被告人許某和黎某。
  • 一男子酒後身亡,共同飲酒人被判賠17萬元......
    淄博呂某聚會「喝趴下」同桌聚餐的2人竟然將呂某留在其家附近的車內醒酒,結果第二天,被發現在車內身亡都告上了法庭,近日,博山區人民法院通報案件,送呂某回家的2人被法院判賠二人以上共同侵權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受害人對於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害人的責任。
  • 淄博一男子酒後身亡共同飲酒人被判賠17萬元
    山東淄博呂某聚會「喝趴下」同桌聚餐的2人竟然將呂某留在其家附近的車內醒酒,結果第二天,被發現在車內身亡!都告上了法庭,近日,博山區人民法院通報案件,送呂某回家的2人被法院判賠二人以上共同侵權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受害人對於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害人的責任。
  • 共同飲酒需謹慎,一方出事要擔責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國慶小長假即將開始,家人、朋友少不了聚會,飲酒助興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大量飲酒會使人增加產生危險行為或者誘發身體疾病的概率。近年來,因為飲酒產生人身損害後果,權利人起訴共同飲酒者的糾紛時有發生。近日豐潤法院審理了這樣一起共同飲酒的損害賠償案件,需引起大家注意。
  • 打開民法典丨醉駕身亡,共飲者須擔責
    7個人一起吃飯飲酒後,王某、王某軍和王某國先離去。聚餐結束後,肖某、黃某、鄧某發現夏某醉意明顯,均勸阻夏某不要開車。夏某執意駕駛摩託車回家,途中撞上臨時停靠路邊的貨車當場身亡。經鑑定,夏某屬於醉酒駕車。事故發生後,保險公司、貨車司機、黃某、鄧某與夏某的親屬私下達成賠償協議,給了相應賠償。
  • 廣元一林業站站長參與宴請後醉駕身亡,法院判同飲者擔責2成
    近日,「廣元一幹部陪酒後醉駕身亡」一案迎來二審判決。5年前廣元市石井鋪鄉林業站站長張某陪同相關領導參加宴請後醉酒駕車,之後翻入當地堰塘中死亡。法院判決自身承擔主要責任,同飲者擔責2成事故發生後,李登枝、王正華、馮成冬、夏思通、張德謙、羅軍分別向原告支付10000.00元,宴某、鄧明華分別支付20000.00元,合計100000.00元;廣元市昭化區林業和園林局實際支付殯葬費
  • 男子醉酒後墜樓身亡,同飲者是否應擔責?
    男子醉酒後墜樓身亡,同飲者是否應擔責?在龍崗法院審理的一宗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案件中,被害人李某與朋友在酒吧飲酒、娛樂,在醉酒狀態下不幸墜樓身亡。
  • 醉酒者自殺,朋友護送回家被判賠7萬,網友:喝酒,先籤免責聲明
    ,朋友送其回家被判擔責"的新聞引發網友熱議。,當地法院一審和二審均認為李某鴻沒有盡到安全護送義務,判李某鴻承擔5%責任,賠償原告7萬餘元。共飲者需擔責近年來,聚會中因為飲酒過量,醉酒者發生意外致傷或者致死的悲劇並不少見,同桌飲酒的人對醉酒者有什麼樣的義務和責任?
  • 勸酒"勸"死人,同飲者擔責
    然而,「小酌怡情,大酌傷身」過度飲酒不止損害身體,要是勸酒喝出了「事兒」,還有可能吃官司被判賠償。酒桌文化盛行,你總是能聽到這樣的聲音:「我幹了,你隨意」「不能喝?太不給面子了吧」「怎麼不喝?是不是看不起我」大多數中國式酒場的勸酒風氣,已經脫離了正面表達,不是感謝、示好、祝願,而是向著把人勸多、勸高、勸醉方向進發。
  • 醉酒後意外傷亡,飯局參與者要擔責嗎?該擔何責?
    廣東東莞一男子聚會喝酒次日被發現在路邊身亡,席間未飲酒、餐後送其回家的朋友被法院判承擔百分之五的責任,賠償死者家屬七萬餘元。昆明中院曾發布「以案說法」提醒讀者,總結出四種情形酒友應擔責:1.強迫性勸酒;2.明知對方不能喝酒;3.未將醉酒者安全送達;4.酒後駕車未勸阻。特別是酒宴主人作為共同飲酒的組織者,更有保證赴宴人在飲酒過程中和飲酒後的人身安全義務。
  • 男子同學會後醉駕身亡27人都被判擔責
    聚餐結束後,阿卓夫婦擔心大勇酒後獨自回家不安全,便用三輪車將大勇送回家中。  期間,大勇因醉酒試圖從家中衝出而不慎仰面摔倒在地,為了確保大勇的安全,阿卓夫婦叫上鄰居共同將大勇攙扶到床上,在檢查大勇沒有明顯外傷,也無異常後才安心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