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雲「功勳杭州人」印展開談印章用途

2020-12-19 石安說

前些日子,杭州市政府為表彰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為近年杭州發展所作的貢獻,授予馬雲「功勳杭州人」的榮譽稱號。授獎儀式上,杭州市領導為馬雲頒發了榮譽證書和「功勳杭州人」印章。

圖:馬雲獲頒「功勳杭州人」印

把印章作為榮譽證物的做法令人眼睛一亮。作為印藝愛好者兼IT行業中人,不由得對馬雲先生在現場所領的印章感興趣,並順便就印章在當代社會一些可用之處說說自己的看法。

石安一直以來,極力贊同把印章作為身份、信用或者榮譽的證物應用於各式場合,一方面印章本身就是此類認證的最佳選擇,另一方面印章的應用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精粹回歸生活的重要表現。

在我看來,印章作為我國最古老和最具中國傳統文化特徵的器物,在當代社會完全可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為推動我國傳統文化復興建設貢獻更多力量。

「印者,信也」,《後漢書祭祀志》有記載:「自五帝始有書契。至於三王,俗化雕文,詐偽漸興,始有印璽,以檢奸萌。」上古時期印章問世後,最早就是作為信物憑證流傳下來的。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也有言:「印,執政所持信也。從爪,從節,會意。爪持節,以表信也。」由此可見,印章自古以來早就自帶身份識別和信用認證屬性。

到了當代,因為文字簡化及印章改革等因素,印章漸漸淡化了實用功能,成為藝術領域中的小眾門類。印章在很多人眼裡,要麼是用於各種機構辦事所需的電子印章,要麼是藝術界尤其書畫家和篆刻家創作時自用所需的物件。在普通大眾眼中和他們的日常生活中,藝術性的印章幾乎是用不上的。

事實真是如此?未必!石安以為,印章在當代至少體現了以下幾種用途:

一、國風國禮

印章作為國風國禮在近幾年一些國家級會議或重要場合中常採用,如2001年和2014年APEC會議、2016年G20杭州峰會、2015年李克強總理以印贈歐盟領導人等等。有的用的是篆刻家專門刻制的篆刻作品,有的是選用名貴印章原石,形式不一,但這些印章國禮都深受外國領導人的喜愛。

圖:2015年李克強總理贈歐盟領導人的印

這類應用我曾在另一篇文章《那些代表國風國禮的印章長啥樣?》中有展開細述(諸君可以點擊該文連結展讀)。從國家層面上講,印章作為國禮毫無疑問是上佳選擇。

圖:存於韓天衡美術館的韓刻APEC領導人

二、身份識別和信用憑證

作為信義憑證,在公務文本往來中,國外通常以籤字為盛,國內以蓋章為憑。但目前國內的文件蓋章更多用的是電腦刻制的原子章(字體多印刷體,如宋體字或者非藝術類楷書、隸書等),千人一面,純實用功能,基本和文化沒有關係。

如果我們現在的公文印章或民眾日常文書往來所用印章能形成採用藝術家刻制產品,無論是藝術品位提升還是傳統文化普及乃至復興都不無裨益,這樣的印章更具個性化和獨特性,更有文化品位和藝術氣息,相信能更為人所喜用。

三、企業/企業家定製市場

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企業用印章作為機構LOGO,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喜歡找藝術家定製印章。一方面企業或企業家的付費能力強,另一方面喜歡印章的企業或企業家本身就是比較喜愛或認可藝術作品價值的,所以在付費方面也更為大方和主動,這點石安在給他們刻印時也深有體會。

在石安看來,未來幾年企業的印章定製市場應有可觀的增長,而印壇(包括書壇和畫壇)倡導尊重藝術勞動和合理付費索要作品的聲音漸為人所知也將進一步推動藝術商業市場的良性發展——這對當代印人而言絕對是福音和利好消息。

以馬云為例,其去年以160萬元「巨款」向當代印壇大家韓天衡先生定製2方印章,並轟動一時。

四、文房標配

如果你有一間書房,或者只是擁有一方書桌乃至幾本書,印章都是值得配置的擺件飾物——不論是書畫作品,還是更常見的書籍圖冊,印章都大有用處。不必說印章是書畫作品上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即使是圖書,石安自己也幾乎是無書不蓋印的,我的藏書章或者姓名章或者蓋在書的扉頁上,或者蓋在書的側邊。對於愛書人來說,怎可少一方藏書印呢?

圖:書房/書桌擺件——印章

五、書畫家自用

這或許是印章在當代最經典和應用最普遍的情況。對書法家或者國畫家而言,在自己創作的書法或者國畫作品上沒有蓋印章是無法想像的。一般一件書畫作品標配蓋有兩方印章(一方落款上的姓名章,一方引首處的引首閒章)——書畫家(或者書畫愛好者)通常擁有2方以上的藝術印章。

圖:印章是書畫作品的標配

六、私人雅賞之物

我以為,無論是藝術愛好者還是普通大眾,只要講點文化者,都應該擁有一方有藝術氣息的印章(而非原子圖章),可用在書畫作品上,或用在圖書藏賞上(在圖書上蓋一方乃至數方印章是提高文化體驗乃至品位的不錯選擇。石安曾撰寫過《買書和藏書章》一文可供品賞,藏書章或者鑑藏章的應用在中國文化歷史上有無數典例,上至皇族重臣下至落魄文人不勝枚舉),甚至只為了日常的掌上把玩——對於想和文化沾點邊的人如此,對於文人墨客更當如此。

七、收藏好物

這點在近年的拍賣行或藝術交易市場已經有很明顯的體現。比如去年清代篆刻大家趙之謙的「為五鬥米折腰」朱文印曾拍出1200多萬元的高價,今年上半年另一晚清大家黃士陵的「書遠每題年」朱文印亦有拍出218.5萬元的亮眼成績。而在拍賣市場,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名家篆刻專場亦可見印章收藏市場向好的趨勢。

八、送禮佳品

一方有藝術感的印章(或許還是雕工精緻的印鈕或錦鍛絲帶),一個古雅大氣的印盒,放在一隻精緻又有文藝範的手提袋中,若是名家或還有一張收藏或保真證書……這樣的禮物相信會有對文化稍有感覺的人的偏愛。

印章作為帶有濃厚文化氣息的禮物,近年受到更多的喜歡。石安就常在朋友圈接到有意定製印章送人的意向,相信印壇同仁也都有類似的經歷,由此可見以印章為送禮佳品並不鮮見。

九、國際文化交流

隨著我國在全球影響力的提升,漢文化在全球範圍內越來越受到重視,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對帶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東西深感興趣,其中印章在這方面尤為突出。以漢字為表現內容,以印章為載體,除了容易受到外國人的喜歡以外,更在於可以有效地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甚至可以說有助於提升中國傳統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我以為此言不謬。

十、文創產品

印文化的文創產品,也是印章應用於日常生活的一個重要市場,這也是印章離生活或者說離商業更近的領域。

印章產品化包括印章衍生品(杯具、文具等等)、印文化跨界合作(印章企業LOGO設計、獎盃獎牌等等)以及其他場景應用。

這些只是石安隨性所想的幾種印章用處,粗線條地拉雜散談些想法,相信諸君還可列舉更多的應用場景或用途,歡迎文後補充,共同弘揚作為國粹之一的印文化。

相關焦點

  • 馬雲對話書法學生:印章刻得不錯,稍微整齊了些!
    看到學生篆刻的印章時他忍不住接連稱讚更表示自己對篆刻也很感興趣馬雲和學生的對話如下馬雲>學生:因為它是漢印馬雲說自己對篆刻這個東西也很感興趣雖然看不清學生刻得究竟如何但從視頻可以看出連誇多次據知情人估計這印價格約160萬肯花巨資刻一個印章如果沒有對篆刻藝術本身的喜愛是很難做到的近年來
  • 馬雲對話書法學生:印章刻得不錯,稍微整齊了些
    學生:因為它是漢印馬雲說自己對篆刻這個東西也很感興趣據知情人估計這印價格約02杭州市政府為其頒發「功勳杭州人」印章9月7日杭州市委、市政府授予馬雲「功勳杭州人」稱號馬雲從杭州市委書記周江勇手中接過榮譽證書和印章看來馬雲對篆刻的愛是眾所周知的
  • 迪普科技:證照及印章管理辦法
    第五條 公司業務專用章指刻有「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字樣的,專門適用於合同、財務、發票、人事、投標、發貨等專門用途和範圍,經過公司授權,具有相應法律效力的印章。2、董事會印章保管人必須認真審查和了解用印內容,查看審批流程,並負責文件的登記、存檔、保管和查閱。對特殊原因(如相應權限人出差等)無法履行正常審批手續的,可由印章使用申請人會同印章保管人,通過電話、簡訊等方式報相應權限人批准後蓋章,但印章保管人必須登記備案,並及時補辦審批手續。3、董事會印章實行登記制度。
  • 公司的各類印章分別有什麼用途?
    財務部門可以不是公司印章管理的部門和負責人,但應該是使用公司印章較餘的崗位。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公司印章的知識。武漢公司註冊刻印多少錢?1、 公司印章的類型和用途是什麼?雖然大多數人都想把印章封糟糕,但總會有一些偏差,特別是圓形印章。但當計算機生成印章時,默認情況之下必須是100%正。(5) 看看位置。看看印章是否在協議的空白處或文本之上。通常來說,真正的印章印在公司的名字之上,而劣質的虛假印章就好像被密封在空白處,因為偽造的印章是用電腦製作的,如果把它放在文本之上,它會擋住前面的文字。
  • 印章的形式規律 - 節選《印學總論》
    印學的文化價值、藝術價值、主題思想最終都體現於印章藝術作品之中。印章以客觀存在的形象來表現這一切,其形式承擔著整個表達的任務,因此對於印章形式的錘鍊是相當重要的。在處理形式時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形式的目的在於表達主題、思想感情,這是形式的必然法則,明乎此才不致於墜入形式主義的泥潭不能自拔。
  • 教你把印章賣給對的人——公司印章如何挑選?
    企業在註冊時最先會接觸到三種印章,即公章、法人章、財務章,公章的用途最多,除法律上有特殊規定外(如發票印章),公章均可代替其他印章行使法人權力,對外籤訂合同及其他法律文件,具有極高的法律效力(但不能用於銀行業務,以及與財產相關的業務)。
  • 馬雲去上海,拜會了給他刻雞血石印章的那個書畫篆刻大家!
    集體合影馬雲與韓天衡的交集始於何時,不得而知。但早在今年4月份,有一則新聞,就把他和韓天衡先生聯接到了一起。韓天衡先生在他的朋友圈曬出了兩方雞血石印章,並配文「不一樣就是不一樣。韓天衡為馬雲所刻雞血石印章
  • 明清名印談:胡正言印章的得失,析胡正言4方朱文印
    胡正言(1584-1674),安徽休寧人,久居南京。胡正言曾任明季武英殿中書舍人,是文學侍從之官,又曾入復社,但未能在仕途上有所作為,卻以天啟七年(1627)刻成木版《十竹齋書畫譜》而名重一時。後又於崇禎十七年(1644)刻成《十竹齋箋譜》,以餖版拱花的精美製作工藝聞世。
  • 不會有第二個「馬雲」,會有第二個「杭州」嗎?
    儘管馬雲此前已明確表示,不當董事長不等於退休,作為一個「閒不住的人」,未來肯定仍會有不少公開活動,但在這個特殊的時間點上,網際網路大佬的流量屬性再度爆發,微博上,#最後一天上班的馬雲# 話題閱讀量達到了4.1億。
  • 談月色,她的溶溶之印,被鈐在一株又一株的梅花之上
    談月色是廣東順德女子,她原為民國女尼,遇南社名士蔡哲夫後還俗,她書畫二妙,篆刻也是一絕。疏影橫斜,暗香浮動。談月色的溶溶之印,被鈐在一株又一株的紅梅、白梅、墨梅圖上。陸恢制《談月色還俗圖》「月色拓本」印章還俗之後的談月色,從此半夜梅花入夢香,與蔡哲夫小飲雅集、登高作賦、風雅同調,沉浸於書函、篆刻、博物、碑版之中,自覺不自覺地描畫著「趙李情緣」的雅致舊夢。
  • 跑通線上辦公「最後一公裡」 杭州率先上線區塊鏈技術電子印章應用...
    7月17日,「數字經濟第一城」杭州市上線全國首個區塊鏈電子印章應用平臺,未來,杭州市企業電子印章將脫敏上鏈,實現用印行為的真實可追溯和不可篡改,徹底杜絕「蘿蔔章」風險。據悉,這一平臺依託浙江省統一電子印章平臺和杭州城市大腦,由杭州市數據資源管理局負責,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杭州市公安局參建,攜手螞蟻區塊鏈共同開發完成。
  • 常寧·中國印山景區開園,市民盡享印章文化盛宴
    為進一步提振消費信心,推進旅遊經濟復甦,4月29日,常寧市按照「線上線下結合,前期後期互補,落實防控措施,重在擴大影響」的思路,以「中國印山·天下常寧」為主題,舉行常寧·中國印山景區開園儀式,常寧.中國印山景區再次引得萬眾矚目,各界人士盡享印章文化的饕餮盛宴。
  • 百年西泠第五期 | 「用印」之道——鈐印要略+印章使用方法
    所以需要安排好符合畫面章法布局和風格特點的印章位置。鈐印,它又稱作加蓋印章。而印章又分朱文印和白文印兩種。朱文印又稱陽文,即字是凸出的,印在紙上字是紅色的;白文印又稱陰文,即字是凹陷的,印在紙上字是白色的。(一)書畫家常用印章的種類1.姓名印。含字號、齋館、籍貫、年齡等內容。
  • 篆刻經典細讀:沈野《印談》的讀書筆記
    學篆刻,必然要接觸和學習前人的印學理念,以前我曾將吾丘衍《三十五舉》全文逐字逐句做過介紹,那是第一本印學專著,今天,我們再來談第二本較為重要的印學著作,即明代沈野的《印談》。沈野是江蘇蘇州人,而中國的印學在晚明時期,蘇州是地理上的中心。
  • 為什麼篆刻印章都喜歡劃破印邊?
    於是,趙孟、吾丘衍等大家整理秦漢印章的字法、篆法、章法等技法規範,但此時,趙、吾等人的倡導並不能形成風氣,文人都自傲嘛這一時期,大量印學理論開始出現,朱簡的《印經》、《印章要論》;甘暘的《集古印說》;沈野的《印談》;周應願的《印說》;徐上達的《印法參同》……更重要的是,這些印學經典著作,都把「印宗秦漢」奉為圭臬,到了清朝,流派印大舉興起,各大家無一不在漢印裡尋求理論和技法之道,而此時,大量古代印璽、金石原印的出土,讓大家可以更直接地從秦漢古印裡尋找源頭,至此,印宗秦漢,成為篆刻學最基本最重要的學習
  • 毛主席的這些印章你見過嗎?
    債券上圈出部分是隸體朱文的「毛澤東印」,(PS:朱文:白底紅字;白文:紅底白字)這是毛主席的私人印章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出現在債券上。「經濟建設公債券」面額從5角到5元不等,背面還註明了還息日期、年息五釐等字樣;這枚私人印章的用途是表明認可:毛主席認可債券的發行,承諾債券上記載事項的有效性。
  • 印之美!細數趙之謙104方印章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嘉興桐鄉市,去看一看收藏在君匋藝術院內的趙之謙104方印章。桐鄉市內的君匋藝術院,以集中收藏了晚清印壇三大家趙之謙、吳昌碩、黃牧甫的原印,共424方,為海內首富而名播遐邇。趙之謙詩、書、畫、印兼擅,因為生活所迫,也曾大量鬻賣書畫。唯獨印章,極其珍惜,一般不為外人刻。
  • 公司印章管理須知系列:(1)印章的種類與刻制
    申請審批流程繁瑣、印章保管難度大、用印過程無法監管、用印記錄無法追溯…… 有關公司印章的種種問題,章管家將通過「公司印章管理須知」系列報導,圍繞公司印章的刻制、保管、使用、作廢等法律知識和案例,進行多角度分析和解讀。
  • 篆刻入門:三方商璽,印章史的起點(附10方漢印樣本)
    (文人印)也就是說:所有的篆刻作品都是印章,但並不是所有的印章都是篆刻。最早的印章大抵等同於現在的普通印章,像公司的辦公印鑑一樣,其功能在於憑信;後來發展出來的篆刻其主要功能是為了藝術欣賞,多用於書畫鈐印或篆刻展覽及篆刻收藏。但篆刻是從印章發展來的,因此,要研究和學習篆刻,最好的辦法,還是從印章開始學起。
  • 印章一小方,內藏天與地——古代印章發展史
    印章,又稱「印信」,自古至今是信用的證物和權力的象徵,我國的印章歷史,源遠流長,印章三千年,是一部印信史,更是藝術史。在印章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可以大概地把印章分為官印和私印兩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