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翻譯家翟象俊逝世 曾主編大學英語教材

2020-12-12 騰訊網

7月9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復旦大學、上海翻譯家協會等多處獲悉,我國著名翻譯家、復旦大學教授、上海翻譯家協會原副會長翟象俊於2019年7月8日上午11:05因病逝世,享年80歲。

公開資料顯示,翟象俊曾任復旦大學英文教授、大學英語教學部主任,上海翻譯家協會副會長。翟象俊曾參與《英漢大詞典》、《英漢雙解英語短語動詞詞典》的編寫;譯著有《亂世佳人》《錢商》《阿馬羅神父的罪惡》等。

由他主編的《大學英語》(精讀)(學生用書1,2,5冊,教師用書3,4冊)及「九五」國家重點教材《21世紀大學英語》(共16冊),被我國多所本科院校選定為公共英語教材。

俄語變成英語 專業基礎薄弱曾交白卷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復旦改變人生——近思錄》一書中,了解到翟象俊的求學與工作經歷。

翟象俊出生於1939年,他曾在接受採訪時回憶,因為高中時學的是俄語,對俄羅斯文學有著深厚的興趣,自己高考的第一志願本希望是俄語專業。但不湊巧的是,當年全國高校都不招俄語生。最後憑藉第三志願復旦大學英語專業,於1957年與復旦結緣。

初到復旦,翟象俊英語水平幾乎為零,而其他的同學已經有一些基礎。最後,翟象俊和幾位同學被分班教學。「在最初的8個星期裡,每天我們都照著鏡子來糾正發音。」 翟象俊曾回憶。

後來因為進工廠勞動以及桌球集訓耽誤了課程,翟象俊再回課堂已是1959年4月,馬上面臨期中考試。翟象俊因為看不懂課程內容,曾經試圖申請不考,但是老師回復就算交白卷也要考。

翟象俊回憶,那就只好交白卷了。這件事深深地刺激了他,後來他就拼命地學,每天都跑到資料室苦讀,過了一個月,他得了3分,期末又得了「4-」。就這樣,成績慢慢就上去了。

教師變身編者 要寫符合中國特點的教材

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一提到翟象俊,便能想到他所編寫的多部大學英語教材,但事實上,翟象俊從教師變成一位編寫教材的學者還是件挺意外的事兒。

翟象俊回憶,1979年,他從中學回到復旦教書,沒想到犯了牙周炎,動手術以後,一時無法上課。於是領導跟他說,「你乾脆去編教材吧。」就這樣,翟象俊參與編寫了《大學文科英語》。再往後,翟象俊陸續編寫了《大學英語》、《21世紀大學英語》、《21世紀大學實用英語》。

在翟象俊看來,編教材最重要的是選材,「我認為,教材要符合中國特點。」在編寫《21世紀大學英語》、《21世紀大學實用》英語時,翟象俊考慮到很多同學的剛進入大學還不懂如何適應新的學習環境,於是他編的第一單元《優等生的秘訣》,就是介紹如何適應新環境的。他還會選用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的作品來傳遞如何做人、信守承諾等信息。

翟象俊曾回憶,他曾讓人到香港等地收集教材,選回500多篇文中,從中進行精心挑選。他希望這套教材既能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又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翟象俊曾坦言,編教材確實很辛苦。「我一年中365天有350天是在辦公室度過的。」第一冊編好後,學生開始用了,他就要馬上開始編第二冊,然後又想到第三冊,持續不斷地下去。辛苦之餘,還要擔心學生用自己的教材能不能學好。「如果學好了,還算有點安慰;要是沒學好,自己就成為無人自己的罪人了。」

是同事更是摯友 「他去世,我的悲傷難以形容」

北青報記者從復旦大學官網看到,翟象俊曾於2016年11月,作為著名翻譯家陸谷孫的生前好友,參與了「陸谷孫教授學術思想研討會」。

翟象俊曾回憶,當年從桌球隊回來,作為班長的陸谷孫把自己接到了他們班,二人也就成了同窗好友。直至後來,二人一起教學、共同參與編寫《錢商》《英漢大詞典》等書目,建立下長達近60年的友誼。

2011年,醫生建議翟象俊手術治療,陸谷孫聽說以後,立刻讓學生送來一萬六千元錢,又抱來幾大本《英漢大詞典》,讓翟象俊送給醫生作為禮物。後來證明是虛驚一場,翟象俊把錢退還回去。「詞典倒是都送出去了,是很高雅的禮物。」 翟象俊曾說。

2015年,醫生發現翟象俊的心臟房顫很厲害,陸谷孫知道之後,又馬上打來電話慰問。翟象俊住院六十三天,陸谷孫不僅前往看望四次,還每天一個電話,詢問病情進展。「他去世以後,我的悲傷實在難以形容。」在陸谷孫離世後,翟象俊這樣感慨。

7月9日,北青報記者從上海翻譯家協會等處獲悉,他們已於8日當天獲悉翟象俊病逝的消息,目前正由其家人料理後事,遵照老先生遺願,一切從簡。

(北青報記者 熊穎琪)

【版權聲明】本文由企鵝號作者Qnews創作,在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下屬平臺獨家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英美文學翻譯家翟象俊逝世,他曾主編《大學英語》教材
    據翟象俊的兒子翟飆的訃告,英美文學翻譯家翟象俊先生於7月8日去世。翟飆在訃告裡寫道,「父親翟象俊於2019年7月8日早上11:05因病去世,走得平靜,家人都在身邊。感謝大家多年來的友誼和關心」。翟象俊在196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外文系,在1966年研究生畢業,後當英語教授,碩士生導師。翟象俊是上海翻譯家協會副會長。他曾任復旦大學英語部主任兼外語系副主任,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 英美文學翻譯家翟象俊資料譯著 7月8日逝世 曾主編《大學英語》
    據翟象俊的兒子翟飆的訃告,英美文學翻譯家翟象俊先生於7月8日去世。翟飆在訃告裡寫道,「父親翟象俊於2019年7月8日早上11:05因病去世,走得平靜,家人都在身邊。感謝大家多年來的友誼和關心」。  翟象俊在196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外文系,在1966年研究生畢業,後當英語教授,碩士生導師。翟象俊是上海翻譯家協會副會長。
  • 著名翻譯家翟象俊逝世 享年80歲
    7月9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復旦大學、上海翻譯家協會等多處獲悉,我國著名翻譯家、復旦大學教授、上海翻譯家協會原副會長翟象俊於2019年7月8日11:05因病逝世,享年80歲。
  • 著名翻譯家陸谷孫去世 曾主編《英漢大詞典》
    導讀: 復旦大學28日證實,著名教育家、翻譯家,復旦大學傑出教授陸谷孫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當日13時39分在新華醫院逝世,享年77歲。對於死亡,陸谷孫曾引用過法語文學翻譯家徐和瑾翻譯普魯斯特的一句話:「即使你在墳墓裡面,你的生命力還在爆發。
  • 《英漢大詞典》主編、翻譯家陸谷孫逝世
    2016年7月28日下午1點39分,英漢大詞典主編、翻譯家、復旦大學外語學院教授陸谷孫先生在上海新華醫院去世,享年76歲。在陸谷孫近半個世紀的職業生涯中,他筆耕不輟、留下了許多成果,其中包括對中國全社會都有著巨大影響的《英漢大詞典》。這本銷售超過十萬冊的英語學習必備詞典,是第一部完全由中國學者獨立編纂的大型雙語工具書。
  • 漫步英文世界的"老神仙" 翻譯家陸谷孫逝世
    (來源:光明網)    28日下午1時39分,著名教育家、翻譯家,復旦大學傑出教授陸谷孫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新華醫院逝世,享年77歲。從事詞典編纂工作四十餘載,他曾主編過中國最權威、最浩大英語工程——《英漢大詞典》,以其專業精神和嚴謹態度聞名中外。
  • 著名翻譯家屠岸逝世 曾是人民文學出版社總編輯
    2017年12月16日下午5點,著名詩人、翻譯家、出版家,人民文學出版社原總編輯屠岸先生,在京逝世,享年94歲。早年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歷任華東《戲曲報》編輯、《戲劇報》常務編委兼編輯部主任、中國劇協研究室副主任、人民文學出版社現代文學編輯室主任、總編輯。
  • 著名巖石力學專家、東北大學教授林韻梅逝世
    澎湃新聞記者從東北大學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方面獲悉,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巖石力學專家,我國礦山巖體力學開拓者之一,東北大學博士生導師林韻梅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3月17日11時30分在瀋陽逝世,享年88歲。公開簡歷顯示,林韻梅1933年1月9日出生於上海。
  • 著名詩人屠岸逝世 曾翻譯出版我國第一部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原標題:著名詩人屠岸逝世   據人民文學出版社消息,2017年12月16日下午5點,著名詩人、翻譯家、出版家,人民文學出版社原總編輯屠岸先生在京逝世,享年94歲。   屠岸,1923年11月22日生,江蘇省常州市人。原名蔣璧厚。
  • 廣東中山籍著名翻譯家鄭克魯逝世,譯《巴黎聖母院》自成一格
    據上海市作家協會訃告,廣東中山籍著名翻譯家、上海師範大學教授鄭克魯9月20日晚逝世,享年81歲。鄭克魯是第四屆傅雷翻譯出版獎得主,譯有《第二性》《悲慘世界》《巴黎聖母院》等法語名著,主編的《外國文學史》至今為國內眾多高校採用,影響深遠。
  • 《了不起的蓋茨比》譯者、著名翻譯家巫寧坤逝世
    美國當地時間2019年8月10日,著名翻譯家、英美文學研究專家巫寧坤於逝世,終年99歲。巫寧坤出生於1920年9月,江蘇省揚州人。1939至1941年就讀於西南聯大外文系,師從沈從文、卞之琳等人,1943年赴美擔任中國在美受訓空軍師的翻譯。
  • 英語教材出版的多樣化和差異化
    關於大學英語教材出版,大學英語教學研究者們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舉措和建議,時間較近的有單麗雯《基於移動端的高校教材出版創新:數位化、微課化——以大學英語教材為例》提出的大學英語教材出版要「顛覆傳統教材內容體系,構建適應數位化、網絡化學習的全新教學系統」。此外,汪春城在《大學英語教材出版的問題與發展路徑》中指出,「應當發揮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優勢,更加注重學習者的多樣化學習需求」等。
  • 英漢大詞典主編、翻譯家陸谷孫逝世 享年76歲
    7月28日下午1時39分,英漢大詞典主編、著名翻譯家、復旦大學外語學院教授陸谷孫先生在上海新華醫院去世,享年76歲。陸谷孫一生從事英美語言文學的教學、研究和翻譯工作,專於英漢詞典編撰和莎士比亞研究。  陸谷孫先生曾說,他覺得編詞典就像做廚子,受不了做飯做菜的熱氣,就不要輕易進詞典編纂的廚房。
  • 中國著名翻譯家楊憲益逝世 曾英譯《紅樓夢》
    中國日報網消息:中國著名翻譯家、《紅樓夢》英譯本作者、外國文學研究專家、詩人楊憲益23日在北京煤炭總醫院逝世,享年95歲。楊憲益1915年生於天津。1934年天津英國教會學校新學書院畢業後到牛津大學莫頓學院研究古希臘羅馬文學、中古法國文學及英國文學。1940年回國任重慶大學副教授。
  • 英漢大詞典主編、著名翻譯家陸谷孫逝世
    英漢大詞典主編、著名翻譯家陸谷孫逝世 來源:文匯報   編輯:董怡虹  2016-07-28 14:04 來源:文匯報   2016年7月28日下午1點39分,英漢大詞典主編、著名翻譯家、復旦大學外語學院教授陸谷孫先生在上海新華醫院去世,享年76歲。   陸谷孫,1940年出生於浙江餘姚,196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的外語系。復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教授、博導。上海翻譯家協會理事、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會員。
  • 著名文學翻譯家張玉書逝世 曾翻譯《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封面新聞訊(記者 張杰 )1月6日,封面新聞記者從人民文學出版社獲悉,曾翻譯茨威格《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的著名文學翻譯家、北京大學張玉書教授,於2019年1月5日13點57分在北醫三院重症監護室昏迷數日後血壓急降,心率消失,安詳離世。享年85歲。
  • 翻譯家草嬰在滬逝世 曾譯《戰爭與和平》《復活》等
    原標題:曾譯《託爾斯泰全集》 著名翻譯家草嬰在滬逝世   著名翻譯家草嬰於10月24日晚在上海華東醫院逝世,享年93歲。   草嬰原名盛峻峰,1923年出生,浙江省寧波慈谿人。1938年開始學習俄語,先後為《時代》雜誌、《蘇聯文藝》雜誌及《時代日報》譯稿。
  • 著名表演藝術家、翻譯家英若誠逝世 享年74歲
    、翻譯家英若誠逝世 享年74歲 2003年12月27日 17:49
  • 著名翻譯理論家謝天振今天逝世,因疫情將不辦告別儀式
    4月22日上午,《中國比較文學編輯部》發出訃告,《中國比較文學》主編、著名比較文學家和翻譯理論家、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謝天振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4月22日9點55分,在上海華山醫院逝世,終年76歲。