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當當網
知名經濟學者裡既能把經濟學寫活又有相當文採的,首推張五常。張五常是誰?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阿爾欽的學生,芝加哥大學科斯、弗裡德曼的同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諾斯、巴澤爾的同事,前香港大學經濟及金融學院院長,熱衷於從真實世界獲取經驗、解釋真實世界,滿頭愛因斯坦式的白頭髮,用粵語演講(帶有御用普通話翻譯),大名鼎鼎的經濟學家的張五常。說再多,也無法講完我對他的景仰和膜拜。
△張五常本人,圖片來自Google搜索
張五常的求學和工作履歷令人羨慕,在讀大學以前,他沒有接受完整的小學和中學教育,甚至兩次被學校開除,按照他自己的說法,老師和同學們都跟不上他的思維,總是天馬行空、獨來獨往,學校教育反而是一種束縛。但是有一點非常重要,雖然和老師和同學們的合作不順利,但是得到了一些老師的賞識,有老師跟他說,你一定能大學問家(大致意思)。後來輟學打算幫忙處理家中生意,在加拿大短暫停留時,有老師跟他說,你應該去讀書,於是他就申請了幾所學校,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錄取。在UCLA師從阿爾欽,讀到博士畢業,在芝加哥大學做博士後研究,遇到科斯和弗裡德曼,這些都是大師級的人物,而張五常可以和他們談笑風生,羨煞人也!先後在芝加哥大學和西雅圖華盛頓大學任教,1982年回到香港,在香港大學經濟及金融學院任教,並擔任院長,直至退休。
張五常研究經濟學最大的風格是深入到真實世界中,為此曾經帶同學們在街頭賣桔子(見《新賣桔者言》)、投資工廠、觀察玉石交易等,從真實的經濟行為中提取經濟思想,應該是經濟學研究的不二法門,這也是斯密給出範本,在《國富論》裡斯密從工廠生產提出分工原理。現在很多人偏向於在書齋裡分析二三手的數據,以此指點江山,但是像張五常這樣如此具體如此深入地參與和觀察真實世界,實在少有,除了張五常之外,我還知道北京大學周其仁教授,也是這樣風格,我很敬佩他們。
早年讀過他的《新賣桔者言》、《佃農理論》等知名著作,前者是可稱之為經濟學散文,後者是專業學術論文,他的博士學位論文是也。不論是科普性的還是學術性的文章,都處處體現奇思妙想,似筆下有神。對經濟學專業人和熱愛經濟學的讀者來說,張五常的文字都是我極力推薦的。
△我的藏書章
說說《經濟解釋》這本書。
講的是經濟學的基本原理,關於需求、供給、收入、成本、價格、制度等,都是基礎的經濟原理,經濟學的魅力主要在基本原理和基本思想,經濟學的作用在於解釋真實的世界,如張五常所說:「除了解釋現象和行為,經濟學的整體沒有其他好去處」(見《經濟解釋·序》)。
△張五常本人題的書名,他自稱書法家。右下角是我的印章。
一共四卷,分別是《科學說需求》、《收入與成本》、《受價與覓價》、《制度的選擇》等,每卷八章或九章,每章五六節、七八節,每節若干單元,全書大概七十多萬字,這是根據每頁字數和總頁數估算,一共一千多頁,有點長,但是內容豐富,一本頂五本。
推薦這個四卷本的《經濟解釋》至少有五個理由:
第一,講的是經濟學基礎原理,與真實的生活密切相關,俗語叫接地氣,專業讀者和非專業讀者,都可以讀。
第二,文筆流暢、優雅。凡做學術之人,寫幾萬字不難,但是寫成活文字,普通讀者也能讀,實屬不易,這也是一種能力。張五常的筆下都是活文字,讀之猶如和睿智長者促膝談心。
第三,章節安排也是活的。有一類書叫做教材,這類書裡面還有一個子類叫做中國教師「編」的教材,其章節安排猶如怒目金剛,一板一眼,如果不是考試,一輩子不想讀。但是《經濟解釋》的章節安排充滿趣味性,引人入勝。
第四,排版非常友好。書分兩種,排版好的,排版不好的。所謂排版,包括字體、字的大小、字的間距、行的間距、段落間距、四周留白等等,友好的排版是對讀者的尊重,也體現了作者和出版社編輯人員對美的追求。《經濟解釋》對此全有考究,堪稱匠心之作。
第五,我曾經說過,一般作者寫的書,有選擇地讀,,大師級作者寫的書,必讀。為什麼?這是他一輩子學習、研究、體驗、觀察、思考、寫作的精華,讀其他的一百本,不如這一本。
△書中關於壟斷的分析,以鄧麗君為例
我前兩年讀過一遍,今年還要再讀,爭取每隔一年讀一次,溫故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