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這個世界上,缺少很多東西,但就是不缺少矛盾。
生活中的朋友關係,家庭裡的親子感情,職場上的上下級、同級關係,家庭和學校……都有或大或小的矛盾。甚至你一個人獨處時,內心都可能分裂出幾個自己在糾紛、爭論、攻伐。
利益的糾紛
世界上的利益,無非是物質的利益和精神的利益。大自然中,老虎追殺梅花鹿,獅子撕咬犀牛,兩條狗爭搶骨頭,都在圍繞著利益而戰。
社會雖然是一個大家庭,但也割裂成不同的個體。個體與個體是有聯繫,所以很多利益是共同擁有的,像公路、自來水、電氣等。個體與個體也是相互獨立的,既然獨立,那利益也就可以相互獨立,如私人財產、個人的名譽、個人的自由等等。
當一個人追逐一個利益時,對另一個人的利益有了明顯的或潛在的損害,那麼另一個人就可能反對,二者的矛盾從而誕生。例如:一個富豪死後,他的子女對財產的爭奪,一個人拿多了,另一個人就會不滿意,於是矛盾就誕生了。又如:一個人在公共場合吸菸,對於周圍的人產生了潛在的威脅,那矛盾也就誕生。
而利益糾紛的另一種情況是這樣的:一個人必須要做一件對另一個人有好處的事情,如果前者不做,那麼後者的權益就受到了侵犯,矛盾也會由此激發。例如:學校中老師不管一名學生,家長就認為老師侵犯了他孩子的權利。又如:老闆不給員工發工資,那麼員工的合法權益就受到了侵犯,上下級之間的矛盾產生。
立場的不同
還有一種激化矛盾的東西,就是立場,簡單來說,就是屁股決定腦袋,你所在的位置決定了你的立場。
一般而言,大多數人都會站在自己的立場想問題,為自己所處的立場謀利益。比如:不同膚色的人種之間;學生和老師之間;員工和老闆之間;客戶和店主之間。
如果兩個人私人關係很好,但他們站的立場是對立的,那麼兩人之間也會有矛盾。
一隻老虎會站在綿羊的角度去思考嗎?如果它真的這樣思考了,然後不去吃綿羊,就會把自己餓死!在法庭,雙方的律師也都站在僱主一方的立場去打一場官司。
解決矛盾的方案
有矛盾不可怕,因為世界上處處充滿著矛盾。將關注點聚焦於——如何解決矛盾是更好的選擇,這比一直仇視對方要高明得多。
第一種方案:均衡利益分配,兼顧二者的利益。
第二種方案:有問題積極溝通協調,而不是動輒升級矛盾。
當然,仇恨對方也是一種矛盾的解決方案,最終會導致更大的矛盾,直到矛盾累積到不可調和的地步就爆發,雙方產生激烈的對抗,直到一方完全落敗,或強力的第三方的介入,或雙方都清醒過來,才能結束這一場矛盾。
你和誰有矛盾?願意協調解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