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後死亡 這種情況共飲者不擔責

2020-12-24 巴彥淖爾新聞網

 

  近日,前旗人民法院大佘太法庭審結一起與共同飲酒者有關的生命權糾紛案件,未支持死者家屬訴訟請求。

 

 案 例 

 

  張某自帶部分酒水到朋友家吃飯,酒後在未喝酒妻子的陪同下回到家,後死亡。張某的妻子訴至前旗人民法院,要求共同飲酒者擔責。

  在本案審理過程中,未發現被告有不當或惡意勸酒行為,死者張某也無重大疾病導致不可飲酒的情形,且死者平日經常飲酒,對自己的飲酒情況應有足夠的了解。綜上,法院認為被告對張某的死亡並無過錯,所以未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說 法 

 

  承辦法官提醒,這些情況下共同飲酒者須擔責:強迫性勸酒;明知對方不能喝酒仍勸酒;未將醉酒者安全護送;酒後駕車未勸阻,導致發生車禍等損害。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第一款規定:「從事住宿、餐飲、娛樂等經營活動或者其他社會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未盡合理限度範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其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對「合理限度範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 ,我國法律並無明文規定,但共同飲酒者具有發現和判斷同飲人是否醉酒或有不良反應等特徵的便利,在同飲人出現醉酒狀態時,相互間便產生了酒後照料、保護或者避免危險發生的安全保障等義務。如果未履行義務或履行義務不到位,即可確定為存在過錯,在損害事實發生及因果關係確定的情形下, 共同飲酒者應承擔侵權責任。當然,對於自己的人身安全,飲酒者應盡到更高程度的安全注意義務,共同飲酒者的安全保障義務只是補充。

  年關將至,走親訪友逐漸頻繁,請客吃飯不可避免。但要注意,推杯換盞這種事可千萬不要勉強他人。

 

相關焦點

  • 打開民法典丨醉駕身亡,共飲者須擔責
    7個人一起吃飯飲酒後,王某、王某軍和王某國先離去。聚餐結束後,肖某、黃某、鄧某發現夏某醉意明顯,均勸阻夏某不要開車。夏某執意駕駛摩託車回家,途中撞上臨時停靠路邊的貨車當場身亡。經鑑定,夏某屬於醉酒駕車。事故發生後,保險公司、貨車司機、黃某、鄧某與夏某的親屬私下達成賠償協議,給了相應賠償。
  • 聚餐飲酒發生交通事故致死 同飲者未盡義務被判擔責
    失去兒子的父母將3名共同飲酒者告上法庭。近日,靖西市人民法院地州法庭審結了此案,判決3名被告按原告經濟損失的10%的連帶擔責。經調查,2018年2月3日晚上,被告人許某和死者何某相約到靖西市壬莊鄉壬莊街的網吧上網。途中,被告人麻某到網吧找到何某,約何某一起到靖西市區喝酒,何某叫上了被告人許某和黎某。
  • 聚餐飲酒,共飲者要盡到這些義務!
    那麼,飯局上的朋友因飲酒過度導致人身損害,其他人是否要承擔責任呢? 案例還原 惠陽一男子飲酒過量死亡,同飲者被起訴 去年某日中午,在惠陽的李元(化名)在家裡喝了一瓶勁酒後用微信約趙東(化名)一起出去找工作,因沒找到工作,李元在一小店打麻將,趙東看到李元拿了兩瓶勁酒,邊打麻將邊喝酒。
  • 勸酒"勸"死人,同飲者擔責
    當各種聚會頻頻而來,喝酒助興自然是少不了,很多人更是喜歡以酒會友。然而,「小酌怡情,大酌傷身」過度飲酒不止損害身體,要是勸酒喝出了「事兒」,還有可能吃官司被判賠償。酒桌文化盛行,你總是能聽到這樣的聲音:「我幹了,你隨意」「不能喝?太不給面子了吧」「怎麼不喝?
  • 喝酒出事了,同飲者要擔責
    當日上午9時許,尤某禮與劉某、杜某等人同桌吃飯,其中劉某與尤某禮同桌飲酒。 因尤某禮出現醉意,尤某磊母親安排人將其送回家中,並交與其親戚。當日中午尤某禮因過量飲酒後死亡。
  • 男子同學會後醉駕身亡27人都被判擔責
    新聞來源:澎湃新聞  聚餐時有人因醉酒致死,共飲人什麼樣的情況下免責,什麼樣的情況下,即使不同桌僅僅同場也要擔責?  8月27日,澎湃新聞從浙江省紹興市中級人民法院獲悉,日前,該院披露了2起因醉酒致死而引發的民事糾紛案例,向公眾展示了共飲者在面對當事人醉酒後因不同處置方式,從而產生承擔不同法律責任的情況。
  • 醉酒後意外傷亡,飯局參與者要擔責嗎?該擔何責?
    近年來,因飲酒發生意外,同飲者被起訴的案例在全國各地時有發生,但也由於案件事實認定和侵權責任分配的差異而廣受爭議。澎湃新聞梳理發現,共同飲酒時,飯局參與者對同桌共飲者的義務主要分為飲酒過程中的提醒、勸阻、通知義務,以及飲酒結束後的照顧、護送義務。如果某一環節沒有做到位,都有可能在事故發生後被認定承擔一定責任。
  • 男子醉酒後墜樓身亡,同飲者是否應擔責?
    男子醉酒後墜樓身亡,同飲者是否應擔責?李某的家屬因此要求當日陪同李某飲酒的友人、涉案酒吧業主、酒吧所在地物業公司及物業公司所有權人承擔賠償責任,並請求法院判令各被告連帶賠償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等共計80萬餘元。
  • 男子同學會後醉駕身亡,為何同場27人都被判擔責
    聚餐時有人因醉酒致死,共飲人什麼樣的情況下免責,什麼樣的情況下,即使不同桌僅僅同場也要擔責?  8月27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浙江省紹興市中級人民法院獲悉,日前,該院披露了2起因醉酒致死而引發的民事糾紛案例,向公眾展示了共飲者在面對當事人醉酒後因不同處置方式,從而產生承擔不同法律責任的情況。
  • 男子同學會後醉駕身亡,為何同場27人都被判擔責
    8月27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浙江省紹興市中級人民法院獲悉,日前,該院披露了2起因醉酒致死而引發的民事糾紛案例,向公眾展示了共飲者在面對當事人醉酒後因不同處置方式,從而產生承擔不同法律責任的情況。
  • 男子同學會後醉駕身亡,為啥同場27人都被判擔責?
    來源:澎湃新聞(id:thepapernews),記者 張劉濤聚餐時有人因醉酒致死,共飲人什麼樣的情況下免責,什麼樣的情況下,即使不同桌僅僅同場也要擔責?8月27日,澎湃新聞從浙江省紹興市中級人民法院獲悉,日前,該院披露了2起因醉酒致死而引發的民事糾紛案例,向公眾展示了共飲者在面對當事人醉酒後因不同處置方式,從而產生承擔不同法律責任的情況。
  • 男子同學會後醉駕身亡,同場27人都被判擔責
    聚餐時有人因醉酒致死,共飲人什麼樣的情況下免責,什麼樣的情況下,即使不同桌僅僅同場也要擔責?8月27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浙江省紹興市中級人民法院獲悉,日前,該院披露了2起因醉酒致死而引發的民事糾紛案例,向公眾展示了共飲者在面對當事人醉酒後因不同處置方式,從而產生承擔不同法律責任的情況。
  • 【鎮檢轉播】男子同學會後醉駕身亡,為何同場27人都被判擔責
    聚餐時有人因醉酒致死,共飲人什麼樣的情況下免責,什麼樣的情況下,即使不同桌僅僅同場也要擔責?  8月27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浙江省紹興市中級人民法院獲悉,日前,該院披露了2起因醉酒致死而引發的民事糾紛案例,向公眾展示了共飲者在面對當事人醉酒後因不同處置方式,從而產生承擔不同法律責任的情況。
  • 同桌共飲人沒勸酒也要擔責
    但是,過量飲酒卻可能帶來悲劇。那麼,對於醉酒之人,同桌共飲人為何也要承擔責任?結果回家路上,因喝醉酒意識不清,撞到路邊護欄,當場死亡。,包括相互提醒、勸告、通知、協助、照顧等義務,而同一個桌上的共飲人的義務比其他聚餐者的義務更高。
  • 男子醉酒後打傷人,又翻窗墜樓1年後身亡,共同飲酒者被判不擔責
    每經編輯:王曉波醉酒後失手打人,後趁同行朋友不備自己爬至窗外,結果不慎跌落,最終醫治無效身亡,那麼共同飲酒的人是否要承擔責任呢?8月13日,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法院官方微信發布了這樣一則案例解析。法院最終判定:共同飲酒者不存在過錯亦未違反安全保障義務,不應對損害後果承擔賠償責任。
  • 同飲者的法律責任你清楚嗎
    近期小金就接觸到一個同桌飲酒誘發心梗並導致死亡的案例,那麼您知道嗎,在酒桌上喝酒發生意外事故,哪種情形下同飲者可能要承擔責任一旦醉酒人出了意外,同飲者可是要擔責的!那什麼情況下同飲者可能會承擔責任呢?、高血壓等疾病導致傷殘、死亡的情況發生,勸酒者需要擔責;如果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勸酒誘發疾病的,勸酒者無需承擔過錯責任,但根據公平責任原則也要承擔賠償責任。
  • 評論|要看到「同飲擔責」背後的善意規勸
    楚天都市報評論員 屈旌2018年11月某日晚11時許,張某喝醉後倒在西安市北郊某機動車道內,發生交通事故。與肇事者達成賠償協議後,張某繼承人發現,共同飲酒的李某、趙某在張某醉酒的情況下,未能將其安全送回家,遂訴至法院。
  • 前一日桌上把酒言歡,隔一天身亡於路邊,共同飲酒人要擔責嗎?
    蒙甲遂即返回鍾某家並一路尋找,在鍾某屋後找到鑰匙後,打電話給不在家中的鐘某詢問蒙乙昨天是否返回其家中。鍾某回答不知道蒙乙的下落。蒙甲返回沿路尋找蒙乙,在前一日和其分手地點附近路坎下發現了趴在灌木叢中已死亡的蒙乙。
  • 這次法院判:共同飲酒者無需擔責
    屢見不鮮這也讓更多朋友知道:推杯換盞這種事千萬不要勉強他人但是...也並不是只要一起喝酒出了事故就要擔責我們就來看看這起例外情形白某於某天晚上在外聚餐喝酒,結束後朋友將其送往酒店後離開。隨後白某獨自離開酒店,經過某湖邊時不幸溺水而亡。
  • 寧夏一男子聚餐飲酒意外死亡!家屬將酒館和同事告上法庭
    近年來因為飲酒產生人身損害後果權利人起訴共同飲酒者的糾紛時有發生那麼飲酒出現人身損害共飲者承擔哪些義務?又要承擔什麼責任呢?近日固原一男子和同事結伴喝酒後不料突發意外去世一起喝酒的同事以及酒館要擔責嗎固原市原州區法院依法審理了這起案件具體案情一起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