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分享:對於《志工精神十二條》的理解

2021-02-22 廣東盛和塾

我叫紀正,是二十六度數字科技(廣州)有限公司創始人,也是廣州盛和塾塾生。我是六項精進第598期學員,明德老師在第三天的課程中提到,要想對六項精進有更深一步的體驗和認識,就去當志工。

非常幸運成為六項精進616期志工中的一員。三天半的高強度工作讓我感悟到了做志工的真正意義。

志工精神第一條:傳播正能量,把愛傳出去的人才可以當志工。

當200多位學員剛走進六項精進的課堂時,周圍都是陌生人,如何讓一群陌生人快速敞開心扉融入到六項精進的大家庭需要每一位志工用真愛感化每一個人,讓每一個人能夠感受到六項精進的強大正能量場,用

志工精神第二條:孝親尊師,心懷感恩的人才可以當志工。

百善孝為先,沒有孝心的人也不會有感恩的心,更不可能傳播正能量去影響身邊的人,所以只有心懷感恩的志工才能感化現場的每一位學員,用感恩喚醒感恩。

志工精神第三條:可以徹底放下所有外部事物,全情投入當下工作的人才可以當志工。

任何一件事情只有做到極致才會產生價值,要想做到極致只有全情投入,當志工面對十多位學員時,只有全情投入才能學員快速進入狀態,用專注喚醒專注。

志工精神第四條:,行走坐臥隨時保持儀態,率先垂範給他人做楷模的人才可以當志工。

工作需要儀式感,有儀式才能全情投入,只有全情投入才能做到極致,只有做到極致才能產生價值,志工用儀式感召每位學員的全情投入,用儀式感喚醒儀式感。

志工精神第五條:親切和藹、不發脾氣、保持柔和笑容,有積極人生態度的人才可以當志工。

志工面對來自不同地方,不同性格,不同價值觀的學員,只有用親和的感召力才能讓形形色色的學員彼此間快速產生信任,破冰效果才會最好,用親和喚醒親和。

志工精神第六條:可以晚睡早起、精氣神具足的人才可以當志工。

當學員一早走進會場,第一眼看到的是精神飽滿,積極向上的志工時,學員也會用最好的狀態開始這一天的課程,用努力喚醒努力。

志工精神第七條:善於打掃、整理、不怕麻煩並樂於做重複簡單小事的人才可以當志工。

學員在一個整潔有序的會場學習體驗,注意力才能集中,收穫才能最大,這就需要志工重複不斷的將會場的每個角落隨時整理的乾淨整潔,用有序喚醒有序。

志工精神第八條:可以正確聽取別人意見,並及時進行反饋的人才可以當志工。每位學員對六項精進課程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都是不一樣的,志工對每位學員的反饋和意見要保持中立的態度,包容各種觀點和意見,及時進行正確反饋,讓每位學員的收穫最大化,用包容喚醒包容。

 

志工精神第九條:善於發現他人優點,能夠激勵團隊士氣的人才可以當志工。

激發每位學員學習的積極性最好的方式是對他的肯定,通過肯定學員優點讓他建立自信,這樣學員才能積極主動的投入學習,用激勵喚醒激勵。

 

志工精神第十條:不計較、不比較,樂於幫助、關懷他人,具有團隊協作精神的人才可以當志工。

每一位志工帶領一個學習小組進行三天的深入學習,中間每位志工都會遇到各種困難和問題,如何讓200多位學員取得最大收穫需要每位志工團結協作,用關愛喚醒關愛。

志工精神第十一條:每日誦讀經典、堅持打卡、堅持踐行六項精進的人才可以當志工。

要成為志工必須是一個優秀的人,要成為優秀的人必須具備六項精進中的六種能力,將六項精進血肉化,用踐行喚醒踐行。

  

志工精神第十二條:願意共同感召十萬家企業,共同為商業立心,為企業立命的人才可以當志工。

志工這個崗位是神聖的,他是每位學員課堂的嚮導,更是靈魂的導師,用願景喚醒願景。

二十多位志工是六項精進會場的二十多根支柱,支柱的質量決定會場的質量,企業的經營管理者何嘗不是這樣?志工精神十二條同樣是企業管理者必須具備的十二種能力。感恩明德老師、常德老師、屹德老師、旭峰老師大愛無疆,阿彌陀佛!

感謝我們小組家人給我成長的機會,感恩您們。

相關焦點

  • 歸心之旅‖第656期《六項精進》志工感悟
    昨天回到公司第一時間就同家人們分享了學習感悟,結合這幾天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積極的正向的方式引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何把志工學習的成果落實到自己企業經營管理中,感覺自己在經歷了十次志工學習後,終於開了一點點竅!把志工學習中的熱情落地到熱愛工作中去,把純粹為學員好的發心落地到工作中為夥伴盡力中去,把志工學習的能量實實在在的轉化為經營中的生產力,這是我這次志工學習最大的感悟和收穫!
  • 做阿彌陀佛的「志工」
  • 揭秘慈濟「福田志工」:福從做中得歡喜
    福田志工(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福田一方邀天下善士,心蓮萬蕊造慈濟世界」,您知道在志工體系裡有一種名稱叫「福田志工」嗎?在慈濟各會所,「福田志工」要等候排班才能排得到,甚至還有白領階級、教師,都極為期待能在假日可以獲得承擔「福田志工」的機會,是什麼原因讓他們「歡喜耕福田」?證嚴法師於7月份行腳到臺中時,「福田志工」分享了他們如何「福從做中得歡喜」。
  • 慈濟志工監獄鼓勵受刑人 過來人分享動人故事
    慈濟走入臺中女子監獄為人文關懷活動進行圓緣,不僅演繹現代版新西遊記還有更生人轉變為志工的現身分享,慈濟志工更期許受刑人可以堅定戒毒的心攝影/遊平如慈濟志工蔡天勝以過來人身分分享「生命的轉彎處」,勉勵獄中同學改過遷善轉命運並要及時行善行孝攝影者/遊平如
  • 大陸人看臺灣:志工臺灣 你不必刻意找尋(圖)
    中新網3月25日電 臺灣《旺報》25日刊載文章《大志工文化-志工臺灣 你不必刻意找尋》一文,文章稱,在臺灣的短短一段時間裡,我們雖以「志工」為主題開展旅程,但我漸漸發現,其實不必刻意去找尋帶有「志工」標識的人或事,只是在平時經過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志工服務的存在,在日常生活的細節中就可以感受到志工精神的傳遞,因為志工服務不只是一種情懷,它更是一個個體的生活態度,一份對於社會的體察和關懷
  • 【美在路上】韓翼之:我為什麼去做志工?
    一般人的觀點認為一個人想要保護自己就要有所防禦,但擁有大愛精神的人卻是全然敞開的,柔軟的,無所畏懼傷害反而不會被傷害。慈悲與愛具有強大的力量。志工團體倡導美善生活和大愛精神,以人與人之間的善緣、人與社會之間的良性互動、人與環境之間的天人合一,建立理想的生命關係網。我作為志工中一員,體驗到了這種心理療愈過程。
  • 廈門長庚醫院的臺灣志工:有情有義的「黃背心」
    在長庚醫院門診大廳的志工服務點,當班志工正在為病患解答疑問。「王永慶先生對我丈夫提攜有加,全家人非常感恩,對於他創辦的長庚醫院,我有一種特別的感情,希望能為醫院做點事、幫些忙。」由此,施素娥走上了這條志工路。  2009年5月6日,長庚醫院創辦一周年之際,志工服務隊正式成立。起初,這支隊伍只是道地的「臺商太太志工隊」,10名志工全部是臺商太太。「大家有閒暇時間,又受臺灣志工理念的影響,樂意做志願服務。」
  • 慈濟訊息:休假做志工 灑掃耕心田
    (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攝影:黃天河) 上海閩行區承擔蘇州福田志工的人群中,多了年輕的生力軍,大家或呼朋喚友,或攜家帶口,有母女、父子、祖孫、夫妻、親戚、朋友......一同前往蘇州志業園區做場地的打掃。這次蘇州福田志工參與人數清理環境的人數是本年之最,兩部大巴載著103位家人滿滿的愛心,一早從上海出發。
  • 慈濟視頻:龍坪鎮物資發放 四百學子傳承志工精神
    2013年1月13日  民族中學有443位學生接受慈濟志工的助學幫助,從2006年起志工的關懷不間斷,不僅在當地發物資也發放助學金。高二住宿在學校的謝海豔同學是村內第一位女高中生,明年就要考大學了,她希望自己可以考上師範學校回鄉服務。
  • 慈濟志工的「善因緣」:慈濟是可以實踐佛法的平臺
    在舉目儘是災情的災區,在不知如何投入協助鄉親賑災之際,看到一群藍天白雲的慈濟志工,遠從國外來斯裡蘭卡救援的身影,斯裡蘭卡籍的蒂露旭(Kottage Shamali Dilrukshi),在看見「一方有災、慈濟就在」的安心身影,也促成她發願成為助人的慈濟志工的「善因緣」。
  • 臺灣青年志工交流夏令營在濟開營
    7月11日,第四屆臺灣青年志工公益交流夏令營活動在濟南市商河縣玉皇廟鎮中心小學開營。臺灣蕭登旺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蕭文億、嘉義市志工服務協會監事黃榮利及臺灣志工一行19人,濟南市臺辦、商河縣政府及相關部門領導出席開營儀式。  開營儀式上,濟南市臺辦副主任張魯明說,臺灣的志工服務成為了臺灣日月潭、阿里山之外的又一道亮麗風景。臺灣同胞友愛、奉獻的志工服務精神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儒家思想一脈相承。
  • 育才實驗學校2015級部家長志工駐校辦公組成立
    5月25日下午,在北校區二樓會議室,育才實驗學校迎來了2015級部富有責任感、奉獻精神,關心教育,關注孩子健康成長的駐校組20名家長志工。
  • 想透過當國際志工認識世界,不可以嗎?
    想參加國際志工前,一定要在臺灣做志工嗎?難道這樣才有資格做國際志工嗎?我參加國際志工不只是幫助他人,我其實滿想了解當地的文化,但家長總對偏僻地區有許多危險與未知的想法,拒絕小孩做國際志工 。國際志工真的有許多危險嗎(例如印度)?
  • 大陸慈濟:武漢志工呈現勸人行孝心靈盛宴
    參與冬令發放的志工,曾經有過的疑惑,在參與過2013年3月24日武漢慈濟小區志工研習第一期培訓後豁然開朗。 看看慈濟 葫蘆裡有什麼寶在武漢志工們的努力下邀約,參與本次研習學員除了武漢地區外,還有來自湖北鄂州、宜昌、孝感、紅安、襄陽及河南駐馬店等地的學員,不辭辛勞地前來參與此次盛會。
  • 臺北地鐵志工選拔如馬拉松式大考 需學簡易急救
    作為捷運文化的一部分,志工服務在臺北捷運站無處不在。只要你有困難,那些身穿藍背心、頭戴小橘帽的志工,必然會挺身而出、主動上前服務。   「志工宛若遍布臺灣各地的牽牛花,他們的服務看似微小,卻靜水流深地提升了臺灣文化環境的整體氣質。」對於志工,臺灣知名作家龍應臺有著如是評價。   張瑞發是臺北捷運志工隊伍中最資深的「牽牛花」,今年已85歲高齡,服務時間長達15年之久。
  • 蘇州慈濟舉辦華東醫療志工領隊培訓
    日前,蘇州慈濟門診部舉辦了華東醫療志工領隊培訓。參加培訓的學員都是遠道而來的非蘇州籍志工,這也是蘇州慈濟本年度第三次舉辦此項培訓。  培訓的內容包括了如何戴口罩,如何正確洗手、如何協助市民高效完成報到手續等細節,門診部醫務人員向志工介紹了檢查項目的內容、志工在溫馨小站需要和市民確認的信息等,並播放了醫療團隊精心製作的「醫療志工的教育培訓影片及簡報」,整個培訓貫穿了展現有溫度的醫療人文關懷。醫療志工是慈濟醫療的一大特色,蘇州慈濟門診部每天都有醫療志工服務,為前來體檢就醫的市民提供服務。
  • 光泉法師要求志工聽聞正法 樹立正見 服務社會
    他說:雲林志工不僅僅是靈隱寺的志工,更是三寶的志工、眾生的志工。他要求雲林志工親近三寶、聽聞正法,樹立正見, 服務社會。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值此己亥新年即將到來之際,杭州靈隱寺隆重舉行「雲林志工團聯誼會」,可謂因緣殊勝!
  • 得之大陸報之大陸:義務為病人理髮的臺灣志工
    得之大陸報之大陸:義務為病人理髮的臺灣志工 2018-07-19這項義務理髮的志工工作,古祝瑛已經堅持了一年多。  出生在臺灣埔裡小鎮的古祝瑛,從小就熱衷於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她介紹:「我在讀高中時,就和幾個朋友參與了認養孤兒的項目,大家每個月省出幾百塊錢,捐給孤兒當生活費。」  高中畢業以後,古祝瑛前往日本求學,拿到國際美容師執照後回臺灣。一年後,跟隨著到蘇州相城區投資設廠的丈夫,古祝瑛開始了她在大陸的新生活。
  • 臺灣寫真:海峽兩岸青少年臺北交流志工理念
    臺灣寫真:海峽兩岸青少年臺北交流志工理念
  • 加拿大48歲單親媽媽 因何要成為慈濟志工?
    來自加拿大的桑佳在「2018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上受證成為慈濟委員(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做慈濟志工的經歷,讓桑佳深受感動,她決定調整班表,每周二、六全天休息,跟閨蜜的媽媽一起全心做慈濟志工。除參與慈濟慈善活動外,桑佳還報名禪修。接觸慈濟之後,桑佳開始改變,同事開始主動親近桑佳,上班氣氛融洽,親子關係也因分享所見所聞、關懷弱勢而改變,大兒子甚至鼓勵她多多參與志工活動。這促成桑佳來中國臺灣參加「2018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並受證慈濟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