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對於花一般的孩子來說,這扇窗戶更像是鑲了金邊一樣,寶貴得很。
每次帶孩子去醫院體檢的時候,眼科醫生總是會叮囑幾句 :
孩子還小,家長要注意對孩子視力的保護,三歲之前,最好不要讓孩子看手機和電腦,更不能長時間看。 因為電子產品散發出的藍光和不停變換的圖像,都會刺激到孩子脆弱的眼睛,影響孩子視力的發育。
英國知名生物學家和心理學家 建議家長: 我們應該像限制孩子攝入高熱量的垃圾食品一樣,嚴格控制孩子每日坐在電視機前的時間。 但是很多家長依然會產生困惑: 明明已經十分重視對孩子眼睛的保護,避免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 嚴格限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但為什麼孩子的視力還是出了問題呢? 其實,造成孩子視力不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我們往往只是看到危害孩子視力的「表面因素」,而忽視了影響孩子視力的這四大「原罪」! 先天遺傳 近視,分為生理性近視和病理性近視。
有調查顯示,如果孩子的父母都是近視眼,那麼他們的孩子就有33%的可能也成為一個近視眼。 不過各位家長也不用過於擔心,病理性近視在近視眼中是非常罕見的,只佔2%,大多數人只是生理性近視,不具備遺傳性。
環境影響 除了先天遺傳的因素外,環境對孩子視力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 比如家裡面使用的各種LED燈逐漸取代了傳統燈具。LED燈節能環保,和傳統的白熾燈相比,擁有更長的壽命。 但是最近一則微博熱搜將這份平靜打破,內容顯示 法國衛生局報導稱LED燈會對視網膜造成永久性傷害,嚴重者可致失明! 小家長查閱法國當局的報導, 內容主要強調LED燈發射的藍光對視網膜的損傷,導致視力的下降,增加與年齡相關的黃斑變性,甚至是誘發失明。 研究表明,LED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屏幕不會對眼睛造成損害,但用於汽車前照燈的強烈燈光可能會損壞我們的眼睛。 藍光危害波及人數眾多,世衛組織(WHO)愛眼協會公布: 每年因藍光及輻射導致全球超過30000人失明。 據 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數據 顯示:
在中國4.2億網民中,63.5%的網民因藍光、輻射有視力下降、白內障、失明等不同程度的眼疾。
令人擔憂的是,兒童更容易受到這種幹擾。 比如:
☑ 有研究數據表明: 2歲前,在開著小夜燈房間裡睡覺的孩子近視的比例是不開燈的1.24倍;在開著大燈的房間睡覺的孩子近視的比例是不開燈的1.45倍。 那麼,LED燈還能用嗎? 根據國際和國內現行標準,藍光視網膜危害可分類為四種:
目前被用作LED照明的基本為零類和一類危害,如果是二類危害則有強制性標籤(眼睛不能盯著看)。 經過國家質檢上市的LED燈,其藍光危害風險和其他光源相近,均在安全閾值之內。 因此,這些日常生活使用的光源和燈具按照正常途徑使用,對人眼無害,我們也不用過度擔憂。 ✍ 家庭中正確使用照明燈:
家庭照明考慮使用「暖白色」LED燈,同時注意使用方法:
讓孩子過分攝入糖分 家長們都知道,吃含糖量過多的食物對孩子的牙齒不好,不止如此,當孩子攝入過多的糖分時,視力也會受到相應的影響。 因為糖分在人體內代謝的時候,需要消耗大量的維生素B1,並會降低體內鈣的含量。 維生素B1 對人的視神經有養護作用,如果孩子身體缺乏這種維生素了,就會使視神經的傳導出現障礙,從而導致孩子視力的下降; 而 鈣 是眼部組織的「保護器」,如果缺鈣,會造成視網膜的彈力減退,晶狀體的壓力上升,很容易發生近視。 為了孩子視力著想,孩子的飲食需要格外注意。 所以,為了孩子能夠擁有一個良好的視力,家長需要在孩子飲食方面避免讓孩子攝入過多的糖分。
缺乏戶外運動 隨著各種迎合孩子口味的電子產品的出現,孩子本該出去玩的時間完全被電子產品所佔據。 ☑ 有調查數據顯示:
平均每周出去運動3個小時的孩子患近視的概率要比平時每周出去運動14小時的孩子高出9倍。
☑ 眼科專家也透露: 適當增加孩子戶外活動的時間,讓孩子暴露在大自然的光線下是一個預防近視眼的有效方法。 因為戶外明亮的自然光線,能夠刺激孩子的瞳孔,使眼球的收放能力變強,多接觸室外的光線,還能促進 視網膜分泌多巴胺激動劑,這種物質能夠有效阻止孩子眼軸增長,並預防近視 。
呵護好孩子的眼睛,家長們則無旁貸。 從現在起,注意孩子的眼部衛生,避免孩子長時間用眼,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並定期帶孩子進行視力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