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模型思維,大佬們都用的高級思考方式

2020-12-13 ONE逍

偶然的一次機會,知道了《和時間成為朋友》這樣一本書,知道了李笑來,一位新東方英語老師出身的創業者。這本書教會了我,人的思想就像作業系統的軟體,需要不斷升級。基於這個原則,這幾年不斷的學習關於思維升級的書籍,包括《窮查理寶典》、《原則》、《模型思維》等書籍。

讀的多了,發現這些大佬都有一個共通的特點,就是他們都掌握了不止一個學科的知識模型,他們都提倡要學習眾多重要學科的知識,建立屬於自己的一套多元化模型思維。

為什麼呢?因為當你手上只拿著錘子的時候,你看什麼都會是釘子。單一化的知識體系會造成狹隘的視野,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其實就是體現了一個人的視野有限,如果幾個人加起來,多了不同的視角,就能更好的理解問題。

芒格提到,當多種思維模型加在一起,往往能夠帶來特別大的力量,不僅僅是幾種力量之和,而是疊加和放大的效果。

因此多元化模型思維,是成為高手必備的高級思考方式。

一、什麼是多元思維模型

了解多元思維模型前,我們先來看什麼是模型,模型就是經驗的抽象集合,比如我們所熟悉的物理學萬有引力、數學中的勾股定理等公式定理,本質上都是模型,模型是我們對世界的數據化科學的分析結果。

管理學家羅素·艾可夫的《從數據到智慧》系統地表述了DIKW體系,即從低到高依次為數據(Data)、信息(Information)、知識(Knowledge)及智慧(Wisdom)。

第一層,叫數據。比如我們看到數字37,100,12345等,在沒有單位和使用場景的時候,它們只是單純的一個數字。

第二層,叫信息。當我們給這個數字添加單位的時候,它就變成了一個信息,比如37攝氏度代表溫度。

第三層,叫知識。把信息放到一定的場景中,形成了知識,成為我們做出選擇和判斷的依據。比如37攝氏度是體溫的話,代表這個人體溫正常,如果是38攝氏度就表示發高燒了,需要治療,這個時候37攝氏度背後是一套判斷人體溫度的理論體系,通過它,醫生就知道如何治療病人。

第四層,叫智慧。是指你面對不同的情況,在多個模型之間,做出選擇切換的能力。比如當一個人發燒、拉肚子、頭疼等多病症的時候,你用發燒的知識就不夠用,還需要更多關於人體治療的知識模型來幫助你解決問題。

所以這裡的智慧就是思維模型,如果你能掌握多個學科的思維模型,並且能夠熟練切換,整合使用,這就代表你擁有多元思維模型。最高智慧的體現,就是同時掌握很多種模型,並且能夠根據環境,自由切換使用的能力。

二、為什麼要用多元思維

大部分人習慣於單一模型的思考,比如一個經濟學家,他的知識體系建立在經濟學上,所以他在生活中和工作中,都會優先使用經濟學思維考慮問題,比如供需關係、價值交換、稀缺性等角度。

假如面對這樣一個問題:明星的收入為什麼大大高於普通人?

普通人會思考:因為他是明星唄,出名了就賺錢,看運氣的。

經濟學人會思考:因為供需關係、稀缺性,明星是注意力經濟,越有特色的明星,稀缺性高,市場上的注意力就會越集中導向它,從而產生的商業價值就越高。

由此可見不同的思維模型,看問題的角度會完全不一樣,理解事情的深度也會不一樣,那麼你基於這些做出的選擇不同,每個人的命運就不同,所謂知識改變命運,指的也就是你所掌握的思維模型越高級,越有用,對你幫助越大。

大部人為什麼平凡,是因為他們的思維模型缺乏深度、單一化和鬆散無聯繫。

缺乏深度,指的是每個人至少應該在一個領域先達到較深的水平,因為所有學科的底層規律是相通的,如果你沒有一門學科做深,代表你連一個點都沒打通,對事物的理解就不夠深刻。

單一化,讓你的視野太窄。比如職場中銷售、產品、運營之間經常吵架,互相說服不了對方,就是因為每個人都以自己的專業角度思考問題,沒有辦法理解對方的角度。

鬆散無聯繫,在生活中,很多現象可以用一個模型解釋,比如冪律分布廣泛存在於物理學、計算機科學、經濟與金融學等眾多領域中。也有很多模型可以解釋同一個現象。這就需要你不斷的使用這些模型,讓模型能夠相互串聯起來,形成體系化的用法。

總結來說,你需要掌握多門重要學科的理論,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需要經常使用它們,通過刻意的訓練,使之融合,形成你自己的思考習慣,你把這些不同模型使用的經驗沉澱總結之後,就形成了你自己的多元思維模型。

三、如何搭建多元思維

每個人在工作幾年之後,基本都已經形成了屬於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這裡的三觀其實就是他所掌握的底層思維模型構建起來的。所以搭建多元思維的第一步是先做深度的內省,整理自己已經有的思維模型有什麼?第二步是學習新的一些思維模型,第三步是不斷實踐總結形成屬於自己的思維模型。

1.整理已有的思維模型

這裡可以參考《原則》一書的做法,達利歐把自己經歷過的事情背後的思考模型,一點一滴的總結,形成了他的個人百科全書,其中高原則21條,中原則139條,分原則365條。《窮查理寶典》則是100條模型,《模型思維》24個模型。

你也可以把自己的模型分為適用生活的和工作的兩個方面。比如在工作上,你有哪些思考模型,SWOT、5W2H、黃金圈法則、九型人格、金字塔邏輯、番茄工作法、GTD等等,這些都是工作上常用的一些模型,這些模型你是否熟練並且可以交叉使用,是否在此基礎上有自己的獨有的思考模型。

把你的知道的都一條一條寫出來,然後進行分類,像《原則》一樣,對模型進行重要性排序,哪些是最高原則,哪些是中原則和分原則。以及這些模型可以使用的領域,這些模型的定義和使用方法,你都需要清楚的知道。

2.學習新的思維模型

人生一直在不斷經歷新的事物,科學也不斷的發展,因此終身學習需要像呼吸一樣,成為我們日常的一部分,讓自己不斷成長以便應對接踵而來的新問題。

你目前的底層思維模型可能不夠高級,導致你的成長空間受限。我們都知道科學的建立分為基礎學科和各種衍生學科,基礎學科是世界運行的底層規律,因此我們應當優先掌握接近本質的學科。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學校首先學習的是語文、數學、物料、生物、化學這些課程。

比如你是一個設計專業畢業的大學生,但是你想要進入股市,請問你的設計專業思維模型足夠支撐你在股市做出成績嗎?答案肯定是不行。那麼哪些學科的思維模型可以解釋股市的本質,這就需要經濟學、財務管理、投資這樣的學科來支持。

根據自己的目標,判斷是否已經掌握足夠的思維模型來應對,如果不夠,你需要在眾多的知識海洋中,找到優先級最高的哪些思維模型進行學習。

3.實踐總結,打造自己的模型

有人可能會說,為什麼我學了這麼多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那是因為你只學了模型,並沒有堅持執行。比如所有人都知道股市中不能追漲殺跌,但是真的股票瘋漲的時候,你還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貪婪去買入,結果就被套牢。

知易行難,達利歐的解決辦法是,鼓勵大家理性地把自己的錯誤和反思都記錄下來,做一個「專業的犯錯者」。一時的經驗總結,在大腦中只是短時記憶,像電腦的臨時內存,重啟就清空了,因此一定要理性地進行記錄和總結,並且經常回看自己的總結,提醒自己,嚴格執行,絕對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

把不斷重複犯錯的事情,形成最高優先級模型,每次出現類似的場景,讓你的大腦第一時間使用最高模型進行思考,提醒自己,通過這樣的方式,就能逐步正確的使用模型,並且形成自己的多元思維模型。

四、總結

最後總結,多元思維模型就是關於思維的頂級內功,它給了我們一條修煉思維的路徑,就是從自身已有的思維模型出發,不斷學習新的,融合舊的,最終形成屬於自己的多元思維模型。

有時候,無論你如何努力都達不到預期的結果,那麼就有可能是用錯了思維模型,這時候啟用多元思維,切換另一種模型,可能事情就迎刃而解。

用多元思維模型作為你的人生指南,可以幫助你理性、科學、有效的應對世界的複雜。

---END---

相關焦點

  • 《好好思考》概括:多元思維模型如何建立?
    在之前的《好好學習》一書中,成老師主要聚焦於思維模型(臨界知識)的學習方法,《好好思考》則主打系統體系,聚焦於系統介紹用多元思維模型解決複雜問題的方法。認知競爭是未來的競爭方式,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深度,表現在我們對世界的解釋和真實世界的差距,多元思維模型就是使用那些超越了個人有限經驗,被人類嚴謹、反覆驗證的跨學科原理和規律作為思考決策的依據,對世界的解釋更加接近真實,所以能夠提高認知深度。
  • 多元思維模型:普通人學習知識,牛人學習思維模型
    只有我知道,那並不是因為我聰明,而是因為我掌握了多元思維模型,站在很多巨人的肩膀上思考問題而已。為此我不得不又重新梳理了一遍《窮查理寶典》的筆記,「混沌大學」與多元思維模型相關的筆記,吳伯凡關於工具箱的講解,另外各種與多元思維模型的文章也看了一大推。但仍然每個字都寫得戰戰兢兢。你為什麼需要多元思維模型?「盲人」能摸到「大象」是什麼樣子嗎?
  • 《好好思考》: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維模型,你也可以輕鬆擁有
    回歸到查理.芒格提出的多元思維模型,其實就是教我們如何從一大堆錯綜複雜的學科理論中挑出對自己有用的觀點,整合自己的現狀,讓知識內化,為我所用。結合查理芒格先生和成甲老師的多元思維模型,相當於先把存在問題簡單化、從已有的知識體系和經驗技巧找出原因和適用方法。然後結合日益增進的知識和經驗,就能構建出一個領域的思想體系。如果能嘗試結合一些在其他學科知識體系得出的思維方式,也能逐漸建立自己的多元思維模型了。
  • 《好好思考》共讀第二天,多元思維模型到底是什麼?
    今天共讀的是《好好思考》的第二章,多元思維模型到底是什麼?這樣說上去比較抽象,其實通俗一點就是作者提出來的成功人士做決定的背後依據是如何來的?換句話說,你做決定的思維方式是什麼?如何而來?李笑來喜歡把人比作計算機,那麼計算機的運作靠的是CPU,好比人類的大腦,而思維方式就是CPU的運作方式。而多元思維模型就是各種運行方式的不斷切換,這裡作者總結了4類基本的思維模型。
  • 從簡單思維到多元思維模型
    本文主要提供兩個引子,其一:應該如何學習思維模型;其二:在了解思維模型後,如何進行刻意練習將其轉化成自己的內容,從而形成適用個人的多元思維模型。什麼是多元思維模型「多元思維模型」這一名詞最早可追溯到查理芒格推崇的「latticework of about 100 mental models」中文意思為「心智模型的柵格」。這裡的「心智模型」即為我們今天所說的「思維模型」。
  • 《好好思考》:成甲老師帶你揭開多元思維模型的神秘面紗
    深究其背後的原因,很可能是思維模式的打開方式不對。為了幫助我們搭建正確的思維模式,成甲老師繼《好好學習》之後,再度出版了一本書,書名就叫《好好思考》。為了更好地研究思維模型,成甲老師花了兩年多時間和各行業高手交流,閱讀並分析思維模型鼻祖查理芒格的文章和傳記,甚至還和查理芒格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而《好好思考》這本書,就是在這一系列學習中精心梳理寫成的。那麼,什麼是多元思維呢?
  • 《好好思考》:6個方法構建多元思維模型,幫你練就高超學習力
    01、理解多元思維模型作者認為,多元思維模型是我們當代最厲害的決策方式。我們必須打破學科間的壁壘,運用多元思維模型解決複雜的問題。那麼,我們究竟如何做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多元思維模型。1、什麼是多元思維模型?
  • 從思維模型到多元思維模型,差的是什麼?
    掌握多元思維模型,並不等同於掌握多個思維模型。從多個思維模型到多元思維模型,還差2個關鍵思路:夠全面成體系1、全面性:有效的多元思維模型=思維廣度*思維深度因此,成甲老師提出,我們要從思維的深度和廣度雙向拓寬對問題的理解能力,發現問題的本質。2、體系性:思維模型要打造成一張網升學考試的複習階段,我發現有部分之前成績不錯的學生,突然就掉隊了。
  • 豆瓣8.0:如何建立查理芒格多元思維模型?《好好思考》給你答案
    正好相反,我們必須學會跨學科思考。無獨有偶,查理·芒格也說過:「大多數人只使用學過的一個學科的思維模型,比如說經濟學,試圖用一種方法來解決所有問題。」實際上,「你必須知道重要學科的重要原理,並經常使用它們——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只用幾種。」這就是查理·芒格所提倡的跨學科多元思維。
  • 這個時代最厲害的決策方式-多元思維模式
    一、什麼是多元思維模式思維模型其實就是我們在做出決策思考問題的思維模版。普通人面對問題總是利用經驗作出決策,總是就問題解決問題,從來不喜歡追根其底層的本質。「其實,我們學習的初級階段往往是關注具體的知識,而高級的學習階段是關注形成答案的思路。思考答案的過程,比答案本身更重要。多元思維模式就是通過深度思考,掌握重要學科的重要原理,並追溯因果鏈的源頭,積累思維模式的組合方式,來解答問題的思路。
  • 用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維模型,穿越生活的迷宮
    思考問題時,我們有兩種狀態,一種是沒有思維框架的思考,一種是有框架的思考。前者憑直覺,不夠系統全面,看不到全貌,容易犯盲人摸象的錯誤,後者是系統的,讓人對問題有全面無死角地審視和思考。面對一個問題,怎樣針對這個問題搭建起系統的思維框架呢?
  • 多元思維模型:查理·芒格的「劍」,價值更勝「巴菲特午餐」
    在2個小時的面對面交流中,成甲從源頭釐清了很多有關「多元思維模型」的觀點,將理解水平進行了一次關鍵性的升級。隨後,成甲將查理·芒格「運用多元思維模型解決複雜問題」的方法,系統地總結在《好好思考:如何練就高超學習力》一書中。
  • 一眼看透人心世事的高手修煉秘籍:多元思維模型
    成甲稱之為「多元思維模型」。成甲的新書《好好思考》,被稱作國內第一本研究運用多元思維模型,培養深度思考力的書。全書內容都在討論一個問題:未來,我們面對的問題會越來越複雜,如何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有人說,人生是一場旅行,在旅途中見過了天地,結識了眾生,才能遇見最真實的自己。
  • 透過《奇葩說》論點,看背後的多元思維模型
    一個問題,原來可以通過經驗、方法論以及學科原理等不同層次角度去思考,層度越深,越能掌握看待事物的底層邏輯,越能更有效的解決更多複雜問題。本文將分享多元次思維模型的概念,以及如何訓練思維模型,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一、什麼是多元思維模型什麼是思維模型?
  • 運用多元思維模型,成為終身學習者
    而《模型思維》一書的作者給出了答案:知識組織了信息,呈現為模型的形式。市場競爭的經濟學模型、網絡的社會學模型、地震的地質學模型、生態位形成的生態學模型以及學習的心理學模型都體現了知識。也就是說,我們的智慧和知識都要會以模型的方式呈現出來,而得以利用。
  • 有哪些「百試不爽」,提高思考深度的思維模型?
    問:有哪些「百試不爽」,提高思考深度的思維模型?赫伯特西蒙說,發現真理的關鍵在於找到自然中隱藏的模式,因為模式是定律、規則、機制的產物。「現實世界」是極其複雜的,我們不得不用「故事」和「模型」來把握「外部世界」。
  • 獨家劇透:多元思維模型,終身學習者的利器
    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在提升認知能力方面,基於多元思維模型的思考方法,是人類到目前為止最有效的學習方法之一。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現在思維模型突然成為熱愛學習人群中的高頻熱詞,以至於有人開始收集查理·芒格的100個思維模型,並把每個思維模型的概念、定義整理出來,希望學會這些模型。可是,我們是不是記住了這些思維模型,就能變得和查理·芒格一樣厲害?
  • 淺談多元思維模型學習方法
    不同的人在思考問題時,由於人生閱歷、受教育程度、成長環境不同,會有不同的思考工具,我們人生的絕大多數決策都是在這些無形卻重要的思維模板下做出的,這些思維模板本質上就是一個思維模型。大多數時候我們遇到困難,並不是因為這個問題真的無解,或是很困難,而是我們思考問題的方式和方法有問題。這就是你的,思維模板模板。
  • 你需要掌握「多元思維模型」
    簡而言之,思維模型就是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多元思維模型,是指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儘可能用多學科的原理和規律,全方位、更深入地去思考,以此來提升對事物的認知程度,而不是試圖用一種思維模型去解決所有問題。第三層:科學原理型科學原理型思維模型,是各門學科科學家們發現的重要的思考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型。
  • 成甲老師說,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維模型,你也可以輕鬆擁有
    查理.芒格說,如果我們掌握了多元思維模型體系,就能逐漸提高對事物的認識。他是這樣認為的:「你必須知道重要學科的重要原理,並經常使用它們--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只用幾種。大多數人只使用學過的一門學科的思維模型,比如經濟學,試圖用一種方法來解決所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