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對話書法學生:印章刻得不錯,稍微整齊了些

2020-09-11 書法集


2020年開學季

馬雲遇到一群書法專業的學生

看到學生篆刻的印章時

他忍不住接連稱讚

更表示自己

對篆刻也很感興趣


馬雲和學生的對話如下

馬雲:這你們自己刻的?

學生:是的

馬雲:刻得不錯耶,不錯不錯不錯

學生:這我們在學校刻的

馬雲:稍微整齊了點

學生:因為它是漢印


馬雲說自己

對篆刻這個東西也很感興趣

雖然看不清學生刻得究竟如何

但從視頻可以看出

連誇多次「不錯」

馬老師反正是很滿意的

馬雲是真的喜歡篆刻

大家是否還記得去年4月份

馬雲請韓天衡刻印一事?


據知情人估計這印價格約160萬

肯花巨資刻一個印章

如果沒有對篆刻藝術本身的喜愛

是很難做到的

近年來

從馬老師的種種行為

不難看出

他對中國書畫篆刻充滿了興趣


01

以2932.5萬拍下潘天壽《午睡》


中國嘉德2019年春拍
馬雲以29325000元
拍下潘天壽精品力作《午睡》

這份作品可以說是潘天壽的得意之作

馬老師還真的挺有眼光的


潘天壽 (1897-1971) 午睡

設色紙本 立軸 92×77cm

題識:午睡。頤者壽指墨。


02

杭州市政府為其頒發「功勳杭州人」印章


9月7日

杭州市委、市政府授予

馬雲「功勳杭州人」稱號

馬雲從杭州市委書記周江勇手中

接過榮譽證書和印章

看來馬雲對篆刻的愛

是眾所周知的



03

馬雲:不學琴棋書畫,未來找工作難


之前馬雲有一段演講很火

其中,他鼓勵

孩子學習琴棋書畫

他說,不讓孩子

去體驗、去嘗試琴棋書畫

我可以保證三十年後

孩子們找不到工作

因為他沒有辦法

競爭過機器時代


一直以來

馬雲的教育觀念備受大家的關注

他的許多想法

確實值得我們反思學習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提起筆來

寫字畫畫,刻刻印

不然,未來我們怎麼能

競爭得過人工智慧呢?




相關焦點

  • 馬雲對話書法學生:印章刻得不錯,稍微整齊了些!
    2020年開學季馬雲遇到一群書法專業的學生看到學生篆刻的印章時他忍不住接連稱讚更表示自己對篆刻也很感興趣馬雲和學生的對話如下馬雲學生:是的馬雲:刻得不錯耶,不錯不錯不錯學生:這我們在學校刻的馬雲:稍微整齊了點
  • 馬雲去上海,拜會了給他刻雞血石印章的那個書畫篆刻大家!
    韓天衡在向馬雲介紹書法作品韓天衡為馬雲所刻雞血石印章馬云為韓天衡所刻雞血石印章明眼人很快給出了估價:兩方昌化大紅袍雞血石,價值100萬,韓天衡先生的刊石潤格為一方30萬,連工帶料,加起來就是160萬。「正腕」的意思是「請教」,而馬雲先生應該還不具備「業界專家」的資質,何來「正腕」之謂?怎麼看也有點「專業」向「資本」妥協的意味。而且有人還舉例說明,韓天衡先生曾為國畫大家陸儼少先生刻過印章,邊款用的「為儼少先生刻」幾個字,兩相對照,就更能體現馬雲先生所受「禮遇」之重了。
  • 馬雲豪擲百萬,刻了兩方印章,網友:怎麼只見邊款不見印面?
    韓先生展示印章原來,馬雲先生最近請人刻了兩方印章,章料是兩塊上好的雞血石。好料當然要找好工了,咱有錢歸有錢,但也不能太任性,這麼好的東西,一定得找把好手來刻。馬雲寫書法當然,韓天衡先生配合得也相當給力。細心的網友發現,在邊款當中,韓老爺子寫的是「馬雲先生正腕」,而非「索刻」「雅正」「正之」之類的字眼。
  • 印章雕刻的講究,現代人應不應該刻一方自己的印章
    很多人說了,我也不畫畫我也不寫字的,我刻那玩應沒用啊。可是告訴大家啊,古人,都希望身上有一個名章。有一個刻有自己名字的印章。那麼包括現今,我也建議很多當代的朋友也身邊也應該有一方印章。這印章是什麼東西?雖然表面上看就是刻有自己的大名字,這麼一個石頭或者是木頭。但是這個東西,就是古人的護身符,很多人就認為護身符一定是個符,其實不是。
  • 這些書法印章的常見知識,你了解過嗎?
    主要根據李炯老師的這篇文章《書法作品印章知識》做了增刪,同時針對老師的文章加了一些圖片以輔助大家理解文中提到的一些概念,這樣大家看起來可能更輕鬆些,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了解書法印章方面的知識有幫助。一、印章的藝術作用書法作品上的印章,是書法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缺了印章就不成為完整的書法作品。
  • 從馬雲「功勳杭州人」印展開談印章用途
    前些日子,杭州市政府為表彰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為近年杭州發展所作的貢獻,授予馬雲「功勳杭州人」的榮譽稱號。授獎儀式上,杭州市領導為馬雲頒發了榮譽證書和「功勳杭州人」印章。以馬云為例,其去年以160萬元「巨款」向當代印壇大家韓天衡先生定製2方印章,並轟動一時。
  • 「書法」盤點書法作品上的常用印章,千萬別蓋錯地方!
    一、姓名章所謂的姓名章,就是書法作品在題款署名時用的章。姓名有時候是連在一起的,當然也可以分開。題款章一般情況下,一名一字即可,一姓一名也可以。古人書畫作品用章時,是非常講究禮儀規範的,尤其是尊卑長幼。
  • 書法作品印章蓋的不對,真的很害人,不信你不要看!
    主要根據李炯老師的文章《書法作品印章知識》做了增刪,同時針對老師的文章加了一些圖片以輔助大家理解文中提到的一些概念,這樣大家看起來可能更輕鬆些,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了解書法印章方面的知識有幫助。一、印章的藝術作:用我的書畫印章,或許你還沒有!書法作品上的印章,是書法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缺了印章就不成為完整的書法作品。
  • 書法印章知識
    一幅書法作品上蓋兩方姓名章時,最好一朱一白,兩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時,次序是先姓名章,後字、號章。1、引首章引首章是鈐蓋在書法作品右上的章,又稱「隨形章」,是隨石料的造型順勢刻成的的章,一般不宜為方形,而以半通、長方、圓形、半圓形、隨圓葫蘆形、自然形、肖形等為好。書法作品上是否蓋引首章要看需要而定,如款首過於整齊,需「破形」;款尾印章分量太重,需「提升」;作品上印章分布單調,需「調整」,這時應考慮蓋引首章。
  • 那些清代名臣的書法和印章,你喜歡誰的書法
    ▲曾國藩書法印章 李鴻章 ▲李鴻章書法印章 多爾袞
  • 雲南劍川古城一中年男子,愛書法刻過1000多方印章,如今讀書守家
    長條桌子後面的架子上也放了各類印章,店鋪中央是一張四方大桌,桌子上除了貢品,還有刻好的印章,寫好的對子和雜亂的紙張……走進這間空間很小,卻內裡乾坤的店鋪,我有些吃驚的睜大了眼睛。在中國藝術文化中,一枚小小的印章,卻以或蒼茫或玲瓏的印面,積澱著中國人厚重的文化信息,濃縮著幾千年文化審美意識,述說著一個個生動的歷史故事和鮮活的創造者形象。眾所周知,經過這數十年間的發展,機械化、流程化、快速化生產的商品早已走進中國的大街小巷。而在中國西南地區的劍川古城裡,還有人在屬於自己的一方天地裡,仍然堅持手工製作,精雕細琢。
  • 書法家韓天衡向鍾南山贈印章,網友:印章有啥用?還不如換口罩
    韓天衡先生在朋友圈留言:「這兩天眼底出血,想想這方印是必須刻的。送給為國為民戰鬥在武漢第一線的防疫英雄的代表人物鍾南山院士,表達我崇高的敬意。」韓天衡為鍾南山院士所刻印章眾所周知,韓天衡作為當代海派書法篆刻的代表書家,其作品(尤其是篆刻作品),在市場上是硬通貨。隨著年齡增長,想要買他的作品越來越難,而且價格不菲。
  • 大學教授刻224枚印章送學生作畢業紀念
    近日, 西華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高然, 親手雕刻224枚印章, 作為畢業禮物送給學生們。 戳視頻看看別人的畢業禮物 視頻來源:央視新聞移動網矩陣號-封面新聞 每枚印章上都刻有學生的名字,字形圖案各異,每完成一枚至少需要一小時。
  • 書法印章知識大全
    一幅書法作品上蓋兩方姓名章時,最好一朱一白,兩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時,次序是先姓名章,後字、號章。1、引首章引首章是鈐蓋在書法作品右上的章,又稱「隨形章」,是隨石料的造型順勢刻成的的章,一般不宜為方形,而以半通、長方、圓形、半圓形、隨圓葫蘆形、自然形、肖形等為好。
  • 搞書法需要多少印章?
    印章在古代文件、字畫中起到辨別作者的防偽之用,如今於書法創作必不可少,她不單是身份防偽,還代表水平、格調與信譽。一幅書法作品若不蓋章,其價值要大打折扣。 那麼,搞書法,需要多少印章?
  • 怎樣刻印章?一步一步很簡單
    朱文印是沿筆畫兩側刻出外廓,用切戳的方法將筆畫之外的印底剔鏟掉,使印文筆畫凸起在印面上。刻朱文印用刀要求通暢貫氣、線條均勻。成功的朱文剖面呈泥鰍背狀,產生書法中鋒用筆所具有的力透紙背、渾厚飽滿的藝術效果。用雙刀法刻白文印,是沿印文筆畫內側兩面施刀,把筆畫實線刻掉,保留平整的印面,留下凹入的筆畫線條。刻白文要求用力均勻利索,印文輪廓線清晰、光潔。
  • 啟功大師一生不會刻印章,但他擁有300多印章,你知道原因嗎?
    啟功先生作為當代著名的學者、詩人和書法家,德高望重,為他治印的篆刻家非常多,其中許多都是篆刻大家,先生生前所擁有的印章多達三百餘方,常用的印章亦有百餘方。篆刻家金煜所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啟功用印》選輯了國內外篆刻家為啟功先生所治的印章264餘方。
  • 加蓋印章有講究,書法作品印章應該如何使用?
    我們欣賞書法作品總會看到作品上蓋有印章,不知何時起印章已經和書法作品成為一體了。其實書法作品上印章的使用是在宋代,而宋代以前書法作品是不用印章的。可能有些朋友就會問:那不對啊,我們看到以前的作品有很多印章啊?
  • 印章收藏:名石名刻升值潛力更大
    自己有一些印章收藏經驗,風險相對較小。」孫啟勤說,結合經濟條件,經過一番思考後,他決定不再收藏這麼多雜亂的文物,而專門收藏印章。 為了儘快熟悉各種類型的印章特點,孫啟勤常到山東省圖書館和濟南高校的圖書館查閱資料,自己買了大量有關印章收藏的書籍,每天都要看幾個小時。為了能夠弄清印章上的字,很少接觸書法的孫啟勤又自學了書法和篆刻技術。
  • 齊白石作畫寫字刻印章,自成一派
    齊白石先生早年對金石書法的研究下了很大的氣力。他的畫面配上自己撰刻的印章相互補充,達到了高度統一。畫家自己治印早已有之,可稱得上三百石印富翁的可能僅他而已。齊白石自述道:我刻印,同寫字一樣。寫字,下筆不重描,刻印,一刀下去,決不回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